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很多,主要看自己适合哪种。
你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到做副业里?像很多长期坐办公室的要时间没时间,要人脉没人脉,要资源没资源,要销售经验也没有,这样的人赚钱的副业他们都做不了,因为只要是赚钱的事都需要投入。所以只能做些简单不用脑子的粗糙兼职。像本人做的套小店副业,就需要有一定人脉,或者销售能力。如果再勤快努力些,收入比普通上班强还是很正常的。
所以选择副业要先看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类似兜里装1块钱进商店,要先知道1元能买什么!
到了2021年不是很多人还有负债而是负债的人会越来越多,一场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几乎全面停顿,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大多数人的生活,工作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你问拿什么来拯救自己?首先要看你负债多少,债务结构是什么?重要的还是看债务结构,你的负债是房贷,车贷?还是信用卡、网贷?如果只是房贷车贷属于长期负债基本上就需要稳住自己的主业,保证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基本上问题不会太大,最糟大不了卖车卖房生活质量下降一些,挺一挺也就过去了。如果是信用卡和网贷负债就比较麻烦一些,如果数额不算大建议能找亲戚朋友先借来还上是最好的,如果数额太大也没法借千万不要以贷养贷,那样只能让你越陷越深。具体怎么做我的看法是”强制上岸”具体怎么操作这里就不多说了,你可以搜一下,随便搜一搜要多少有多少,因为欠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下面来说说副业,副业肯定是能做一定要做的。具体做什么呢?首先是需要投资的项目最好不要碰,基本上都是被人割韭菜的。高风险的项目不要做,什么股票,期货,数字货币这类的高风险项目不适合负债的人进行操作,负债的人都有一个心理特点想赚快钱,让自己尽快摆脱负债。越是这样心态越不好控制,越容易冲动和不理智就越容易犯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雪上加霜。那什么副业适合负债的人做呢?肯定是要去找投入最少,最好是零投资的项目来做。目前来看自媒体是一个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写作,拍视频等获得流量,再通过流量获取相应收益。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东西选择好相应的领域来进行创作,当然这不是一个能让你一夜暴富的途径,需要你长时间不间断的输出才慢慢有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入可能会超过你的主业。对了现在做今日头条发微头条和悟空问答之前是需要有1000+的粉丝量才能有收益,现在已经下调到100+粉丝就有收益了,现在是个好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最后,如果心态好的话其实也可以每期买几块钱的彩票!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会建议去买彩票的,因为这是不劳而获的想法,有的人甚至会陷入一夜暴富的幻想中最终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所以我说如果心态好,这个好心态是指什么呢?是指对凡事都报有希望,人有希望才会努力,什么希望也看不到的人也就不会去努力了。做自媒体一开始收入不会多,但要报有希望,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收入会越来越多,相信爆款也会越来越多,这样自己才会有动力去做。买彩票也一样,就是相信人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惊喜,相信自己不是一辈子倒霉,也会有幸运的一天。一天两块,四块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给自己买个希望,给明天醒来买个惊喜!加油。
题主不仅一题两问,而且开头说的也不对,下面我们来分析解答:
一、什么叫2021年有很多人还有负债?自从信用卡泛滥推广,花呗借呗网商贷还有微粒贷开放后就有很多人不仅提前消费,而且还有很多人套现创业,提前消费或套现创业能掌控好按时还上的有不少人,但仍有起码一半的人不能按时还款造成负债,还有其它利率更高的贷款平台不算,所有说不是2021年还有很多人负债,而是一直有很多人在负债,只是2020年疫情爆发后造成很多实体店或工厂倒闭导致贷款无能力良性循环还上,还有打工的几个月没收入但正常消费需要开支至使无力还贷,只能说疫情是负债爆发的引火线,疫情没发生时还能免强维持而已。
二、拿什么拯救自己,实话实说:
1、靠认知来拯救你自己,别再轻浮生活,认清现实,正确面对现状。
2、靠决心来拯救你自己,困难是暂时的,有决心摆脱不是难事。
3、靠行动来拯救你自己,决心不是嘴上说说,晚上想的多又好,第二天就没事了,赶快行动起来,否则一切为零。
三、目前什么副业好?
如果你现在主业都没有就不要谈副业什么好做,主业稳定后留点积蓄再说,有了积蓄你还要有时间,有了时间选择先观察投资少的谨慎切入(地摊经济五花八门都能赚钱),零投资的副业当然也有,比如:自媒体、补习老师等。总之没有一样是好做的。
以上的回复不知道大家满意与否?
我是根哥,原创不易,欢迎探讨加关注!
因为负债压的喘不过气来,现在又因为疫情工厂停工没工作,没工作也就没收入,想找找副业还不知道上哪儿找?天天盼着早点控制住这疫情好打工挣钱去。
我们这里做布艺的多,只要你有销路就有货,可以说货源多多,网店多多,还是生产洗涤用品基地,洗衣液,洗衣粉,洗洁精,柔顺剂,肥皂,香皂应有尽有,一句话有销路就有货。
图是做沙发垫用的小缎带
我认为A股继续扩大到3800点在本周是相当有压力的,截止2021年1月14日收盘显示,沪指下跌0.91%,收报3565.90点;深证成指下跌1.92%,收报15070.13点;创业板指下跌1.31%,收报3089.18点。而在剩余的两天时间里大盘很难从这波下跌中脱身出来,不过未来相信还是有机会。
前段时间股市快速上涨主要是机构报团热股而上涨,上演了一目大盘上涨而个股下跌的情况,而当前报团股遭遇重创下跌,另外1月14收盘显示大盘下跌,但个股也涨多跌少,其中上涨2563家,下跌1560家,平121家,可见一波热度过后一些优秀的个股开始反弹。
我认为A股在过去低迷震荡较长期后2021年还是会走出健康的路线,虽然我不认为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上升到3800点,但是个股中一定有很多值得投入的机会,只要把握住这些优秀股,有机会跑赢大盘,走出一个自己的牛市路途。
三大股指近期齐涨主要来源于外资对A股市场健康走向的看好,机构共同跟进牛股报团上涨,我认为这一现象依然会轮流出现,即使股市跌多涨少依然有能力足够支撑大盘的上涨,大盘也不会向个股示弱,因为未来大资金都将在机构手里,散户投资将会减少。
我认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情况抓住机会,寻求低位潜力股开始布局,到目前来讲A股虽然在下跌,但是结合个股和大盘来分析还是有很多值得投资的地方。
本文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如果您也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投资君一起学习了解更多投资知识!
3650区域有压力,大概率会有回调,支撑在40周均线处。
3800点是开胃菜,我是看到4500的
本周不可能到3800
机构预测,2021年上证指数高点,在4900~6000区间。
满仓干就是了
不要做梦了,3800-41000每天没有二万亿,不可能过去
悬,假以日期,能!
别太急!!刚则易断,盈则易亏!!!
本周看3300点
可能是船大难调头。边调仓边战,规避风险。但是越跌基民越加仓,基金的结局就是稳稳赚钱,赔了基民饱基金。所以基民加仓要了解行情数据,控制风险。不然是基金韭菜。这是我个人愚见观点,不作投资建议!
