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消息!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通知,私立医生也可以评职称了
国家卫健委牵头十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提出一系列优惠政策。
在众多政策中这或许是最吸引医生眼球的一条,即使离开公立医院体制进入私立机构任职的医生之后也可以评职称了!
来源:官网截图
各地社会办医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同等参与职称评审,且不受岗位比例限制。面向社会组建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社会办医行业组织和社会办医人员。
医生作为一个培养周期极长的职业,在求职过程中除了短期内能拿到的工资外,长期的晋升机会、医院的学术科研教学资源都关系到医生后续职业生涯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称就是医生定价的硬通货。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每一个头衔都明确地标着不同的身价,也就是所谓的「越老越值钱」——而这些,都只能在公立体制内获得。
对医生而言,一旦离开公立体制,就可能意味着「停止晋升、停止变得更值钱」。许多此前离开体制的医生,也常常因为这个原因重回体制。
因此,尽管近十年来,社会办医已经开始快速生长并初具规模,目前许多私立机构纷纷开出公立体制内2~3 倍的价码,但始终难以匹敌公立医院的巨大资源优势。此前出走的知名医生宋冬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坦言,大量优秀的人才依然留在公立医院。
而现在,意见提出私立机构医生也可以评定职称后,相当于开通了原本公立体制内独有的「晋升通道」,社会办医的吸引力升高,医生出走的犹豫门槛或许又矮了一截。
来源:pexels.com
下面跟着圈圈也一起来看看《意见》里还有什么其他重点消息!
在职医生可以申办医疗机构、诊所
首先值得行业欢呼的是,本次十部委联合下发《意见》明确提出了——允许符合条件的在职、停薪留职医务人员申请设置医疗机构。
在职医生不能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一直以来是行业的硬伤,影响了医师资源的自由流动。早在2017年,原国家卫计委修订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删除了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
虽然《实施细则》删除了限制在职医生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规定,理论上在职医生是可以申办医疗机构的,但是由于后续并没有顶层相关文件的支持,所以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放开在职医生可申办医疗机构的口子。
很多在职医生到当地卫计局咨询是否可以申办医疗机构时,得到的回复也是“没有文件支持”;很多医院的管理者也表示,在没有明确规定医生兼职后的工作量、责权、福利待遇等情况下,医院也没办法让医生出去做“副业”。
近年,虽然国家大力支持社会办医,鼓励医师自由流动,但文件多停留在“鼓励在职医师……”的字样上。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意见》明确地提到“允许符合条件的在职、停薪留职医务人员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允许”二字给所有中国医生带来了职业发展新契机。
那么如何解决兼职医生和主要执业医疗机构之前的劳动关系?
《意见》要求:制定多机构执业医师与主要执业医疗机构聘用(劳动)合同参考范本和其他医疗机构的劳务协议参考范本,合理约定执业期限、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医疗责任、薪酬、相关保险等,明确双方人事(劳动)关系和权利义务,支持和规范医师多机构执业。
简化准许审批服务,取消床位规模要求
《意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部分内容如下:
于2019年底前出台省、市、县优化社会办医跨部门联动审批实施办法,明确跨部门医疗机构设置申请审批首家受理窗口负责工作机制,明确各审批环节时限要求。
设置20张床位以下或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医疗机构,可实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
2020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要出台简化不同类型医疗机构设施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的相关配套政策。
进一步放宽规划限制。政府对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作规划限制。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实行告知承诺制,取消床位规模要求。
来源:pexels.com
优化医保!6个月可进医保定点
《意见》不仅简化了社会办医的审批环节,还对医保管理服务进行优化。《意见》提及要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纳入定点,进一步扩大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的覆盖面,社会办医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3个月时间。
未能通过申请的,必须在3个月的评估期限结束后告知其缘由和整改内容,以方便其再次申请。
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从开办到拿到医保定点资格有望只需6个月,这个速度对资本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这些类型的社会办医,大有所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提到一些可能大有所为的社会办医机构,可为社会资本提供一个参考:
社会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可提供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主要提供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比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复、护理、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将大幅增加,为社会办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在一些紧缺专业领域,像儿科、精神科、妇产科、眼科、医疗美容等,社会办医也大有可为。有的社会办医已经在这些领域建立起学科优势,形成了品牌影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还有,一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像医学检验、血液透析、医学影像等等,也是社会办医可以重点布局的领域。
社会办医开放,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压力,医生们也会选择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来源:《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原文、医学界全科频道
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中心(Open Access Journal Research Center)总部位于英国,已在中国设立代表处,旗下OAJRC·中国聚焦于国际开放获取(Open Access,亦称“开源”)中文期刊的研究、出版和发行机构,研究范围涵盖生命科学、医药卫生等领域,将建设成为一站式的中文开放获取科技期刊集成平台,集中展示、导航中文开放获取科技期刊。国际临床研究杂志、国际医药研究前沿、国际外科研究杂志、国际应用数学进展、科学发展资讯等研究范围涵盖生命科学、医药卫生、数学与物理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