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一个道理,如果我知道如何快速赚100万,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还把它放在知乎上,吸引大批量的投机者来跟我竞争市场,然后我的利润越来越低,我是不是脑子有泡?
在知乎上分享赚钱经验分享成功学的,我敢说只有极少数他们自己是在做那个的。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都知道,你把你的商业机密随随便便告诉了别人,那你能赚的钱为什么别人不能赚?老老实实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是自砸饭碗。没有人傻到会为了一些知乎上的粉丝跟自己真的收入过不去的。
真的这么浮躁这么想赚快钱,你要有本事啊。我朋友本科剑桥高中的时候就考了ib满分16门ap5分外加sat2300多,现在人留学中介求着给他送钱,对他来说生活之余赚个100万轻轻松松的事情,但是普通人行吗?
如果你啥过硬的本事没有,也没有很厉害的资本我建议你有如下方法:1 做梦 2 玩大富豪 3 重新投胎。
做人还是现实一点,别被一些赚快钱的成功学或者鸡汤给洗脑了。这种7跟靠哄2分靠骗,剩下1分赚的就是你们贡献的阅读量的钱。
顺带提一句前沿信息,人工智能领域每天都在有新的突破。预计10-20年会取代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以后那些简单的或者短时间内能学会的劳动力基本大部分都会被机器取代。机器可不会抱怨不会浮躁,也不会抱怨加班,关键成本还低错误率还低,有时间想着投机还是想想学点真本事,以后还能有碗饭吃。
生活又不是那种意淫的小说,你想成功总要付出些什么。要么你家里牛逼,要么你自己牛逼。靠绝对运气一路贵人相助开主角光环,不好意思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跟你被闪电劈中差不多,当然我不能说概率等于0,你愿意信可以去信,给人交点学费罢了。
没事还是来关注我吧,至少我不会忽悠你。我只说实话,不信我的人可以看完笑笑了之全当一个乐子,信我的人说不定有些资讯对你就用得上呢。
虽然赚到的资金暂时还未到100万,半年达到一半,还是厚着脸皮硬答一波!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四狗一枚,普通工薪家庭,大二开始生活费自给自足,就是一个无背景无启动资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接下来,上装逼图:
上图是最近的最高交易记录,营业额突破一万。
有人说,淘宝上日交易额过万的,比比皆是,有啥好装逼的?
如果我告诉你,我做的是虚拟产品,产品利润率你懂的,没有仓库打包发货等繁琐事情,人工成本就是两个客服工资!
吃饭了,有人看的话,晚上接着更!
………………………………………………………
心血来潮晒了张装逼图,收藏竟然破百了,不分享点干货觉得对不起各位收藏的老铁啊!晚上到图书馆码字分享,手机不好插图。
1.等着我公布所做的产品的老铁们,断了这条念想吧。即使给我10万咨询费,也不会告诉你的,100万的话,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嘿嘿!
2.我会结合我做淘宝的几个阶段历程,将我的一些所思所感分享给大家,最后分享些可以轻松月入八千的虚拟产品。能力特别强的,可以同时做10个这样的产品,也能实现年入百万,只是会非常非常累(自己尝试过)。
...........................................................................................................................................................
2017.12.17更新
知乎流量还是蛮大的啊,晒了张图,一天浏览量5000+,新增关注300+,收藏400+。
分析了下300多个关注者,以在校大学生为主,驱使诱因大同小异,是期待从我的分享中吸取些经验,以促进自己毕业前能实现100万的小目标。
所以,我接下来的分享主要是针对我们大学生群体,而事业有成的大佬们,一笑了之。
文章涵盖了自己淘宝上的一步步印记及成长轨迹,希望能够给各位一点借鉴。
如何快速赚得人生第一个100万?
