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冲着发财,但是待遇毕竟是绕不开的话题。了解商务部的前辈能说说对比对比也好!
-----
题主小语种出身
16年初考上了但是最后还是没去
不是觉得待遇不好,就是觉得可能整个氛围不太适合自己
希望大家都好。想考的也加油!
魔法部待遇就别说了,国家部委统一工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想赚钱,对不起,驻外去,要不就去企业,别考公务员。魔法部最坑爹的地方在于国内没有机构,也没有行政权力,这就意味着你在国内办事很难,也基本没有任何权利,只是听着好听而已。
有人会说:地方上有外事办!!!……
在住房上,08年奥运会中央要求魔法部办事,所以优先给魔法部解决了一批房子,从此之后都是统一参加中直分房的。魔法部本身权力不大,据说和其他中直机关PK的时候要到的房子相对少,排队等吧。
还有,魔法部相对很不自由,家规很严,你每天看到的很多东西都是机密(自行脑补)。私人出国要汇报和审批。前年好像统一集体收了一次私人护照。据说外交护照不得用于私人出国。(听说,不知真假。)
工作上,我之前的导师长期借调条法司工作,非常辛苦,加班是常态。出差很多,都是国际上的,需要倒时差。驻外应该轻松一些,尤其是一些小国。
好处:各种场面见得多,有国际视野。工资虽然不多,起码能过得比较体面。一辈子可以走遍世界,外交护照各种优惠。身份受人尊重。口语好。小孩可以上国际学校。配偶可以带身边(要求不高的话补贴还是可以的,之前每个月三千五,现在应该涨了。而且国家这两年对外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相信会进一步改观。)
如果是为了钱,不建议去魔法部。现在很多企业驻外干个几年收入超过魔法部很多,尤其是小语种。如果你是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政治国际法等(不好找工作 ),我大魔法部相对对口。
但是,魔法部是学外语出身的天下,尤其是北外,实力很强。而且,我们一直都看好的张昆生被……(自己去查)
前面说商务部好的,我只能xxxxxxxx,都要驻外,都一起在大使馆,没什么好不好的。之前的总参外派工资很高,我所接触的外派利比亚工资每天三百美元。不过确实很危险,收益与风险成正比。
———我的建议:离婚率和家庭两点不再赘述。如果是男生,可以拼一下。女生不建议去,因为要驻外,几年时间人就老了。我有个国关的学姐长得不错,成绩也好,考上后在北京相亲北京,男方条件很好,对女方也很满意,但是后来一听她说要派去奥地利使馆五年立马吹了。人啊人,太现实了,艹!学姐至今单身,可惜了。
——————
时代在往前发展,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懵懂走向成熟,不可避免的会自私、会势力、会过多的关注自身的利益,会去享乐,会趋利避害。
有时,我在想:社会出了给了我们一身铜臭,还给了我们什么?
