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幼儿书可以,用网络语言吗?
看看这次我在北京的2013.1.10~13北京的国展中心的图书订货会“儿童馆”拍的,那么多的家长带着小朋友去看书,儿童图书宣传,难道可以用错别字吗?
在孩子还不能辨别网络语言中的是非时,可以这样吗?
“有没有”可以换成“有木有”吗?
我看到后,就问该展馆的一位工作人员,这个是谁做的?当过家长吗?他吱吱唔唔。
我在儿童馆看了一些低幼图书还是用否定式排除的思维及句子让孩子阅读,这些编辑可能是没当过家长。内容本身没问题,但是语言让孩子受害。
现在择《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中的“图书加工记”一节中的片段:
《宝宝找猫咪》这本书,是女儿和我一起读的第一个故事。这本书适合一岁左右的幼儿阅读。每页2句话。作者是想通过宝宝找猫咪这一事件,让幼儿认识几种动物。基本的句子是“你是猫咪吗?”“不是,我是***”直到最后才找到猫咪。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否定式排除,让最后一个动物猫咪出场时,得出肯定的回答。
虹虹真是受害不浅。从她一岁我们一起读这个故事开始,直到2岁。一切关于是与不是的问题,她一律回答“不是”,绝不含糊。这种首刻印象的影响极其深刻。那怕有关我是不是她妈妈的问题,无论以何种句型出现,她都是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问她是虹虹吗,仍是一声奶声奶气的掷地有声的“不是”从她的小嘴里蹦出来。即便是后来她能分清肯定与否定,但还是屡教不改。问她是不是虹虹,她不假思索回答“不是”,等到“不是”蹦出口了,她发觉错了,才改过来。惯性之大令我惊叹婴幼儿首刻印象的重要。
如果当初我将图书加工一下,将“你是……?”的问题,加工成“你是谁?”“你是猫咪吗?”两种问句交叉表达。即:
你是谁?
我是小狗。
你是猫咪吗?
不是,我是小鸡。
这样回答的句子,既有肯定句又有否定句。书中的句子就不会一路否定。有关是与不是的问句,虹虹就不会整整一年都回答“不是”。不了解情况的人很容易怀疑孩子的性格或智力不对劲。
自从经历了这本书的波折后,我选择女儿的读物非常注意。所有的图书我都先阅读检查,需要加工的,加工之后才和她一直讲故事。
一岁半时,我为她买了一本版式合适的故事——《小红母鸡》,该书的语言适合一岁半左右的幼儿阅读。女儿已经能顺着我的指点和我一起阅读了。我感觉该书的思维方式不适合一岁半的幼儿。该书是否定式假设思维方式,即“如果不……就不……”。该书的主干句式是:
“谁来帮我干……”
“我们不帮你干……”
整个故事从头到尾都是这种不友好、不合作的句型,重复对话,到最后的结论是:“你们不帮我,我不给你们面包吃。”
故事的逻辑本身没什么问题。故事是想告诉小读者:不劳动者不得食。
婴儿最喜欢听重复的故事。如果家长经常利用图书给幼儿讲故事。每次讲故事都是固定的,孩子每次听故事,相当于学生复习精读材料,复习课本。孩子的语言常常来自重复听的故事。
前车之鉴的“创伤”余痛未消。书买回了后,我立即对图书进行加工。我认为对于幼儿来说,应当用积极的语言方式。也就是说,与其告诉小读者“不劳动者不得食”,还不如告诉孩子们“劳动者得食”。我将所有的否定句式,全部加工成合作积极的肯定的句式。将“不”字贴上不干胶换成“来”,最后的一句的两个“不”用粘胶遮住。这样故事的逻辑是“劳动者得食”。以下是这个故事的原文,和加工后的故事:
虹虹用加工后的图书讲《小红母鸡》的故事。效果非常好。只要听到谁问“谁来帮我……?”,虹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来帮你……”。友好的语言,带来友好的氛围,让人如沐春风。我们在家里,也常常实践书中的句式。“谁来帮我扫地?”“谁来帮我拿鞋?”之类的问题时,虹虹马上会接着说“我来帮你……”,而不会说“我不帮你……”。语言不仅是用来思考、交流的,也可用来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与友好的氛围。良言一句春风暖。友善积极的语言,让人生步入积极友善的轨道。
我对虹虹阅读图书进行检查、加工的习惯也一直保持下来。直到小学高年级
--《我不是天生的天才--草根妈妈18年教育手记》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4 ISBN978-7-115-27399-4
定价32元,网络价2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