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我也被别人这样夸过,“你认真的样子真像路边贴膜的”。真是哭笑不得,往往表示做事很专注,但层次又不高。没错,前几年贴膜大军一批接一批涌入市场,专注的神情是他们工作的标配。
在上海,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带着吃饭的“工具”(半平米不到的方桌),来到川流不息的天桥、街边、地铁站,为人们爱不释手的智能机换上“新衣”。跟一些固定商贩不同,他们大多不做全职只做兼职,利用晚上空余时间,靠手艺赚点外快。
听着似乎“高大上”,有赚头,但真要靠这个赚钱养家,或许对于现在来说,很不实际。“每天下班过后,来这边摆个摊,赚多少是多少,不强求。毕竟贴膜已经随处可见,竞争大。”一位贴膜小哥告诉百通。
如今大屏手机越来越普遍,对于贴膜一族来说,生意到底好不好做?“暴利”是否真的存在呢?
傍晚6点左右,位于西藏北路的天桥上,已经有陆陆续续的摊贩亮起了小夜灯。不仅为行人照亮回家的路,也为让自己物品看起来更出彩。90后张江选好位置,展开方桌,放好贴膜,静候顾客上门。
这是靠近地铁站的一座天桥,行人川流不息,因此成为各色摊贩的必争之地,有卖袜子、饰品、贴膜....张江在这里摆摊已有两个多月,白天在餐厅打工,晚上就来这边卖贴膜。
“当初也想过很多行业,做小吃没手艺,售衣服看季节,卖产品投入大,想想还是贴膜门槛低成本少,像这些工具加在一起400块还不到。加上智能化手机的流行,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生意。”
张江一般做到晚上10点,随着每站地铁的停留迎接一波波人流。类似这些下班做兼职的年轻人,在贴膜大军中并不少见。他们动手能力强,新事物接受快,也算“对口”。
对于想加入这个团队的朋友来说,或许想过拜个师、报个班,但是否真的需要,应另当别论。
据百通调查,大多数“专业”贴膜都是无师自通,通过网上教程,实际操作,就没有学不会的事。不过这个也只是对于技术性不高的贴膜大军来说,一次失败,贴两次,三次,四次....
现在贴个手机膜也不难,热门手机基本有自己规格的贴膜,只需将屏幕擦洗、清灰,接着小心翼翼地将膜贴上,用卡片碾平去泡即可。不过对于很多小众手机来说,贴膜更是讲究技术性,裁剪至关重要,想贴的不露痕迹就看你的本事了。
在靠手艺吃饭的贴膜行业中,贴不好是其次,要是弄花顾客手机就得不偿失。不光损失一张贴膜,还要赔偿顾客损失,真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业余”vs“专业”,跟兼职、业余的张江不同,江西小伙李顺原来开家小店卖手机,但经营困难只好放弃,来地铁口摆摊。虽然他也是傍晚“行动”,可他经营夫妻店,顾客询价高了,地铁口另一头自然有低价位“等着”他,怎么说都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包括张江、李顺在内,一开始都认为贴膜很“暴利”,但接触之后,也只能当做自己的一个副业。
早在四、五年前,网上一度疯传,贴膜小哥月入过万,娶了老婆买了房,让不少处于待业期的朋友好生羡慕。不可否认,最早一批加入进来的有志青年,是赚取了不少利润。但对于现在激烈的竞争状况来看,高收入都很勉强,何来暴利?
百通也认真地算了一笔账,一张贴膜进价不超过1元,而售价在10元-15元不等,利润确实惊人。可在天桥上光贴膜都有3、4家,更别说其它地段,生意好有10个客人,赚个100元;生意差的时候,勉强赚个晚饭钱。
不少摊贩往往会选择固定位置,一来做生意靠服务,二来靠口碑。至于何时出摊,还真要看摊主的心情。为什么有大批“贴膜君”依然坚守?
牺牲自己晚上的空余时间,赚个并不起眼的数字,俨然是个常态。“哪怕一晚上就收入30元,好歹也够吃个中午饭,也不耗力耗钱,顺带卖卖耳机、挂件,算是乐在其中。”
正是因为没有什么投入,自由性大,才会有如此多的朋友,大胆尝试。可想要全心做小本生意,前期一定要找好项目,这样的道路才会走的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