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以上。
福利待遇好工作清闲
那是不可能滴,哪有那么好的事,在你驻外期间顶多会有点补助,当然驻外期间吃穿不愁,待遇会比国内的高一点是肯定的了,性价比不高,也可以说基本没有,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你工作性质和各种各样的保密规定的原因很难回国、很难回国、很难回国。
我在驻文莱大使馆工作了5/6年,2000多天,做翻译工作,期间利用探亲假只回来和家人团聚过不到70天,因为是个小国的原因生活非常无聊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说的是做翻译 事实上每天工作大部分就是处理各种跟当地人琐碎的麻烦,还有去那打工的国人一些签证啊什么的问题,不算很忙,下班后没什么娱乐活动,每天就回到自家的小院种种菜养养鸡上上网解闷了,住所也可以算是个简陋版本的小别墅吧,就是那种美剧里你看到的那种普通人家的房子,不算很好。
所幸的是文莱这个国家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每次出门都会有持枪警卫吉普车跟随,但这几年也见没出过什么大事,当地人也很朴实,除了比较贪小便宜外也都很好,生活比较平淡,时间不知不觉就熬过去了,至少作为单身狗不用太考虑家庭因素还是挺舒服的。
最后再补一句,派去大厨每个都手艺了得,我烤串技能点就是那时候加上去的,就这样,哈哈。
微信公众号:微光少年L。
说的太多,一些人会不开心。只能大幅修改了。不知道现在人是什么心态,似乎公务员就应该露宿街头,只挤奶,不吃草才行。说白了,公务员也是人,也得养家户口啊。本来待遇就不高,还总有人无端生事。
先说干货。
国内部分:本科生入部科员,工资+房补,每个月到手7000。每年年终一次性奖金,1200元。加上出差补助和加班餐补(很少),年收入10万左右。每提一级,工资涨幅1k-2k不等。近两年外交部国内工资刚涨过一轮,近期国内经济形势不好,短期内估计不会再涨。国内工资需要上税。
国外部分:本科生科员,工资+车补大概2万。每提一级,工资涨幅3k-5k不等。补贴视地区而定,越艰苦补贴越高,战乱地区还有额外补贴。驻外工资也是刚涨过一轮,近期应该不会再涨。
过节费:中央八项规定,目前没有过节费。过生日、结婚,工会会提供蛋糕券和小额红包。驻外使领馆有俱乐部,会定期组织一些娱乐活动。
餐饮:一日三餐都可以在部内解决,种类越来越丰富。驻外使馆有食堂和厨师,餐饮全部自费。
住房:刚入部分配宿舍,光华里、悠唐、南楼。女生一般在悠唐,男生一般在光华里。一个月几百块租金,最多可以住5年。之后可以申请配租房,租金2k左右,面积50左右,距离部内较远。分房的话,现在要等很久,随着级别提升面积也随之扩大,售价比市场价低。只能居住,不能出售。建议最好自己买房,驻外几年工资差不多够付首付。驻外的话一部分是集中居住,一部分在外租房住,都有相应面积、价格标准。
生活设施:部内有健身馆、游泳池、篮球馆等等,可以预约,价格很便宜。驻外使领馆,条件好的有各种健身器械、游泳馆、球场,条件差的没有娱乐设施。
假期:部内年假工作10年以内每年5天(工作日);10年以上20年以下每年10天;20年以上15天。驻外除了年假还有每年20天任期假(自然日)。周末、节假日正常休假。
配偶:驻外配偶可以随任,享受随任补贴。配偶不随任的话,也有配偶补贴,大概每月2k。配偶还可以参加内聘考试,考试通过后可参加内聘。不过一部分配偶水平确实堪忧,尤其从事领事接待工作,很容易被投诉,这方面日后国内应该也会出台相应政策。总体来说,随任往往意味着牺牲个人事业前途,不随任往往感情就淡了,时间一长,各种家庭矛盾层次不穷,离婚率相对偏高。
工作环境:部内相对压抑,一般2-3人一间小办公室。加班常态化,个别司局风气较差,没事也要坐着耗时间。毕竟现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生水起,外交工作确实任务量大。驻外使领馆要看地区,驻俄罗斯、美国等大国使领馆势必非常繁忙,工作压力很大;驻非洲国家条件相对艰苦,疾病、战乱威胁较大。此外,中东地区、阿富汗等,安全威胁大。
工作内容:国内分地区司和业务司,地区司就是分管各个国家,业务司包括行政、后勤、通信等。驻外的话,有不同部门,对口经济、文化、教育、领事、警务、军事等等。使领馆是大杂烩,国内各个部门(外交、商务、公安、教育等)都有外派人员,外交部人员主要负责外交业务。
再说一些缺点吧。方便大家取舍。
