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新闻资讯类APP“今日头条”成功地上了一回“头条”:出于“规范传播秩序”的需要,“今日头条”被暂停了移动端的下载服务。同时被“下架”的,还有“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的移动客户端。(4月10日《新京报》)
“今日头条”等四款APP被暂停移动端下载服务,可称得上是互联网整治的“今日头条”。由于受到了整治,感到了疼痛,“今日头条”开始招兵买马,决心扩大编辑队伍、审查队伍,加大审核力度,确保内容产品质量,而其他移动客户端也着手开始加强审查力量。似乎,我们看到了移动客户端“风清气朗”的明天。
没有足够的审查人员,是导致劣质内容不断出现的因素之一。在这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网络时代,只要你会写上两句话,认识几个汉字,都能申请自媒体。由于没有足够审查的人员,导致部分客户端质量鱼龙混杂,劣质内容泛滥,行业乱象层出不穷。由此可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前移动客户端首先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过,“今日头条”们,缺少的真的只是编辑人员、审查人员吗?事实上,审核力量需要加强,但如果客户端在导向上还是只为迎合“低端口味”,再多的编辑人员,再多的审查人员,也不能改变什么。
在移动端,“低端”的内容往往具有特别的市场。在清闲的时候,一些手机用户往往喜欢点击并订阅“低端内容”,这批“重口味”的读者,无疑给移动端流量带来了利好。用户阅读口味的变化,需要引起人们重视。我们没有必要强调“严肃阅读”,但是“轻松阅读”并不等同于什么都能读。这需要各方共同去引导人们的阅读方向,让更多人喜欢有质量、有意思的阅读内容。
在一些用户阅读“口味太重”的背景之下,运营商们因为流量增长也随之变得越来越“重口味”。这不是因为审核力量太少,无法发现劣质的内容,而是他们为了单纯的利润,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弃了对底线的坚守。越是“低端内容”,被“今日头条”们推荐的几率就越大,反倒是那些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内容,被打入了冷宫之中。长此以往,有深度的“优质内容”得不到推荐,“劣质内容”却拿到了客户端的广告分成、内容补贴,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让一些规规矩矩搞创作的人,也加入到了“劣质内容”生产大军之中。
“今日头条”们被下架,缺少的不仅是审核,这是为了利益的故意放纵。如果这种思路不能改变,则再多的审查人员也改变不了“今日头条”们的“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