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一名外卖小哥,想转行做什么好?
上个周末,一位网友给我的后台留言,他说自己今年24岁,是名外卖小哥。老家在安徽,来杭州打工好几年了。
虽然做外卖这行收入一个月好几千,比去工厂上班强,但是他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加,持续送外卖也没有前途。
小哥在留言问我:如果想要转行,可以做什么好呢?
这样的问题在外卖行业里恐怕不是个例,许多人送外卖时间久了,也会产生一些职业危机感。
对此,我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我对现状不满意,想换个行当,您看我做什么好呢?”
在我咨询的经验中,时常会碰到这类似的问题。但一个人自己对自己都无法找到答案,又如何指望一个陌生人给你指条明路,告诉你这样做就一定会前途更好呢?
当然,有人也可以说,去做公务员、去做老板这些更有前途,是好工作。
但我想说,那叫做“正确的废话”。
放到公众的常识里看,做公务员或者做老板这些,要么稳定待遇好,要么赚钱多更风光,是大部分人都梦寐以求的。
可是,既然人人都知道,为什么不去做呢?
答案很简单,做不到呗。
比如当公务员需要参加统一考试,那就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比如做老板需要艰苦创业,还有巨大风险,可能赚大钱没有,自己的老本都亏进去了。
可见,你认为很好的工作,为什么没主动去干反而要问其他人,原因就是自己也觉得很难做到。
那么放眼职场,有没有一份自己能干的,有绝对更好的职业呢?我觉得找不到那个笃定的答案。
因为职业的本质就是人岗匹配,并且这个过程还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好工作需要去验证,并不是想象出来的。
许多人希望转行,但是却迟迟没法开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觉得主要的一点是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没有,就意味着前行的道路上失去了指明灯,心里就没了底气。
职业规划的内容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对自我的认知,是指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这些,若对自己的这些特点都不了解,无法洞悉,那么去转行换工作就是无头苍蝇。
比如那位外卖小哥,来问我这样的问题。
问题就一句话,但是我根本无法知道他对什么行业感兴趣,除了送外卖还具备些什么能力,以及他对工作的基本评价,又如何能快速地给到对方那个想要的“标准答案”呢?
若我可以直接告诉他,那多半也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并不一定适合他。
第二部分就是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包括行业、企业和职业,因为只了解了自身,却不了解外部的职业环境,那就是知己不知彼,最后很可能也选错了“对象”,上错了“花轿”。
我所遇到过的许多来访者,对于转行这个话题,基本都是缺乏清晰的职业调研的,没有做过调研,很多信息或概念,都来自于个人主观想象,往往就是不真实的。
有了职业规划以后,怎么真正能落实好转行这件事呢?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六个维度评估准备度。
一是金钱资本,比如外卖小哥希望转行去做技师,那么必然要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证,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成本。
二是时间资本,任何一次转行都不会是一蹴而就,千万别想要几天时间或者十几二十天马上就适应了新的工作,合理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评估一段转行的适应期。
三是精力资本,从职业调研到参加求职面试,这些都需要精力的投入,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却又想要华丽转身,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四是经验资本,还是拿外卖小哥转行举例,如要转做技师,小哥过去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呢?假如没有,恐怕面试官都不会给面试机会,能事先积累一些经验非常重要。不管是兼职还是实操培训,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
五是技能资本,主要指一个人对新职业了解后,需要认识到有哪些能力方面的要求得达到,才能如愿转型。
六是人脉资本,所谓隔行如隔山,要顺利转型,最好是进入这个领域的圈子,多认识一些专业人士来给自己些意见。
完成了上述六大资本的准备,每一项的准备度分值都达到6分以上,才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