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衣服,我每月赚2万零花钱“
比如高子琪,就是我在这次征集中的一个典型,而她的副业说出来有些特殊——
是把纽约顶级的设计师品牌,在打版过程中,生产的样衣拿回国内做销售。
因为是样衣,所以成本不比挂牌的成衣,高子琪一般会以专柜价格的5%,来卖给身边爱美的女性朋友。
但不论是衣服的款式,还是质地,都依然是大牌制造的档次,再加上价格优势,也难怪高子琪从来不愁没生意。
至于花费在这份副业上的时间嘛,她算了算,平均每个月是10个小时左右。
主要的工作内容,还是样衣的选品,国际物流跟踪,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做小范围宣传,和每月一次的线下销售。
至于收益嘛,高子琪说:“每月差不多能有个2万元,我买奢侈品的钱,差不多都从这里出了。”
之所以能接触到如此高端的工作,其实还是跟高子琪不愿透露过多的本职工作相关。
虽然,在她看来,能在行业里,接触到这类资源的人,其实真不少。
但真正能撬动资源,为自己所用的,却并不多。
除了对时尚行业的热忱外,高子琪会在一次次出差中,有意识地积累人脉和资源,再配合线上线下的多渠道销售,合力替她撑起了这门小生意。
看她说得漫不经心,但背后,有她在行业内多年的经验沉淀,也有乐此不疲的钻研。
虽说,资源在她的经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撬动资源的杠杆,说到底还是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曾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讨论过副业,但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副业的认识,还不够完全。
不少人,会在留言中向我提问:
我是做XX工作的,不知道有哪些副业适合我?
我想做副业,却又不知道赚不赚钱?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副业,哪有什么标准选项?
这是一个过于主观的话题,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兴趣、资源不同,最终都会得出不同答案。
这也是一条注定不那么好走的路,不论是否是专业擅长,为此要付出的努力和忍耐的寂寞,也不会比本职工作更少。
在做好以上心理准备后,我还想给各位2个小建议:
1)不要轻易跳出自己的「能力圈」
看过不少人,「跨专业」搞副业的故事后,我发现,鱼和熊掌真的难以兼得。
如果说一定要找一条捷径的话,从自己擅长的专业出发,寻找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如果你目前的专业能力,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我建议你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再考虑副业不迟。
2)算一算你的「副业时薪」
不仅是主业,对于副业收入的计算,我也建议大家看时薪。
别人看似卖20斤小龙虾,能赚个几百块,但背后付出的,是她和老公两个人长时间的体力消耗。
按工作的时间,均摊到每个人头上,算一算,就会发现,看起来还不错的小龙虾生意,其实性价比并不高。
最后再提醒一句,副业终究只是主业的补充,如果因此“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就得不偿失了。?篇幅有限,具体的副业怎么去做和具体的实践方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V: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