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批量死亡的今天,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银座,有这样一家书店:店面只有几平米,店里没有书架,唯一的家具是这家店的收银台,一张年代感十足的桌子,这家店只卖一本书,但却很赚钱。
说起这家奇葩书店,不得不先跟你聊一聊这家店的奇葩店主。
森冈督行,从小就有“旧物情结”,痴迷于旧书、老邮票、二手衣和古董建筑。
大学毕业那会儿,身边的同学都忙于投简历、参加面试,为了进大公司四处奔走。而念旧的森冈督行在同学们纷纷离开之后,却依旧想不明白自己今后要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森冈看到了一诚堂旧书店的“求人广告”,压制在心底的“旧物情结”再次爆发,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就这样,森冈成为了这家旧书店的店员,在这家神保町老铺里,他一待就是
8 年。
8
年后,森冈从旧书店辞职。后来,森冈偶然得知一家古董店要关门歇业。古董店所在的老楼让他无法抗拒,在东京,因为二战时的轰炸和战后的“都市再开发”计划,这样老的大楼很少很少。银行不肯给他贷款,他便投入自己所有的积蓄和退职金,近乎偏执的接下了这家店。
森冈书店
他在这儿开了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书店,主要贩卖设计、摄影与建筑类的精品书籍。
书店只有 50 平米,宁缺毋滥,最初这里只有精选的 200 本书。即便在日本的独立书店界,这个藏书量也是少得可怜。
然而让森冈不理解的是,随着他的用心经营,书店藏书量越来越多,买单的顾客却越来越少。森冈也逐渐走进了实体书店的死胡同。
书店经营每况愈下,森冈开始思考出路。结合多年的书店工作经历,他发现了两个现象:
一方面,大部分读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觉得自己该读书了,于是走进书店,面对类目繁杂的图书,他们挑挑捡捡,不知如何下手。
另一方面,每天有很多新的“作家”诞生,每天有大量的新书上市,品质良莠不齐。读者经历内心的斗争与挣扎,千挑万选之后有可能买回家的是一本烂书!
一册,一室
森冈决定扔掉所有的烂书,只留下最好的给读者。他大胆的提出了“一册,一室”这个概念:开一家书店,只卖一本书。他的想法遭到了朋友们的嘲笑,自古以来,货不全不赚钱,开一家只卖一本书的书店必死无疑。
森冈不顾反对,在银座铃木大楼租下了一家店面,并组建了一支“搜索”团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分析用户的社交数据上。他们每天看大量的书,然后找出版社的出版信息,书店的销售信息,用户的读书兴趣等等,罗列出用户可能最感兴趣的书籍和他们认为最值得推荐的书籍。
从此,在森冈书店,你绝对不用花时间浏览群册,在这里,永远都只卖一本书,且每周都会更换一本。
读者没有选择书的余地,能选择只是:买,或者不买。事实是,绝大多数踏入这家店的读者,走的时候都会买上一本。
就这样,森冈的读者越来也多,“一册一室”的概念被广泛接受。许多出版商都找上门来,请森冈书店推荐他们的书。有些公司的领导一下买下几百本发给自己的员工。森冈书店奇迹般的在开业半年后就开始盈利。
连接读者与作者
这种经过筛选,精心推荐的书,本身很具阅读性外,书店还将用户体验发挥极致,森冈书店每周会围绕那仅有的一本书,构建一个相关主题,策划一系列与这本书有关的展览、活动、对谈。加深读者与作者和文字之间的连接,同时也能促成读者彼此之间的交流。
想想,这样特别的体验,除了对读者来说很人性化外,于作者本身而言也十分难得。也许写一本书要沉淀十年的人生,作者在字里行间埋了很多深刻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读者与作者之间建立心灵上的沟通。
这样一本书的价值,想必在读者与作家之间,也实现了。
每周只卖一本书,直到今天,这份书单还在刷新。对森冈督行而言,做一家赚钱的书店并不是他最想要的,他想让实体书店、纸质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生存下去,用他自己的方式,久一点,再久一点。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今天,太多的年轻人被卷入了这个浪潮。
但或许,创业不需要那么高调,不需要数以亿计的融资,不需要去改变世界,也不需要你去解决全人类的痛点。或许,找到你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勇敢的去做、去坚守,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