一、基金抱团优势
可能有两点,一是让价值投资深入投资者的内心,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误会;二是让场外的投资者未来有很好的机会可以超低价买入大量的成长型股票,因为它们将是短期的弃儿。
二、基金抱团劣势
抱团取暖发挥到极致的后果就是基金高度控盘茅台等股票,一旦遇到投资者集中赎回基金,这些股票将会遇到短期的流动性风险,而其他没有基金呵护的股票可能跌幅很大,去无法吸引管理层的注意,最后形成资金对于股票的自我缩容状态,股市也将人为造就冰火两重天。
结局就是一塌糊涂!
一个人的所谓成功,不是生来就具有的,其主要因素还是靠后天的不断努为。但不具备以下条件也是不会有成功的:
1、有自身的聪明才智,有正确的思想,有远大的报负,有不屈不挠的吃苦精神及超凡的能力。
2、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及机遇。
3、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
4、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作基础。
5、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可行项目。
细心观察,你觉得事业上有谁算是成功人士,他们是否占有这些方面优势?如果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人士,除非他是个神仙。
回答完毕!
我不想为自己的不成功找任何借口,因为我知道马云的爷爷是“黑五类”,马云成名之前只是一个普通高校教师;马化腾出生于海南东方市八所港,第一份工作是深圳的一个小公司职员;王健林自小在四川广元市的小镇上长大,行伍出身;刘强东出生于江苏宿迁市农村,家境贫寒;许家印出生于河南周口市农村,自幼丧母……
首先,你得承认,其实这个社会是分阶层的,说没有阶层的都是自欺欺人。上层的精英阶层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也就是说他的人脉资源非富即贵,而这些权贵之人掌握着社会大多数的资源或者影响一些政策的制定,他们的子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而寒门子弟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毕业后,权贵子女通过父辈的社会关系,可以很轻易就到喜欢的单位上班或者自己创业。而寒门子弟毕业后,还在苦苦寻找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两厢对比,在成功的路上,谁出发得更快更早,一目了然。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谁最先起跑,谁不走弯路,谁就最快跑到成功的终点。
其次,少数没有社会背景的人逆袭成功是极个别的特例。一些无背景的普通人由于自身天赋或自身努力,从众多平庸之士中脱颖而出,具备了跻身精英阶层的潜力,若遇上有社会背景人士的赏识,也可以借力成功逆袭。但这种概率毕竟太小,无社会背景的普通人要想凭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要比有社会背景的人要多数倍。多数人的一生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基本已经被定义,永远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巅峰,充其一生也只是挣扎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习惯或者说的接受于自己的平凡。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谓的成功就是能让自己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而自媒体时代为广大不甘平凡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公平的平台,它不需要社会背景,不需要你有钱,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有才,你一样可以像众多网红一样获得成功,赚取自己让自己满意的合法收益,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生活的理想其实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不是吗?!
无背景者奋斗终生,扺不过有背景者诞生时啼哭几声。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人是否成功,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内部因素;其它的都是起辅助作用的。是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对个人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不可小觎。外部因素很多,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因素。这点很象你说的社会背景。在这样家庭中出身的人,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对个人成长是有益的,就是走入社会,父辈的光环或多或少使其受益,这是不以个人愿意与否所能决定的,在影响的程度上,主观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是亲友,好人因素。沒有社会背景,但在工作中受到同事朋友,长辈,师傅,师长,好心人的帮助,也可成功,只是个人付出会比前者多一些而己。
三是客观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人们常说的机遇,这些因素缺一不可,需要我们善于把握。
以上无论哪种因素对我们的帮助,都离不开个人长期的能力储备。外因再好,内因不行,不会有成功!合适的温度能使鸡蛋孵出小鸡,但再合适的温度不会使石头孵出小鸡。所以,人的成功核心是自身的强大,只要你肯付出,而又足够强大,成功就在向你招手!
太对了,在这个拼爹的时代,背景太重要了,可以少奋斗N多年。
"成功"的人:
有的是靠社会背景,有社会背景的,是一条直径;
也有没有社会背景的,"成功"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这种"成功"者,值的致佩!
有的是靠不折手段,邪门歪道,或者是黑道"成功"的。
谢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是什么?"成功″有多种。如果是靠社会背景,只能说是投胎的"成功",这句话不对。说这句话的人的本意,应该是:很多人的"成功"背后是靠社会关系背景,只能说是投胎的成功。
如:富二代当上商场老板很容易,社会关系背景是父母有钱、有客户资源,这就与投胎的″成"功有着直接的关系。″成功"的拥有了自己的超市,也″成功"的拥有了超市老板这个地位了,真的没费什么劲就"成功"了,这就是″成功"!对不对?。这样的″成功"在当今社会确实有好多人、这个不假,你说这句话对还是不对呢?。至于超市开下去的结果如何,那就另说了。
像这种″成功"我个人把它称之为"继承式的成功",这种"成功"的类型有好多种,如:″成功"继承遗产,股权、公司、企业等,这种"成功"算是投胎的"成功"。
还有一种引导式的"成功",如:你出生在一个懂教育、会培养的家庭,或很重视、想方设法培养你的家庭,而且这个家很有实力把你培养成了音乐家、美术家、科学家、企业家等等,什么研究生、博士、硕士等等都算是"成功",因为″成功"是有大小吗!。虽然这样的成功里面有你的不断努力,但是归根结底还算是你投胎的″成功"。
有句成语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家庭,这个家庭不管在你出生前或出生后,有人当了官或企业高管,你日后也会跟着有好多的小"成功"、甚至也有大的"成功″。像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靠社会关系背景的"成功",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情况有很多,这种情况归根结底也是你投胎的"成功"。
当然了,通过自己后天努力的"成功"也一样有很多,但是付出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能够"成功"的生活下去是一种最小的"成功"。从努力考上大学、读上研究生、博士生、硕士生、科学家、企业家、音乐家、美术家等等大小不同的"成功",就不能算是投胎的"成功"了。因此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功″是什么?"成功″有多种。如果是"靠社会关系背景,只能说是投胎的成功",那就是对的,因为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背景是两码事。个人观点!
这句话只能说以偏概全,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本身没有什么标准,怎么样的人才算成功?种地的农民算成功吗?科学家、大学教授算成功吗?所以说,一个人成功与否,看他对社会的贡献,看他是否发挥了最大的潜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是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不是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精英。
不是常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一个人事业成功还是学业成功,亦或是做人成功,还有孝敬父母等等,所以,成功的背后都是个人的选择和追求。用哲学的观点来说,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对内因也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鸡蛋才能孵出小鸡,而即使再好的温度、湿度也不会让石头孵出小鸡,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成功与否,一靠社会背景,二靠自身努力,三靠天势地利,四靠物质环境,五靠持之以恒。这是本人浅粗的总结。
同乡有位如今财大气粗的大老板,既是我同学又是我战友,虽然他如今发达了有点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之感,但在同学战友心目中的分量却轻微,因为知根知底,读书时不用功,当兵时不出色,靠当厂长的父亲借公济私送连首长每人几套羊毛衫才提拔做炊事班班长而入个党,退伍后他老爸是乡农房建筑供应公司经理,把他拎在身边用集体的钞票跑供销送礼拉关系,后来盛兴转资风潮,把整个赢利企业毫无分份的转资于他的名下,天势地利人合,当初是独家经营,恰逢拆乡改镇后要想富先筑路,筑高速建公路,此镇又成为区工业开发区,加上大批动拆迁,他的门店如同洪水暴发,钱潮滚滚而来,如今他资产达上亿,开豪车,养小三,住别墅,吃山珍海味,好一派北国风光。你说他是不是典型的成功背后靠的是社会背景?只能说是投胎的成功个例吗?