作好基础建设选择正确的赛道
解释:1.基础建设包括能力、资源、资金等,至少要在某一能力比普通人优秀,找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足够基础建设做支撑,快速赚到一百万的,一定涉黑涉灰!哦,还有买彩票。2.赛道是指你所选择的行业、产品、竞争对手。我选择赛道的理念是:项目能否成功,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厉害,而是取决于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弱。赛道的盈利空间能够满足自己的胃口,且大多数竞争对手能力不如自己,就可以开干。这也论证了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基础建设的厚度决定了赛道选择空间的广度。
紧接着,分享自己在淘宝上的基础建设的几大阶段,以及自己在淘宝上所选择的赛道。
2014年,高考完,注册了第一个淘宝店,懵懵懂懂,一头撞进淘宝大军行列。
当时高考完,觉得身边同学上大学前,肯定会买新衣服新鞋子之类的,就在某货源网找服装方面货源。看到一个招李宁服装代理的,哇,价格比专卖店便宜好多啊!咨询一番之后,自己买了一套球衣。质量不错,是正品,利润空间也可以,缴了300元代理费,货源就这样草率的搞定了。(后来才知道,他奶奶的是高仿的)
接下来,一边跟着淘宝大学学习,一边大刀阔斧的批量上架产品,疯狂找亲朋好友刷单,然后就等着淘宝叮咚的声音。前几天有叮咚的声音都特兴奋,结果一看,都TMD的广告。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开学了,刚入大学,校园网一直没弄好,店铺也闲置着。后来盘点了下,总计发货二十余单,真实顾客成交2单,其余都是同学支持(0利润),合计总盈利12元。我的初涉淘宝,以巨亏300代理费告终。
但是,通过这次,我为自己铺垫了第一层基础建设:会发布产品、会运营各类后台插件、会看数据。
虽然初入淘宝以失败结尾,但是给自己留了一道假象:我做过淘宝,我会开淘宝店。
2015年某一天,无意看到一句话:越是传统的行业,在互联网机遇就越大。
钢铁最传统啊!就通过淘宝生意参谋后台查看搜索指数,咦,还真有人搜索啊,每天几百个搜索量。再进淘宝搜索产品,店铺这么少啊,才十几页,前面几个销量也还可以啊。
然后到阿里巴巴上找货源,谈谈价格,一吨利润20元左右,我找同学刷刷单子,排到前面的话,一个月销量50吨,一个月伙食费解决了啊。
上架了三天,才刷了几单,就陆陆续续有人咨询了。哇,比服装好做啊,至少有人问啊。
第十天时候,有个大客户打电话来,要80吨,说要到厂里考察下。然后向厂里求助,由经理负责接待。客户考察的当天,就签了合同并支付定金。几天后,产品送货到位,客户打了尾款。经理当天就把提成打给我了,卧槽,我第一单提成竟然拿到了2000元,人生第一笔巨款啊,下面动力更足了。
后来,学会了直通车,竟然没有一个同行开直通车的,我平均点击单价0.1元可以顶到首条,哇,流量翻了几倍啊,销量也蹭蹭往上长,生活费绰绰有余了。
做了一个学期,期末考试前期就不做了,因为每天课程很多,课间都被电话充斥着,每次进教室都迟到,严重影响到学习及生活。
最后,我用同样的方法把工厂的企业店铺搞起来了,电话、客服等都有业务员负责,我只需要每个月充值下直通车,然后拿一千多工资。拿了两个月,觉得啥都不干拿工资挺不好意思的,就完全脱离该产品。
这次实践和之前形成鲜明对比,让自己对淘宝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次的失败或许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卖服装虽然失败了,但是因为卖服装,为自己打下了一个基础:具有基础的分析数据能力,判断产品是否有市场,和其他钢铁卖家相比,运营能力上也占有略微优势。每一次失败,都会以此来鼓励自己。选择大于努力。赛道选择好,赢的概率就很大。做淘宝之前,在选品上花200%精力。
2015年下半年,AR/VR炒的很火热,在朋友圈看到某微商在卖一款AR早教产品,展示的视频很神奇,目测产品要火。
到淘宝查看数据,搜索量果然不小,竞争性不是很大。经过几天的深入摸索,搞定了产品货源,利润也挺高的,一件代发,售价156,利润55+。经过几天的优化,一天能卖出两三单,到后来七八单,然后就怎么也上不去了。慢慢的,随着进入者越来越多,利润不断被压榨,销量也一点点下滑。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运营能力急需提高,和他们这些全职做淘宝相比,自己没有竞争性可言。趁着寒假,报名课程系统性学习淘宝运营,并结合该产品进行实践总结,为自己的运营能力打下了一个夯实的基础。最终,日销量一度稳定在25单上下。
悲催的是,日盈利过千刚不到一周,上家断货了,四处找货源调货,大多处于缺货状态,只有几个前面大卖家囤货充足,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像我们这样一件代发的小卖家被活活拖死。后来,这阵AR新鲜劲过去之后,产品也慢慢衰退。
至此,得出以下几点:
