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3月5日,美股开盘前,新浪微博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据财报显示,微博2018年第四季度净营收4.819亿美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27%。
2018全年微博净营收17.2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49%。归属于微博的净利润5.718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62%。
互联网行业如何发展?
用户体验糟糕
从财报来看,微博用户数量,2018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净增约7000万,达到4.62亿。2018年12月平均日活跃用户数较上年同期净增约2800万,达到2亿。
然而财报数据再漂亮,也掩盖不了用户的不满。
2009年,中国兴起了众多微博类网站,只有新浪微博活到了今天。
随着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的没落,微博俨然成为社交网站的龙头,其优势之大堪比搜索引擎领域的百度。
微博的用户体验显然没有跟上业绩的增长步伐,用户体验可以说是越来越差。
刷几条微博就能看到一条广告,首页时间线非常混乱,经常看不到已关注的博主更新状态,关注列表莫名其妙多了一群不认识的博主……
类似的糟糕体验不胜枚举,可以说微博用户体验被诟病由来已久,但为何却越来越赚钱呢?和百度一样,没有替代品。
明星把控话语权,营销号和网红群魔乱舞,普通用户无疑处在微博食物链的底端。
数据造假背后的利益链
不知什么时候,新浪微博的热点已被娱乐新闻占领,打开热搜一看,大部分都是娱乐明星的各种狗血八卦,甚至明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上微博热搜。
坊间戏言,微博热搜给钱就能上。
不得不说,微博确实服务周到体贴,不仅提供上热搜的服务,还提供撤热搜的服务。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除了撤热搜外,还可以通过客户提供关键词,用技术手段屏蔽相关搜索结果,让热搜事件“消失”得无影无踪,达到只手遮天的效果。
微博热搜已成了明星把控舆论的工具。
然而微博数据造假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链,明星通过热搜、转发和评论数据体现影响力,以此吸引广告商。
为了数据好看,一些经纪公司和部分粉丝造假达到了侮辱智商的地步,一些明星的单条微博转发数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次。
2月23日,央视报道微博数据造假现象。
央视指出,这种“暗箱操作”不仅是粉丝以及经纪公司个体所为,现在已经形成商业化模式,出现了专门帮明星刷流量的公司。
央视曝光后,微博摆足了姿态,高调宣布打击流量造假行为,转发评论计数只显示100万+,作出努力打击流量造假的表象。
微博声称明星账号数据异常偏高的背后,是互联网黑产对产品和社会的侵蚀。
微博很会装无辜,似乎自己也是一个受害者,把一切过错都甩到虚假数据上。
可惜,大众并不傻,微博在数据造假现象中扮演什么角色,人们一清二楚。
互联网寡头化的产物
百度和微博的口碑很差,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各自领域如日中天,多数用户也只能抱怨几句,该用还得用。
归根结底,这是互联网寡头化的恶果。因为没有竞争,处在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公司一心以盈利为先。
然而,用户体验才是互联网产品的根本。
微博运营多年,用户数量和盈利数字都上去了,却丢下了用户体验。
忍无可忍的用户会选择离开,彻底放弃这款产品,但终归是少数。
体量庞大的微博不会在意流失的那点用户量,但一旦出现足以威胁其地位的竞品,它会变得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