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就区块链行业发文了,主要是二级市场机会不在,但区块链行业经过半年多沉淀后的再度爆发不得不让我们再度聚焦。
本次邀请到量子链发起人——帅初,跟大家交流区块链(包括Qtum)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和ICO的相关情况。该团队发起的Qtum项目目前总市值达80亿,热度空前。
(1)区块链引领了财富理念的巨大变革,Qtum就是在兼容以太坊和比特币生态和技术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一个更好的平台。
(2)比特币等电子货币是一种值得配置的优质资产,区块链作为引发变革的新兴行业已被写入十三五规划。
(3)ICO本质上和IPO没有不同,但ICO通过变革财富分配方式使知识变现,同时节约了众筹活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4)在判断ICO是否值得投资时主要需要注意四点:团队背景、项目理念(公有链更有机会)、流动性保证和宣传路演效果。
交流最后是有关行业的自由问答。
宋嘉吉:今年是数字货币的大牛市,这个行业慢慢从一个大家觉得陌生的行业到开始普及,再到现在各方参与者开始拥抱监管。那么在这么多的项目里,大家都在谈比特币,说已经翻了一倍了,但是比特币确实是今年数字货币中涨幅最小的一种。
有很多新型的数字货币在慢慢上线,在我们看来,具有基础平台价值的项目并不多,ETH以太坊,比特币以及现在的QTUM。QTUM按照ICO的售价现在已经有三十几倍的收益了。
今天我有幸请到了量子链发起人帅初来交流,一个是介绍一下什么是Qtum,另外一个跟大家交流一下ICO。因为就传统金融行业来说,ICO对于风投模式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冲击,因为IPO也好,风投的PE、VC也好,其成本都相当高。Qtum刚开始还没那么火,ICO持续了五天时间;而最近的BAT项目一出来就是一分钟秒掉4000万美金,因此ICO也是值得介绍的。下面有请帅初。
帅初:我今天讲两点,一个是区块链这个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技术为索引看整个产业的发展。第二个就是ICO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它。
第一个就是区块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区块链的过去可能我更多是以量子链为例,因为量子链其实融合了很多区块链技术过去的一些发展和创新。为什么开发这个区块链,或者说为什么要投身区块链这个行业,因为当时我博士辍学之后,在区块链这个行业做了大半年,当时是行业低谷,后面去阿里巴巴做了大半年,从阿里出来后又投身这个行业,但是在读博士期间,基本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区块链这个行业里面,当时还没有区块链这个名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区块链的价值今天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我觉得都是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新技术的出现都是由一少部分人先提出说要做这个东西去颠覆老的东西,然后人类再进行不断认知的过程。
我觉得区块链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当时我们看互联网是基于这些协议栈去开发应用,有了TCPIP的协议才有了BAT这样的公司,上面才有了Facebook和Google,但是我们回过来想一个问题,在互联网上有两层意思,互联网是传输信息的,它的价值点对点转移还是很受限制的,比特币是第一个被我们称之为价值传输协议的,在互联网上不通过任何中间人,借助这个网络本身的信任我们就可以把一笔资金从A传输到B,它背后的意义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
还有一点就涉及到ICO这个问题,当时发明互联网协议的两个教授自己也没有成为亿万富翁,但是基于这个协议开发Facebook、Google的这些人其实成为了社会上财富的拥有者,为什么ICO会逐渐流行,因为它给了工程师一个把自己知识变现的路径,把协议的东西直接变现卖掉了,我觉得这是对财富分配机制的一种变革和调整。
至于为什么开发区块链是因为我看到了它巨大的意义和价值,整个互联网协议上面大家基于信息搭建服务,因此产生了BAT这种体量的公司,说白了他们就是做信息的生意。百度就是做信息的聚合,然后二次分发;阿里也是一个信息的匹配服务,买卖双方和线上线下,再加上支付宝系统担保的服务;腾讯其实也是信息点对点的传输。
基于信息的服务就可以产生BAT这样的公司,但是你想一想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所有有形的无形的资产全部可以点对点的自由流动之后,未来基于此的商业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体量,它的体量将远远超过十个BAT,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未来的可能性就建立在区块链网络的协议和基础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不觉得这个行业是个泡沫,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因为它要改造的它所创造的新价值是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价值的。
关于比特币是什么东西,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因为整个比特币网络背后是没有公司的,它是一个分布式网络,比特币年初的估值也就几十亿美金,现在有500亿美金,财富增长了十倍,那这十倍收益并不是被股东拿走的,因为背后没有股东,财务增长的收益最终分配给了所有持有比特币的人。我为什么说这种变革更彻底,因为它改变的是一种机制。