进入时间节点很重要,但运营能力决定你能活多久。能够在产品导入期或成长期进入赛道,即使运营能力不咋样,也能够做起来。但是到了成熟期,也是市场规模最大时期,竞争度也加大,运营能力就决定你是否会被洗刷掉。淘宝对供应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强大的供应商做后盾,产品供应端没有优势,在淘宝上生存越来越难。
基于自己肤浅的经历,我给自己总结出一个结论:在没有能力搞定强大供应链时候,尤其是我们在线大学生,时间精力有限,不妨先在虚拟产品中施展拳脚。
虚拟产品大部分不用担心库存、发货等问题,买家问题可设置自动回复,利润率也非常高,重点是竞争性不大,适合我们新手来操刀。
而如何在众多虚拟产品细分领域中,找到一个盈利可观,竞争对手又不如自己的产品?这个就是基础建设中的市场洞察能力、选品能力。
最近一段时间忙论文,点赞数过千的话,再来更新自己选品方法,选品运用到的软件等。
分享自己上述经历,一是对自己大学的一段总结,二是想告诉你: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也可以慢慢地离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越来越近,后半段经历以后再分享。
再次声明一下,本次分享受众为:和我一样时间精力有限,资金有限,能力有限的在校大学生,至于那些好像早已洞察一切的事业有成的知友们,laugh away 。
至于评论区对我现在所做的虚拟产品的大胆猜想,我只想说,你们真的是见多识广,让我们认知了这么多丰富的虚拟产品。
而我理解的虚拟产品,更多的是这样的!
普通让想要快速转到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难吗?难!
难吗?不难
我个人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时代,到处都是赚钱的机会。
咱们不说赚大钱吧,一个月多赚一两万其实非常轻松,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梳理清晰一个框架。
很多人会觉得今年大形势不好了,经济下行了,传统行业难做了。但这样的大势,和我们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形势不好的时候,依然有人亏钱,有人赚钱。
自然,形势好的时候,亏钱的人也有很多。
这个时代还是有蛮多机会的,周末去北京参加课程,正好听了一趟小米谷仓的课。其中讲到一个产品案列,对我冲击还是蛮大的。
小米生态链的一家公司小贝科技做了款产品:牙刷!
提到牙刷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马上就冒出了以往购买牙刷的一些场景。
进入超市销售牙刷的柜台,各种牙刷琳琅满目,但是并没有大品牌。
我每次购买,都是选价格不高不低的,也没有刻意去选择什么品牌。只不过后来用了一次电动牙刷之后,我就只用电动牙刷了。
在我看来,牙刷行业还有什么市场嘛,这么多厂家都在做,哪里还有机会嘛?
但是小贝科技就从这样的蚂蚁市场入手,开始打磨自己的产品。用做医疗产品的专业来打磨一款牙刷,产品经理也是从医疗行业出身。
很快就拿到了小米谷仓的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产品。
小米生态链上还有一些产品,比如都是从蚂蚁市场切入,一下子做大的。
做毛巾的,做插线板的,做行李箱的,做充电宝的甚至都做到了全球销量第一。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在中国,所有的行业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
我都觉得很多行业已经被占领完了,被互联网改造玩了,估计连京东都没有想到半路杀出个拼多多,订单量居然超越了他。甚至盈利能力都比他强。
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下,任何细小的痛点都足够能做成一个产业链。
当然,这些都是大公司,也许并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抓住的。
放小这个点,我个人认为:依然有大把的机会留给我们挖掘。
不管是医生、老师还是培训师,哪怕仅仅是钓鱼爱好者,在这个时代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机遇和风口。
我就关注过两个案例。
一个叫坤哥谈花卉,在头条上目前有几百万粉丝了。
就是因为喜欢花卉,又具备了一点专业知识,就开始录制视频发布在今日头条上,逐渐就做成了一个赚钱的项目,一年至少在七八百万的收入。
这应该是最保守的估算。因为仅仅是头条给到他的分成就有不少。
还有一个是淘宝头条推出的案例,一个聚焦在钓鱼领域的大叔,分享了非常多的钓鱼干货,从而聚集了大量喜好钓鱼的人群。
再通过销售钓鱼配件产品在盈利,还开设了知识付费课程和社群,盈利也是多样化,一年很轻松的赚几百万。
花卉和钓鱼都能够做成一个赚钱很多的项目,其实这样的细分领域太多太多了。
放在国内这么大的一块市场下,赚个百万还是比较轻松的。
我想通过三个点来梳理一下:普通人如何实现百万的收入?