基金最好是用闲钱进行定投。一次性投入这么多线和炒股区别不大,很容易血亏。
能不能一次性进入,那得看你想要持有多长时间,如果你这钱真的是闲钱,用不到,那就长期持有,什么时间段都可以进入,毕竟年收益30%的基金大把。
但是你要短期,那就得要慢慢建仓,低吸,或者定投。
我看一个人投了95万,一天有1.8万收益,当然明天也可能是-1.8万。
深意不知道,本质却是人民币升值势头过猛,央妈认识到了问题,所以今年逆回购最少以打压上涨趋势,减少暴涨压力,央妈对国家来说就是压舱石,过快过慢都是不行的,追求一个稳字,可以慢涨,可以慢跌,过快就体现了经济的不正常,不要什么事总是幻想天朝上国就可以例外,风险是不看你是不是宇宙第一的。
你好,我叫阿鹏。还款这种事情确实很容易被骗,因为我做过催收,我知道里面的套路,特别是那种逾期时间长了,然后外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催收的,一不小心就还到别人的腰包了。
现在我来给你说一下具体细节,首先逾期到一定时间,是可以本金解决的,但是你要确定是不是他们银行外包的公司,像他们外包的公司都有银行都有备案的,期间电话要录音,挂了电话你就联系银行官方电话客服,核实那个催收的电话是否是他们银行的,顺便叫银行催收联系你,银行会给你提交上去的,过后会有催收联系你,如果是同一个催收联系的你,那你可以放心了。
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在催收人员申请减免流程的时候,再次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核实,因为外包的减免都要发邮件到银行审批的,所以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就可以不用担心了,还款最好是在app上进行,期间的电话都要有录音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因为催收黑钱的事情太多,我做催收的时候,遇到的这种事情就很多。
像你逾期这么久一般还款之后,银行都会给你的卡注销的,所以不用担心,等五年时间征信会更新的,到时候是一个白户了。
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家如果有信用卡或者网贷不懂得可以留言评论,谢谢。
我是律师我来回答,关注我,还你本该有的尊严!
这个不存在欺骗,理由如下:
1,银行的坏账率是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坏账率过高会被监管部门监控,也不利于银行自己的发展,但信用卡还在不断发行,也就意味着逾期的风险依旧存在,不消除旧的坏账,新的坏账一来,必然导致坏账率升高,所以银行会让步!
2,信用卡用了一段时间,银行已经获利,还了本金对他们来说就不算损失,已经有利润存在了!
3,催收公司想尽快收回款项。完成任务,拿到报酬。这个无可后非。毕竟催收公司是靠收回欠款获利的!
所以这个不存在欺骗这种说法!
虽然不会主观意识上的欺骗你,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这非常重要!
1,在减免结清减免部分清零前千万不要往欠款行的储蓄卡存钱。这种会导致系统自动划扣,银行从来都是进去容易出来难。并且有例子,以前就听一个朋友讲过这是,X安行信用卡,已经和催收谈了减免并还款,以为没事从自己在x安银行储蓄卡存钱,被直接划扣还信用卡,找客服沟通多次无果。维权成本很高,被扣几千块,最后不了了之。
2,保留沟通协商录音,在信用卡减免金额清零前出现再次催收可以有相应证据。
3,保留还款记录,这种有利于出问题时好和银行核对。
4,涉及到减免的,减免到多少金额要确定。并最后被动。
总结一下:
银行会根据情节做出减免,目前最难搞的是招x银行,逾期后减免力度非常小或者说没有减免!
最后补充一句,欠款不易,早还早安生!
逾期半年多了,银行没有追究你的利息,说明你很幸运。首先,这个银行的套路,你没办法去防范的,因为信用卡的条款在那里,除非他的条款有漏洞,你才能找他的漏洞去起诉他,在条广没有漏洞的情况下,你只能听从银行的还款的方式,你可以先查询一下你那张卡的欠款是多少?查询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电话查询,也可以通过银行的微信公众号查询,一般他会发一个短信信息给你,然后通过其他的银行卡转账到这个卡里就还你那个欠款的余额,转账完了之后,你再进行余额的查询,如果它显示你的情况余额为零,说明你已经还完了。如果不为零,那么你就打电话给银行,向他说明你查询的结果,此作为证据和银行理论。你看这个答案满不满意?如果满意,请给个好评
信用卡一旦逾期超过三个月就会由催收公司对持卡人进行频繁的催收,此时不仅仅是持卡人会收到催收公司的电话,更会连持卡人的亲戚朋友也会收到相关的电话让持卡人偿还这笔债务。也就是说银行说只还本金是一次性还钱,不用持卡人多支付利息,需要理解这句话是银行说的还是催收公司为了持卡人偿还这笔债务找的理由。
当债务逾期时间过久,银行方面确实会存在和持卡人沟通的情况,但是不是真的是银行和持卡人沟通也是难以确定,最好是主动去银行方面沟通或者电话联系确认是否是银行方面为了处理这笔债务而做出的妥协。
如果确实是银行方面做出了妥协,只还本金不用偿还利息的情况,确实可以把这笔钱全部偿还,但在偿还之时最好是了解是否偿还之后在征信系统上是否还会显示不良信用,影响到后期的贷款问题,当然偿还之后还需要五年清除负面信息的。
另一种可能就是催收公司伎俩,为了让你偿还这笔资金扮演银行的工作人员,一旦你偿还了资金,后期罚息肯定是还要偿还的,或者就是让你去银行协商,然后看银行怎么处理,既然催收公司是这种手段,无论是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要去了解的。
因此,最好就是和银行协商如何偿还,毕竟这笔钱补偿和罚息越来越多后期不利偿还,还会面临着长期的催收,后期贷款等各种业务基本上是拒之门外了。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欠信用卡逾期半年多了,银行说只还本金需一次性还钱,怎么样还钱才不会被银行骗?