因为在互联网行业中,行业蓬勃发展,但你不会享受到行业红利,除非你持有腾讯、百度的股票,但比特币行业不一样,它背后没有公司,把中间的利益削弱,利益分配给了所有参与者。所以这就是说在信息的高速公路上诞生了BAT,但是在价值的高速公路上会产生十倍于BAT的公司和平台。我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所以投身于这个领域里。
区块链的本质有很多因素,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因素影响并不在于技术革新,而是理念上的变革。这是对于人的财富观念的变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底层协议,这是关于财富分配的一种变革和创造。某种意义上来说为什么这么火,其实它是释放了人类的创造力。因为比如说一个程序员在百度打工可能一年也就拿到50万的收入,这是由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的财富分配机制就决定了每个人能拿到多少钱,但是在ICO上,几个程序员做了一个项目,此时生产分配关系并不受社会制度的约束,所以整个以太坊的估值现在是1400亿人民币,再努力一下就超过百度了,而且它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我觉得这是它流行的根源。
所以区块链更多是理念上的变革,变革了人们对财富的认知、对货币的认知、对协作的认知、对背后技术的认知,它是一个巨大的跳跃。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比如你的父母,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东西没什么价值,就是一串符号而已,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纸币背后也就是一张纸,意义上其实可以类似。所以会有监管的挑战,但是现在监管者也很聪明,他们会和行业有一些沟通和交流,在美国甚至有专门的游说机构,不断和政府交流,说明行业现在在做什么。
第二个从技术上来说,整个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最初的根源确实来自于一群自由主义者,甚至还有一些极客搞了比特币这样一套系统出来,最开始的目标是分布式的绝对安全的抗审查的系统,他们有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货币是不能无限通货膨胀的,所以比特币是一个通缩的货币,就2100万个,它的分发是靠矿工去挖矿的,你为这个网络做贡献你就会有收益,通过巨大的利益绑定将所有人绑定在这个网络里。
每个人的利益是得到精确的记录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个全世界共有的账本,但是账本的本质就是一笔财富,如果谁能记清楚一笔账其实就是一笔财富。因为其实社会的发展趋势就是利益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原来计划经济时代为什么大家没有动力,主要是因为账本是不透明的。但是比特币创造了一个理想的虚拟世界,它有严格的工作量证明,所以它有一个全世界最清晰透明的账本,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价值,因为这个事情以前是做不到的,比特币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这个东西。从技术上来说它是一个分布式网络,背后有很多技术要素要解决,这个产业远远没有成熟,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第三个是法律上的意义。因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但是比特币创造的是平行世界的财富和对数字资产的所有权,这和现实世界是脱钩的,但是两个世界在不断交融,一旦交融就涉及到监管法律的问题。因为从政府的角度,政府可能不太愿意看到平行世界的一组数字产生购买力,这会抢占法币市场。
但是各国政府对比特币态度不一,比如我出差到法国开会,在那里可以用比特币购买咖啡面包,日本更是所有便利店都支持比特币付款,日本政府也承认比特币是货币。虽然每个国家以及监管者的认知不同,但是(接受)趋势已经在发生了,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肯定需要监管,但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
本质上区块链就是在分布式网络上记账,而且要让这笔账在记录上的一致性达到让所有人都满意。财富要有稀缺性而且不能重复使用,数字货币也是一样的。所以某种意义上它具备货币的属性,但是货币是什么很难定义。从这种意义上说,各个国家有争议,但是区块链带来的是技术和理念的变革,涉及到各种新理念的碰撞。至于法律上的问题就像网约车一样,网约车一开始被出租车公司认为是非法运营,但是网约车现在也在逐渐合法化。
但是每一次新的理念提出后都需要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整个行业无论从技术还是产业上来说都是刚刚开始,当一切刚开始的时候在市场没形成垄断之前,占有地域性优势是有机会的。而且我觉得比特币和以太坊本身有很多值得迭代的东西,所以我们希望做一个更好的技术性平台。
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网络,单就网络本身不涉及经济利益来说,它有很多角色。比如说比特币网络需要有矿工不断挖矿,后来挖矿越来越难,需要合作挖矿。还有很多人提供服务,一个全节点提供100G数据,普通用户认为太多了,所以有人接入比特币网络提供钱包服务。
整个区块链行业还面临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比如说是行业落地慢,大家一直只是在炒概念,还比如说是缺乏新型的智能合约平台,以太坊是靠矿工维护,但是现实世界很难用到,因为你不可能卖服务给银行的时候还卖几台矿机给它。