第一个点:聚焦核心,打磨绝活。
我想聊的第一个话题,是打磨绝活。
现在是一个团队协作的社会,分工也非常明晰,咱们根本就不需要修炼许多技能,只需要把一个点修炼成绝活就够了。
有一个理论叫木桶理论,但在这个时代,我们没必要去践行木桶理论。而是把木桶最长的长板打磨到极致,根本不用刻意去补短板。
建林在我们公司一直负责电商课程的研发,做淘宝他非常擅长。年后他接了一单业务,帮杜总开发一门电商课程。
我原本以为他很轻松就能够完成这个业务,但昨天杜总找我的时候我才明白:过去这么多天了,他居然还没有帮杜总开发出来课。
因为是我对接的业务,杜总都直接找到我了,我马上找建林来问究竟怎么回事?
我发现他走偏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不会录课,普通话不标准,语速不够好,中气不足,ppt不会做。
所以课程大纲做出来之后,他在做什么呢?
他在学习演讲,在学习注意力集中课程,在学习如何做ppt,反而课程一直拖着!
他一直在修补短板,结果没有把自己最擅长的那个点去做到极致!
其实,他只需要把自己最擅长的电商内容做出来,其他版块完全可以找人来合作。
甚至,杜总那边有专业的团队录制课程,制作ppt,根本不需要他。
因为他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杜总那边专业的团队。
这个时代,简单点,不停地打磨长板到极致。
其他的,找专业人来合作!
比如说,我一直聚焦在流量板块,但是文案和美工就不擅长,那这个版块我就直接外包了。
花钱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亲自做呢?不是浪费精力嘛。
第二个点,修炼输出能力。
这个时代,会输出的人比较占便宜,无论是写作还是录制视频。
想要赚钱容易,每个普通人都一定要修炼这门本领,就是输出内容的能力!
内容有很多种呈现方式,比如在喜马拉雅输出音频,在今日头条、知乎和微信公众号写文章,在西瓜、在抖音上录制短视频。
因为内容的输出,不仅可以打造个人品牌,还可以通过内容吸引流量,一举多得!
很多人会觉得写作好难,何况刚刚讲完长短板理论。
首先,写作真的很简单,想什么写什么,没有那么多约束。当然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是必不可少,但并不一定拘泥于此。
会写作,一定是因为输入多!
其次,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打造个人ip的方式。
音频、图文、视频,我们一定要学会其中一样。
刻意练习,打造自己的输出能力!
只要极致执行了,一定会马上感受到效果。
坤哥谈花卉就是通过视频长期的输出自己对花卉的喜好和专业知识,从而实现变现。
钓鱼的案列也是,通过写文章。
第三个点,打造私域流量池!
以往我们传统行业做销售,和客户的连接只能够通过电话、短信。
平常能够产生连接的点非常少。
但自从微信出现后,很多做销售的朋友会有意识地将客户引导加入到私人微信号上,再通过朋友圈的打造来展示自己的专业、公司的强大来进行进一步的销售。
这个路径是对的!
打造私域流量池,可以在私人微信号,也可以在公众号、社群和app。
我们一定要对潜在用户进行储存,然后不停地进行价值输出,在潜在用户心目中打造我们的个人ip。
关于打造私域流量池我已经写过好多篇文章,这里就不多阐述。我只是简单算一笔账:如何靠私域流量池年赚百万。也正好呼应了今天的标题。
我们一年想赚100万,那每天大概需要赚3000元。
那任务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每天赚三千,一年的收入就是一百万。
如何才能做到三千的收入呢?
一天只需要获取精准粉丝50个。咱们就按照每一个粉丝只贡献60元的价值来计算吧,也大概是3000元的收入!
你看,想要年赚100万,其实要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每天死磕50个精准流量!
50个精准流量不难吧?
只需要每天坚持,死磕,而不是没效果了就放弃了,那真是没救了!
我最近在打磨一款流量课程,应该在这个月底上线。
从每天50个精准流量开始做起,教大家一套每天获取50,500,5000个精准流量的底层逻辑!
