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思聪微博抽奖引网友质疑,新媒体巨头对水军的爱恨情仇
万万没想到,王思聪为庆祝iG夺冠搞的冠军之月抽奖庆祝活动给新浪微博带来了巨大流量,也给它带来了一场隐藏的公关危机。
这次新浪微博的抽奖规则被网友质疑没有做到全公平公正,也暴露了其算法的一些弊端。在微博CEO回应质疑后,众多网友对回应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只是因为不发原创微博就判定是垃圾号?” 更有网友评论:如果是在线下,这种情况早就被消费者报警了,只是换到了线上,用户的话语权相对于微博整个平台来说,太小了。
在水军号横行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抽奖的真实性,微博不得不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为什么微博平台冒着失信的风险都要进行如此操作? 因为,在 “流量为王”、“算法即核心竞争力”的互联网时代,争夺和引导用户注意力仍旧是互联网公司的主要目的及变现捷径。
这也导致了新媒体巨头们对水军的既爱又恨。
11月3日,iG夺冠。为了庆祝该战队的成绩,王思聪发动了一场113名用户平分113万现金的抽奖活动。1人1万的奖金吸引了2170多万的转发。王思聪特意强调,该结果由微博抽奖平台监督。
然而在中奖结果公布后,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质疑的关键点在于女性用户比例太高。113名中奖用户中只有1名男性。不少用户笑称,要把性别改为女性。
#中奖的都是女生#这个话题也成了热搜,还发展出了阴谋论。微博CEO王高飞 “来去之间”站出来解释:“修改性别没有用,核心是抽奖关键是‘不能抽出来机器号’,所以但凡行为有点像水军的(比如只转发从来不原创,没发过图等等等等)抽奖时候都会降权。女生一般行为更活跃,男的只看不说话,是比较吃亏。”
微博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态度,为了禁止羊毛水军中奖,算法自动将行为类似用户给筛选出去了。这也意味着,即使你花费在微博上的流量与时间再多,再怎么参与讨论与转发,只要不爱发原创微博,就很容易被抽奖系统自动判定为“垃圾号”。
而现实是,目前微博中很多普通用户都长期只活跃在评论区,他们一天能花好几个小时刷微博,但可能一个月都发不了几条微博,甚至垃圾号都比他们更活跃点。原以为转发即可参与抽奖的,万万没想到自己根本就没进入抽奖名单中,连那两千万分之一的机会都被悄然剥夺了。
事实上,新浪微博一直以来就主打“名人效应”:头部腰部大V创造优质内容或服务,普通用户消费内容并产生互动。新浪微博将其能够“二次崛起”的原因归功于对中小V的扶持,他们认为大多数用户是没有能力创造优质内容的,头部用户的内容才是留住普通用户的关键,于是流量资源与曝光都开始一并倾向头部用户。
2016年微博披露的数据也能证明他们为什么选择这种策略:平台上目前的34万头部用户在过去的一年里增长了63亿粉丝关系,其他上亿的普通用户增长量应该还不到这个数字的1/3。平台将近80%的社交关系都集中到了1%的头部用户身上。
越来越多的普通用户不想互动了,头部用户想要保持热度,就不得不靠垃圾号的力量。一些所谓的“大V”就只能花钱买转发、评论与点赞。
据艾漫数据,部分广告微博的评论转发大多数是大V自己要加粉、刷量,虽然新浪微博官方说在打击僵尸粉,但他们也会给大V一些不定期的推广服务,让不属于他的粉丝也关注他。
还有前两年开始大火的直播平台,也曾被曝光机器人刷粉造假行为,直指火爆人气全靠机器人。当时多家媒体记者在不同的直播平台中注册账号作为主播进行测试验证:
除了平台分配的机器人粉丝,一些主播也会花钱购买粉丝。有主播表示,自己曾花10元钱买了2000个僵尸粉。他认为,假粉丝的存在对主播而言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主要的作用就是进入直播间后能看到在线观众很多,主播分享到其他平台上也会显示这个直播间的观众,较高的观众数会吸引其他观众进入。
敢问,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哪家敢保证自家没有羊毛水军?事实上,各大互联网平台,人气度很大程度是由羊毛水军炒起来的,刷粉丝、刷阅读量、刷单等等这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营造一种火爆的人气,对做生意的商家总是有利的,这可以从用户的从众心理来探讨。比如说一个电商平台,网站上线可以访问了,可是用户上去一看,一个评价都没有。那么,用户会是什么心态,这个商场没有人,我不逛了,你东西再好,没有人逛。
回归到如新浪微博、直播平台、今日头条等内容新媒体上,首先,要有能够吸引用户关注的内容,吸引来用户就能带来流量,然后依靠流量吸引广告等,利用流量做转化率,实现商业变现。
把上千万甚至上亿的人聚集到一起,随便兜售点什么,赚钱就是分分钟的事。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平台型互联网公司,难度最高的不是流量变现,而是吸引流量。
那流量怎么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也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怎样在“无限的信息中”获取“有限的注意力”,除了内容上出位,如标题党等,羊毛水军为人气“爆文”“爆品”“热搜”等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十分重要因素。
流量有了,那就有可以变现的可能了。
广告的投放,这个算是互联网最传统的流量变现方式,也是在各大互联网公司之间一直占据主流的一种收入。
新浪2017年投放广告的收入为13.1亿美元,较2016年的8.7亿美元增加了50%。同时,新浪的广告业务在总体业务营收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76%提升至83%。
今日头条2016年广告收入为60亿元,2017年完成150亿元的目标,而今年的目标是保3(百亿元)冲5(百亿元),2020年信息流广告的营收目标是100亿美元(约700亿元)。今日头条的收入目标正在成几何式增长。
互联网江湖,有人气才有流量,有流量才有变现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羊毛水军能够光明正大存在的重要原因。
而这里还有一个互联网企业很喜欢用的一个概念“精准营销”。你的基本信息、每天的上网行为,消费记录、位置信息等都已经被数据化了,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平台能够将广告只推送给他们的目标用户群体。
最突出的形式就是一些微信自媒体大号,如一条、二更、吴晓波频道、逻辑思维等,从一开始做内容,然后做内容电商,借助原本的优质内容和高粘性的粉丝群体,变现就变得水到渠成。
根据新榜2016年年底的数据统计,每7个大号就有1个做内容电商,且一些账号销量惊人,比如“吴晓波频道”推出的吴酒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
而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变现的平台型新媒体巨头们,如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相对吴晓波频道这些内容电商变现,又是另一种形式。虽然精准营销相对于传统的广告媒体可以提高广告效果,但要想提高转化率,还是要看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因为水军或机器号是不会转化为真实客户的)
所以,互联网平台型新媒体的价值,除了用户数量,活跃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这就使它们陷入一个可笑的矛盾中,一方面要对外声称有多少用户量(有水份那是公开的秘密),一方面则要证明自身平台的真实用户数(活跃度现状)。
对水军,它们是既爱又恨!说爱吧,又不能靠太近;说恨吧,又离不开!所以,到底要“情操”还是要利益?真心纠结!
回到王校长庆祝夺冠抽奖而引发的新浪微博抽奖危机公关,要公关的就是这里面的矛盾两面,平台需要羊毛水军党为活动的推波助澜,但在又不能让其成为中奖的“羊”。这“脸”感觉打得还挺响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