这种疑惑和担心是必要的,你担心的不是被骗了钱,而是担心“以为还了本金就了结了所有债务,实际还是还了部分本息,总债务并未了结”。
那么,这当中的关键之处在于“银行说”三个字的准确性,即,你拿什么来证明“一次性还本金即可了结债务”真实属于“银行方权威的回答”。
无论你是什么渠道获悉“信用卡可以一次性还清本金即可了结全部欠款”的,先别管,拿起你的电话,从你的渠道主动联系原发卡网点或者该行官方电话。设法联系到信用卡管理部门的真人,确认这种“免除利息、罚息”的情况是否真实存在,并可在得到对方回复的时候,告诉对方:“你不要说了以后不承认,我电话录了音的”。
故:从你的渠道主动联系该行信用卡管理部门获悉答案,是非常稳妥的。
银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全是以大类别模式制定的,包括信用卡逾期,针对不同的程度制定不同的催收方式和力度,基本已经形成一种“固定化流程”。
而常规来说,逾期6个月左右,在信用卡的逾期案例中,并不至于妥协到“主动联系你并有权限允许你只还本金”,要知道,在银行内部,“免收利息”是个权限很大的事,在没有诉讼发生的前提下,肯定不可能针对某一人、某几个人单独给出这个“优惠“,作出这种决定。
因此,常规来说,接到此类电话,首先怀疑的是“催收策略”而已,你的钱一旦还进去之后,会以“各期账单依次扣还”的形式抵减拖欠本息,未还清部分仍会以账单的形式存在。不管怎样,别人主动找你的你无法确认对方身份,你就去主动找银行吧,这样便可把此情况了结清楚。
银行靠放贷兴存,
只存无贷必倒闭。
穷攒富贷坐上宾,
灯红酒绿牛栏山。
要记住银行只会锦上添花,永远不会给你雪中送炭,信用卡逾期半年多了,银行说只还本金需一次性还钱,可能吗?有可能,但是你逾期时间这么久了,应该是由催收公司开始进行疯狂的催收,这笔资金如果特别大,银行会起诉你不怕拿不到钱,这笔资金很小,银行没必要和你协商,可能被骗。
催收公司对你进行各种骚扰之后既然不能让你偿还这笔钱,就开始假扮银行的工作人员,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让你去“自投罗网”,然后看如何处理这笔债务,按理说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银行不会主动协商,都是债主去主动找银行,你这种银行主动协商又是在催收公司的催收时间,可能就是催收人员的伎俩。
记得之前有位网友说过,也是这种情况,之后被银行报案拘留,其实只要是涉嫌到信用卡诈骗的性质,确实存在这种可能,但是如果,万一,或许真是银行协商呢,也能不用给利息,这时候还是要去看看,毕竟利息欠了半年多也不少了。
催收公司催收存在这种伎俩,银行也可能是想让你露面沟通,这种情况其实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只还本金。
说话话,你逾期半年多,如果你和银行没有协商,那么你的预期记录已经上征信了。现在银行的催收部门给你打电话说让你一次性还本金已经是很大的宽容了。我建议你还是乘早还,说实话,银行惹不起!
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催收部分都是外包的,外包公司说话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可信度,和素质都比较低,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你可以主动打银行的客服,然后在和信用卡的部分协商,看他说的和催收公司说的是否一致,如果一致。那么你还款的时候就用银行的APP进行还款就行,千万别让的资金流到别的平台就是基本上没风险。
信用事情,既然预期了,给银行说明情况,然后协商还款就行,还完款之后,过个五年,征信的不良记录就没了。
希望对你有用,祝你早日上岸!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分三种:
第一种,1988年5月10发行,面底色较浅,蓝色滋性细瘦2冠8号码,方圆古币水印,正背面凹印,背面右下角1980年号。
第二种,1995年3月1日发行,正背面颜色较深,蓝色滋性粗壮体2冠8号码,方圆古币水印,正面凹印,背面胶印,背面右下角1990年号。
第三种,1997年3月1日发行,正面背颜色深,黑色滋性粗壮2冠8号码,国旗实心五星水印,正背面胶印,背面右下角1996年号。
这三种纸币也称为红1元,其实是浅棕色的,底色为浅棕色而已。
问题是价格暴涨,第四套人民币1元券的收藏前景到底如何?
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存世量较大,这和收藏人民币队伍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收藏有意式有很大的关系,1980版新品参考价人民币13元一15元人民币,1990版参考价8元一10元,1996版参考价4元一6元人民币,一刀连号的价格还高,各地价格不一,交易中以实价为准,理性收藏最好,回答有误见谅,谢谢。
第四套人民币的价值收藏,在收藏界也是这个比较有发展价值了,它的市场增值也是比较大的。虽然说收藏品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能够真正做到保值增值,并且流动性好的藏品却并不多见,而流动性的好坏与否又是衡量一个藏品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就钱币收藏行业的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第四套人民币,发展的最快,价值也是增长的最快。?在人民币行列中,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中国从1948年到2013年一共发行了5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这三套人民币价格都是比较贵了,由于时代的关系数量都是比较稀少的也是不好收集的,能收集到全套的那价值就不菲了,但是能拥有这几套的的收藏者都是少之又少,所以很多的收藏者把目标都放在了第四套人民币的这个目标上,第四套人民币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套人民币,想收集这个也是比较好收藏的,价格也能接受,这就是第四套人民币发展的一个好势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币纸币的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在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人民币纸币价格已经高高在上的背景之下,选择价格还在低位的第四版人民币纸币无疑是上乘之选。第四版人民币从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至1997年4月4日止,共发行了9种面额,14种票券。其中1角券1种,2角券1种,5角券1种,1元券3种(1980年版、1990年版、1996年版),2元券2种(1980年版、1990年版),5元券1种,10元券1种,50元券2种(1980年版、1990年版),100元券2种(1980年版、1990年版)。已经炒得这么高价的第四套人民币,是否还值得收藏?对此,不少收藏人士均表示,对于已经爆炒的热门品种,普通人再追高已有风险,毕竟升幅太大并且传言尚未落实,飙升基础不牢。但是对于一些升幅还不算大的潜力品种,如90版2元、80版1元等还可以适度参与。?有一点几乎是所有收藏人士都公认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角”和“5角”并未停止发行,很可能继续与第五套人民币混用,甚至进入第五套的体系成为其中一员,今天看几乎不存在投资收藏价值。从投资升值角度出发,不宜收藏旧币,应该收集“整刀”100张连号新钞,如果有实力的话,收集整捆(1000张)未开封的连号新钞更好。?
第四套人民币1元券有三个版别。1980版1元发行于1988年5月10日,1990版发行于1995年3月1日,1996年版发行于1997年4月1日,三个版本于2018年5月1全部退出流通。
801总计发行159个冠号,当前价格8-10元,上涨8-10倍。901发行148个冠号,当前价格6-8元,上涨6-8倍。961年发行302个冠号,当前价格5-7元,上涨5-7倍。
随着四版币正式退出流通,三个版别的1元券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但与前三套币比涨幅还很有限,未来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升值空间。
您好!我是师傅很闲(持续更新文章、视频分享钱币收藏投资价值)也可免费鉴定现代纪念币、纪念钞,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如果喜欢师傅请记得点赞、关注我的头条号!
