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规模化优势的逐渐显现,正在一步步影响着内容创作领域的自媒体人以及媒体平台未来的道路。除了今日头条,这个个中翘楚,一点资讯甚至天天快报的日子过的并不好。
尤其,当“AI代替人写稿”的这种担忧完全弥漫在整个媒体圈时,头部的内容生产商自然喜出望外,中下游的“垃圾堆制造机”们的后路早已被切断。而闻风而动的机敏者早已抢滩登陆海外媒体内容的机器翻译以及内容转化。
这个需求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自媒体人从文字中赚到了钱,尝到了甜头。不管是2009年新浪微博的社交浪潮,还是2012年微信公众账号的迅猛发展,甚至是2017年直播段视频形式的平台都想在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分得一杯羹。
网易见外在今年五月上线,定位于“海外内容智能聚合平台”——基于先进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推荐等技术,将海外内容一键聚合,通过机器翻译快速翻译全文,并进行智能推荐。
网易见外到底市场有多大?
网易见外是网易人工智能事业部的项目,在该项目上线后没过多久,人工智能事业部就发布了《自媒体行业现状研究和未来趋势分析》。该分析的数据显示,在自媒体创作过程中,超过65%的自媒体人表示素材收集是他们整个创作流程中最费时的环节。其中,75%的受访者用户表示素材收集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17%搜集素材需要6个小时以上。
笔者不知道这个《报告》数据的样本有多大。但有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无法回避的:自媒体人撰稿,更多的时间其实是花费在搜集素材以及相关观点的论证上去了,真正写一篇稿子的时间是不超过一个小时的。
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自媒体从业者对海外资讯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由于相关网络法规使得海外素材的搜集变得异常艰难,整个媒体行业缺少一个专业的素材聚合导航平台。
尤其在党代会之后,封杀VPN等等动作成为“新常态”。墙内的人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玩玩Twitter、Facebook和Google,墙外的人想进来一探究竟,满足一下自己的猎奇心。
但,除了获取方面存在技术性的难题之外,除了专业人士能够快速获取相关资讯之外(其实现在难度也非常大),大多的自媒体从业者只能够获取到时效性差、专业度低的内容和资讯。对于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而言,语言也是一大障碍。
网易见外的对手
网易见外想成为海外版的今日头条,如今看来,对手不多。与其说是做海外版的今日头条,倒不如说是直接复制medium的版本,以及内容。
到时候,我们不用挂VPN就可以在国内的客户端上看到纽约时报中文网、纽约客以及赫芬顿邮报、华盛顿邮报的中文文字。想一想倒也不是坏事,但就怕翻译过来的文章依然有删减版。
毕竟,网易见外最大的对手莫过于网络监管机构的审查。有消息称,截止明年2月份之前,国内所有的VPN必须全部封禁。前段时间,华道夫酒店就声称,将不会在酒店继续提供VPN服务。与此同时,涉外的大使馆业务也因为VPN的原因出现了大部分的业务延迟,对不少出国以及涉外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一直以来,监管机构对于内容审查是非常严格的。像广电部门针对于电影《海贼王》、《鬼吹灯》因为含有“贼”、“鬼”等字眼被迫改名《航海王》等等,其实是有些闹笑话的意思。文字以及段视频内容其实也是含有价值观取向在里面,网易见外该如何面对?审查机构该如何处理?也是接下来面临的问题。
面对网信办,面对监管机构,网易见外的海外梦就只能是梦了。
作者:朱逻记 | 来源: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