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个体运营地方公众号的5大痛点!
运营过本地公众号的都知道,个体运营已经变得力从不心。原因有两点,首先是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爆炸式增长,内容单薄的个人公众号想在红海中脱颖而出非常困难;其次,随着底端分栏、微网站、HTML5等功能的开放,对微信运营者的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很难包揽内容、技术和维护等全部环节。
个体运营者们纷纷表示:根本竞争不过有团队支撑的大号、不知道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流量都白白浪费了...
事实上,对于个体运营者来说,他们所表示的难做仅仅是表层上的困境。那么,他们的痛点究竟是在哪些深层方面呢?下面,由地方自媒行业观察为大家分析。
个人协作能力低,缺乏核心团队
所有公众号的运营模式都可以划分为“自媒体人模式”、“团队模式”以及成熟的“公司模式”。所谓的“自媒体人模式”,运营者除了是知名媒体人、行业领军人物之外,更多的就是普通的独立个体了,也就是俗称的个体运营者。(微信号:zimeiGC)
在本地号的运营前期,个体运营者也许具备内容自制生产能力,但到中后期,如果不能发展成为“自媒体人+团队”的运营模式,个体运营者将会被这些有团队支撑的大号远远抛到后面。举个例子,本地号所生产的内容大多与当地的突发性新闻有关,团队运营模式的本地号因为人力充足,或者人脉广,第一时间发布了消息,而个体运营者只能转发或者不发了。单人运营模式终归难以满负荷运转,在日积月累之下,个体本地号将会被大号越拉越远。
内容同质化严重,原创压力大
对于很大一部分个体运营者来说,公众号运营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投入其中,所以,他们的内容大多数只是从大号中复制粘贴过来,只是单纯的网络搬运工。这也加剧了内容同质化,让运营更加难上加难。
虽然个体运营者比起团队运营来说在内容上更能体现自媒体人的创作风格,但问题在于不能持久并一直提供原创内容,本地号的同质化内容会给粉丝带来了阅读困惑,从而取消关注。但归根到底,原创动力不足源于商业模式中运营定位与盈利的缺失。(关注“地方自媒观察”,获取更多地方公众号运营干货。)
在当前,要办好一个本地公众号,需要一个高水准的团队持续不断给用户提供高品质内容,单打独斗很难做到这点。本地公众号的运作,由此不得不走向去自化、团队化。
粉丝增长慢,退粉风险高
个体运营者想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是比较有难度的,就算一味的原创,追求有内容的价值,付出的多,得到的也不见得会成正比。
尤其公众号市场已经过了红利期,对于没有任何资源的个体来说,想做一些热门大号的门槛已经变得非常高了,同时已有的本地公众号也会变得更加珍贵。但要维护好现有的粉丝,并能持续增长,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现在个体运营者可以想办法找一些资源帮助推广,或者利用有趣新鲜的内容让自己的订阅数量达到一定量级。后期主要是做好内容,好的内容能够形成非常好的粉丝黏性,粉丝质量高才更有价值,同时会获得更多的分享。
商家意识局限,推广难变现更难
微信对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极低,不但推广难,就连当地的商家大多数也没有微信营销这个概念,甚至把微信公众号当成一般的广告工具。这给本地号运营者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在正规商家渠道没有打通之前,个体运营者变现的方式基本是通过劣质的广告方式变现,不但价格低廉,而且充斥了各种无底线的虚假广告。收入越来越低,取消关注的粉丝越来越多,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缺乏官方资源,地方资源不足
对于个体运营者而言,缺乏官方资源和地方资源不足是他们最大的阵痛。相对于团队或者大公司,他们只是公众号市场中的杂牌军。首先体现在信息不对称,很多信息到他们那为时已晚,只能做出被动的应对;其次是找服务商难,线下渠道严重不足;最后是没有专业化的知识技能支撑。
做本地号,本地的资源和背景是重中之重,需要强大的线下资源配合才能做到针对性的区域涨粉。
个体运营者做微信营销,切勿浮躁,要学会保持一颗好心态。希望运营者们在微信运营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好,并享受这趟旅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