第4套人民币已经在2018年5月1日大部分品种已经退出流通领域,只保留了一部分品种,目前来说还是属于流通状态,里面就包括第4套人民币的一元券。记得在当时有一小波的上涨,但是没过多久,这波行情很快就结束。
第4套人民币当中的一元券分为三个版,别按照年号区分,有1980年版,1990年版以及1996年版。这三个版别在目前的市场上,其实它们的存世量也好,保有量也好,可以说非常庞大。到现在为止,在市场上还能看到不同年份的一元钱整刀、整捆的品种。
那么大的存世量在未来我觉得第4套人民币的一元券不会有较大的改变,整体来说前景我是比较悲观的,不太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除非有较大的资金介入,不然的话真的很难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这个也可以从目前纸币市场发现要大部分纸币,现在的市场价格其实处于一种下跌状态。
您也对钱币收藏有兴趣,欢迎在下方留言。
现在价格暴涨的情况没有看见,到是觉得第四套人民币1元券的未来收藏前景还行,但不敢说它们以后一定可能会暴涨。
我们大家都知道,第四套人民币里的1元券共发行三个版别,1980版、1990版和1996版。由于它们发行的时间先后历时将近二十年,都因为它们的画面相近、都是人们所喜爱的喜庆的红色,但又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所以它的升值幅度就大不一样。所以对它们这三个版别的收藏价值笔者以为没有多大区别,但经济价值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大家也知道,第四套人民币从2018年5月1日起正式退市,所以在兑换期时也曾火了一段时间,但三款1元纸币却动静不大,也就是说题主所述的“暴涨”,这三款1元纸币并没有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
801发行量159亿枚,901发行量148亿枚,961发行量302亿枚。这是因为当时九十年代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发行了大量的1元纸币作找零使用,故发行量很大但消耗量也很大的事实。
自九十年代以后,收藏钱币已受到广泛重视,所以此时的1元纸币(801除外)被人们有意无意的有量存放了很多。801币何以在三款1元纸币中价格领先是由于发行时间较早,收藏意识是从九十年代以后才增强的,故801的存世量就明显小许多。再加上它们面值低,风险相对也低,存世量多就不奇怪了。
经过上述分析,题主所说的价格暴涨的現象没有看到,退一万步说有了“暴涨”的行情,第四套人民币1元券暴涨的可能也极小,这是由于它们的面值小和存世量大造成的。所以暴涨不可能但收藏价值是没有影响的,该怎么收藏人们还是会继续收藏下去的。
你好,我是大佳收藏,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看到这个问题是一年前的时间,至于现在的市场行情是没有暴涨的情况,现在已经有所回落,甚至是有些冷清!
第四套人民币是从1987年开始发行,到2018年退出流通市场;在刚刚退市的那段时间,整个第四套的市场收藏价格确实出现了一陈子的暴涨行情,而且有人有货还不卖,好像在等待下一波高涨。
但是好景不长,才维持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就开始回落;在整个2020年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只是到了年底会有所回升,但只是个别的品种。
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面值,共有三个不同年份的版别:1980年、1990年、1996年;目前收藏价值较高的是1980年,因为它是最早发行,消耗得比较多,所以留下来的量相对较少。
至于说这种一元的未来前景如何?我觉得是一种稳步上涨的过程,我更看好961,它有三个亮点:单独的一个年份,满版的五星水印,第一次采用纤维丝荧光;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品种!
点击加关注,有更多关于收藏的视频和文章分享!
四版一元券的收藏前景一般,因为一元有三个版本即801、901和961,各有159个冠,148冠和302冠,存世量巨大。
以961为例,现在市场价格只有5元左右,比面值上涨了5倍左右,还不如8002,是四版垫底的品种,可见已被市场边缘化。
也许有人认为,将来会大涨,毕竟价格相对较低。
但是,收藏品市场历来是强者恒强,四版一元普通品种均无亮点,不会吸引投资者,单靠收藏爱好者不会启动价格上涨,不然这么多年也不会停步不前。
四版一元收藏价值高的品种在其细分品种,如801荧光币红金龙,901金杯桃花红等,刀货均在1000元左右。
801天蓝的知名度高,经过前几年的炒作,价格回落后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些细分品种因其量少,受到爱好者的关注,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
你看好一元什么品种?欢迎交流!
第四套人民币1元(1980版)
801:1988年5月10日开始发行,1995年结束。满版古钱满版水印。正背面凹版印刷,凹版雕刻是世界印钞普遍采用的技术,是重要的防伪首段。
801共计发行159个冠号。版本也较多,目前主流的是天蓝冠、金龙王以及红金龙三种。801是这三个版本中存世量最稀少的,也是收藏价值最高的。
901:共计发行148个冠号,币面图案与801一致。
961:共计发行302个冠号,发行量超过801和901之和,而且品种单一,目前尚未有细分品种出现。五星满版水印,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左边是“燕子桃花”图。主色稍红、钞票号码为黑色。背面是八达岭长城。
在众多版本的第四版1元人民币中,价值较高的是80年1元中的天蓝冠和90年1元中的宝石蓝。
天蓝冠
宝石蓝
有喜欢钱币投资收藏的!!!或觉得本篇回答还过得去的朋友请顺手点个关注,谢谢了!!!
一捆梱废钞即废纸!没有那个小康家庭收集这些近代几乎巨量退出流通的纸钞即废纸!一部分人在给"贫下中农"的人群洗脑似的炒作他们很忙高价买!它们成梱退市钞(废纸)什值?谁都能讲!即在菜市场地滩上卖!卖给谁?谁要!
绝对不合理,要为缴纳几十年社保资金、却养老金少的可怜的人讨个公道!
不是不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而且这部分人啥保险都不交,都是国家财政负担,退休后工资比工人退休的养老金还多。
要说合理不合理我们老百姓说了不算。如果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老百姓肯定支持支持;可是有很多人跟我们工人都一样工作,为啥他们可以不交社保就可以享受国家退休待遇呢?,我们普通工人就得必须交社保,不然连退休都办不了跟别提拿养老金了。
人民公社成立很多农民跟工人上班是一样的,也是在生产队上班挣工分,生产的粮食都上交给国家,他们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很多人连国家给的100元钱养老金,都没拿到就去世了。
不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人员,他们都是事业单位工作,是公务员国家干部。为啥国家招聘公务员时候,报名人数特别多因为旱涝保丰收不用为养老操心看病公费医疗。
国家也开始重视企事业单位从14年10月开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交社保,打破了双轨制。他们从工资扣除五险一金,跟企业员工一样这是社会的进步公平的表现。
不合理,平什么,工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干活,有事还得请假扣工资,扣奖金,还经常加班,赚那么点钱,在市里还得交一切费用,买吃的都贵,农民又地干半年休半年,吃什么自己种,花不了几个钱,到秋收还卖粮一大比钱,老了还有地,不愿种还能租出去得钱,工人老了就这么点退休金,你们还想有,那我们工人心里还不平衡那
凡是如是提问或认识的,实则缺乏最基本的历史观,也没有充分认识一种竞争社会的本质特征。解放初,一切国家公职人员实施的是供给制,后来又实施了低工资制,在此历史背景下,国家公职人员,国营企业工人,均可享受较低水平的退休金。此政策,起始毛主席那个时代,终止于上世纪末,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可很多人不从历史的角度,不从事物的变化入手,总是强调人人平等。人人平等不能只看到分配的不等,更重要的要看到人们各种素养,条件的不等,创造能力的不等。比如,养老金不等,有人抱怨不止,但上缴个人所得税,那些分文未缴的,面对那些百千,甚至上万元缴纳者,何曾会认为也是种不等呢?从自然到社会,现阶段的社会也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有多少人看到别人较丰厚的待遇时,又何曾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有点穷困的生活境遇,其根本原因是自己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呢?当有人羡慕什么职业,什么岗位待遇较好时,当每年这种国考开启时,自已怎么总是考不上呢?甚至连报名都没资格呢?社会如同自然,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不会以某些人的主观愿望而改变。顺应规律,顺应潮流,如果一个人连自身都改变不了,还奢望去改变他人,改变社会?
合理啊,而且非常合理。因为机关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其工作人员由政府财政供养,交与不交都是政府给钱。现在改革交费,政府要按职工工资的20%出一笔配套资金压在那里,并且要给他们交一笔职业年金,这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了政府开支。这在政府财力宽裕的情况下当然是好事,但过去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节省这笔开支可以办更多其他事情,为什么不好呢?反正他们与企业人员分灶吃饭,不用担心占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费用。
我认为,这些人是政策原因导致未缴社保,我们不该过多去纠结。
今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人员,都要走社保这条路,与其他人员享同等养老待遇。
天不平,地不平,半边下雨,半边睛。你能怎样,只要有一双勤劳的手。不依不靠也能生活好,身体煅炼好,多活几年,应有尽有。同人同事但不同命运!
