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副业赚钱 > 正文

我过去一年的卖货经历!

2021-07-11 副业赚钱 聪少自媒体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 ,产品的创造者,应该也是其深度用户。

例如当我做押韵灵感(一个押韵工具)的时候,我写了两首歌,虽然很烂 ,但挺押韵 。而我做突字幕(自动给视频加字幕工具)的时候,我在 B
站发了好几个视频。

所以,当我去年开始做面包多(一个低门槛创建付费内容的平台)这个产品的时候 ,我意识到,我必须要开始卖货了。

「卖什么」是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从来没有卖过任何东西 ,选择一样可以卖的东西,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经过 2-3
天的思考 ,我决定卖我自己的微信号。

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的个人微信号放在公众号菜单栏里面,点一下就可以来加我 ,因为这个关系,我加了许多人,其中一部分人加了我之后从不说话,只会在朋友圈出现 ,出现的同时还伴随着茶叶优惠信息,海鲜团购,仿冒名包等等 。所以我琢磨 ,如果需要花钱才能加我,那打广告的应该就不会来了,如果他还愿意来的话 ,那我倒是真有兴趣看看他打什么广告。

这就是我在面包多卖的第一个东西,我自己的微信号,定价 4.9
元 ,非常良心,我把它放在了我的公众号的菜单栏里面,但是我从没有宣告过这个地方的存在 ,看我文章的人如果特别想认识我,就会找到它的存在。它默默的隔三差五为我带来一瓶可乐钱 。

然后我开始琢磨我接下来要卖点什么,这个时候我刚刚完成了一个业余产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习惯性的写了一篇复盘,并且非常真诚的在里面放入了真实的后台数据,在我发布之前 ,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这篇文章也拿来卖呢?

于是我制作了我的第二个付费内容,「再次挖掘小众需求 ,我花了一周时间打造了一个月入2万的产品」:

在知乎程序员相关的问题回答下,我写了一些回答,在著名的程序员社区 V2EX ,我发了一个贴介绍这篇文章,大概一周之内,这篇文章就卖出了超过 120
份 ,为我带来了一千多元的收入,而直到今天,它都时不时会产生一些新订单。

我承认这个标题有点像那种割韭菜的通用文体,所以在 V2EX
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但买过的人大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我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开启了分销之后,由分销带来的收益占了绝大部分的原因。

这个作品是面包多早期时候最火的作品 ,非常多的关于面包多的新需求从这个作品的购买用户中产生了 。我认为这部分价值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几千元的收入。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是系列作品的出售,也就是后来面包多的「全家桶」功能。

和所有产品早期的窘境类似,我们刚上线全家桶这个功能的时候 ,也没有什么人用,于是我不得不成为第一个使用它的用户 。

「全家桶」类似于专栏或者集合,是一系列内容的合集 ,但是比传统意义上的专栏更灵活一些,可以承载附件,电子书 ,文章,视频,录音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内容。

我又花了2-3天的时间思考,我该做点什么全家桶内容 ,最终我决定,卖周记。

作为一个话唠创业者,除了微博和饭否的碎碎念外 ,我每周都会专门写一篇记录,记录这周发生的比较主要的事情和一些思考,于是我创建了一个全家桶「毛线球科技的经营记录」

我的情绪很复杂 ,一方面我有点不太希望别人买,因为内容比较私密,一方面我又担心没有人买会显得我们做的很烂 ,我的解决办法是,把定价定的很贵,这样一来 ,买的人肯定很少,但我可以把卖不出去的原因归结到定价太贵而非我们做的不好上面 。

我最终把它定成 600 元,并且每周开始更新一篇

为了不让人知道,我甚至没有在任何公开渠道宣传这个全家桶 ,然而在我更新到第五周的时候,我记得那天我还在外面吃排骨,突然收到一条推送 ,说有人付费600元买了我的全家桶,那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排骨没吃完就结账。我赶紧跑回办公室,在后台查了一下是谁买的(那时候我们还没有做订单管理功能) ,然后发现是一个已经加了我的老哥。