第二个是它的兼容性很差,以太坊和比特币生态不兼容,一个人只能在一个平台上开发不能跨平台。还有一个是共识机制不够成熟,比特币网络现在每秒只能处理5-7笔交易,一天30多万笔,在现实世界这是远远不够的,相较而言支付宝每秒可以处理10万笔交易。所以如果想要成为未来金融技术架构,从行业角度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
谈到Qtum的技术设计理念,当时我的设计想法是要兼容现有两个生态的技术流派,在兼容的基础上创新,这样对于企业运用和开发者来说门槛会低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去年的DAO事件,DAO(分布式自治组织)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当时以太坊面向全球在不到一个月内融了1.3亿美金,背后不是由人而是由一段程序管理这笔钱,当时DAO的理念就是人人为我的分布式基金投钱,投钱的人都可以提项目,然后基金根据一定决策条件自动投资,一切都是靠程序进行。
但是当时众筹资金被盗了,事件发生后社区里就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既然认可Code is Law(程序即法律),那么就要接受程序会出现bug的事实,接受资金被盗的结果;而另一派人认为我们还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所以我们要把钱追回来。于是这个网络当时就分叉了,这也反映了以太坊的一个问题,当智能合约不成熟的时候,现实世界如何在发生如上事件的时候干预这个网络。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分布式网络是很难关闭的,以比特币为例,它现在在100多个国家有上万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在一个独立的个体手上,所以很难关闭这个网络。这是区块链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区块链实际上是一个软件系统,按道理说软件出现bug很正常,可以通过升级解决,但是区块链网络这种协议的变化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像比特币一样,为了从一兆到两兆区块链扩容已经炒了好几年了,所以我认为网络能够有兼容性和可升级性也是我们当初的设计理念。
我觉得区块链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行业应用和C端应用一直没做起来,原因是体验和交互做得太差了。公钥私钥这种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难以理解。我觉得这个行业缺少一个类似乔布斯这样的人物能够把行业体验做到极致,这样这个行业才能最终流行起来,现在行业是没有产品化的能力的,只有做协议的能力。但是有产品化的能力才能把这个应用技术推到C端,现在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中国有这么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而且这个市场环境是全球最好的,你去美国都不能通过类似微信的应用扫码付款的,还是要通过刷卡,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我认为中国在区块链这个领域未来会大有作为,因为所有C端用户的用户习惯已经被教育得非常非常好。当时我们设计的时候想,我们要找最好的设计师做UI设计,把技术隐藏在产品的背后,对用户来说,只要看到可以触碰到的东西就可以了。
另一个就是整个平台的安全性对区块链网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非常细节了。比如说一个平台要发布需要经过各方面的测试,α、β、peer review这些自动化测试,还包括你的技术选型,你所选择的技术来源是不是经过了充分测试。当时以太坊为什么出现被盗问题而比特币不会呢,因为比特币这些核心代码是全世界将近上千个开发者研究八年研究出来的,所有的bug和漏洞都修修补补好多次了。一套大型的软件系统没有bug是不可能的。
以太坊当时出现DAO的问题还是因为自己写的程序是早晚会被人发现有bug的。所以从我们设计的角度来说,完全搞一套新东西是有一定的风险,包括安全的风险、用户教育成本的风险,所以我们当时是站在成熟的技术上融合。所以就技术选型而言,我们选了成熟的技术,现有的技术然后做融合,做创新,这能够极大地降低安全性方面的风险。
应用性的测量我觉得是整个区块链行业非常欠缺的。虽然大家在聊比特币,聊以太坊,其实真正手上有这些代币的人很少。因为你下载一个钱包就很麻烦,你还要知道怎么去管理就更麻烦了。那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要做应用性。比如说钱包的应用性我们就做完善的API的服务,因为钱包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有API的服务,还有DApp的支持。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DApp。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未来区块链能够走到C端的两个机会,一个是DApp,一个就是智能合约。这两个方向如果做好了之后,我觉得能够对现在的互联网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有个DApp的拼车服务叫“车来了”,对用户来说用“车来了”的打车体验和用滴滴打车没有变化,但是背后是有本质的变化。
