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公众号 > 正文

公益公众号怎么运营,公益类微信公众号运营之我见

2021-01-11 公众号 聪少自媒体

原标题:公益类微信公众号运营之我见

刘思维

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微信公众号成为迄今为止成本最低、用户转化率最高、操作最便捷的媒体。但相比其他类型公众账号经过巅峰后逐渐迎来疲态的典型过程,公益类微信公众号这潭水似乎一直波澜不惊,让许多运营者陷入困惑。

学会“取舍”

目前,常见的公益类微信公众号分两种:一为公益机构或项目的官方微信账号及衍生号;二为发布公益领域相关内容的公众账号。

两类公众号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护机构或项目的品牌形象,与捐款人、志愿者有效互动,通报项目运作执行进度,方便公众参与和监督。而媒体属性占主导的后者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记录、反思公益行业的现象和问题。

公益类公众号做给谁看?是几乎没有公益知识的普通公众,还是公益圈内人?这其实是一个“保大”还是“保小”的问题。

如果“保小”,专门服务于公益圈内人,意味着要提供更加专业的内容。质量标准一提高,对稿件数量、稿源保证、运营团队的专业素质都是挑战。而且微信公众号移动端媒体的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并不是一个适于阅读冗长、严肃内容的媒体。因此,“保小”虽然会吸引一批有质量、有忠实度的粉丝,但是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

“保大”也问题重重,如果把目标受众定位于缺乏基本公益常识的普通公众,一些公众账号为了“涨粉”则热衷于眼球效应,造成“公益鸡汤”盛行,出现公益悲情主义、公益圈污名化、公益慈善活动沦为明星蹿红洗白工具等现象,乃至引起一系列恶劣影响。

面对“保大”还是“保小”的艰难选择,微信公众号“NGOCN”的运营者曾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决定采用差异化运营方式,将目标受众分层:一种是从深公益到泛公益的分层,另一种则是观察用户活跃度粘度,除了主公众号还设置了几个内容各有特色的“小号”,尽量均衡用户需求和机构使命。现在,“NGOCN”的定位更像二合一,既做圈内分享,同时顾及泛公益需求的公众,但以圈内分享为核心。

刻板转发是大忌

推什么内容是困扰许多公益类微信公众号运营者的主要难题。要推原创,需要运营者具备如下素质:文思泉涌、笔耕不辍、持之以恒、魅力四射、没有拖延症。公益人的自媒体大多满足不了这些条件。

因为没有精力组建一支强有力的运营团队,一些“不差钱”的机构选择把机构官微外包给传播公司。外包有利有弊,好处在于传播公司在微信运营上更加专业,能在规定时间内把粉丝提高一个量级。但是传播公司毕竟是企业,往往导致外包公众号内容以转载为主,原创缺失,也意味着会出现机构有料挖不出、对圈内热点话题缺乏敏感、发布内容不能贴近机构理念等系列问题。

为了“吸粉”,一些公益类微信公众号热衷于“跨界营销”。但拿什么资本跨界?怎么融入?怎么合作?没有一定的资源积累和成本投入是玩不转的。毕竟公益话题的严肃性和专业门槛,让高流量、粉丝过万只能是愿景。

“跨界”理想太远,舍近求远往往事倍功半,纯做机构内部内容发布如何?但当前的大部分公益类公众号给人留下的印象又太刻板。运营者太习惯把自己隐藏在一长串机构名称背后,丢掉个性、丢掉名字、丢掉社会身份、朋友关系,默默做一个没有存在感的“小编”。这样一来,个人的朋友圈和资源就很难转化为所运营公众号的粉丝。

专注做服务

公益类微信公众号还有一条光明出路,就是做服务。从机构和个人所关注的领域出发,利用专业视野和信息优势提供公众需要的内容和服务。

公众号与微店的结合,更是把这种常识普及类服务成功转化成生活服务,把粉丝的转发、关注、点赞拓展到线上交易,在运营模式上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总而言之,定位模糊,不肯花心思琢磨取舍,胡子眉毛一把抓,目标受众不明确;内容以转载为主,原创稀缺;机构客观原因导致运营团队精力投入不够;运营刻板,缺乏人格化和代入感……公益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着实不少。但有一点,公益人心中必须有数:微信可观的用户数量决定微信公众号很可能摆脱单一的媒体职能,成为公益机构或公益人直接和公众沟通、交流,为其提供服务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放低身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赋予公众号更多可能性和职能,或许能助力公益圈走出边缘化的状态。(摘自《中国发展简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