我翻阅了我们之前的聊天记录,基本上可以用「点头之交」来形容,但他却愿意花600元去买这个内容 ,让我受到了非常大的激励,自然这也是当时面包多单价最高的一个订单。

后来我依然没有在任何地方宣传过这个全家桶,但在过去的一年里 ,居然有十个人买了,我把购买者都拉到一个群里,命名为「面包多精神股东群」 。

每周写一篇经营记录,是一件美事 ,时至今日我都会时不时去翻看我之前的记录,一路走来的痕迹清晰可见,而这件事还给我带来了六千元的收入 ,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

我开始逐渐摸出了门道,并逐渐把「卖货」当成一种有趣的生活方式。

我有看 producthunt 的习惯,于是某天我决定每天翻译 producthunt 上面我认为有价值的新品 ,并做成了全家桶「PH新品小报」

做这个全家桶让我逼迫自己每天都要去刷 producthunt,并且做翻译,所以我看到了非常多有价值的早期产品 ,还顺便强化了英语水平,刚开始的时候我必须借助
Google 翻译,后来几乎一周我只会打开一次 Google 翻译 。

有一段时间我对失眠的研究有了一些成果 ,能够保证自己上床 30 分钟内睡着,于是写了一份「失眠症拯救指南」

又有一段时间,我花了不少时间用烤箱做菜,于是制作了一份「经过验证的烤箱温度时间搭配表」。

疫情期间我在家学习开飞机 ,顺便制作了好几份波音 737-800 的飞机教程

我基本上没有用公众号或微博来推广我的任何内容(除了放在公众号菜单栏里),我也没有利用身处开发团队的特权,在平台上优待我的内容 ,甚至连一个推荐位都没有放过,即便如此,在过去的
11 个月里 ,我还是获得了差不多 2 万元的收入,这笔钱负担了我 3 个玩具,11 个游戏 ,以及大概二十顿火锅的开销。

在面包多的早期,我一个人基本贡献了整个平台流水的三分之一,后期随着越来越的创作者加入 ,我的贡献也就越来越小了,到今年过年之后,我产生的流量和收入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冷启动业已完成 ,我基本上合格的完成了我的工作,我也不再需要再去卖什么了,但是 ,我依然忍不住,时不时的去创建一个新作品,每创建一个新作品 ,就意味着会有一些新的收入,和伴随这些收入的感谢,建议 ,鼓励,批评或者嘲讽,但无论是感谢还是批评 ,都能够给我之后的创作带来更多的优化方向。

观察转化率的变化并不断优化,也成为了我逗猫之余的乐趣之一。

事实上,即便不从创业项目这一点来说,只是作为面包多上的数万名创作者之一 ,我的生活也被面包多永远的改变了一部分 。

无论有没有面包多,或是不是我做的面包多,都不会改变我会持续创作这件事 ,因为如果太长时间不产出一些什么,我就会全身难受,但面包多的存在 ,让我搞事情的动力强了那么一些,倒不是说能赚多少钱(虽然确实可以赚钱),而是「有人付款了X元购买了我的作品」 ,比我走在大马路上捡到十倍于这个金额的钱,要开心得多得多。

我所敬佩的一个美国创业者,叫做 Sahil ,他有一段时间的置顶推特是「Say this aloud: I deserve to make a living
doing what I love」,我想把它也献给所有创业者,还有我自己。

聪少爱学堂聪少
聪少爱学堂创始人,梅州市鹏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09年开始踏入互联网,10年互联网行业经验,资深自媒体人,自媒体优秀导师,咪挺微商团对营销引流顾问,业务包含:精准引流技术/代引流精准粉,专业小红书,知乎,微博代运营。
  • 38988文章总数
  • 1491137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