现在滴滴打车从一个共享经济的发起人变成了一个网络的中心,变成了匹配用户和乘客的中心,并且靠收取两边的手续费来维持自己的商业模式。在海外其实已经有公司在做一个去中心化的Uber,它把这种撮合的服务放在以太坊的网络上,所有的交易行为是在以太坊的网络上进行交易。然后这个匹配需求的服务也是在以太坊的网络上做到的。以太坊网络为什么可以做这个事情,因为以太坊网络上有个很厉害的功能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就是提供担保服务的,就是一个虚拟的代理员。所以刚才那个DAO分布式基金其实也是一个虚拟的代理员。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中国最好的房产中介公司应该是链家,它可能有一万到两万的中介,每天做的事情都是重复性的劳动。就是说有人要租房有人要出租,其实每天就是签合同。但是在区块链网络上你可以在几秒钟内创建有相同功能的角色,就是一个smart contract,它起到的作用其实跟链家的中介一模一样。我们这个合同可以在block chain的网络上直接签署。但是有一点非常不一样的就是,计算机是非常善于做重复劳动的。所以说链家的三万个中介在计算机网络上可能一天里就能创造出三万个智能合约。
区块链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一个trust service,但是整个社会运营的根基其实就是trust。比如说大家相信银行,相信支付宝,相信微信,因为它已经做到很大的体量,你不会觉得支付宝有一天会跑。但是整个社会的产业链里面,其实很多行业是没有trust的。他们的trust是建立在人际关系上面的。
区块链最大的挑战就是说它通过数学的算法,通过分布式的网络,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信任。然后每一个智能合约的角色就是现实世界里面的一个虚拟的代理人或者是一个虚拟的机构,这些虚拟的机构和虚拟的代理人是可编程的,而人的逻辑其实大部分是可以通过程序去实现的,所以其实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取代现实世界里的很多角色。这是分布式网络最大的一个价值。
那为什么token 是有价值的,这些币为什么要涨,因为它背后没有股份。既然大家认为有一天比特币的网络、以太坊的网络会干掉BAT,会干掉链家,会占据银行的部分份额,那站在这个角度上来估值,我觉得这个行业估一千亿美金还太小了。
为什么称比特币为数字黄金?它不单是一个货币,它还提供了一个trust service。单就货币的角色它的表现属性已经远远超越黄金了。黄金就是一个元素,黄金的价值是来自于人们赋予它的价值。从价值交换的角度上来说,比特币价值来自于使用的便利性和背后大家对它的信任程度。黄金也是因为有人相信黄金有价值才有价值的。
比特币现在在清结算的网络上每天处理四十亿美金的资金流转,那它的价值应该是它能处理的交易额的几十倍、上百倍吧。而且它还不单单是个清结算的网络。如果单单是个swift的这种网络,可能它的价值也就类似于swift了。它不单是分布式的清结算的网络,它还有自己的货币体系。所以这个网络价值的意义就是巨大的。最大的挑战当然是来自于监管,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很多国家合法化之后它也没有什么监管的挑战了。
刚才提到了比特币是一种通缩型的货币,数字资产总量有限的,而法币是无限印的。站在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今年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利润率超过了数字货币。因为今年整个数字货币的产值扩大了十倍。无论是股票、金融市场,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达到这个收益。那这个其实是倒逼现在所有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持有比特币是为了对冲现实世界里的风险。
DApp它是有巨大意义的,它能变革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因为互联网在有了BAT有了垄断之后,它的商业利益的划分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垄断。
ICO 和IPO我觉得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公开上市。当一个项目ICO之后它其实就变成了公开交易的市场。我觉得ICO其实本质就是说从第一天起它就是一个公开上市可交易的东西。对DApp来说,它这个项目没有股权,又公开上市流通了,这些拿到钱的开发团队,只要他持续在做这个项目,它就会有价值的回馈,就会有人才进入这个行业。那这个行业就会一直往前发展。
DApp变革了商业组织的模式,把原来利益的划分现在全部拿出来分给所有的参与者。最简单的就是Qtum,当时我们发行这个网络时大概全球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七千人次参与。其实后面上涨的时候应该是造就了至少五百个千万富翁。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大家认可的一个行业发展,认同Qtum作为未来中国的一个基础服务、区块的一个trust service供应商,或者这个平台的供应商,未来能达到这些价值,所以它里面的这些代币可能就值这么多钱。
这个代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股份,代表着这个系统未来的分红权,代表着这个分布式系统里面的一个本位货币。我觉得DApp未来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在美国有家公司叫做Consensus,一直围绕以太坊做DApp的服务,它通过扶植未来去中心化应用领域的巨头,从这个行业里赚了很多钱。因为互联网的巨头基本没有机会扶植了,流量牢牢控制在几家公司手中,通过抢流量的方式没法赢过BAT。但是通过另外的维度和分配机制是有可能颠覆BAT的。
我觉得DApp是个很好的方向,因为确实有些应用是可以落地的,比如分布式存储,分布式域名服务,而且能让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公平更好的机制,进而释放大家的创造性。