高学历和高职称或高职位的与低等工作条件的工人,在职时待遇不同非常合理,但退休养老后都是养老就不该这么悬殊,最多每月相差一千元的养老金合理缩小差巨。
我个人看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工人占大多数,做行政工作的必尽是少数人。《伟人说过我们的岗位不同,职位不同,但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没有农民和工人的幸勤劳动,他们就得饿死,所以说没交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退休待遇应该跟工人的退休待遇一样才公平。国家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党和政府这些距离会逐步缩小的。
合理。因为人家是有文化懂管理的一类人群。自古以来便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谢邀!活期的0.3%和一年期的1.75%有冲突吗?一年期的1.75%与二年期的2.25有冲突吗?如不冲突,那银行五年定期跟一年理财为什么会冲突呢?
即使期限一样,工商银行一年期1.75%与中信银行一年期1.95%冲突吗?不冲突,因为被市场化的东西就这样,就像你买一瓶矿泉水,在小卖部里买与在高级会所里买价格天差地别,冲突吗?不存在冲突的说法,我卖多少关你鸟事?
假如期限一样,也在同一家银行,这也不冲突。比如在同一家小卖铺一瓶矿泉水卖两块钱,一瓶饮料卖三块钱,这冲突吗?不冲突,因为性质完全不一样。即使都是矿泉水,贴的牌子不一样而致价格不一样,这也不冲突。
就连同一家银行,同样期限,同样的存款,在不同的分行或支行而致利率不同,这同样不冲突。比如同一瓶矿泉水,在同一连锁店不同门面卖的价格不一样,甚至同样的门面看你有钱卖高价给你,他没钱便宜给他,这也是正常现象,跟存款数额大可以与存入的银行进行议价,产生不同的利率一样。这都属于市场化的东西,不存在冲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5%的利率一般是五年期定期存款,且极少数小型城商银行或信用社才会出这么高的利率。因为存在一个利率风险,比如五年内市场利率一直下降,以致普遍贷款利率不如5.5%时,那么银行就存在利率风险,要亏本做这笔买卖。
阁下手指的理财有两种,一种是银行资产自销的银行理财,5万或10万起投;另一种则为银行代销的定期理财,一千起投。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有金额限制,期限也往往为一年及以下。
五年期限存款是债权资产投资,到期还本付息,利率稳定,风险性小,流动性差。
而理财为权益资产投资,收益率并非固定,而是围绕预期收益上下浮动,比如围绕5%上下浮动,高的百分之六七都有,而收益不好的收益率百分之四也有。理财收益率较不稳定,相对于五年期定期风险较大,流动性较强。
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投资产品,不能相互比较,也适合不同的投资人群,不存在利益冲突。
即使五年定期利率5.5%可以与理财的5%(假设固定)相比,存五年的理财收益率也高于五年定期的利率,因为理财期限为一年,存在复利,五年总共收益为27.6282%,而五年定期理财为5.5%*5=27.5%。
三人行,必有我师。欢迎关注“三人聚众”,点赞和转发,谢谢!!!
先说答案:不会!具体原因,听我道来:
5.5%的定期存在吗?存在!但极其稀有,仅在个别地方中小银行的五年期定期里存在,目前就我知道的仅有一家山东威海的蓝海银行有5.5%的定期利率存在。
先不说这个5.5%的稀缺度,购买不易,就五年期的定期,本身就是一个超长的期限,对于资金有流动性需求的来说,这个产品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竞争力。
再来说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5%以上的收益率比比皆是,超过5.5%的也不少,且分布在各个银行,购买方便,而不像5.5%的定期只在极少数地方银行存在。另外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都不超过1年,也就是说你这个是以1年期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5年期的定期存款做比较,不说两个产品性质本来就不一样,就是期限都不匹配。
单以期限计算,一年期的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远远高于5年期的定期存款。因此以流动性计算,一年期以内的理财产品明显优于5年期的定期。
定期与理财本来就不属于一个性质的产品,而5.5%的定期与5%的理财也不是同一个期限的产品,因此两者并无可比性而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对收益性、安全性及流动性在两个产品中选择,不会有所谓的利益冲突。
对于银行定期存款利息,会比基准利率上浮一定的比例,但也不会过于上浮,而5.5%的定期利息,高于理财产品,同时也高于货币基金,这或许属于一种大客户的议息利率。不过,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或比较少见的地方银行,可能会通过相对高息来达到揽存的目的。实际上,纵观当前的银行利率,互联网银行或部分民营银行,其3年期乃至5年期的利率都会比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通过高息揽存,提升其自身的揽存吸引力;另一方面则在于银行自身规模与品牌不高,需要通过高息提升自身的品牌,有时候可能通过贴息补偿来达到目的。对于客户而言,参与这种高息存款,一方面要看清楚产品是否合规,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另一方面需要警惕部分产品打着存款的旗号,却变相销售保险产品的现象。由此可见,对于现阶段的银行高利息现象,客户仍需要多加注意。
小明在外地打工一年挣了10万元钱,过年回乡的时候来到当地某银行营业网点,想着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吃利息。
经过咨询,他发现该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高的能够达到年利率为5.5%,而同期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低的甚至只有5%,定期存款利率比理财收益率都高。他听说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属于保本保息产品,50万元以下无任何风险;而理财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投资项目不理想的话甚至连本金都保不住,风险性远高于定期存款。
他就问该行的大堂经理:“为什么你们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比理财产品都高,而且理财产品连本金都不保,你们银行的做法让我看不懂。”
大堂经理:“先生,看来您真的是一个很谨慎的人,而且对银行产品也非常的了解,我为你简单直观的解答一下您的疑惑。首先,这两款产品的流动性并不一样,您看的5.5%利率的定存存款是五年期的,而5%的理财产品期限只有97天;其次,我们行主推业务就是定期存款,利率相比其他银行都要高出不少,其他银行5年期定存利率只有4%左右,理财产品不保本以后我们行适当降低其预期收益率,鼓励客户买定期存款,而且也保险,尽可能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是我们最高服务宗旨。”
小明:“我明白了,你们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不具有普遍性,要比其他银行高出不少。而且,定期存款虽然利率高,但是灵活性比较差,要是着急用钱的话,还是短期理财更合适。正好我用不到钱,我就买这款5年期的定期存款吧!辛苦钱挣得不容易,图个放心!”
大堂经理:“好的,先生,请跟我到这边的高柜,让柜员为您办理开立定期存款业务!”
……
不会互相有利益冲突的,银行定期存款与理财产品性质不同、期限也不一样,面对的客户群体也不同。
这就像水果摊卖水果,苹果5.5元,橙子5元,不管卖出的是苹果还是橙子都会有收益,虽然可能利润并不一样的,但不能因为苹果的利润高,就只卖苹果吧!那些喜欢吃橙子的用户怎么办,不就会全部流失啦!
