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文
个人信息安全如今已是草木皆兵,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不会泄露。
继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电信诈骗案之后,近日有人在网上指出另一种信息泄露方式: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
1
之前传图作他用 如今担心遭盗用
现在,越来越多网站要求上传“手持身份证照”。
该条微博引发了很多网友转发和讨论,大部分网友都在感叹“感觉每天都在像裸奔,这么私密的信息都能找到”,也有网友抱怨“现在很多机构或APP注册或登录都需要手持身份证照片,很难避免泄露”。
记者在多个搜索引擎网站搜索“手持身份证照片”,均显示出大量真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图片中的人像清晰,所持身份证关键信息大多有打码或模糊处理,但仍有很多信息暴露,有的甚至在照片上附有个人电话号码或QQ号。
2
店主本人传照片 只为增加信任度
记者点击这些图片发现,其中大部分为示例照片,包含部分网站注册、发表手持身份证照片样本,也有博主发布的网店拍照认证技巧,还有部分求助信息等。
在某搜索网站上,记者点击一位四川籍张姓男子的手持身份证照片,进入一家网店,旁边有该店店主的联系方式。记者拨通电话,张先生坦言照片是其本人上传。“我就是为了增加用户的信任度,才把照片放上网的,当时也没多想。”张先生说,他将照片放到网上一年多,暂时还没发现信息被人盗用。
3
老赖欠钱玩失踪 传其证件求帮助
在另一张年轻男子的照片中有一个QQ号,记者添加该号码后,对方表示照片并非其本人。“朋友欠钱的时候拍给我的,后来一直不还钱,甚至失联了,我气不过就把他的照片放在网上想人肉他。”此外,有多张未打码照片是求助网站上的募捐信息,还有些点击后显示“存在未经证实网站”。
4
律师提醒:发现信息泄露可举报
律师表示,手持身份证照片暴露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短板,建议公民不要随意向不正规的互联网平台上传手持身份证照片,以防被不法者窃取利用或倒卖谋利。“个人信息一旦被泄露,轻则被广告骚扰,重则被骗取钱财。”
律师提醒,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可以向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等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投诉举报。如果有明确的侵权人,则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对此,我国《刑法》也有相关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个人信息在网上的大量出现,是否平台监管纰漏?或有意为之?应该加强管理,查查清楚。搜索平台也不应任由这样的照片流传,而要尽到应有的监管责任。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快看看!
搜索
1、切勿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
2、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
3、尽量亲自办理各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4、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仅供 ****** 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到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7、为手机安装有效的安全保护软件,不要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接收别人发来的图片、二维码、链接和 APP,以防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手机短信中的校验码、验证码等交易密码。银行和支付平台客服绝不会向用户索取账户密码、短信校验码。
8、要在可靠 WiFi 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网购付款时使用正规工具 ,不要随意点击卖家发来的任何“付款链接”。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