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财富自由难吗?
前几天,有个读者在我的后台留言:
“我刚大学毕业两年,工作枯燥而无味,我每天都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财务自由?”
一想到这个目标,我就焦虑不安,这点薪水,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目标?
在我看来,年轻时财富自由还是不难的!
想想我们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我们共同享有各种资源和平台,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很有钱,而有的人却生活的十分窘迫,一贫如洗。
这原因还是方法和思路不对。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主动收入,另一个是被动收入。
主动收入需要花费时间、投入精力,通过付出脑力劳动或者体力劳动来获取收入,这是一种普遍的收入方式。
被动收入是指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被动获取收入,比如通过收租金、投资、理财等方式。
像增加主动收入的方法常见的是搞副业,我身边一个朋友就手握8个副业,收入是主业工资的10倍。
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搞副业,家教、翻译、sales girl、代写、化妆师等都搞过;还和同学折腾了不少小生意,公众号写作和珠宝生意等,还在继续扩展中。
副业之余也对增加被动收入有了新的领悟,陆陆续续投资了6套房,涨幅收益都非常理想,现在也在收租中,平时也会做基金投资增厚资金利润。
他实现财务自由的经历给我启发很大,获取财富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行动起来。
要不断地培养赚钱意识,同时把意识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日积月累,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财富越来越多!
为什么我鼓励大家要有副业思维!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一句话:如果你30岁之后,收入来源只有工资的话,毫无疑问,你的职场规划是失败的,你之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算笔账吧,假如你现在每个月工资5k,干得好,5年之后月入12k,其实你挺满意的,因为工作稳定,还离家近。
但你察觉到了么,你的财富天花板也就在那儿了。
打工者通常会有这样的思维,我干多少活,就拿多少工资,干得多或贡献大,我就多赚点。
但现实是,只拿工资的日子只会越过越难。不出意外,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增长,绝对赶不上他的消费需求增长。
你看是不是这样,假设你现在二十多岁,拿着几千块的薪水,有事没事还能去东南亚旅个游,日子过得挺小资,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你一旦过了30岁,心境就不一样了,没胆量月光了,买车买房要钱吧,父母医疗费要存一笔吧,要是结婚有孩子了,存款有几个0才够花呢?
工资只能替你解决一些暂时性问题,但在长期问题面前,工资是无力的。
上班消除的,只是“没钱”的恐惧,并不能消除“没钱”。
所以我经常说,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老想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要想的是,如何让你现在的努力,在未来也能赚钱。
现在,是危机!也是转机!
这场疫情,让很多人的安全感降到了最低点。
裁员、公司倒闭、降薪……年轻人们开始焦虑了,再也不敢报复性消费,开始学着像父母一样精打细算。
其实,焦虑的话题总是隔几天就会换个新的花样出现,但说来说去,大家焦虑的还是同一点——没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要生活,要养家糊口,要买房买车,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是每个月的工资,像极了生理期,一月一次,除去各种还款,一周左右就没了。
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谁都不能指望只靠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一辈子。未来的路得靠自己:
第一、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
第二、保持时刻学习的心态;
第三、做好未来的规划。
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看着可能一个月留不下太多,实则利用复利思维,一年后、十年后一定是个意外的惊喜。
我接下来要做好的3个规划!
1、职业规划:让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有意义,现在我就专心经营公号,服务更多志向道合的人。
2、保险规划:为家庭的后半段提供保障,无论如何,都不至于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要维持较高的生活品质。
3、理财规划:从存款的资产配置中走出来,继续买房,并适度增加股票、基金等风险型资产配置。
很多人在后台留言说,现在余额宝回报率太低了,也觉得理财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但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还有很多人连基金和股票有什么区别还不知道,就在某宝里的基金专区一通买,盈亏完全随缘。
十分建议理财小白在盲目投资之前先听一下新浪理财大学与钱猫学堂合作推出的课程《工薪理财第一课:十招教你逃离死工资》
仅需19.9,省下一杯喜茶的钱,即可开启你的理财之路!
又减肥又多金,何乐而不为呢?
立即试听:新浪理财大学
课程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