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CHIN1-N,(https://xueqiu.com/4001292309/148928860)
前两天测算了几家业内知名房企在手项目的盈利情况,结果不少项目出现亏损,甚至有到-100%净利率的情况,有些人对这些知名企业的项目能大比例亏损感到很不解,于是被逼着分析了原因......
在XX等传统房地产企业的投资管理方式和企业制度流程下,拿地出现微利和亏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分析如下:1.XX等房企在投资线条上的各位同行,年度考核工资待遇职位升迁都与拿地多寡高度相关,而投后考核占比恐怕比例很低,甚至不足一成。
2.房地产市场上总会有起伏波动,在市场火热,地价高起的年份,肯定也会出现按照当时销售量价可以测算通过的项目。
3.这个时候,投资线条的同行,即使可能意识到市场过于火热,拿地可能会出现一定风险,但是投后占考核比例过低会让他们甘于冒这个风险,甚至还会让营销同事配合设预期涨幅系数。这是因为未来相关奖金与利润只是正向时挂钩,拿高价地有可能赚钱,没可能亏钱,但不拿,别说奖金机会,年度考核都要变差,那么考核制度在市场火爆的年份就变成了奖劣罚优。
所以,在某些年份集中出现大量的亏损项目也就不足为奇,而且只要各传统房企相关投资管理制度不变,未来一定还会继续出现亏损项目。
(以上未考虑新区域战略性开拓、冲销量增评级以降融资利息等主动亏损的情况)
如何能根本上的解决或缓解这一问题呢,请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