小编曾参加由自媒体营销大师杜子建主持的“华艺实战班”培训,有幸拜读了大师的匠心之作《微力无边》,颇有体会和感受,现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第一、微博的本质是“发生关系”。
“我们之所以在‘发生关系’上重点着墨,正是因为我们挖掘和研究的对象是‘社交平台’,是人人参加的社会化平台,是微博。这个平台的第一核心,就是发生关系。”这是老杜的原话。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社交”定义了微博基本属性。“微博不是个菜市场”,不是没事吹牛扯淡的地方,而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任感而聚集起来的一群人。他们虽是“弱关系”,却成为网民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背后的逻辑“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之上的。因此,微博营销必须植根于微博的土壤,恪守微博精神和道义,不能破坏微博的生态圈。
第二、“发生关系”价值在于传播。
老杜在此书的开篇就写到“只要微博的信息在那里,那么就要让它去传播、让它去奔跑、让它去流转到下一个路口,让它遇见更多的人”。换言之,微博的核心价值在“传播”两字。没有传播,微博就失去了价值。华艺张君丽老师说过“微博营销在于传播和推广”。微博营销的起点不是打广告,也不是“卖货”,而是基于价值的传播。微博可以通过粉丝的力量,形成强大的能量场,将任何一个新事物传到大江南北,带到天涯海角,让不认识的人相识,甚至让@10号线金台夕照“一见钟情”的两个年轻人找到幸福;让那个谢局长#与某女子开房#锒铛入狱,也让#打击拐卖、拯救童丐#传遍全国。
第三、传播的爆发力在于内容,内容为王。
微博之所以能够形成巨大的传播力,从形式上看,是通过粉丝的转发、评价与分享,其本质是对内容价值的肯定和认可。没有价值,就没人愿意去分享。常言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一些粉丝眼中很烂的软文,在另一粉丝团眼中,却很有价值。从这个角度,做微博“内容”,需要针对不同人群的。在这里需要弄懂四个问题:
1、“写什么”。
写有价值的软文。高嘉老师说过“买什么不吆喝什么”。之所以叫软文,是因为你的产品(广告)是“软植入”,而不是“硬植入”。软文写作注重价值、情怀与分享,不是简单的打广告、写诗词、散文小说。“此处无声胜有声”大致是软文的基本写法。“不是你想写什么,而是读者想听什么”。
2、“写给谁看”。
我们写软文是给“读者”看,而不是让消费者看;人人都是读者,而不都是消费者,读者先于消费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微博(软文)把读者转变为消费者。
3、“在哪里看”。
用老杜的话说,就是在“有人能够看到的地方看”。我们产品推广可以借助户外大屏、电视媒体、报纸,也可以借助百度、论坛、社交网站、微博等。但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得更有效果,才应该是我们要考虑的。目前微博有2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7500多万,可以形成强大的粉丝团和V力,是一个不错的场域。
4、“怎么看”。
就是你写的软文、策划或者广告,以怎么样的方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读起来方便、感觉舒服。因此,软文编辑需要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以恰当的方式进行组合,给读者一个视觉冲击,达到美学营销的效果。
第四、内容价值在于影响心智。
我们组建团队经营微博,绞尽脑汁想创意、写软文,表像上是为了吸粉与驯粉,最终目的是为了把读者转化为消费者,达成交易。我们不得不承认:仅靠短短几篇有价值的软文就想达成交易的,是不现实的。从读者转化为消费者,需要一个长期的心理转化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按照“华艺营销六部曲”理论,营销分为听说、了解、喜欢、记住、购买、转告六大步。通俗的说,首先你得让读者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卖什么的(听说),了解你的公司、产品和服务(了解),找到自己的需求点和喜欢的东西(喜欢),之后就是记住你的品牌、产品或差异化,形成“记忆特区”(记住)。当在某个时点有需求的时候,就会首先想起你,去买你家的东西(购买),如果消费者用你的产品感觉很爽、大有占便宜的感觉时,就会在别人面前显摆(转告),这同样适合于微博营销。未来的营销,不是简单的卖产品、卖服务,而是懂得消费者的心理和购买习惯。
在这本书中,老杜说过这样一段话:
“传播的核心是人,传播的爆发力是内容,传播的速度是基于工具的发达的程度,但无论什么样的工具,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传播,就是‘人的接力’”。
最后用本书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一切营销,到人为止”。
谢谢大家,不对的地方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