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自愿报名,接受组织委派,2009年4月到2010年3月我有幸能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挂职担任局长助理。挂职锻炼已经结束,组织处刘彦华处长的盛情邀请我谈谈党校青年教师如何挂好职的体会。尽管我的挂职锻炼也没有取得什么好的成绩,更没有什么好的经验,但是刘处长的盛情邀请使我深思党校青年教师为什么要去挂职锻炼,挂职锻炼的目的是什么?放着学校里的工作不做,放着书桌上的书本不看,党校青年教师能从挂职锻炼中得到什么?挂职锻炼能对党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什么作用?结合自己的挂职锻炼经历,简要地谈二点体会。
一、青年教师为什么要去挂职锻炼?
有一种观点认为,挂职锻炼纯粹是浪费时间,呆在机关衙门里肯定学不到什么东西,还是更多的看些书更好。更多地看些书当然没错,当然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要看适用于什么人。挂职锻炼对青年教师还是必要的,当然对于经历丰富和视野开阔的年长教师而言,相比青年教师,挂职锻炼的必要性就会降低。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挂职锻炼给我五个收获:
第一,认识了理论之于现实的局限。我是所谓的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的经济学,而且研究生期间的指导老师还是浙江乃至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经济学学者。经过挂职锻炼,我觉得我学的经济学理论几乎很难用来解释我所观察到的现象。比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底是属于政府性质,还是属于企业性质?开发区讲得最多的就是招商,固定资产投资上去,就说招商没有照好?工业产值上不去,也说招商工作不得力。“招商工作是龙头”,这是领导挂在嘴边的话。但是,招商行为是政府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为什么这么盛行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对此语焉不详。这里存在两种可能,要么是现实发展太快,理论还没有跟上,要么是个人孤陋寡闻,别人已经提出很好的理论,自己却没有看到。如果后一种可能,我最好返回书斋,多看看书本了。
第二,锻炼了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古人做学问的方法是“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佛教心经也讲“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见空”。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科斯提倡“直面真实的世界”。我担任局长助理,使我有机会站在决策者角度观察真实世界,思考真实世界。例如,物流行业集聚是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开发区也是浙江省的物流基地之一。浙江省交通厅负责全省物流基地建设工作,要求开发区加快物流基地建设,特别是要建设配套车站场所。开发区则认为物流行业应走高端化的道路,建设车站场所需要占用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稀缺条件之下,建设这样附加值的设施是不值得的;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物流产业区域的土地主要是军用土地,当前条件下开发区没有能力来协调军用土地开发的。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就在于要多方位思考,发现更多的约束条件。
第三,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挂职锻炼最大收获是让人发现问题。好的问题往往是成功的科研或教学的先决条件。例如,开发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如何改革的问题,开发区实际上已经执行一级政府的职能,但是没有设立人大和政协;目前开发区托管区开发杭州市本级的江东开发区,一位开发区的副主任还担任萧山区的副区长职务,这种行政管理的合理性和弊端在那里。我挂职的经济发展局几年之前还只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现在已经到五十多个人,而且大家感到活还干不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目前开发区的人事制度的一个创新是政府雇员制度,这种制度好处和未来的弊端在那里?年终考核,领导们为了数字着急万分,比如财政收入增发幅度太高了,担心下一年的该怎么办;工业产值下降得太难看了,通过什么办法让来促企业投产,是什么造成这种现象?我就跟着局长去企业搞抓产值的工作,产不产值是企业的事,我们去的作用和效果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书本所没有的问题,要对这些问题有个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且针对可能存在的弊端采取什么有效的对策,这不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第四,感受了另外一种人生的滋味。挂职锻炼是需要遵守挂职单位的作息制度。我在挂职锻炼期间,跟随局里的沈小龙调研员协调开发区内一家名叫鸿远科技的企业需要破产重组事宜。沈小龙调研员曾经担任经济发展局局长和开发区监察局局长,经历丰富,考虑问题周全,虽然退居二线,但是对工作兢兢业业,具有工作责任心。我协助他协调债务人、债权人和市区两级法院的关系,积极推进企业破产重整;同时维护企业稳定,到市信访局劝导到市里新房的工人,与企业工人座谈,协调企业工人的工资拖欠问题。他经常找我讨论事情可能发展的方向,考虑方方面面可能对事情产生影响的因素,形成几套针对不同情况的解决方案。从他身上我学习了做人做事的能力,更是感受了做人做事的认真态度。基层担任领导职务,工作压力还是有的,文山会海,局长有时分不了身,我就代他们出席。一位副局长辞职了,到加拿大移民去陪伴女儿读书了。她对我说,太累了。在工作和儿女之间,她还是选择了女儿。有人说,她辞职既要魄力,更要实力。我想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
第五,提升了个人充电学习的兴趣。到基层挂职锻炼,我到底能为挂职单位做点什么?