也是我创业以来,专业聚焦了四年的事情!
不知不觉这个回答成了我历个回答中赞数最高的,所以我决定再更新一次内容,供大家参考、指正。
我在二更时明确提出了我自己的观点,要想快速,创业是最佳的方式。而创业的方式方法其他优秀的回答里已经提到了很多,大家可以自行学习。我自己是真没有成功的创业经验,说出来也都是理论,就不献丑了。
我在此倒想聊两个小问题,一是为什么创业可以快速赚钱,二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去创业。
一、为什么创业可以快速赚钱
打工也是很辛苦的,不管是工作时长,还是付出的努力,但为什么辛苦打工,获得的收入却远远不及老板,更比不上仅仅出钱的股东呢?
比如一个售房员,他能为公司创业的业绩可能几千万甚至上亿,但他的工资却只有区区一两万甚至更少。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讲到过资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是高于员工劳动的,今天我们继续延申,更高一级的是风险。收入分配的优先级顺序,是风险>资本>劳动。
风险是金融学里的基本概念,资产的定价其实就是对风险的定价。所以你会看到,投资圈里收益最高的是天使投资,就是在一个创业公司最最开始的阶段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可能带来的回报率是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但同时,它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可能上百个项目里只有一个能够最终成功带来回报。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最有道理:高收益一定对应着高风险。
我们打工虽然给公司创造出了非常多的价值,但这些价值都通过让渡风险,转移给了老板和股东。老板实际上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他的决定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员工没有承担风险,职业经理人也没有。
创业者作为最原始的股东,更是承担了最高的风险,一旦成功,带来的回报自然也会远远高于打工者。
二、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不去创业
因为人性。人性是钟爱确定性的。
举个例子,有两个选择摆在眼前,一个是直接给你10万,第二个是20%的可能性给你100万,80%的可能性一分钱没有,你会选哪个?
这跟打工和创业的选择很像,创业成功自然功成名就,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也很高,很多人并不能承受这种失败的后果。
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拿确定性的10万。
当然如果把概率提高,比如提高到50%的可能性拿到100万,相信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去博一下。而在现实里,这种概率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后路,如果有后路,就不用担心前路不通。
比如蔡崇信,他是阿里巴巴最早期的几个创始人之一,大学专业是律师。他当初选择放弃美国百万年薪回国加入阿里时,并不确定阿里可以成功,他说如果自己失败了,大不了再回美国找个律师的工作继续干。这就是后路的确定性。
人是厌恶不确定性的,创业注定是少数人的选择。
所以,我至今也还没有选择创业……我真心佩服那些创业的大神,他们敢于对抗不确定性,敢于承担风险,理应获得更高更快的回报。
---------------------------------------------------------------------------------------------
这个问题写的是“普通人如何快速赚得人生的第一个100万”,从解题的角度来看,关键点有二,一是普通人,二是快速。
既然是普通人,那么富二代、创业大牛(包括一些答主写到的淘宝案例)、股神币神就都不在可讨论的范畴之内了,如果能有上述几种方式,那当然最好;但事实是,对于普通人,最后剩下的其实只有工资+投资这一条路;
说到“快速”,我文中也分析了慢慢攒工资所需要的时间,正因为太慢,所以需要加速。加速的方式,除了创业,其一就是提升工资收入,这一点首当其中、毋庸置疑!即使要学习钱生钱,前提是也得有钱,好比生孩子,没媳妇就想生孩子,属于扯淡!