一是收入确实不高。考入外交部的大都是名牌大学生或研究生,几年之后同学年薪可能达到几十万,甚至百万。心理落差可想而知。驻外工资基本与深圳等发达地区公务员持平,但辛苦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二是远离祖国和亲人。外交工作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驻外四年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一些地区条件非常艰苦,疾病,特别是非洲地区疟疾,很可能产生终身影响;战乱,中非、中东、阿富汗,这些地区战火纷飞,恐怖主义盛行,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危;还有一些特别的国家,比如玻利维亚,首都海拔4km,堪称外交官的坟墓,对心脏有致命的负面影响。
三是工作压力很大。外交是一种斗争的艺术,尤其是在现在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中美博弈加剧的大背景下。比如22日刚刚发生美方要求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外交工作是充满挑战性的,要有充分的斗争意识。自然而然,加班常态化,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时间久了,身体都不是很好。
外交工作需要情怀。
古人讲修身、齐家、平天下。大丈夫志在四方。能够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是幸运的。回看中国近代史,国家四分五裂,饱受屈辱和摧残。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又哪里来的家和万事兴。
两手都要硬。军事、国防要发展,外交合作也要繁荣。
闲暇时会写写外交工作,或是外交形势,有兴趣可以关注下公众号:微光少年L。
我来回答一下吧。另外,本科进入根本没有7000到手,5000就不错了,不过这是体制内,司长也就1W多,你还指望多少钱呢
Top2化学专业考进去的。现在在某医药企业海外分部工作。
先回答几个问题:
1.男女比例,女生你要很优秀才能进来。所以本单位女生都一个个美的不行。男的嘛,能考上线的、花花肠子没那么多的、长得别太可怕的都问题不大。
2.自费留学(本硕博)都不好使。公费的另说。
3.离婚率很高,毕竟聚少离多,现在几个女的愿意为了你放弃工作。
4.毕竟文科重镇,基佬特别多。你是基佬,没人会歧视你,反倒是离婚率特别高以及到处驻外对你是个保护伞。但是升职你就别想了,单位据说都有LISTS。
5.高校问题:能遴选的北外上外外交学院不谈,其他的所有学校都是统一参加国考的。没有任何歧视。不过,不要以为清华北大就收到特别青睐,清华北大的人一个个花花肠子特别多(离职率高的清华北大传媒的超级多),见多识广不便管理。山大华科是青睐学校。
6.理工专业进来干嘛呢?理论上是为了多边会议(比如核能会议),为了国际组织参与(WHO等),为了环境问题啊等等储备人才。实际上呢,来了以后啥也干,秘书啊跑腿啊写文件啊之类的。毕竟机关吗。
7.驻外问题:所有人无论长短都要驻外,男的女的都无例外。一般2年好国家2年差国家。要想升职必须驻外。
8.住房:肯定有的你住,应届生300房租。博士刚进去就有单间,本科生3年有单间,6年能有个小套间(都在城区)。
9.工资:同样国家不会亏待你,硕士进去3年后如果去非洲艰苦地区,工资和华为客户经理相差不大。但是面对的就是恶劣环境。在发达国家一个月也就2万。国内就别多想了,博士进去月工资985硕士码农的零头。
10.小孩上学:国家肯定不会亏待你的。清华附中有定点班。户口上学通通不用操心。当然了,孩子必须要面对分离以及更换成长地点。
11.如果你是个特别浪的人,作为国家单位,你的行动是被严格管控的,而且趋势越来越严格,国内工作人员出北京要报备,国外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可以离开住所和单位。
总结:
要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不要来。
如果喜欢浪浪浪不喜欢体制内约束,不要来。
理工科尽量不要来。
国家责任感强的,愿意融入历史进程的,来。
有仕途企图心的,来。
分享个工作体验:在非洲工作的时候,有个国内做科研的同学来非洲医疗支援。给我说:“哇,你的工作真是有面儿啊,高大上。”还认识了一些华为中兴的地区经理,看他们满世界跑,也是羡慕我的工作,真是有权力啊。但是我最后还是离开的这个体制。因为见的多了,就不想在这个牢笼里了。
