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完本文还不理解,可以去看一看我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互联网中台的那个章节。
日本北海道大学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个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人们把这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
有趣的是,当生物学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上标记,并且断绝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
“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
这个懒蚂蚁效应对于实际运营工作生活有没有意义呢?可以看一下丁香医生的运营团队分工。
出处:3500W+粉丝的丁香医生是怎么追热点做内容的?
整个内容生产工作里区分了三个板块,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中间这个“标品”团队,一般人看到标品的含义往往意味着这是一个生产标品内容的内容撰写团队,这是一个标品动词化的理解,生产标品内容。
实际上,你可以把这个团队名词化的理解:制定内容产品标准化规则的团队。
我们都知道内容不具备标准化,因为每个人对内容,尤其是标准内容的认知是不同的,如果无法达成一致的共识,那么就会出现内部混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打法,往往还都是没有流量的打法。除此之外彼此之间的沟通也是存在抵触的,每个人都会认为我的才是对的。
当时如果把运营和产品标准化整合成一个“标品”团队呢?
整理爆款的共性逻辑,制定内容产品标准化的样式,内容团队完全按照这个内容的标准来进行内容生产。
那么反过来理解一下,当运营实现了爆款内容的标准化生产,是否能够稳定可持续的生产爆款内容?
再反思一下,为什么有的内容团队能够不断连续的实现刷屏级事件,而在某些人身上爆款只是偶然出现一次?
那么找到运营规则,并将这套规则和内容结合起来来制定内容生产标准的团队或者是个人是否就可以称之为团队里的“懒蚂蚁”呢?
丁香医生的运营团队目前在生产部门主要就是两个板块的结构。
一部分人负责内容标准化的制定;一部分人负责选题围绕选题来做标准化的内容生产,那么再回看一下这篇文章:
3500W+粉丝的丁香医生是怎么追热点做内容的?
追热点成为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姿势,丁香医生的内容生产系统是否已经是懒蚂蚁效应的优秀应用案例呢?
前段时间看到了某大佬关于运营是什么的介绍文章,写的很不错。
大佬将运营分成三个层级,运行,运营和运作。
这里主要将前两个,因为运作比较魔性,个人特色比较浓重难以标准化。
运行的含义比较简单,如果你从事过流水线的工作,或者说是做过餐厅的服务员,你大概就明白了,你的工作任务无需你提供额外的想法和能力,维持流水线一直运转就可以了;如果你是一个餐厅服务员,一般的工作有哪些,记住客户点单,将客户点的菜送上去,客户走了后把餐位收拾一下能够空出来迎接第二位客户,这样就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转了,你不需要替老板考虑营收,考虑客流量需不需要做活动,你只要让让客户在这里有位置,有饭吃就可以了。
丁香医生的生产标准化内容的团队呢?新闻栏目的内容编辑呢?做号集团的那些小编呢?如果你做的事情只是让你的账号有内容发布,那么你的工作性质呢?
反过来想,自己为什么学不到东西,无法成长呢?你觉得螺丝钉能成为管理机器运转的人吗?
如果上升到运营呢?
那就需要考虑业务指标,看数据做经营了;餐厅店长需要看人流量,利润表考虑要不要做活动,做什么活动,总结有没有效果,有什么经验,下次怎么做了;也需要考虑重新规划菜品和价格,那些是增加客流量的菜品,又有那些是适合做高利润率的菜品了;流水线工厂的运营就要考虑怎么才能提高生产效率,能提高多少,怎么节省运营成本了。
那么在丁香医生的内容生产团队呢?做标品规则的运营就需要找到爆品的规则,将规则融入到内容产品标准化里,实现内容标准化了。
{!-- PGC_COLUMN --}
运行:每天日复一日,像一个模子一样,大量重复性工作,是最基础的运营。
运营:在和用户打成一片之余,从用户身上掳掠业务价值,运营重优化,善于数据分析,发现细节问题,从而四两拨千斤,也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模式,比如拉新、留存、促活跃等等,善出奇兵。
运作:是高层次的产品运营,往往是高屋建瓴的重量级人物担当,下棋能看好几步,有“道”有“术”;还有一类人,就是自媒体,他们兴趣驱动,耐得住寂寞,坚持原创,在各自行业中树立自己的权威,有自己的一批死忠粉,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运作魔式。
希望都能思考清楚什么是运行,什么是运营,其次是想明白为什么迟迟自己的流量无法做起来了。
你是在靠运气吃饭,还是在凭借运营能力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