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业:上班小文员副业:主要在pyq卖耳环小饰品小时候没有耳洞,就玩儿童耳贴,喜欢这个粘一会那个也贴一下,就是喜欢换来换去的新鲜感。长大却没想过打耳洞,一直怂。去年春天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儿,就想试试看,在网上搜了一轮会不会痛会不会发炎,然后一个人去打了。朋友建议秋冬天会好点,毕竟这里的春天和夏天没区别,天气热容易反复发炎恢复不好,但是我不想等,怕这股勇气过了就没了。果不其然打完之后反复发炎终于清创完成后(忽略那股酸爽)才慢慢好了,大概几个月的事情。
然后就踏上了买买买的路子,从去年秋天开始就是卖卖卖。毕竟主业已经够难受了,既然暂时逃脱不了目前那就做点喜欢的副业,让自己开心起来,挺好的。要相信生活都会好起来的。
+ + + + + +
分享个昨天我参加运营作者同行沙龙时,一个人的故事吧,我自己是觉得很受启发的。这个人裸辞一年后赚了300万元,和小红书相关。他毕业至今约4年。这个人上一家公司是做小红书平台的美妆方面,然后辞职后,写了几篇文章,然后受邀参加了一个平台的线上分享活动,这场分享,有1000人加了他微信。活动主题就是关于如何在小红书赚钱的,因为专门研究小红书平台的人挺少,这方面的信息不多。这1000个人就成了他的初始客户。
他之后又去各种平台做了小红书的分享。做分享让他获得了标签。之后,他和三四线城市某所学院签订了协议,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之类的 ,实际上就是让这些学生来参与小红书项目,代运营业务。然后搞了两期训练营,小红书0基础实操方面。然后搞了个价格1万多的培训计划,培养小红书讲师团队,签订对赌协议,参加这个计划的学员,一个月内可以接到2个他派单的小红书代运营项目,按五五分成。他现在有5个这样的小组。商业模式简述下就是:他来接小红书代运营,小红书咨询项目,一个单就是两万左右的费用;他搞训练营培养运营团队,训练营是收费的;培养出的运营团队又会为他打工,帮他接单,解决了他自己生产力不够的问题。
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已经有了三百万的资金。提供一个启发,不是说要依葫芦画瓢,里面有很多细节当然也需要自己研究解决。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江流(研究营销与运营的战略战术问题)回复关键词0可以收藏我以前分享的一些资源。自定义菜单有我的营销文集。
+
曾经被学校安排去工厂当过实习生。到工厂之前,老师再三教导:必须努力做事,吃苦耐劳,尊重师傅,听从指挥,因为实习的岗位就是以后工作的岗位,实习表现和分配岗位挂钩,表现好的当然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彼时,很多学生是家庭贫困、也没有社会经验的纯真学生,把老师说的话牢记心中。后来,到了工厂,很多学生被师傅要求:所有的产品全由徒弟负责产出,完不成的,就是一顿乱骂。有的学生上手快,不仅让师傅可以得到工资,还能让师傅得到奖金。
这些学生受到师傅的喜欢,师傅开心地让他们晚上也继续加班,以利可以拿到更多的奖金,当然,对学生也不是没有奖励的,他们笑着说分配工作时给他们安排好工作。而那些手脚慢的徒弟就很惨了,师傅们看着自己的徒弟做不出更多的产品,那么意味着他们拿不到更多的奖金,又心急又嫉妒,嫉妒别人有优秀的徒弟,师傅心情急躁,就会对徒弟指着鼻子乱骂。很老实的学生难过地哭泣,很厉害的学生就把产品扔在师傅面前,轻蔑地说:“你老子不做了!”师傅对着厉害的学生,嘴里叫骂着:"傻X, 我让你找不到工作,哼!”找不到工作这句话,也是师傅对待徒弟的杀手锏。
实习期那几个月结束了,同学们都要等着分配,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们各自的师傅只是车间里职位最低的人员,根本没有资格安排学生的工作岗位。只是,他们在我们实习期间,装的太像了,也许是过足了领导瘾,自己都认为是真的了。顶撞师傅的人没有影响,被分配了工作,因为他不好惹,领导们也不敢让他去糟糕的岗位,要不后续再闹事领导们的麻烦可就不断了,优秀的徒弟未必分配到了理想的岗位,那时,理想的岗位是和自己的师傅同岗,毕竟已经熟悉,相互有些照应。
可是,很多师傅都拒绝了同岗新人的进入,因为,这是不一样的,新人进入就是多了竞争者。多年后,我再到新的的公司时,同事们对我的印象不一定很好。因为有些公司的老人要求新人做很多与工作无关的杂事,甚至是他们的私事。我会一下子拒绝的。同时进公司的新人好心劝说,说咱们多做些,以后那些老人会多照顾我们些。此时,我的心中只有呵呵两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