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15天,票房突破2亿,这就是恐怖片《京城81号2》的上映成绩。虽然比起首部《京城81号》近4.2亿的成绩还有所差距,但它较低的成本相比,已经实现了出品方的预期。
说到国内的恐怖电影,他们绝大部分没有路演、没有像样的首映礼,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上映什么时候下映,而当回顾票房时,才猛然发现,相对于极低的成本,它们卖得没有想象中糟糕,甚至许多都还不错!
京城81号
恐怖片“以小博大”的特点,决定了其“闷声发小财”的盈利方式
以2012年到2017年这几年的数据来看,每年都有1000万以上的几部影片和500万左右的几部影片稳稳占据票房榜前20名,即便恐怖片票房榜上排名第20的影片,也有500万左右的票房收入。尽管这几年间整体大盘走势经历了高歌猛进以及暴增后的平静,但恐怖片领域却是一片岁月静好,几乎不受大盘影响。
究其原因,是由于恐怖题材是市场的消费刚需。该题材影片有固定的受众群体,进院线更容易,成本低,没有那么大的票房压力。导演李克说:“小恐怖片进院线更容易,这是事实。虽然每况愈下,但是共识还在,恐怖片还是有人看,小的爱情片喜剧片可能颗粒无收,但恐怖片再烂再差还是有人看。”
恐怖片虽然小众,但的确是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刚需,再加上高成本的顶级制作对这块小蛋糕兴趣不大,就把大量市场空间留给了小成本恐怖片混战。而那些喜剧片、爱情片等大的类型则被大投资、大卡司的影片占据,想要入场的小成本影片可能只能沦为炮灰。所以,对于那些钱不多或者经验不多的投资方而言,恐怖片是他们以小博大、进入市场的首选。
同样的数据还表现在网络电影领域,网络电影的发迹就是从“尸鬼淋漓”的恐怖题材中来的,当年大火的道士题材,还创造过不少奇迹,《道士出山》用28万赚得1500万的神话,如今还历历在目。
随着网络电影的日渐崛起,网络电影精品化的趋势也正浓,在以笔仙、碟仙、筷仙、湘西赶尸等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恐怖片数不胜数的夹击下,去年恐怖片《笔仙大战贞子》系列在新市场中仍表现不俗,顺利进入爱奇艺2017年年度TOP20榜单,不得不再次肯定恐怖题材的“刚需性”。
恐怖体验是人的一种心理本能需求
我们不断的在强调恐怖题材的刚需性,究其原因,归结于恐怖体验本身,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需求。
恐怖片之所以能被观众需要,不外乎两点:一是通过故事、人物制造紧张情绪,从内心上引导观众发泄情绪压力;二是通过视觉、听觉进行场景渲染,制造恐怖的氛围,进而从生理上引发观众感官的刺激。
德州电锯杀人狂
从电影行业兴起,恐怖片就一直深受观众喜爱,鬼怪、僵尸类恐怖片,血浆类恐怖片一直活跃在荧屏之上,涌现出了像《德州电锯杀人狂》、《电锯惊魂》等经典作品。此类影片,利用了观众对于未知的恐惧,通过大肆渲染血腥、阴森的环境,带给观众触目惊心的视觉恐怖体验。
然而,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过多的“血浆类恐怖电影”使得观众早已熟知此类电影的套路,从而产生了审美疲劳。去年年末上映的《电锯惊魂8:竖锯》,看过的网友普遍评价不如前作,在IMDb的评分也只有5.9分,远低于04年的经典之作《电锯惊魂》的7.7分。然而,近几年国内才逐渐崭露头角的心理恐怖类电影,呼声则持续走高。由此可见,血腥类恐怖电影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已经大幅下滑。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追求视觉刺激、脱离生活的恐怖电影,已不能满足观众对恐怖电影的需求,观众则越来越需要更加贴近生活的精神层面上的刺激。
《催眠大师》
随着2014年《催眠大师》的上映,国内心理恐怖电影开启新的篇章。影片《催眠大师》中,通过探寻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探索心灵奥秘,让观众和角色一起陷入坐立不安、毛骨悚然的情绪,从而达到恐怖刺激的效果。心理恐怖电影剖去一切恐怖环境的外衣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大降低了制片成本,而更加地专注于角色和故事的雕琢,是小成本电影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近日,爱奇艺出现了一部叫《黄庙村之魔棺新娘》的电影。影片由于女主林音心理状态长期不稳定,她总是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虚幻人、物。为了帮助她走出幻境,回归正常生活,在心理医生的带领下来到一座深山古宅,帮助她解开内心深处的恐惧。影片取材于极具中国特色的“冥婚”习俗,结合了现代心理学的应用,通过对女主林音角色的渲染,为故事埋下伏笔。多条故事线的并行发展,刻画了主角的感情故事,并将观众带入预设好的氛围节奏。影片开头一行夜间迎亲的人,将观众瞬间拉入恐怖氛围中。而后,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细腻的情感刻画,在无形之中奠定了影片阴郁、压抑的基调。随着影片故事的推进,恐怖的氛围愈加浓厚。
在当下的电影大环境中,除去典型的商业烂片和标题党类型的恐怖电影,心理恐怖类电影对剧情的雕琢更为精细,人物刻画的更为饱满,反而更符合当今观众对于恐怖电影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