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号原本是春日里平淡无奇的一天。
然而下午,一则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四款移动应用程序下载被暂停的消息,瞬间引爆了朋友圈。
三点,在安卓应用商店中,这四款资讯类APP已经下架,仅有相关联想的搜索结果。
在应用宝给出的信息中,不仅告知了下架原因,还给出了恢复下载的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为患难兄弟,但四个App面临的「刑期」时长却不尽相同。
被判刑最轻的是「天天快报」,整改周期仅为3天,本周四(12日)即可重新上线。另外两位「凤凰新闻」和「网易新闻」,面临的处罚周期分别是2周和1周。
相比之下,「今日头条」就是重罚了,暂停下载服务3周,4月30日才能恢复。
人们不禁要问,一直以来,被市场看好,一路高歌,甚至要碾压掉微博的今日头条这是怎么了?
没有价值观,只剩技术的头条
没有办法走远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是通过算法机制来进行推荐和分发。在数据面前,每个人的取向被剖析的清清楚楚。标签化的用户和标签化的内容进行了精准的匹配。但在影响价值观和行为的内容面前,冰冷的技术似乎太过寒冷。
2016年,张一鸣在接收《财经》杂志采访时曾经说过:
企业和媒体的区别在于: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这个我们不提倡。因为我们不是媒体,我们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同时,我们确实不应该介入到(价值观)纷争中去,我也没这个能力。
如果真如张一鸣所说,没有这个能力,那么他就无法做这样的平台。
张一鸣说今日头条是企业,可真的仅仅是和媒体毫无瓜葛的企业吗?
看到这里我也只能呵呵了!
今日头条从抓取各个媒体的内容起家,看似技术流,实则吸引人的本质就是它对内容的整理和推荐。甚至一度,人们认为被今日头条推荐的内容,都是重磅新闻,是人们关心和关注的新闻。
随后,今日头条又扶持了大量的内容创作者,他们或者来自专业媒体的从业者,或者是没有任何媒体基础的普通百姓
通过所谓的补贴和广告分成,今日头条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作者。
这些作者是谁?
有没有媒体从业资格对头条来说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带来流量!
大量未经核实的假新闻,以新闻的样貌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最早的一波红利作者,甚至不需出门采访,依靠简单的编辑,迎合用户的心里,就能月入数万。
于是,我们看到,在今日头条这个平台上,专业的媒体内容和一群没有任何资质的自媒体进行混合,真真假假,让用户无法分辨。
这样虽然满足了不同层面用户的需求,但是却混淆了一个概念,信息的集萃平台到底是不是媒体平台?
在我看来,今日头条就是媒体,无论它是否穿着技术的外衣,无论它的创始人是否承认,能够传播信息、影响舆论,这样一个平台不是媒体吗?
它甚至比媒体的影响力更大,它是一个媒体的平台!
大家可以去头条上看一些营销的软文,哪一个不都伪装成了媒体的样子,在侃侃而谈。或散播消息,或打击对手,或推销产品。虽然张一鸣不承认自己是个媒体,但是都无法摆脱今日头条自带的媒体属性。
极低的注册门槛,让头条低俗内容泛滥
在央视对头条的负面报道中,抓到了头条在二三线城市通过二次跳转大肆推广医疗广告,引发了人们的反感和愤怒,这方面内容已经被很多媒体转载与分析。此处我们不多赘述。
我们今天就想看看今日头条内容本身的情况。
一般的用户,只需要提交相关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在简单的审核下,开通今日头条的作者账号。只要内容原创性够,慢慢的就可以获得原创标签,一天发文的数量可以达到10条。
今日头条超低的注册门槛,为诸多营销主体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在淘宝,如果你搜索今日头条的账号,会出现一批已经转正的账号↓
店家十分清楚购买者的意图,并表示,只要花100元购买了账号,还将赠送一个营销教程,可以避免账号被封。
营销小号的泛滥与大媒体新闻的混杂,即便没有跳转广告的bug,今日头条想做一个无关价值观的企业,恐怕和它骨子里的基因完全不符合吧!
一方面享受着作为一个媒体平台的诸多优势,消费着公众的信任,一方面还想用所谓的技术来包装的与世无争,这种从未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深刻认识的头条,想在今天走的又长又好太难了!
从这一点说,还不在价值观上好好反省,还不把紧内容的门槛,那就是所谓的,不识时务!
作为一把利剑,在被各种人利用的时候,也难免会刺伤自己。
从去年的今日头条客户端向用户推送“艳俗”直播平台,到因发布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的八卦信息被约谈,再到今年的医药广告…
今日头条无数次的走到了价值观底线。一个以传播内容为主、用户甚广的平台,无法在把关上做到负责任,难道它不应该被下架?
今日头条无论再怎么用技术的外衣遮盖,也掩盖不了一个媒体与传播平台的事实。
而过低的门槛和泛滥的营销内容,虽然可以让它看起来繁荣无比,但实则充满了危机。不整治低俗内容,头条在今天的中国活不下去,整治了低俗的内容,头条又会沦为众人。
此刻的头条,应该很难吧!
毕竟这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技术就能解决的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