期限不同,理财产品更加灵活。给出5.5%的利息,估计是五年定期存款,期限较长,提前支取的话,只能按活期(0.25%)算收益,很不划算。而理财产品,灵活方便,30天、60天、180天皆可,收益还有保障。
面对的客户群体不同。收益稳定、安全性能极高,很多用户对银行存款还是“情有独钟”的。
投资门槛不一样。通常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需5万元以上,而银行存款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不能以个别现象,进行一概而论。银行定期利息5.5%,还是比较少见的,可能只有部分农商行、信用社,揽储压力较大时,为了吸引存款不得不采用的“高利率”策略。理财产品5%以上的收益基本每家银行都有,甚至部分理财产品收益能达到6%以上。
同一家银行,可能会有原本选择定期的客户转而购买较高收益的理财,但这也是极少数的情况。银行在介绍理财时,明确告知不保本、不保息的话,我估计,大部分客户是不会选择购买理财产品的。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如果真是这种极端情况,可能确实有一定的冲突,但这种情况几率很小。
首先来说,一般在银行,存款和理财之间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冲突,因为虽然从本质上来说,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保息,但是大部分产品最后的运营结果是保本保息,收益率还比银行定期高,就造成了一定的存款搬家到理财产品的现象,从银行角度来说,是不太愿意看到的,因为存款才是银行立足之本。
其次,银行在宣传时也会告知客户,二者是有区别的,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元以下保本保息安全性强,且灵活支取流动性强,而理财产品一般都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而且由于是封闭运营无法提前支取,所以二者性质是不同的,客户的需求不同倾向的产品也不同,也有会选择收益率更高的理财产品。
最后,像你题目说的定期存款5.5%的银行凤毛麟角,据我所知时候山东的一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才能达到这个利率,不具备普遍性,因为大多数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在4%左右,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左右,并不会有冲突。而即便是这家蓝海银行,据我所知不具备发行理财产品的资格,没有理财产品,也就没有了存款和理财的冲突。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读,如果觉得还有点道理请点个赞让我看到,谢谢。
回答是否定的,肯定不会冲突的。两种是不同的理财产品,面对的人群和需求也是不同的。下面分别介绍下两种产品。
首先说一下5.5%的银行定期存款。能达到这一利率的定期产品可以说很少,去年坤鹏论朋友有一笔资金想存入银行,就做过详细的调查,走遍了各个银行,只有一家地方银行五年定期存款能达到这一收益率。
存期五年,真的是很长时间,而且大家都知道,存定期只有存到期限了,才能得到相应的利息,如果中途取出,利息只能按活期利息来算。在这充满万变的社会,谁又能保证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急需用钱的时候呢?所以就从灵活性这一点来考虑,很多人不会选择。除非一些保守、喜欢攒钱、风险承受力差的人,能够看好这类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收益可达5%的理财产品应该不少。三月期,半年期,一年期……很多选择性。当然由于新出台政策,不再保本保息。但5%的利率属于正常范围的收益率,所以风险相对也比较小。属于大众化理财产品,很多老人都会选择这样的理财产品。但银行理财产品对起步资金都是有要求的,基本是五万起步。
另外一定要注意一点,尤其是老年人,很多银行借着高利率的幌子,销售保险产品,有时去银行就会遇到买错产品的老人去理论,所以不要被高利率吸引而买了保险产品。
题目说的很有意思,确实有银行五年定期利率是5.5%,理财产品大概也是这个收益率应该比5%略高一些,但是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很简单的原因客户群体不一样。
一、流动性
定期存款的流动性比理财产品要高出很多,这一点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五年期定期流动性还能强到哪里去?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定期存款是可以提前支取的,虽然会损失利息,但是提前支取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理财产品就不同,不到期的话是赎回不了的。假如这笔钱突然要急用,定期存款就可以随时用,而理财产品却不行,所以定期存款流动性强一些。
二、风险性和安全性
定期存款是保证本金保证收益的,所以采用的都是固定的票面利率;而理财产品不同,采用的是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如果发生违约,是可能会损失本金的。风险性上看定期存款要低于理财产品。
三、期限
定期存款分为好几个档,从三个月到五年期都有,但是都是规定死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中短期的,相对就要灵活很多,期限也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5.5%利率的定期只可能是五年期的,一年期到三年期目前市场上没有这么高的利率,而理财产品5%以上的有很多。
四、起存金额不同
定期存款几乎无限制,而理财产品的起点至少是要五万元
这个是五月份网络上对各个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的排行(注意是所有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不是指单个产品)榜单上前19位都在5%以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达到5%还是很多的。
定期存款利率的情况就很尴尬了,五年期定期目前大部分的银行比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是肯定达不到5.5%,连5%都达不到;只有极个别的城商行可能因为当地竞争比较激烈而制定了高利率政策,目前知道的也只有蓝海银行的5.5%、泸州商业银行的5.225%还有部分农信社的5.4%。
下图中利率从左至右一次是活期存款、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和五年,可以看到大部分银行离5.5%的定期利率相差甚远,5.5%的定期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
通过产品属性的对比以及利率和收益率的真实水平,可以有以下的结论,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因为灵活程度以及风险性不同各有不同的群体;但是题目中给出的利率特别的高,可以这样说5%的理财遍地走,5.5%的定期利率可是相当稀有。所以我还是建议长期不动的资金存定期,短期可能会用的资金做一些理财,随时都可能会用的资金还是去买基金吧。
谢谢激情!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银行定期利息5.5%是五年定期存款。而且、能够查到是两家小的银行。一是蓝海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5%二是朝阳银行年定期利率5.565%
国有大中型银行利率,四五月份略有上浮主体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理财产品和定期储蓄率。不会发生冲突理由有两个:
一是时间差别、理财产品很 ;少有超过一年理财产品,一年以下的理财产品、怎么和三五年级定期存款发生冲突。
二是小银行几亿几十亿的资金规模,对上万亿、几十万亿的资金市场形成不了冲突。再说了、现在是资管新规、落实时期,管理层也不会允许发生利益冲突。
目前主流市场;银行类理财产品收益大都在5%左右、宝宝类理财产品在4%左右、银行定期存款变化不大。个别小的银行有定向投资风险投资利率高一点。
银行定期利息5.5%属于极个别情况,只见网上有吆喝的,现实中并没有见到真正的存单,即便有,估计条件也是非常苛刻,起存点至少百万以上,存期至少5年,地方规模不大的商业银行,不是大众化产品,因此没有实际意义。
银行理财收益5%属于正常范围,只要是正规银行的理财产品,虽然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保息,但是由于利率低,风险小,可靠性应该有保障,属于大众化理财,作为稳健投资是可以的。
两者不可能出现利益冲突,首先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同一个银行,哪个银行也不会采取这种营销方式。其次银行的性质不一样,大家会综合选择,比如某小型商业银行退出100万的5年期利率5.5%的存款,某大型国有银行推出1年期收益率5%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存款保险制度保额仅有50万的情况下,我宁愿选择国有银行的定期理财产品。
关注理财,请关注天涯孤行者!
