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一款让微信用户喜爱的产品或许不难,但要做一款即让用户喜爱、又能赚钱的产品却很难。这一点,相信作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正越来越深刻的感同身受。
7月7日,微信官方对外宣布,正式联合广点通推出微信公众号广告投放公测服务。微信公众号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的广告平台对外发布各种广告,或者把自己的粉丝当做读者接收别人的广告投放。
300万微信公众号迎来广告时代
微信此次推出的服务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放广告的人,被称作广告主,类似传统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做广告的企业和品牌;另一类是接收广告投放的人,被称作流量主,角色则类似电视、报纸、网站这样的媒体。
其中,通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申请成为广告主,然后利用微信提供的广告投放系统,向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微信用户推送相关广告。广告形式依然为此前在部分公众号内部测试推广的图文消息末尾添加文字广告链接。
而拥有一定数量粉丝数的微信公众号可以申请成为流量主,在自己公众号有关图文消息页面上,承接广告主投放的广告,并获取分成收入。
微信此次推出的微信广告服务,在统计和结算方式上,跟大家更为熟悉的百度联盟非常类似,基本上是按照曝光量、点击量、点击率、点击均价等几个指标计算费用,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微信公众号的特殊性,比百度联盟多了一个“关注量”,也就是广告投放对微信公众号带来的新增粉丝数。
据悉,目前微信平台已开通的微信公众号大约有300万个,理论上,未来这300个公众号既可以作为广告主花钱投放广告,也可以作为流量主承接广告赚钱。对于那些一开始就出于商业目的开设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除了在微信上卖货(即所谓的电商)之外,另一个可以流量变现赚钱的办法。
不过,大概是处于谨慎的原因,微信官方在此次公测阶段,流量主只能是粉丝数超过10万的微信公众号。虽然没有微信的官方数据,不过业界一些分析认为,真实粉丝数超过10万的微信公众号不会超过总量的10%。
另外,由于微信广告仅仅是在图文最末尾放置一行不起眼的文字链,实际点击率会很低。而且一般而言,除非公众号有推送内容,否则一般粉丝是很少主动点击进入公众号的。所以,除非你有相当可观的粉丝数(比如百万级),否则想通过这种方式赚取可观收入并不现实。
盈利压力下微信不断出招变现
事实上,广点通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在一些受邀请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微信广告投放的内部测试,其中一部分公众号是自媒体。不过,从自媒体公众号传出来的评价并不好,一方面广告收入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可能是系统不完善以及商业模式未确立等原因,广点通在跟这些合作公众号结算费用时总是出问题。
尽管如此,微信在如何赚钱的道路上还是坚定地越走越远。在推出广告业务之前,微信早已经在手机游戏、微信支付、电商业务等几大方面有了深度的尝试。
其中,智能手机游戏运营算是微信平台目前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截至目前已经登陆微信平台的手机游戏已经多达近20种。腾讯凭借微信和手机QQ在智能手机游戏上的双管齐下,2014年第一季度,该领域的营收超过了18亿元,环比增长近200%,而付费用户环比也增长了一倍以上。上述游戏中有6款在2014年一季度曾名列苹果App Store中国地区排行榜的前十名。
而在微信支付方面,微信产品团队在去年春节期间创造性地推出了“微信红包”这个应用,一下子把微信支付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也急剧增长。同时,通过在微信中提供包括手机话费充值、购买彩票、Q币充值、滴滴打车服务等服务,进一步拉升了微信支付的活跃度和可用性。而腾讯最新一次针对微信支付的举措是,微信群人数超过100人后,入群用户必须要开通微信支付才能进入。
至于在电商业务方面,微信先后接入了B2C大佬京东,以及本地生活服务巨头大众点评网,为其在微信中提供了销售流量入口。而电商业务的介入,又反过来会推动微信支付的应用。另外,微信此前还针对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微信小店功能。
由于微信目前还不是独立公司,所以很难获得其比较具体的运营投入数据。不过,可以跟它的老对手新浪微博比较一下。新浪微博2013年全年的运营支出高达3.7亿美元,与新浪微博相比,用户数量、信息量、使用频度都明显高出一筹的微信的资金投入显然只多不少。
微信在近半年来,密集的推出各种跟商业收入有关的服务和应用,显然跟有着巨大的投入和营收压力有关。微信发展到今天,已经有3年半的历史,坐拥数以6亿计的庞大用户群以及超高使用率,如果自身不能解决盈利问题,这是腾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相反,在腾讯心中,微信不但要赚钱,还应该成为未来很多年中腾讯业务的核心支柱。
商业化突进面临与用户体验互博
不过,正如此前新浪面临的尴尬和困境一样,就是作为一款主要是互动社交类的产品,到底要如何才能在良好用户体验和规模化商业营收方面取得很好的平衡呢?
此前新浪为了解决营收甚至盈利问题,不仅接受了阿里巴巴作为投资方,还大面积在微博中引入了淘宝的各种广告。与此同时,新浪微博还在微博页面开设了大量的各种形式的广告位。然而这一举动引发了大量微博用户的吐槽。而随着微博中商业广告以及各种推销愈演愈烈,大量的微博用户的活跃度开始明显降低。
现在,微信也开始面临当年新浪微博类似的成长的烦恼。作为商业企业和商业产品,考虑如何挣钱天经地义,但最终能不能挣到钱,却往往还是用户说了算。如果涸泽而渔,因为过度商业化开发而导致用户大量流失或不活跃,那么微信也最终无法获取更长远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