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副业赚钱 > 正文

科研院所的员工做什么副业,在科研院所工作是种什么体验?

2021-07-02 副业赚钱 聪少自媒体

印象中科研院所的工作很枯燥干得多挣的少,但是近几年看国外大片很多professor 日子也很潇洒,想问问到底是什么样

谢邀。美国的数学教授的话,正教授15万刀以上应该有吧,和医生律师金融cs比不算高,但怎么也算中产了吧。工作的话也不算强度很大啊,宾大这边一般一学期也就教两门课,一门本科生课一门研究生课。做研究么,先去了解下“终身教职”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吧。美国的教授一般没有硬性科研指标要求,基本就是凭兴趣做。其实我觉得他们做行政工作的时间也挺长的,各种开会,比如招生要开会啊,经费分配要开会啊。如果是系主任的话,行政工作时间可能比做学术的时间还长。。所以这边的数学教授都不爱当系主任。。没办法,谁叫美国高校是教授治校呢,系里的各种大事小事都得管。。

当然,能享受到教授的潇洒生活,前提是你能在学术界的激烈竞争中survive。每个教授背后都有多少具无名博后的尸骨啊。。

PS:怎么老有人说学术工作枯燥?编程枯不枯燥?学医枯不枯燥?任何工作都有相对枯燥的一面啊。当然了,(对某些人来说)打牌大概不枯燥,玩游戏大概不枯燥,可是你能靠这个过活维生么?少数大神大概可以,不过,要成为大神,就要经过大量的练习,于是又把一项本来是消遣性的活动给枯燥化了。。

中科院差额拨款,财政拨的钱除了养几个院士杰青什么的,

哪怕是正高养的也没那么稳,既然发你工资也不会让你闲着,

三天两头需要你拿项目或者文章来换工资,不然分分钟呆不下去,

混吃等死什么的,也没那么容易。

副高以及以下那些就是虚的,也不看钱是谁给你发的,

你BOSS都跑路了,你还有工作?

高校嘛,好大喜功,

一天到晚各种排名各种数据去找中央要钱,拿到的话再忽悠地方匹配一下,

勉强维持一下生活。

不过高校稍微历史久一点的,必然是拉帮结派,

资源就那么点,排队排到退休了轮不上很正常。

你说科研啊,大概也只有读博士的时候是最纯粹的时候,

等自己当faculty了,能弄到经费,

让自己小弟不至于想买个东西都抠抠搜搜,

能支撑他们像自己当年一样能有纯粹的科研条件,都实属难得了。

科研真的是很有趣,我也很喜欢,

只可惜你毕竟不是家里有矿。

你还得吃饭、养家。

别盯着那些大professor啊,

科研狗可能有1000W人,你能看着出来浪的,1000个都没有。

>>>贱贱的圈|群|站<<<

谢邀。这个问题确实很适合我回答,曾经在研究所干了8年,今年终于逃到高校了。但是日子并没怎么改变。因为这个行业就这样,就像我上一个问题中回答的,这是一个竞争残酷的传统行业,绝大部分人都不安稳,除了金字塔尖上的那些人。每个行业金字塔尖的人过的都很好,那些没有推广性,不讨论。(这是另一个回答的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597382/answer/506322823)

这行业就不是衣食无忧的行业,挣的就比一些行业少。想像老外教授那样潇洒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想潇洒的话,首先要自己没追求,然后期盼自己的boss也没大追求,这样也只能爽一段时间,尤其是在研究所,没了经费养人,待不了多久就被清走了。

我再说下具体感受,在中科院,每个boss都顶着钱的压力和拿帽子的压力,这两个是相互影响的。在院里房租水电都是要自己出钱的,养学生钱也不少,职工更多,但是院里的学生名额少,想多养,一般人还争不来。咋整,养联合培养和博士后,尤其是博士后,大部分是国家给钱,还是成手出东西快,性价比最高。这就是为啥国内啥地方都招这个,不给固定职位的原因。而博后大都跟我当年一样傻傻的以为好好表现跟老板好好处,将来博后转职工,多天真啊,这是高效廉价劳动力,不给你画个大饼你怎么没命的往前冲。被忽悠的见多了。

有些转正了,以为转正就好了?降工资了,而且也是签合同的只不过变成3年一签了,但是钱还比博后少了,因为开始一年没有绩效,我当年是6K的博后直接变成4K(2011年),压力巨大啊,票子、房子、婆子、孩子,都不敢想未来了。然后就什么都得干了,抽空干实验做科研,还要攒文章评职称。拿项目。

千辛万苦上了副研究员,钱是多了,压力自然也翻倍了。多拿项目,直接跟你的绩效挂钩,可惜没有学生干活,副研究员也得冲一线继续实验。不过有些利益核心的还是能拿到学生的。这时候还得准备抢帽子,抢不到,研究员就没机会了,科研之路到头了。一辈子的打工仔。我14年上的副研,以为可以混吃等死了,结果15年底一个64年的副研直接用行动告诉我们自己没抓住未来,年老时的悲惨命运,我操,68的老板骂64的老大哥跟骂孙子一样,我2天没睡着觉,我知道我得抓住一些东西了,能够靠着一直延续的,组散了boss退了什么的我还能靠着自己活。