前任是外交部的,了解一点。
很多人看重魔法部的待遇就是户口分房和教育了吧,入职给北京户口,熬5-10年分套房,没有产权,不能交易,就是说不能变现(好像严格的说也不能出租但是事实上很多人在出租),中间辞职需要交回或者补差价,总之别做干几年发现不合适拿到房子就走的黄粱美梦。教育这一块外交部还是很给力的,如其他答主所言,上面有两位大佬,可以搞定北京市政府,解决外交干部的子女教育问题,好像实验二小史家等顶级小学都有名额,前几年有个北京市高考状元好像就是外交干部子女。
收入待遇都是财政部统一规定的,按级别年限来,科级六七千吧,处级一万上下,没有地方政府多发过节费高温费之类的,年底多发一个月基本工资,两三千块钱的样子。常驻时候地方越艰苦收入越高,最高是玻利维亚(不确定),好像是多了什么高原补贴,一年五六十万的样子,非洲中东有艰苦补贴,局面动荡的国家还有战争补贴,而欧美发达国家反而是收入最低的,一年二三十万吧。(艰苦国家没地花钱,发达国家一不注意工资就买包买衣服花光了)。常驻一般是4年差国家,4年好国家,比较公平。
常驻期间可以八折的价格带辆BBA回国,而且可以直接上北京车牌,不用摇号的。(这点真心羡慕)外交部的停车场里的车应该是所有政府部门里最壕的。但是回国后每个月的工资养车有点吃力的说。
基本上就是这样了,可以说和他们的付出相比的真的不算高,甚至很低。按时下班的时间真的很少(还以为这是公务员最大的福利),遇到访问开会什么的前后一个多月忙到后半夜也很正常。常驻期间就更加艰苦了,一般我们以为的游山玩水走遍世界,事实上一年就20天的年假,平时上街买个菜都要报备,有的国家出去买菜还得轮流去,穿上防弹衣,要警察保护的那种,和家人朋友也是一别数年。总之外交官的荣誉的背后,是孤独、辛苦和牺牲自由换来的。
下面说一些微观的地方,只是个人感受观察而已。外交部绝大多数都是北外和外交学院的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翻译外交”的局面。印象很深的是第一次和她同事(曾是同学)见面,他们第一个问题是问我学什么语的(我是上海交大理科小硕)…… 我当时就呆住了。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圈子很小,有一部分是中学就读外语学校保送的上大学学这个语工作还干这个语的工作,有点“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思。刚开始觉得挺可爱的,后来渐渐发现可能是从事了特殊职业,我接触到的外交官们有点狭隘性以及过分的优越感。比如坚定的觉得除了清华北大,北外就是最好的学校了,当然也像在其他答案里的北外人动辄强调的那样“北外的高考分数线比清华还高…… 好多同学分够了不愿上清华北大才上北外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不是一直说清北复交么?当然嘴上不敢这么说(心底是不服气的)。人家清华北大的就不会动辄拿高考分数说事,反而让人觉得这个最应该有见识的群体有点小气。只好侧面的说,所谓大学,不是高考分数和就业啥啥的,是在于大师,是在于思想。
PS:清华是我遗憾的梦,高考没考上退而求其次,《无问西东》看得我热泪盈眶。
真切认为一个大学应该有文理科,最早的大学就就开设了哲学神学医学数学,这样去听听跨学科的课可以互学互鉴。你可以用诗感受世界,也可以用数学去感受世界,但你最好还是用数学去面对世界。大学教育首先是通识教育,其次才是用以谋生的专业。
建议现任和未来的外交官们,语言只是工具而已,用量化思维,用数据说明问题,哪怕你学点经济学呢?咱们的外交事业归根结底不还是要为GDP服务让老百姓多赚点钱么么?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外交官在享受荣誉的同时,也得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个数。对外交官这个职业是有尊敬的,但也希望外交官们不要翻译至上,对于那些准备考外交官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是真正的沉默隐忍愿意牺牲自由以为国奉献,而不是为了远远的拍一张马克龙发个“好帅"的朋友圈满足年轻的虚荣心而已。
前任也玩知乎,匿了。
当然如果你看到的话,还是那句话:
清北复交,从来就没北外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