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分类:互联网评论
|
标签:
营销
font
科勒
style
赚钱
2013-03-03 22:27
阅读(?)评论(0)编辑删除
没事儿就聊商业模式的基本上是创投圈科技媒体圈和创业圈,没事儿就聊营销的不一定是市场营销人,还有可能是互联网人或者广告公关人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如果时间倒流些年头,可没有这么多人直接且赤裸的聊这些,这可能就是网络时代的特点吧。
周末看了些写微博和微信营销的文章,颇想吐槽,于是写了以下字儿。
先来说据说是运营微任务的大拿写的《 从社会化营销到社会化商业》,算是针对所谓外界黑微博商业模式的回应,掰着指头算了下,文章中提到的微博营销的相关人名有:薛蛮子、李开复、几个做大号的以及一些社会化营销的业内人士…
不知为何,没有提到老杜,是避嫌还是另有深意不得而知。
我认可其中的许多观点,比如尝试比如坚持比如很多人都借此赚到钱等等,作为一个也做微博传播和企业官微运营的人来说…从微博诞生那一天算起,微博的营销价值究竟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会有很多说法;但,如果和电视或者平面媒体的营销体系和传播理论以及生命周期来看,无论微博产品和运营方多努力,可能都赶不上那个动辄以十年记的平台好日子了..
所以,赚快钱绝对是正确的事儿,但这正确却并不意味着可以被大家伙儿称赞又或者是颂扬。
坚信一点儿,收钱转发这个商业模式是有瑕疵的。
当我们呼吁广告立法和对竞价排名广告审核的时候,微任务究竟是广告产品还是类媒体软文产品虽然没有明晰,但这灰色地带难道不应该被质疑或者批评吗?
做大号,又或者做自媒体,当然都是很好的思路和模式,这点,赚钱才是硬道理又一次被验证了。
平台能赚钱,一批公司借助平台赚钱,商业生态保持健康活跃,不赖。
于是,很多人开始尝试把这套成功理念搬到微信,玩转微信和微信营销就是下一个热点聚集的地儿。
看了不少写微信营销的文章,还都是很有些道理的,只是,越看越觉得有点儿像之前微博上流传的那些营销说法——从内容到头像和签名设计等等,以及借助大号的力量等等,都有点儿照搬微博营销那一套的理论,是的,大号们和诸多媒体人们也已经在微信上早早的布局,等着“微信营销”火热的日子。
和微博不同,微信那班做产品的人似乎没有这么活分,很多看起来成型的商业模式还没开始就被限制——是的,微信是和微博不同的产品,虽然常常被很多人用来做比较,微博是广场,微信是话筒,竞争存在但差异也很大。
有说法是出于教育市场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积极的,确实,要感谢很多类似的先行者;但,先行者们其实并没有解决
所谓的理论问题,所以“学院派”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的做出来一些市场营销以及公关传播的理论模型出来,需要理论和方法论的时候,我们还总是把目前转移到海外
…
社交媒体可以有更多更好的玩法吧?应该有吗?还是,真的没有?
魏武挥老师说微博和微信谈营销都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大意),而我则想其实诸如玩转微博或者玩转微信的书蛮没意思的,如果有类似《大数据时代》或者《失控》之类的具有理论和实践结合且前瞻性的书出现才是更好的迹象——
(@魏武挥:其实营销理论这个东西 多年来没啥子进步的。营销这个事,理论就那么点。科勒一本书基本上就说完了)
不要试图把每一个细节都一二三的列出来,这不是把企业和广告公关人们的智商等同于250了吗?中国的艺术讲究的是留白,有想象的空间才是最有创造力的。
最后,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营销的价值都比很多人看到的要大很多.. 这点,哥笃信。
以及,最近觉得博客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在慢慢的提升。
Ps:
做个广告:招平面设计2名,平面设计实习生2名,基本功扎实,接受新鲜事且对社会化媒体营销感兴趣的同学们欢迎发邮件至
zhaoyong2009@foxmail.com。
阅读(?)评论(0)编辑删除
评论内容: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