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对中国领导层的划分还不是非常的清楚。那时候我只知道我爸是有司机的,他的司机开的是一辆桑塔纳。我也知道当年的那辆桑塔纳价值是18万,可是我真的不知道,18万在那个年代代表的是什么?现在慢慢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开得起桑塔纳的人非富即贵,想要购买它除了要有钱,还要有相应的介绍信和指标才能购买到。
桑塔纳是以一种旋风的名字来命名的,大众公司希望他们的桑塔纳汽车能够席卷整个汽车市场,而后来的发展情况也证明大众公司真的做到了。凭借着当时德国大众出色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大众桑塔纳在短时间内就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认可,很快就风靡全中国。
在中国第一次组装桑塔纳(参数|图片)之前,我们仅仅有生产两吨卡车和上海牌轿车的经验,不但产量极低,工艺水平还非常差劲。当我们的工人第一次看到桑塔纳的时候都非常的震惊,原来这辆车不是通过敲敲打打的方式生产出来的,而是要通过拧螺丝的方式生产出来。不但每个螺丝都要有自己的扭力要求,甚至在安装的时候也要有完整的温度和洁净度的要求。一旦装不合适或者装错了,那就意味着报废,花了高额资金买进来的进口零部件就算是彻底浪费了,这怎么会不让中方工人心疼呢?国内组装第一台桑塔纳时,工人纳闷了,做这个不用敲敲打打?
当时我们希望照样使用这些报废零部件生产汽车,但是德国工程师却坚持着死板的标准。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人家的来,当时真的不知道报废了多少零件。在德国工程师的监工下,耗时两个多星期才组装出中国第一辆桑塔纳,并且在1983年4月11日正式下线了。
当时的桑塔纳质量真的是没有话说。一辆桑塔纳开上十年都不用大修的。我当年考驾照的时候,用的车也是一台桑塔纳,跑了有60万公里,但是不管是离合器还是变速箱的配合都非常流畅。关键是教练还跟我说,这车的公里数曾经被清零过一次,之前这款车到底跑了多少公里已经没人知道了。由此可见,当时桑塔纳的质量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