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微博发布了其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微博第四季度净营收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全年实现净营收17.2亿美元,同比增长49%,约合人民币达到114.4亿元。其中,2018年Q4,微博广告和营销营收总计4.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5%,增值服务营收6490万美元,同比增长44%。全年,广告和营销营收15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50%,增值服务营收2.193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43%。截至2018年底,微博月活跃用户达4.62亿。
这份财报亮点不少,主要有三处值得关注,其一,在如此巨大体量之下,微博仍然连续3年保持同比7000万及以上用户净增长;其二,微博商业化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年度营收大幅提升,广告营收也达到了百亿规模;其三,第四季度净利润再次超过华尔街分析师的平均预期。
尽管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份财报的时候都得出还算不错的结论,但微博在美股的表现却并不强劲。细究原因,应该是苛刻的华尔街已经习惯了过去数年微博的超高速增长,而对目前微博增速仍抱有超高期待,以至于季度28%和全年49%的净营收增长速度不能使其饱腹。
但在这一点上,微博确实有点冤,因为大环境明摆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网民增速停滞,再加上市场竞争的加剧,在同样的宏观背景下,微博已经做得足够不错。
如果一定在过去一年找一个足以对微博业绩构成实质威胁的客观因素,那就只剩一个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对手大肆烧钱之下,外界担心微博的老用户被短视频平台抢走。
毫无疑问,市场上几家平台之间围绕短视频而爆发的战争是存在的,微博亦处于其中。但微博又不像外界所想象的角色那么简单,在这场战争中,微博是在扮演一个相对超然的角色,它有时候是赤膊上阵的战士,有时候又是坐收渔利的第三方,这一角色决定,微博可能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但也绝不是被淘汰出局的那一个。
因此,短视频的崛起,并不应该成为导致微博失分的一个选项。
为什么这么讲呢?可以从三方面看微博的这一“超然”地位。
首先,可以从短视频战争所争夺的核心要素,即作者和内容的角度去看。比如在快手和抖音之间,是存在某种互斥的,两者扮演的角色高度相近,是在争夺同一拨用户、作者和内容。同一个用户,很少同时粉上抖音和快手两个平台,而同一内容,也没法在抖音和快手之间相互分享。
但微博不同,在用户群上,它完全是可以和短视频平台用户相互重叠的。无论是爱上抖音的宝宝还是爱玩快手的老铁,都不妨碍他们同时爱上刷微博,并把喜欢的短视频分享到微博上。
对于短视频内容制作者们来说更是如此。除非少数被独家买断者,各个视频制作者的普遍选择都是全渠道分发,但微博又是“全渠道”中最独特的一个,作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不单是为了赚钱,更看重的是积累社交资产,越是大网红越是如此,微博几乎是分发的必选项。
俗话说能拿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而微博所扮演的角色却正是拿钱解决不了的那一个,网红可以因为嫌收入低而放弃某个短视频平台,但却不能放弃微博,因为微博所承载的社交资产在他处无法获得。
目前,微博平台依然是内容创业者积累社交资产的最佳平台,不论是内容形式从图文过渡到短视频还是直播,帮助各种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内容创作者积累社交资产是微博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为何其他平台的大V到了一定程度还要来微博发展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在短视频时代,微博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社交媒体核心壁垒依旧存在,这决定了微博平台在短视频的战争中必然拥有一席之地,而且不会落败。
其二,即便不考虑微博的社交媒体壁垒,单就短视频本身而已,已经完善布局的微博也有一战之力。
这尤其表现在内容的差异性了,在明星,媒体和热点领域,微博的视频优势应该说是已经被确认的,用户一般也不会跑到抖音快手上去解决这些需求。
随着产品改版完成,微博新版客户端给予视频单独的入口,建立视频社区,用户可以更高效的发现各领域优质视频作者和他们的内容,并与他们更好的互动。随着微博的精细化运营,更多的大V到来,加上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微博在视频领域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其三,短视频并不是微博唯一战略,对垂直领域的渗透依旧是重中之重。随着地域下沉,用户下沉,微博在内容和行业的下沉显得非常重要。凭借平台的开放性,微博已与2600多家MCN机构达成内容合作,多数都有短视频背景,各领域大V都在加速视频化。行业层面,微博已经推进明星、资讯等领域的视频化。如明星制片人计划,与优酷合作的资讯视频计划。借助短视频带来的关注度,微博会吸引和扶持各垂直领域的头部用户进行短视频化创作,借此来建立社交资产。
作为中文世界最大的开放式社交媒体,微博到今年已经整整十岁,在十年中,微博可说曾经辉煌,也曾遭重挫,又重现辉煌,尤其是在前两年,微博凭借其独家优势一时风光无两。
但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永处巅峰,微博走向平稳并不是一件坏事,也是一种正常。如果是对投资者而言,在观察微博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应将微博的未来与短视频行业的崛起相互对立起来,虽然在一个大市场上,所有APP确实是在争夺用户时间,但这种争夺却无法消灭那些真正存在的价值体,就像以前微信的出现一样,当年很多人认为微信的崛起会使微博失去价值,但事实则做出了相反的证明,在微信最辉煌的时期,微博也达到了市值的顶点,如果论增速,甚至比腾讯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