这是我们当时设计的一个系统架构,这个就比较复杂,但是可以帮助大家了解区块链行业都包括哪些层次。最底层是数学模型,包括共识算法,时延,网络的原理,可靠性,可拓展性,底层是靠数学驱动的;第二层就是系统的角度,比如说要有算法、网络模型,还有密码学的基础,还比如网络安全,还涉及做硬件生产矿机的产业。
第二,站在软件的角度,比如说我们有核心,有DApp,有合约,有Identity,因为最后需要和现实世界接轨,在分布式网络上还是要有身份,所以做ID认证识别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未来不论是物联网还是区块链上都会有ID的需求。还有提供数据的公司,手上有各种数据,比如说有些数据需要审计公司审计,还比如银行间的交易不希望被无关方看到,所以做隐私这方面的也需要。
再往上肯定就是应用层了,应用包括to B的应用和to C的应用,一旦涉及到应用就会涉及到人,所以就会涉及法律上的监管,财务上的风险管理。
再往上才是和用户的交互,目前区块链用户可以感受到的一个是钱包,一个是浏览器,开发者能感受到的是集成的开发网页。还有就是smart contract,这就是我们想做的,我们要建一个智能合约的App store,这上面不做程序只做合约,每个合约有个功能。比如第一个功能就是你可以发自己的代币,就比如一个咖啡店的老板发个优惠券,原来做这种事情需要自己开发App。但是在区块链上你会发现,开发App的这种需求全部会被削弱,所以以后大家不需要开发App服务了,可能在网络上点点键盘,想要的功能就实现了。
为什么ICO这么火,比如说原来我要找京东众筹,我要耗费很多星期准备各种资质、手续,可能最后才能成功。但是依靠智能合约,在以太坊上点几个按钮,众筹就可以面向世界发布。分布式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基础平台,人们其实不需要应用只需要功能。所以未来分布式网络有一天发展到上帝视角,就可以协同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和需求了,这需要时间,但行业确实在朝这个方向演进。所以对很多人来说以后不需要开发App了,不需要安卓iOS,可能只需要一个功能。
一个区块链的项目其实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在技术的角度你要测试,进行风控,要运营,还有市场营销,因为确实还是有竞争,现在区块链的数字资产应该有上千种,每天都有人发一种新的,所以也要不断竞争,还有就是部署,在实际中如何应用。
区块链目前的发展状态是理念在前,技术跟进,技术逐步验证理念。该技术已经脱离了普通人的现有认知范围,但随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的认知度提升,行业的估值也在上升。区块链终有一天会被大众使用。
分布式网络的交易是如何进行的?背后有什么逻辑?对一笔交易可以执行很多动作,例如多重签名,一笔资金多人保管;还可以设置专项资金,规定只能支付给某个地址,比如定向扶贫。这在某种意义上比黄金更好,因为黄金是由物理世界的原子组成,只能进行切割或重新锻造;而数字货币是软件的世界,而软件是可编程的,就可以加入无穷的操作。现如今软件的能量和价值正在蚕食整个社会的传统行业,福布斯富豪榜的前一百里面有80%是做软件的,与十年前的格局迥异。
下面介绍Qtum(量子)平台的主旨:这是一个智能核验平台,未来将有大量虚拟代理商服务,由平台提供trust service给社会的各行各业,将比特币和以太坊融于一体。后续计划:(1)改进智能核验,包括账本核验和身份验证。因为交易是匿名的,但监管者可能会要求提供身份信息,通过验证我们可以满足其要求。(2)在移动端做大量应用。这次来北京主要目的是会在这里开一个办公室,专门扶持围绕该平台的项目,助其落地。Qtum的本质是一个价值传输协议+分布式的应用平台。
数字货币的监管非常难,政府也无法禁止。比特币在国内禁止提现时价格是8000,禁止三个月后价格是1万5,因为本身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也不属于任何组织。但是政府可以做引导性工作,比如教育用户,提醒这是高风险的产品;并引入一定的规范,比如成立行业自律协会。
监管的一大挑战是需要承认数字货币是有价值的,而很多政府现在不愿承认这点。真正要实现政府监管,还需要时间,现在全世界政府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继续没有监管,就会出现大量公司跑路,因为来钱太快又没人监管,只靠创始人的道德约束是不可靠的。
监管对这个行业是好事,有了一定的合法性支持后,该行业才会更好地发展。现在全世界政府对电子货币都没有相关立法,有些海外政府,如澳大利亚、新加坡,比较开明,不反对也不支持该行业。国内也有人在促进这方面的监管,但是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之前,ICO还会火一阵子。以前是每年一个,现在是每天产生一个新的。
现在Qtum上每天交易量约4-5亿人民币。整个数字货币的交易市场每天约100亿美金,比特币的交易量比较大,每天约30-40亿美金。这个市场已经有专业机构进来了,包括专业基金和华尔街的一帮人。
国外最大的交易所,交易量每天30万个比特币,相当于10亿美金交易额,而普通散户是很难产生这个数字的。国内肯定也有,只是市场还未做起来。OKcoin被禁止提现之前,每天的交易额最高可达200亿人民币,现在每天大概几万个比特币。
我们的项目团队非常国际化,项目成员约30个,来自9个国家,大部分之前在BAT、纳斯达克、区块链行业里工作。最开始我们也得到过一些投资,投资人大约有30-40个。区块链行业、传统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者对这个项目都有一定认可度,华为等公司对我们也有过支持。
这个平台本身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所以以太坊的创始人、快的打车、律师、交易所、中国早期加密货币的参与者,他们都有投资这个项目。我们6月30日会发布测试网络,试运行两三个月,目前我们的产品基本做完了。
为了规避法律上的风险,我们ICO的项目是没有投资的,因为投资是要股权的,所以我们叫code sell,就是卖软件使用权,类似于微软的licence。我们的项目里面没有投资行为,都是购买行为,但是licence也会涨价,也是收益来源。
