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事业单位做编外人员还有出路吗?
在事业单位做编外合同制人员,确实要忍受悬殊的待遇差。
编外合同制人员人工成本可能只有5~6万元左右,而在编人员却能够高达二十五六万元。
在编人员有完善的工资增长制度。国家统一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表,每年考核合格会晋级一档薪级工资。编外人员一般工资就那么些,缺少正常增长机制,用工成本还包括单位承担的五险一金部分的。
绩效工资也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个人基本工资情况不断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待遇。比如午餐费,个人只需要掏一元钱剩余的政府补贴。编外人员则每月至少要花费四五百,自己掏钱。另外,还有交通补贴等等。
精神文明奖一般是事业单位必发的奖项,好点的单位能达到2万上下,编外人员一般是没有相应奖励机制的。不过听说在街道办事处等一些好单位的岗位,编外人员还能够发放在编人员的一半,这就是相当幸运的了。如果没有任何文明奖发,很容易编外人员就能产生一种工作是大家干的,甚至工作编外人员承担的还更多,结果奖金毛都没有,非常丧气的感觉。
另外,还有冬季取暖费。编外人员的经费一般是包干使用,财政是不会考虑的。
前一段日子,听说在编人员发放了一笔综合物质奖励,具体金额相当于编外人员一年收入了。有的单位编外人员又是一分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我只能拼命的告诉自己,“我不想听、我不知道”。要不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影响非常大。
在编人员有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的六险两金待遇,不在编人员只有五险一金,未来退休的时候养老金会差距非常悬殊。
确实各种待遇,在编和不在编相差好几倍。可是你能因为这种事情就工作不干了吗?职能是气话而已。如果能不干,我早就放弃了。
人总是喜欢得陇望蜀。过去的时候,我总是想在编外将就着工作,不停的考事业单位或者找机会获得编制。可是由于学历限制、不好好努力准备,再加上工作生活各种因素影响,始终没有考上。由于没有背水一搏的勇气,就这样时间慢慢过去,感受着温水煮青蛙。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了,渐渐的真的放弃考取编制的机会了。
说实话,我不希望年轻人跟我一样。你如果有本事、有能力,觉得自己能考取编制,那么就应该专心去准备,去该上辅导班上辅导班,拿出高考的勇气和努力来准备。否则,一边在编外岗位上干着,一边耽误着时间,真的没有必要,只会让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是一个过来人的建议。编外工作不会为你考试多增加一分优势。
另外,现在考到编制的男同志是比较少了。毕竟女孩子喜欢静,天生爱学习,考试方面确实比男孩子要强一些。再加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初始工资确实挣不太多。只会按部就班的增长工资,不会让你穷,也不会让你暴富。对于男孩子要结婚生子买房子,可能真的不适合去体制内按部就班的过日子。除非家里有矿,不缺钱。
所以,世界是复杂的,只要努力才会有好生活。不努力,光羡慕别人,也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