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工作怎么搞副业?手把手教你用2周时间赚到4倍工资!
微信公众号:副业游民
0成本,一个人,下班时间操作,以公考培训为副业,2周赚了超过36000元,但其过程还是有些曲折,今天游民手把手教你操作。
前言
16年,我参加了一次国考和一次省考,两次都是第一名,当时为了与考友交流,我组建了一个考试交流群,加了不少小伙伴。
此后这个群一直挺活跃,我参加工作后就渐渐地少在群里聊天,但仍不断有新人加入。
起因
直到去年8月份,有一次在群里解答新人问题时,我发现国考临近,不少考生都很焦虑,希望寻求有效帮助。
加群人数显著增加,但群内提问重复,伸手党横行,交流质量变得很低。
我考虑能否开展一些有效培训,解决共性问题,同时收取低廉的费用。
目的是把那些骂骂咧咧的伸手党排除出去,让真正需要帮助的考生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验证这门生意是否真的可以赚到钱。
想到这里我又犯嘀咕,因为工作忙,本来我只是偶尔空降到群里,
现在要真正服务他们,有时间吗? 需要哪些内容才有人买单? 收费会不会招致反感? 靠自己真的能做成吗?
开始试验
1、内容:什么样的培训内容让人看了就想买?
培训的一个关键是你的内容,如果内容不好,首批付费的学员的负面口碑足以毁掉你在整个群里的声誉和信用,
那么怎么样能够挖掘出让人一见就感兴趣的内容?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把聊天记录全部导出,一条一条梳理出群员所有的问题,分析共同特点,分门别类做成Q&A。
其中答题能力相关的问题,则根据问题特点梳理出框架、类别,这些是真正提升考试能力的精华所在,我把它们做成了系列课程教案。
既然要收钱,肯定得出精品干货,只有在群员花钱获得了称心的帮助,心服口服,会带动更多群员购买。
这个阶段花了四天,每天晚上从7点干到12点。
2、运营: 怎样让大家心甘情愿付费?
内容有了,另一个问题是:我该怎样让大家付费接受我的服务?
此前群成员解决问题的习惯是这样的: 遇到问题—把问题丢群里请教—等待回答,他们习惯了免费获得帮助,也习惯了群内互相探讨的氛围。
如果直接禁言,强推我的收费课程,或许会有部分人付费,但也可预见到更多的人会想不通: “群主想钱想疯了吧? ”
显然广大群众得顺着毛捋,逆着民意效果一定很差。
3、群直播:挖鱼塘,放“鱼饵”
要让习惯“拿来主义”的用户付费,前提是他们能够认可你的内容,所以我将整套教案各整理出一部分,做一次免费分享。
近两千人的大群,直播时来了三百多人,参与人不一定太多,重要的是把氛围营造起来。
在群里继续发动热烈讨论,免费答疑都带一嘴当时直播的内容,
因此直播后的第二天、第三天……有越来越多的人看了群里的讨论去下载当时的直播文档来学习了解。
4、差异化服务:让人不得不买
到了第二周,估计潜在用户都了解得差不多了,我随即推出了“国考冲刺班”,学费60元,
当然大群里免费答疑继续,定期的的免费直播辅导也继续,而免费直播的内容,则总让人既有启发又觉得意犹未尽,
想要获得全套内容,获得完整帮助,就请付费进入冲刺班,利用差异化服务,适当拉开梯度,提升付费的意愿。
由此编织一张绵密的网,把群里的潜在客户尽量转化成付费客户,在那一周,2千人的大群里陆陆续续有600多人付费,截止那个周末,实际收款超过36000元。
反思
1、运气成分
本次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在于这个群运营时间很长且保持活跃,群成员有一定的信任度。
且我本人对考试内容和考题有一定的把握,因此写教案和授课压力不大,
如果你不了解或者已经忘记了知识点,建议自己过一遍知识点、扎实做一些真题。
2、需求挖掘
从用户的问题中整理、挖掘需求点和痛点,从而形成你的内容产品。
用户的痛点、需求点存在于他的提问中,要善于从口述的问题中挖掘共性的痛点,这样出来的内容才有针对性,
这样打造出来的解决方案(产品)才能直击用户的点,才会被人需要,才能"卖得动"。
3、销售前一定要先预热
一上来就禁言、要求付费购买容易招致大量的退群,效果不好,要考虑用户接受度,
先用简化版进行免费分享,再引入完整版服务进行服务梯度的差异化,以此提升购买意愿,进过这样一轮预热之后再启动,则顺利很多。
4、其他问题
主要是后续服务的跟进有问题,开一次冲刺班是一锤子买卖,
而只要群一直保持活跃,就会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且考试不止有国考,还有省考、事业单位考、国企招考等等, 如何加强后续服务,形成完善的用户引入—运营—付费体系,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本次的所有内容和运作,都是一个人在操作,耗时2周,收益三万六千余元,实验算是成功了,但还可以更进步。
以上内容,教学完毕。
赚钱的套路是一整套方法论和实践论,要想有自己的副业,需要钻研精神,游民将继续分享实践案例,供大家学习、思考;
这个账号会记录我的成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副业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