该项目是在新加坡设立的,整个项目的法律实体是个非盈利的基金会,基金会在新加坡设立,属于项目的运营者。但是等到发起完成后,基金会对项目是没有控制权力的,和比特币网络一样。我们和新加坡政府讨论过,政府是无异议的。
新加坡政府只有两个最低要求:(1)做好QIC和AML,知道参与者身份;(2)保护好参与者数据隐私。该ICO只接受两个数字货币:比特币和以太坊,不接受法币,也是为了规避风险。ICO筹备了半年时间,一是准备技术原型,二是对市场进行宣传教育,类似于IPO的路演。
今年3月完成了ICO的过程,100多小时面向全球募集1560万美金等值的数字货币(11000多个比特币和70000多个以太坊)。参与人群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国内占比约30%。
大部分资金并没有换成现金,还是以数字货币的形式保存,这笔资金已经翻了一倍了。系统共计token数量为1亿个,每年增发速率为1%,募集这笔资金时卖了5100多万个token,剩余的token部分给了早期的天使投资人和开发团队,大约占20%,最后的29%的token会被送出去,鼓励开发者在平台上开发应用,完善生态圈。整个ICO的过程也得到了海外媒体的很多报道,纳斯达克、福布斯、国际商业时代、雅虎都做过报道。
当时总共卖了5100万个token,计划只融1500万,最后多融了一点。每年1%的通货膨胀,有个自理结构。剩下29%用来支持10个行业,相当于有29%的可流通股票,这些token会被送出去,支持10个行业(物联网、社交、游戏、医疗等)在平台上面成长。
整个ICO的分配计划中,51%的价值是社区持有的,29%最终也会回归社区,所以最终有80%是社区持有。在剩下的20%里面,投资人大致占8%,创始团队持有12%。
这里可以看出ICO和IPO的区别,IPO之后大部分股份还在创始人团队和投资人的手里,可能会流通20%的股票,80%还在创始人和投资人手里。而ICO的理念就是,80%全给大家,利益也分配给大家。
站在监管者角度看,监管者会有很多忧虑。但是抛开监管者不谈,ICO是对商业世界的极大变革,它给开发者和有创造力的人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些项目里。举个简单例子,早期买以太坊的人现在也赚了很多钱,没有ICO这种模式,很多人是没有这个机会的。比如说有多少人能买到Facebook的原始股,大部分的机会都是VC的,最终都是帮VC赚钱,相当于社会上的极少数精英分配了行业成长带来的大部分利润。
但是区块链行业不一样,只要100元就可以参与到行业最原始的起点,享受到行业带来的红利,某种意义上这是生产关系和分配机制的变革。ICO这种模式也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融资不用找VC谈,在这个平台上BAT几十秒就融了4000万,而且后面排队送钱的还有4000万都被退回了。后面这4000万都已经发过去了,但是因为到上限了,被智能合约给退回了。
这个行业现在资金非常充裕,每天都有项目在上面融1000多万的资金,融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最牛的VC。因为VC投的钱是LP的,LP的钱是要担心风险的,而且LP买到的股票没有流动性,要等十年八年还是非常幸运的情况下才能退出,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股权都只是工商局登记的一张纸,永远没有退出的机会。
这个行业虽然是去中心化,但是因为挖矿这个行为是通过中心化降低成本,集中管控肯定成本最低,所以就会去贵州、云南这些地方形成集中的矿池,当矿工集中之后,他们的话语权就会提升。
Q&A
Q:现在项目的资金托管是怎么做的?
我们正在设计一套机制,让社区监管整个项目,因为这笔钱本来取自于社区,所以也会回馈于社区。现在资金是多重签名的,需要很多人一起同意才能使用,比如创始团队成员,然后社区会选一个代表,我们也会找律所的律师做合规,找审计机构做财务审计,还有专门的钱包服务商保护资金安全。所以现在是多方同时管理项目资金。每个月的花销对社区是公开的,比如员工薪水、运营费用、市场费用、出差费用等对社区都是透明的。
Q:正常情况下资金还是以token的形式代存是吗?
对,但是法币也会有一些美元,来对冲掉一些风险。
Q:现在比特币还是以法币结算,当有一天比特币真的取代法币的位置,这种暴涨趋势就会消失么?
对,当货币体量非常大时,它的波动性就会非常小。比特币之所以会暴涨或暴跌,就是因为体量太小了,1亿的资金在里面拉升一下就会暴涨暴跌。但是当一个比特币等于一百万美金的时候,波动性就会小很多。比特币的购买力现在已经体现出来了,比如在日本很多便利店都有比特币支付,也有很多服务的商户,如bitpay。比如我去纽约开会,机票、门票、会上的所有费用都是用比特币支付的。
现在国内大部分人来说,比特币还是一个小众人去配置的投资品,比较禁忌把它当做货币来看待。但是在国外它已经产生了货币的功能。它的短期意义是一种资产配置,相当于一种新的资产品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拿出财富的1%来配置这种资产。互联网颠覆的是信息的传输方式,区块链的价值带来的是思潮的变革,破坏力是巨大的。
Q:比特币本身的风险在哪里?
一是技术风险,比如这个系统可以被彻底瓦解,比如有黑客可以做到偷取别人的比特币、或者证明比特币是可以无限产生的,这样比特币的根基就崩溃了,这样比特币就有可能归零。
Q:那有补救措施么?
补救措施有,但这仍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目前来看这种风险基本已经消失了,全世界这么多聪明人都偷不走,这背后的一套对称加密机制导致所有尝试都失败了。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会破坏这个系统,但是两边技术都在演进。这是最大的风险,其他风险目前来看是没有的。监管应该扼杀不了比特币。
Q:比特币市场投入的钱去哪了?
和股票市场一样,都交易掉了。而现在负责发行的是全世界的矿工,全世界每10分钟产生12.5个比特币,已经很难挖了,计算能力大约是5000P,相当于全世界前500名的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之和的十倍。
Q:挖矿难度加大会导致之后的疯涨趋势降低么?