不抱怨了,boss一样压力大,一睁眼人吃马嚼的一天就几万块没了,他还有大追求,自然压力往下传导。多说个例子,我们所一个回国的老板院百人,实验太耗钱,几年钱光了,也没弄啥项目,欠了所里不少钱。跟所里说想调工作去高校,结果所里说先把欠所的钱还了才能走人,没办法求老先生支持他上了杰青才平了账,还好帽子有了终于拿到大项目了算是能安稳几年好好干科研了。大老板都不好活啊,下面的能好到哪去,就是个谋生的职业罢了,哪有什么理想。理想是最不值钱的。

从14年我就知道这个行业我是干不下去了,可是在北方我们这个专业真的没有企业接盘啊。虽然总抱怨以这种方式干活要是在企业早就是个头头了,怎么工资也是在所里的两倍了,可是长春那个地方没有像样的适合化学人的企业啊。

这不,先过渡一下吧,来南面的高校过渡一段,找机会吧。结果高校里杂事太多了,所有一起从院所来的人都抱怨,没有院所干活那么集中了,出活时间不够啊,压力还没变,课还要上。

干了这行,三年发际线就退的吓人,好好带一头披肩发变成了现在的半秃,所有以前的同学都以为我遭受了什么磨难。有空翻以前的照片给大家上个图,让大家真实的感受下这个行业的残酷。

想开心,想轻松,放弃理想,降低要求,一切就都豁然了。

这个世界哪有轻松的事,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以上。

-----------2018。10.31----------悲伤的警戒线-----------

连续写了10天的项目,今晚加班到11点,实在没动力写了。

看到金庸大侠过世的消息,好悲伤啊,那个影响了我爱情观的人没了,也宣告了我曾经的青春也渐行渐远了。

没心情,不想睡,今晚更新一下,上传说好的照片吧。别看脸,看脸容易吓到,头发是关键。

这是2004年本科毕业时的照片,相片翻拍的,画质渣大家对付看,头发是关键。(几年前发到朋友圈过,找了半天)

2010年,博士毕业的,发量减少,但还没秃。看头发,别看脸。

下面高能预警,再次重申,看头发,别看脸,怪吓人的。

这是5分钟前,在这面的出租屋拍的。

让你学化学,让你念博士,让你干科研,让你去研究所,让你。。。。

这就是教训啊。血淋淋的。

为啥要说是在出租屋呢?跟团队过来的,老婆孩子还在北方,我一个人过来混。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为了科研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病)。

第二天了,感觉昨晚太冲动,还是把图删了吧。

不邀自来。

我父母是科学院的,他们工作经历我都看在眼里,简单说一下。

我父母就职于某新晋一线城市的中科院所里。我们省有四所中科院单位,还有很多航天院所,比如631,504所等等。

我记得他们刚调来所里的时候,所里还不是很景气,我父亲先调来,就从事设计类工作,比如神舟仓外摄像头之类的设计,但是项目负责人肯定不是他,但他大部分做的是打靶上的一些东西,三年以后我母亲调来,也从事设计类工作,做水下相机的设计。每天加班,因为经常做的东西出问题时不时出差去解决问题,所以很少在家陪我。

后面在四川做某个大工程的时候,我父亲曾经四个月不回来,有次因为要回我们这转车就在车站临时见了我一面,马上又去下一个地方,真的很辛苦。

我母亲后面转去做空间技术这一块,参与了嫦娥一二号的项目,也参与了我国xx事业的项目,他们这个项目和其他项目不一样的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且作为卫星载荷,发上天去还要过一天左右才能发现是否正常运作,压力很大。我母亲刚去空间室做的第一个项目,他们负责人就因为相机运作的时候拍了个云而显示都是白的差点晕过去。。。

后面我父亲转管理了,不再搞设计,但是还是会接很多项目自己去负责,但是就是搞总体,做一些检测任务,能轻松点。下面我来说说他们所包括很多所的一些情况。

1.科学院不用像工厂或者企业一样早八晚六打卡这些,工作时间也很灵活,还可以调休,这对很多年轻人和老年人来说都是很不错的一种管理方式,只要哪天有事,下次加班补回来就行了。

2.他们所是差额拨款,但其实拨的款全都发养老金了,想要赚钱就得自己外面找项目,从项目里出人头费,绩效成绩也很重要,绩效低的人头费就低,但他们这种项目大,一个可以干好几年,但是在一个项目干的差不多的时候,提前几年就要去竞争下一个大项目,所以也经常加班,经验丰富的职工还必须在,交给年轻人不放心。

3.个人感觉从小跟我父母接触就不多,他们年轻的时候老加班,现在老了也都不怎么加班开始管我,都研究生了还要管。。。总之可能会造成亲情缺失。

4.跟很多企业相比,也许研究所挣的钱确实不多,也能养活家庭享受一些福利待遇,这里适合那种“希望稳定而又有更高追求的人”。

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经验让我和其他同学对求学和科研有不一样的理解。

以上。

我毕业后去了高校

我师妹毕业后去了中科院

导师生日,回去聚餐时一比较(师兄妹,比较时没必要藏着掖着,应该都是真话),她挣得比我多,我比她过得舒服一些

我上了副教授就可以当硕导带研究生,有自己的一块实验室,有自己的课题和方向,最关键的是,我的课题里所有的钱,都是我的钱,由我支配

她在中科院的当副研究员,相当于副教授,但在中科院,用她的原话就是,整个实验室里除了PI,其他所有人,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全是高级一点的博士生而已,学生由PI统一分配,副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一般分不到学生,甭管多大是不是有家有口都得自己做实验,最要命的,所有人都在拼命申报课题,然后课题下来钱归PI,自己没有支配权..

相关文章: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
  • 38988文章总数
  • 1491136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