其二就是投资理财,让手头已有的资产增值、升值!而投资的方式里,房产从过去的历史看是极佳的一个方式,往未来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好的房产仍然有投资机会;另外一个就是证券类投资,包括股票、基金、债券等,我个人认为,证券投资越早接触越好,而且是钱越少的时候越好。
至于为什么,可以参见我之前的文章:
公子京:等有钱了再投资?千万别让这句话误导你一辈子
总结一下,我心目中的优先级应该是创业>努力工作升职加薪>投资理财。如果不具备创业机会和能力,那就老老实实工作,同时一定一定要学习投资理财。
以上,无脑评论我一概不会回复。
----------------------------------------------------------------------------------------------
01 命中注定
严肃认真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以下最快、最省事、最让人眼红的命运式。
其一,投胎投得好,只见老爸随手丢过来一百万,说:拿去,创业投资随便搞,亏了也没事;
其二,手气就是棒,比如中了彩票,几百万轻松到手,但大概率会在几年内挥霍一空;
其三,祖房被拆迁,喜笑颜开,开发商补偿几百万或者几套房。
玩笑归玩笑,要想挣到自己的第一个100万,需要看一看别人怎么干的。
02 傻傻存钱
我们按照打工存钱的逻辑算一算。
假定一个月挣5000块,能存下2000,这样每年存2.4万,存够100万需要41.7年,到时候也该退休了。
不可能一辈子挣5000,工资肯定是要涨的,假定每年涨10%,每年存收入的40%,存够100万需要大概17年,时间缩短了一半多。
而我们努力工作,薪资如果每年上涨20%,且把存的钱做理财,做到年8%的收益率,那么需要多少年呢?10年。
由此看出,积累财富,不仅需要增加收入、也需要理财,但还是太慢了。
03 快车道
《百万富翁快车道》书里,作者泾渭分明,把挣钱的方式分为人行道、慢车道和快车道,快车道指的就是创业。
身边创业的朋友不多,但是在知乎上看到一个63K赞同的牛人帖,深有感触。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商人的孩子不打工。通常来讲,经商成功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脑子里就都是做生意的想法。
此人就是如此,留学期间就各种换着法子挣钱,从最开始的餐馆打工、到后来自己刻光盘卖,再到后来鼓捣二手车生意,然后是国内买东西搞到国外拍卖,那是05年前后,他就靠这个生意快速赚到了100万。当然人家后来自己做公司,年入千万,那是后话。
他一直强调一句话:千万别急着否定超出你认知的事情,一旦否定了,你就关上了一个机会。
04 加杠杆
创业也许是最快的路,但不是唯一的路。在我反复提及的投资工具中,还有房产和证券。
虽然到处都能听到去杠杆的说法,但是如果想快速积累到100万,在前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杠杆来配置资产进行投资,是一条更快的路。同时也是大多数人走的路,那就是贷款买房。
借钱炒股是极不靠谱的,但借钱买房却是我们都在干的事。在贷款买房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原因除了刚需买房时,资金不够付全款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房价的预期上涨。房子是很多人手上最重要的资产,大帝都随便拥有一套房产,卖出几百万都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有没有把房子当作投资工具,我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专业的炒房客我们不考虑,但身边的人里面,利用房产搞到100万的例子就多一些了,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卖了原来自住的一套大平米房子,换了一套稍微小一点的两室,直接套现了120万。有人会说,大家都在改善居住条件,这怎么还越买越小?朋友回答,自己还年轻,居住需求相较于120万的资金,很显然后者更重要。
也有人会说,现在的房市已经失去了投资价值,房价都开始降了。我想的说是,房产的投资价值一直都在,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05 股神、币神
比特币以及后来出现的各种币,价格像火箭一样上天,又像大雨一样落地。这期间,肯定有人积攒了巨额的财富,别说百万,千万、上亿都有可能。因为不了解,所以不展开。
说说炒股,原来的一个同事,辛苦工作很多年,籍籍无名,后来得遇高人指点,在07年带着15万杀入股市,不到一年时间,成功翻到了100万,并且成功撤退。由此开始了逆袭之旅,在北京购置了两处房产,后来的故事,就无需多说了。
这两个方式有一个类似之处,就是不可复制,存在极大的运气成分。但毕竟有很多人,就是靠着自己的胆识和运气,豪赌成功,同时也有很多人,倾家荡产。
06 平凡之路
普通人还是有路可走的,不然岂不是太绝望。
这里举一个励志小网红的例子,她并非富二代,并非高薪工作,也并未创业,就是通过简单的理财和投资,在5年的时间积累到了100万。就是靠这个积累的过程,她成为了小网红,打开了财富之门。
简单讲就是四步走,第一步节流,减少不必要支出,把工资尽可能多的存下来;第二步努力工作争取加薪的可能性,然后存下更多的钱;前两步是基础,用最快的速度积攒下自己的10万、30万;第三步是投资,分别陆陆续续投在风险低一些的货币基金、债券,和风险中等的指数基金、风险最高的股票市场;第四步就是耐心持续投入,等待机会。