比特币是通缩的,每四年发行速率衰减一次,现在的发行速率约是每年4%。
Q:现在Qtum走的路径和比特币是一样的么?
价值这种东西是无法预测的,2011年就有人说比特币会涨到2万一个,但是这波人现在已经离场了。2013年比特币涨到8000然后又跌倒900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人又走了。然后现在又涨到2万,而且根基特别深厚。我们的价值在于未来平台下的应用和用户,当有一天平台上有5000个应用在跑的时候,它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某种意义上会和比特币走相似的路径,但是比特币的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
Q:你们的收益是什么?
现在我们是没有收益的,我们的收益来自于对平台生态创造价值,这个价值最后反应在token上,随着生态的价值越来越高,token也会随之升值。
Q:这个价值最后都是以法币计价么?
可能是法币,也可能是比特币。
Q:Qtum的token要怎么卖掉呢?
Qtum的币和比特币一样都可以随时卖掉,但是Qtum的币会被消耗,这也是以太坊的设计,是一个叫做gas的机制。因为分布式网络是个公共的资源,每次使用里面的资源就需要消耗内置的代币,相当于手续费。
Q:所以你们赚的就是手续费?
对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赚的就是开发者持有的12%的Token。进来的应用越多、生态越多,Token的价值就越高。天使轮的时候我们估值一个亿,开发者持有的12%就是1200万。当市值上涨到50亿的时候,开发者持有的token就价值6个亿了。想cash out也是可以的,因为本质上这里的token是和虚拟机绑定在一起的,谁有token就意味着有使用这个分布式网络的权利。比如写一个一千行的智能合约,是要消耗token的,因为别人在维护我的网络,这些人就应该拿到这些贡献,不然就会发生公海悲剧。
分布式网络本来就没有监管,为了防止滥用网络资源,就会要求付出代价,代价就是Token。Token本质上是这样的意义,只不过既然它是一种权利,那就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东西就可以拿来交易。而且它天生适合交易,因为它天生是一种分布式点对点的网络,是唯一确定的东西。股票你买了只能锁在上交所或者某个数据库里面,提不到纳斯达克去卖掉,因为这些股票是不联通的,数据也转移不了。而Qtum是全球点对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随便转。
Q:怎么判断各类ICO的价值?
这个就涉及到这个行业的估值模型。估值模型,一个是看团队,但是看团队,像BAT这样,他的团队很厉害,有Javascript编程语言的创始人等等,所以大家就疯抢。第二个看项目的理念,通常来说,公有链是有更多的机会的,它的成长性带来的幅度更大。第三个要买壳,其实买壳在虚拟货币里也是存在的。就是购买之后,流动性有没有保证,这就需要和交易所对接。还有一个就是PR,就是宣传和路演,社区有多大,社区的大小其实就决定了这个项目未来的潜力,社区的大小也代表别人对你的认可有多少,这和宣传和路演是一个道理。路演做得好,包装做的特别好也是可以的。
这个行业是没有估值模型的,这个行业刚刚开始没多久,流行起来不到一年,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它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监管下去的话,我觉得就是说这些交易所会成为纳斯达克,因为P网其实是非常牛的,每天能够交易10亿美金,我觉得它和一些国家的小型交易所是没有差异的,甚至交易量比他们还高。
然后第二点就是说会改变社会的融资方式,也会改变投资方式。量子链平台不是交易所,而是一个一般的平台,这个平台会有很多可能性。它更像一个安卓的开发环境,就像安卓的系统可以开发无数安卓的应用出来。
ICO对现有的模式会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ICO为什么没有出事呢,其实是有很大的原因的。普通人是投不进来的,买股票很容易,但是要投ICO是有门槛的,而且投ICO的是高风险的承受者,你归零了就归零了,本身很多人在这行业都被清零过好几次了。
以年度来切割,除了14年是亏钱的,剩下的7年里每年都好多倍的收益。比特币刚出来占了数字货币市场99%的份额,现在只占了数字货币市场40%多的份额。
Q:其他的一些数字货币现在情况如何?
以太坊比较大。准确的说Qtum也是比特币的一个竞品,现在占了虚拟货币市场1%的份额。
Q:之前说比特币的创始人到现在还没有露面,我们团队现在已经露面了,会怎么样?
之前普京接见了以太坊的创始人,现在以太坊市值是1400亿人民币。露面了也没有问题,这个东西一旦发行之后就关闭不了。
Q:比特币的兄弟币种都参与进来了,会不会造成一定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有。现在相当于每个人都在发货币,所以会有竞争,现在有一千种,在历史上大概发行了五千种,大部分都挂了。
Q:国家会不会以国家的身份来发行数字货币?