党校老师没有什么其它本事,只有一张嘴和一只笔。因此,我们只能用这张嘴和这支笔来为挂职单位做点贡献。挂职锻炼期间,我认真指导和组织撰写《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高端化战略研究》的课题,也好为人师,指导局里的一些同志写作稿子。但是,感觉自己的本事还是还欠火候,需要提高的和加强的地方还是比较多,这是我提升个人充电学习兴趣的比较功利的想法。无论身在何处,总要为他人带来价值,这也是挂职锻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如何能为他人带来价值,提高自己本事是个路子。同时,自己发现这么多有趣的问题,而现在理论界尚未引起重视,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尚未形成,我希望我通过学习和对于实践的观察,自己能对这些问题有个圆满的说法。
二、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挂职锻炼?
第一,选好岗。应该说我到经济发展局担任局长助理,还是符合我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学术兴趣的。我的学术兴趣之一就是产业经济学,董玮局长让我负责开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事宜,开展开发区物流产业调研,接待上级领导对开发区物流产业的考察,我对物流产业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建议挂职锻炼需要选好岗位,选好岗位的关键在于双方信息的沟通。青年教师可以从自身专业发展出发,选择某个职能部门,并在这个职能部门里面选择适合自己的负责领域。同时,青年教师提出自己兴趣和能够从事的专业要与挂职单位的人事部门有个沟通,让对方来提供它认为比较合适的岗位。
第二,找对人。刚到挂职单位,两眼一抹黑。要多跟上级领导交流情况,虚心讨教。对自己的同事尽量做到多沟通,表达自己待人接物的诚意。特别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要找到自己的老师。非常幸运,我挂职锻炼期间,沈小龙调研员带着我,与他一同协调一家企业的破产重组。董玮局长要我负责物流产业的这摊事,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点。
第三,多参会。记得一位领导说过:领导干部就是要通过讲话来做好工作。会议是领导们讲话作多的场合。挂职锻炼期间,我多次参加开发区的月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对于招商企业的部门协调会、各种的领导调研考察汇报会、产学研供需见面会等等。通过这些会议,让我了解各方面的不同信息。
第四,多沟通。挂职锻炼期间,人生地不熟,尽量做到有问题,多沟通。特别是自己的专业方面的问题,更是如此。只有多沟通,才能了解更多的情况,才能把挂职锻炼的效益最大化。否则,可能就会傻乎乎的来了一段时间,结果什么情况也不了解的回去。沟通的时候,尽量要用自己的学术专业视角和思维来与他们探讨,这样自己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情况也了解了。
第五,要认真。做事要认真,首先自己要把事情做认真,人家才会认真对待你。在挂职单位的时间是短暂的,一般领导是不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挂职的统治去的。一是这些事比较重要,交给挂职的同志不放心;二是这些事办好比较难,挂职的同志由于情况不熟悉难以胜任。因此,挂好职,态度一定要认真,通过把一件件小事做好,赢得上级领导的信任,争取能在挂职期间能完成一两件比较重大的任务。
第六,要谦虚。其实,任何行当都是需要积累的。如果非常充实,比他们高明,那么就用不着去挂职锻炼。带着谦虚的心态去挂职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有了谦虚的心态,别人才会指导你。如果一定弄得比别人强的样子,别人是没空来理会你的,最终受损的还是自己。同时,挂职锻炼也失去了意义。
第七,有表现。人活在世上,总希望别人对自己有所好评。希望总是美好的,实践起来却是有难度的,现在很多人希望就变成别人对自己不要有差评就好了。但是,实现这个愿望也是有难度的,需要付出努力。有表现,要讲究策略。争取能把领导交办的一两件最为重要任务办好,做得漂亮。毕竟,我们是在挂职锻炼,部分精力还在党校工作上面。同时,有表现有时也不必在挂职单位,例如,我在《杭州日报》理论版《学与死》发表了一篇约5000字的文章,大家碰到我就说:姚老师在杭州日报发文章了。
以上是我关于青年教师如何做好挂职锻炼的两点不成熟的体会,希望能对今后青年教师挂好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