她等来了机会,就是2015年的一波牛市,30多万直接到了100万。攒30万用了三年多,翻到100万则只用了一年多。
07 启示录
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讲,能创业自然应该去做,快车道和其他车道跑起来不是一个量级。
如果选择打工赚钱,那就首当其冲要学会攒钱,先不要在乎绝对值,要在乎比例,相比于月入2万但只存下2000,月入5000存下2000才更厉害。
同时要想办法努力工作,增加收入,除非能开拓别的赚钱渠道。
更重要的是,学习投资的思维,把房子视作投资的工具,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资产;合理认识并利用证券市场,来放大自己的财富。房产和证券,是财富增值的两个法宝。
希望文章你能够践行起来,早日赚到自己的第一个100万。
今天就回顾一下自己第一个100万实现的过程,看看对大家是否有用。
01 整体回顾
2014年底买房,首付约30万,公积金贷款56万,房屋单价约8500元/平米;
2016年中开始尝试同时卖旧房和买新房,持续半年左右;
2017年初达成卖房和买房协议,旧房卖价245万,买新房价格为175万,交完首付后,手头现金合计约120万。
套现的资金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两所房子的差价,二是增加了近50万的负债,将未来的钱提前套现。
接下来慢慢拆解。
02 上车迟钝
为什么说迟钝,是因为我2011年工作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是不想买房的,大概有三年的时间。
一是因为没钱,虽然花销很少,但一年攒下的钱也真的有限;二是不想负债,房贷的压力让人难受;三是不想固定在某一个城市的某一个地方,一直租房也挺好,可以随便换。
要知道我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上班啊,我有着相当多的便利条件,也有很多的选择。但是周围的同事们陆陆续续都买了房,我就是没有动心。
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是好傻好天真。但刚来的还是会来,挡也挡不住。
当和女朋友经过了多年的爱情长跑,决定结婚时,对于买房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甚至说到了不买房就分手的地步,双方的家长也都在催。
于是我们终于做了买房的决定。接下来就是攒钱,就是日复一日的省吃俭用。
终于在2015年交上了房子的首付30万,成了房奴。
之所以称自己为房奴,是因为我那时主观上并未认识到房子在资产增值过程中的重要性。
03 思维破冰
很多观念不会一下子转变,需要时间,需要机缘。
在买房之前,我就玩过几次现金流的游戏,模模糊糊意识到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工具,也是投资的工具。所以当时买房时,也特意选了一个将来溢价空间可能更大的房子,就是顶层带阁楼的户型。
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确实带来了更多的溢价。
而之所以想到卖房,思想上的开端来自于李笑来的课程《财富自由之路》,这个课程并未讲到太多具体财富上的技巧,更多的是厘清概念。这些概念帮助我建立了自己的财富观,并指导了后面的行动。
当时我们考虑的是,房子太大,算上阁楼是一个四居室,两个人住有些浪费,同时也需要手上有钱。所以准备卖大换小,将差值套现。
别人都是改善,卖了小的换大的,我们反着来,卖了大的换小的,是不是很奇葩。从居住角度来看,肯定还是大房子舒服,但如果把房子作为一个投资工具来看,你就会理解我的选择了。
04 换牌意义
当然运气的成分也极其重要,我幸运的赶上了最近几年最后一次的房价暴涨。
2016年底房价还不见波澜,2017年初却突然起势,有了一波接近50%的涨幅。房子顺利出手,同时我们置换的两居室就在原来小区的旁边,将来若房价继续上涨,也基本会同时享受上涨带来的资产增值。
重要的是,手头有了一大笔现金,可以非常主动的开始自己的投资了,我的选择是一半入股市,一半又买了一套房。
相当于把原来手中仅有的一张牌,换成了三张牌,增加了更多的处理空间。
换牌之后,两所房产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将来选择出售。在股市的投资,也给自己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增强了信心。
前面提到,套现的资金除去两所房子的差价,还有新房子增加的负债50万。这一点我的一个朋友很不理解,认为钱还是那些钱,没什么意义。
但我认为,基于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大逻辑,买房应该尽可能使用最长期限和最大金额的贷款。贷款利率4.5%相比通货膨胀率来说,不相上下,而且套现的资金用于投资,不管是房产还是股票,都可以获得超4.5%的收益。
05 心得总结
整个过程就是如此,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心得体会:
没买房的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想办法买房上车。北大的教授香帅有个比喻,房子就像是一个城市的股票,看好一个城市未来的长期发展,就需要买房,利用房产实现资产增值。
关于买房和租房的差别,参见我之前的文章:买房和租房,哪个才是真房奴?