我觉得国家不会以国家的身份来发比特币。国家发比特币只会让比特币涨得更高,因为国家和比特币不是竞争关系。国家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是两码事。国家的数字货币只是把纸钞变成了数字化的货币,它有一定的优势,包括监控全国的经济活动。原来纸币做不到,无法追踪。比特币也是无法追踪的,这可能会有监管的。之前为什么交易所被暂停了几个月,就是反洗钱。
比特币具有货币很多的属性,唯一不具备的就是没有国家的信用背书,但它目前的通货膨胀率非常低,每年1%,而且每四年会衰减一半。增发1%的功能在于激励,让别人维护这个网。
Q:控制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控制权不是我们掌握的。一旦我们公开之后,假如我们设置的是1%,我们就不可能把它改为2%。
但是这个产业今天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单单是它的货币属性,也有很多机会。包括ICO之前没有火,也有很多原因,一是之前这个行业体量太小,也就只有十几亿美金,全球也就十几万人参与。所以也就会出现在09年,有人花一万个比特币去买一个披萨,因为大家觉得比特币没价值,后来发现它的价值在扩大。现在这个行业从各个角度上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包括一些大的科技公司,如果大家做金融科技这些,区块链是大家需要深入了解的,因为这个可能会颠覆很多行业。
区块链产业在不断扩大,单纯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它是值得配置的一种资产。我觉得相比于房产来说,它更值得被配置,这个资产的属性更加优质。当然任何资产都是有风险的,这种资产在人类历史上根本没出现过,而且借助于它新技术的属性,我觉得它是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是具有破坏力的。但它也具有好的一面,这个比较复杂。比特币像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晴雨表,上涨说明行业在上涨。
这个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而且区块链在中国,已经被写进十三五规划里了。一个新兴行业,肯定会有社会红利的。第二个就是,作为资产配置,出于流动性的原因,普通大众的资产是配置不了的。基金公司的资产也没办法直接买比特币的,因为没有办法交代买的是什么,没办法做账,也没办法做税务,所以现在大多是散户在做。但有的基金公司比较聪明,通过各种渠道,也有大额资金在里面。第三个,我觉得对于个人和行业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去认识一个新兴行业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理念的变革、技术的变革。
Q:会不会有新型的技术取代区块链?
我刚才说,区块链是一种思想,社会思想是会被取代的。另一个出来就是另一个维度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社会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所以区块链也有过时的一天。
Q:现在的竞品有多少?
有上千家,在世界上,不管是技术还是平台,我们应该算是做的还比较好的,所以市场才给我们这么高的估值,市场给了这个平台估了50亿。
Q:所以数字货币从本质上是没有盈利的是吗?
是的,没有盈利,它也不需要盈利。本身这个项目没有盈利模型,它就是一个技术性的平台,这个平台是有价值的,重要的在于它是否有应用,是否有应用在跑。为什么以太坊涨那么高,像渣打银行,它有一个以太坊的企业联盟,全世界很厉害的企业都在上面做应用。
Q:最核心的东西是不是还是货币总量?
我觉得最核心的东西是这个生态能不能做起来,你能够影响多少人。生态能不能做起来意思是,你这个平台有一万个应用,这一万个应用背后有一万个用户,就是说你这个生态有一亿个用户。
Q:是不是所有的数字货币都是通缩货币?
大部分是吧。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做生态的,也有很多人做AppCoin的。比如说我要做一个项目,我需要钱,然后你给我钱,我自己也发个token。这个token的价值在于哪里呢,就是我开发了这个服务之后,你可以用这个token去买。这种是App类型的Coin,它是个应用的代币。像我们这种是一个基础性平台,我们是没有分红的,什么都没有,但是也有人在做分红平台。
Q:参与的人越多,货币流通性越好,价值就越高,可以这么理解吗?
基本上是这样子的。
Q:量子币、比特币这些数字货币是分类的,每家数字货币的定位不同是吗?
有些是相同的,只是地域不同。比如有些做搜索的,国外有谷歌,国内有百度嘛。
Q:量子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差别是不是在于,量子币只是做一个像安卓这样的平台,我希望大家来开发,但比特币更多的是货币属性是吗?
是的。我觉得这种货币种类会非常多,全世界的货币种类太多了。货币这个东西比较复杂。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以太坊其实可能值1400亿的,它这个平台可能值这么多,因为它这个平台上大大小小已经可能有几百上千个应用了,它还能够提供全世界最大的中间人的服务,所以你需要中间人服务的链家也好、银行也好、基金管理也好,都可以把这些中间人自动化,也就是不需要这些中间人了,你只需要在这上面写个合约,你原来想达到的效果就达到了,它是绝对的技术升级带来社会效益的提升,不需要人去管钱了,用机器去管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是值这么多钱的。
比特币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把网络的成本下放到每一个人,人人都是基础设施。人人变成基础设施之后,人人就会有受益。像支付宝、像微信,它租了几万台服务器,基础设施是他们独家的。
而分布式网络,如果全球有几万人为我这个网络提供基础设施,那全球也有几万台服务器在跑,不需要我给钱,所以这个网络真的值这么多钱。做的事情其实也类似,而且通过一套算法去约束,去制定,支付宝所有的功能在这个网络上都可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区块链让每个人都成为了基础设施的供应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吉时通信
作者:国君通信宋嘉吉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