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喊穷,病人喊贵,到底谁在赚钱?
在北京,350元能够雇人帮你做些什么?烫一个时髦的发型,搬一次家?
与此同时,350元还可以支付一次脾修补术或剖腹产术的手术费。
根据北京发改会的规定,这350元,还需要扣去手术室设备、手术常规器械、煤水电气的消耗费用,剩下的,才是台上所有医生护士的人工劳务费。
在江苏,大型手术中,手术医生的劳务费是39元每小时,这还已经是2015年医改试点后手术费上涨了50%以上的结果;
广东省医疗服务项目中规定,一次普通门诊的诊查费只要3块钱,而更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也只收费6元和8元。
曾经有外科医生吐槽,做一台三四个小时的手术,还挣不了一次理发的钱。
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情况也差不了多少。
比如一台结肠癌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个小时左右,手术医生三到四人,手术护士两人,麻醉医生一人,麻醉护士一人,手术费用共三千来块钱,除去手术巾单、纱布、缝线、缝针都无法单独收费的耗材的成本,除去医院的管理费用,分到每个人头上,能有多少钱?
还真是不够理一次发!
这些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本该体现医生的社会价值和专业技术,尽管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位外科医生按小时计算的劳务价格还不如钟点工,那显然是不合理甚至是荒谬的。
在中国,医生永远在喊穷,按照上述廉价得可怜的劳务标准,他们确实有理由这么喊。然而,它们为什么会这么廉价?
医生有多廉价
如今国内的医药价格体系有几个很鲜明的特征:
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被严重低估;
而与之相反,一些新检查、新治疗手段收费明显偏高,新药、进口药的价格也明显偏贵。
这些特征,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去医院看病,如果不买药、不做用到设备的检查和治疗,仅仅找医生实施诊疗的话,国内患者是不会喊贵的。
分析病史、诊断疾病、给出治疗建议的过程凝结着医生多年的学识和技术劳务付出,但病人仅仅只需要为此支付几十块甚至低至几块钱的诊查费。
不仅如此,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消化内科医生,在学了至少八年医、规培三年、经过专科和内镜训练后,给患者做一次肛门镜检查只收费5元;很多基层医生,年近三十岁的年纪还在医院值着20块钱一晚、连一份外卖都叫不起的夜班。
某知乎著名医学博主曾被人直截了当地问过:
“你一个月拿多少钱?”
“每天那么忙,收入一定很高吧?”
“工作那么拼,待遇绝对差不了?”
可实际上,他在回答中表示其实并不高
“不怕大家笑话,当年我选择外科,除了兴趣外,另一个考虑就是因为当外科医生收入高。做了那么多年外科医生,才知道,传言害人呐。当初也不知道被谁洗了脑,一厢情愿地以为当外科医生收入高。
其实,手术花费的多少跟外科医生的收入没有多少关系!耗材价格高,那是厂商定的价,利润归厂家,外科医生只是个背锅侠而已。”
所以,我们只能发现,在一些定价者眼里,价格定得越低,就越能保护患者的利益、越能体现医院的公益性。然而,这种想法显然是荒谬可笑的,在财政补贴远远无法补偿劳务收入的差价时,要求医生用爱发电印钞是不切实际的。
网上曾经有阿里员工炫富说,协和医生一辈子也不如他一年赚得多!
我们怎么走到了这一步
1950年,国务院在全国卫生会议上,明确了中国医院的福利性质。因此,为了表现医院的福利性和公益性,最初在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时候,就是走的亏本路线。
然而,医生干着亏本的活,那么拿什么钱来填这个窟窿呢?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社会物价水平低,民众的医疗保健需求有限,财政的拨款投入也较多,因此可以勉强维系收支。
1972年,政府更是下调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直接让公立医院陷入半瘫痪。
改革开放以后,医院才逐渐获得了自主经营的权力,政府开始放权并减少财政拨款,要求医院自收自支。这本来是个纠正医药价格体系问题的好机会,但物价部门依然坚守医疗服务的低价策略势不动摇。为什么物价管制部门就对医生这么恨之入骨呢?
实际上,这些价格管制部门并没有针对谁,他们只是还有着比起关心医生的感受更重要的、负责稳定物价总水平的任务。
医务人员的劳务价格是存在多年的连续性价格信息,这种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物价总指数的上涨,从而影响政府控制物价总水平目标的实现。因此,身处上帝视角的价格管制部门,是不会轻易批准提高这些传统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物价水平开始上涨,医疗价格背离实际价值的问题就显得越发严重。1985年,卫生部、财政部的综合调查显示: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只够成本的29%,住院收费只够成本的36%,手术费仅够成本的40%。
尽管之后医疗服务价格有过几次调整,但始终入不敷出,既无法反映医务人员的价值,也没有反映出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
2009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一般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成本回收率只有28.47%~37.86%,而且亏损的大部分是最基础的医疗服务项目,使用频率最大,医生越是勤快,医院亏损就越多。
后来的事情也知道了,那就是“以药养医”。1998-2009年,全国门诊病人的医药费中的药费占比大约在50%-62%之间,检查费占比为16%-31%。
天使怎么变成了魔鬼
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在没有办法靠提供医疗技术服务获取对应的报酬时,扭曲的价格体系将会改变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疗费用中药品的占比明显上升。近些年,中国的药品费用占全部卫生支出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只有10%左右。
2010年,一项针对全国9个城市180所医院的调查显示,医院更倾向于给病人开具进口药物,而一些价格低廉的经典药物,则由于无法获得较高的利润,导致医院不愿使用、厂家不愿生产,最后甚至导致停产的后果。
在15%药品加成的制度下,医疗机构可以拿走15%的合法盈利,但这并不是药品带来的全部好处。从1990年代以来,药企开始使用医药代表和各种“明折暗扣”来推销药物,此后,这种方法变成了整个制药界通用的药品营销模式。说到“回扣”大家都会痛骂无良的医生,但实际上在整个药品流通环节,医生远远不是拿回扣的主力。
近年的医疗改革试图改变这种糟糕的状况。2012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取消药品加成,按照卫计委的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都已经于今年9月底前取消所有药品(中药饮片以外)的那15%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制度确实是矫正以药养医的方法。然而,之所以会形成目前医疗价格体系的困境,真正的根源不是因为药品加成制度,而是因为对医务人员劳务价格的畸形打压。
虽然医改宣称要提高医疗服务费用,但提高的幅度并不乐观,曾经有学者认为,医改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放开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管制,然而这个想法实在是不了解中国国情。
能量守恒,人民币也守恒,所有药品(中药饮片以外)零加成了,医院还是学不会印钱,只能努力找新的途径填补劳务费亏损的空缺。会是哪些新途径?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出,2020年中国将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或许括号内已经提示了我们一个可能的答案。
最后用一位博主的话作为结束:
“医生的经济收入不高,但是创造的社会价值巨大。
医生以自己生活的苟且,成就了病人生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