同时买房有一些注意事项,也可以参见我的文章:干货时间:买房的四个重大误区
买了房子的人,一定要意识到房子的资产属性,如果选择置换,除去单纯的居住体验角度,还要考虑到财务改善的角度。但是不能过度上杠杆,房价暴涨的时代,可能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06 结语
最后说说我对于买房的看法,我始终认为,单纯是居住需求的话,不一定非得要买房,现在国人买房,有两个除去居住外的原因:
一是户口,户口影响社保和孩子上学,生在世界上唯二有户口制度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朝鲜),这个真没办法;
二是保值,持续二十年的房价上涨,让国人对房子有了执念,当成了储蓄的工具。
长期来看,房价应该还是稳中有升,但会有波动,同时大概率不会出现暴涨了。切记中央的教诲:房住不炒。
下一个周期里的大机会,可能真的在股市。我们一起,且行且看吧。
---乘财富之船,达自由之岸---
其余精彩回答链接:
到底有多少钱,才称得上财富自由?
如何利用复利实现财富自由?
2019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股票投资里有哪些必学的入门基础知识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财富自由征途,见证一个普通人践行财务自由的过程。
逛了一圈答案后,发现目前大部分回答是实体创业或者电商开店之类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上班族来说,可能都不太适合。想要同时满足速度快、风险不高、门槛低的投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太常见。
那么,我们撇开“快速”这个条件,来看看普通上班族,如何获得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首先你打开微信零钱,仔细看看自己余额上的一万块钱,你看到了什么?
是舍不得买的手机?是小半年的房租?还是期待已久的一次旅游?
其实,当你把一万块钱放在合适的理财渠道,它就变成了一个小人儿。
这个小人儿精力旺盛,吃苦耐劳,而且忠心耿耿。它不需要睡觉,也不需要吃喝,没有业余爱好,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工地上搬砖。 这个“万元小人”披星戴月、昼夜不息的搬砖,为你打工。如果理财回报能有10%,那就等于它一年为你搬了25000块砖,每块砖4毛工钱。到了年底,你往账上看了下,多出1000块钱。
当你拥有一万块钱的理财时,你就是在驱策这样一个隐形的小人,一个“没有感情的赚钱机器”,时刻不停的为你工作。
而且,赚到的钱又可以继续投入,成为新的“小人”。这样子,你很快就能拥有一支“万元小人”工程队。 我们不如来算一笔账,假如22岁时,你攒下了第一个“万元小人”,此后你每年继续投入一万元,即多一个新的小人。
等到48岁时。22岁那年的一万块已经为你工作了26年,1*1.10的26次方,它变成了12万。23岁派去的那个小人,也已经干了25年,它变成了10.8万元。
以此类推,26年之后,你所投入的钱,已经变成了120万元。
没错,你没有看错,你存下的26万元,通过它们的辛勤劳动,已经成长到了120万元。这就是复利的力量。
此时你离退休尚早,可是这一百多个小人“打工”带给你的收入,已经比普通人的工资要高了。
当你在工作时,你的小人儿在为你搬砖,当你在吃饭时,它们还是在搬砖。
你睡觉,它们搬砖,你旅行、打游戏、发呆的时候,它们都在兢兢业业的搬砖,根本不会偷懒,而且越搬越多。 如果你偶尔还能多攒几只小人,到四十多岁你回头一看时,那将会是一个你自己都惊呆的数字。
最关键的是,不论风雨险阻,小人们会比你最亲密的爱人更加忠诚,会比最勤劳的工匠更加努力。 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可是现在的理财回报似乎达不到每年10%呢,那应该怎么办?
继续以小人来比喻,小人打工的“工种”不同,回报跟风险自然不一样。如果你的“万元小人”都在打低风险的工,那收益自然也是较低的。
所以你应该先学会累积,当你有3、4个甚至更多“万元小人”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们进行分工了,有的小人继续干低风险低回报的活,有的小人可以冲一冲,选择一些风险较高但是回报也同样较高的活。肥瘦搭配,干活不累。
讲了这么多,那到底如何上手呢,推荐一个简单轻松、尤其适合新手的方式:定投。
关于定投的更多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点击《如何挑选合适的基金产品做基金定投?》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