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年伊始,各个社交平台吐槽最多的是两个人,女的当属天后王菲的演唱会;男的呢,就是罗胖罗振宇的跨年演讲,说的简直比唱的都好听,开创了个人把演讲当做演唱会运作的先河。
当然了,要想做成功这样的事情,必须有人捧场,必须有粉丝埋单。这除了靠以前回馈给粉丝们的精神食粮,作为影响力之外,现场,也要有些震撼或者惊喜的内容,这才能让粉丝觉得值。毕竟,这还不是一次性收割粉丝们的时候。
在这个媒体发达,资讯泛滥的时代,一个人,不靠颜值,仅靠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就能俘获近千万粉丝的拥戴,这可以称得上说是传奇。也令很多后面的人效仿和追随。
那么问题来了,想做一个超级网红,或者为了工作学习和进步,是多读书好,还是常刷微博、知乎好呢?
昨天,看到盆友圈有人吐槽,说整天刷微博,看知乎,占用的时间太多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看书,其收获成长得会更多。
但也有人抱有不同的意见,说这种说法是扯淡。然后自己爆料,说每年看70--80本书,范围涵盖财经、管理、历史、哲学等各种经典,看了也就是看了,也没有感觉到脱胎换骨的样子,哈哈?
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成长和工作的经历也不一样。虽然学而时习之,但学而不同,习也不同,自然,每个人的经验和领悟也会不一样。无形当中,每个人的见解、观点和偏好也有了不同。
虽然互联网的资讯很发达,但透过冷冰冰的屏幕,看到的大多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没有感情。
但是,个人的微博、知乎账号,流露出来的是个人的观点,还带着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有了好恶的偏好。就是在这个异中求同的交流和碰撞中,现实中鲜活的个人在网络上有了互动,于是产生了交集、关注和信任,甚至就像现实中的好朋友一样。
我的一位老师,是一位博学的学者,阅读量相当地大,自己也开始写一些学术著作。
当时我请教他这个问题:阅读经典,阅读古人的书比读现代的书,有什么好处?我感觉他使劲地瞅了我一眼,说,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事,一定要严谨,追本溯源,方能理解的透彻。接着甩给我一段话:
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誉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失真愈远矣。
这是《传习录》中,王阳明和弟子的对话。其大概意思是:
圣贤著书,就像如实地描画肖像,不过是向人们展示一个大概的轮廓,使得大家依据这轮廓来进一步探求真知。圣人的精神意气,言笑举止,都无法流传。而后世的著述,是又将圣人所画的模仿誉写了一遍,再擅自加以分析和增添细节,用以炫耀才学,与圣人的本意愈来愈远。
圣贤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了吧。我的理解是:看书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把作者的观点从头到尾、娓娓地道来听。而读书的人也可以静下心来,接受熏陶和洗礼,相当于埋下了一颗知识的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说不定哪一天就结了果了呢。而刷微博、知乎就是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工具,或者知识储备器,需要的时候就拿来用,用完了就还回去,或者借给另一个人了。
如果把刷微博、知乎当做快餐的话,阅读经典书籍,就是吃营养大餐,当然,需要自己当大厨,亲自下手,佐料也要自己准备,经过一轮煎熬烹炒,其营养和味道,自己去慢慢咀嚼和回味。
我觉得,罗胖就是一个手艺高超的厨师,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加个汤还是配个西式糕点,都是信手拈来,惹得好吃的食客纷纷驻足围观。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厨艺不精的,或者由于繁忙,不能亲自下厨吃大餐的,也成了其中的食客。
现在都说时间被碎片化了,刷微博和知乎成了最便捷的事情。或许,这也是看书的时间被占用的原因。或许,每个人的时间太宝贵,工作和赚钱成了最迫切的任务,刷微博和知乎,就成了工作的辅助工具,自然就常用常鲜。
自从有了文字,文化和知识就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并记录了当下的进程,于是就有了历史。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有了自媒体,每一个人都可以书写。写得好的内容,就会在网络上传播的越来越远,写得好的人,也就会越来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