答案是会。上海的长远规划中是有这片重大项目用地的,集中在大场、吴淞和高桥几个地方。
首先,现在全世界有能力也愿意办奥运的地方本来就不多,也就是中国美国,欧洲现在被穆斯林弄的战战兢兢,20年东京搞完之后,24年基本上就看美国想不想搞,要么美国要么欧洲,28年差不多就是轮到亚洲了。而中国再办奥运会,上海将是第一选择了,北京刚办完冬奥会,香港余地太小,广州实力和地位略浅。
其次,从国际奥委会的立场,被里约这样搞一下,他们肯定是要寻找最靠谱最值得信任的城市,那除了美国之外,中国、上海肯定是最优选择,16年就曾有中国接替里约的说法:上海办奥运会,都不要怎么大兴土木,现成的场馆资源也比里约办得好。
再次,从上海的立场,也是舍我其谁也。在国内,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一顺位,在亚洲乃至世界,国际化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的地位都需要奥运会这样大型活动来做背书的,举凡国际名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罗马、柏林、洛杉矶,无不有深深的奥运痕迹,唯一的例外是纽约,但这更像是纽约佬的傲娇,否则美国举办了四次奥运会,纽约如果想办,轻而易举的事儿。
回头说上海,为什么需要奥运会,也是因为上海目下处于追赶的态势,需要这样能聚焦全世界关注的活动。
还有一点,就是京沪之间若有若无的暗战,北京把夏奥会和冬奥会全部毫不客气滴拿到自己手里,很难说对上海的心态没有影响,北京冬奥会是22年,28年夏奥会是21年确定,如果上海全力冲一冲,也能在风头十足的北京面前找回点面子,就像01年北京拿夏奥会主办权,第二年上海就拿到世博会主办权一样。
至于说到长三角的城市群联办,这并不现实,一则奥运会不像世界杯,它还是以城市为主体,上海的城市规模和承办能力都绰绰有余,而联办还要考虑到中国特色的行政区划,毕竟上海不像北京,北京对于周边的津冀晋都是压倒性控制,上海与浙沪毕竟同级,协调起来难度略大。
按照国际惯例,28年奥运会应该是21年确定,所以即便上海想办,也不会这么早跳出来,基本上20年才会有比较明确的行动,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上海,这个东方的睡美人,浦江两岸各大建筑错落有序,黄浦江犹如一条洁白的丝带拦腰放在这个城市的腰间,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会让你的出行更便捷。也是我国不可缺少的旅游胜地!如果在这样的城市举办奥运会那是再好不过了,我觉得有可能会?但是这个城市太拥挤了,市区内道路的不畅,和各种场馆设施还要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不达标会导致举办地的质量。如果把新建的放在郊区,会影响上海这个世界大都市市容市貌得不到它的发挥,我想如果是申办成功了可以在周边城市多建些场馆,为这个城市减压!希望申办成功!
不得不承认,奥运会成为北京迅速飞跃的风水岭,也是让北京焕发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而且,赶得机遇还是比较好的,2001年,奥运会还不像现在这么“不景气”,至少西方发达国家,还是要拼拼的。在这种情形下,北京胜出,意义重大。
当然,现在再说奥运会,就没有那么“光彩夺目”了,如同北京这次获得冬奥会,似乎也就那样,没有什么惊奇了。因此,上海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想要步北京之后尘,提升自己,虽然也有一丝希望,恐怕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幸运地话,上海可以像杭州那样,举办个类似G20的全球性会议,来招揽人气;但奥运会这样短短几天的GAME,就像是一袭过气的时装,即使和别人争来,穿在身上也只是博一时开心而已,而不会成为珍藏在衣柜里的珍宝。
在信息化的时代,对符号的争夺,是另外一种更为重要的竞争模式。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因为,符号会在短短的瞬间成就“信息饥渴”的人们一种形式化的认知,会让匆匆赶路人第一时间地认识一种状态。上海肯定是需要证明自己,不要再说什么上海很好,不需要之类的自我安慰式的话了。如果上海只有那些高楼大厦之类的象征,不用再和北京比,被香港、深圳替代为“东方明珠”,也不是危言耸听了。
#丁酉新春#
目前是不会的,上海市民对奥运没有什么申办热情,以前做过调查的。
2028年上海将申办奥运会
首先来说,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备申办奥运会的能力和条件,但是申办奥运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如果投入与收益不均等,那么何必要付出呢?
上海现在在各方面都接近了国际大都市的水准,城市发展的规模、建设的成果已经非常好。如果要举办奥运会,首先要对市容市貌进行修整,还有新建体育场馆、翻新现有场馆,组织大批人力成立组委会协调各方面工作,修建高效的交通道路和设施,诸如此类都需要财力作为支撑。上海市政府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另当别论,但是这样的付出对于其他方面来说肯定要缩减投入。而且中国正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样大规模的投入财力人力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也不会得到国家的支持。
而从宣传角度来说,奥运会必然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自我宣传的绝佳途径,但是对于上海来说,现在的知名度、影响力、号召力是否还需要通过奥运会来宣传要打上一个问号?而且对于投入与收益的预计也要提前计算,入不敷出自然会被外界诟病。其实上海已经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小的尝试,比如体育赛事承办一些单项的比赛,游泳世锦赛、冰球分站赛、世界花滑大奖赛分站赛等等,通过高端小规模赛事同样可以达到宣传自我的效果。积少成多与一次大规模投入相比,自然是前者风险更小一些。
上海肯定要办,但我个人不支持在上海办。
一味地靠要国家项目支持上海,在上海摊大饼(如世博会、国家会展中心等项目),是要出事的。
要知道美国办世博会是在新城办的,遗产直接出了一个新城市。
在上海办,还会带动房价、交通压力。繁华背后,老百姓的负担谁去想。要知道,上海人看到上海的发展,而自己不停地往外迁涉,真是百感交集。
均衡发展,将项目放置在上海附近的长三角城市群里,可以缩近长三角一二线城市距离,发挥卫星城市的作用,共同有区别的计划,相得益障,是最好的选择。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实力雄厚,例如2010年的世博会为什么能在上海举办,因为当时上海是全国极少数的能够自主承担如此大的项目的特大城市,无日本美国等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不通,他们这些国家举报奥运会都是选在二三线城市,他们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举报奥运会不需要重新修建很多场馆。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现在的利用价值已经不大,上海世博会的场馆已经拆得所剩无几,这是非常浪费的,上海目前还在陆续拆除世博会的一些场馆,目前应该不会再在奥运会上投资。还有一个原因是由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决定的,上海目前已经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没有必要再靠奥运会争强国际影响力,相对来说,这个时期杭州和成都、苏州、重庆倒是比较合适。
做为每四年才举办一届的体育盛会,奥运会确实是全世界每个大城市梦寐以求的。但是我认为上海不适合在近二三十年申办奥运会。
首先,自北京08年奥运会在全世界范围热度达到顶峰以后的几届奥运会,热度是越来越低,包括国内的运动爱好者对奥运的热情也日渐下降,不信?最简单的一个问题,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拿了多少枚金牌?12年伦敦16年里约中国拿了多少枚金牌?08年是51枚,恐怕记得12年跟16年多少枚的不多吧,足以见证中国人现在对奥运会并不感冒。
其次,上海做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我个人感觉体育对整个上海的影响不大,申办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办可能还不如广州、武汉、沈阳等城市,毕竟这些城市对体育的喜爱远远高于上海。
其实上海可以考虑申办世界杯,现在足球世界杯在全球的热度远远高于奥运会,但是申办世界杯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足球水平过低,不利于中国城市的申办。第二,世界杯本着几个大洲轮流举办的原则,2022是卡塔尔,等下一次轮到亚洲城市申办,至少得22年以后,在那之前如果中国队能进一两次世界杯决赛圈的话,中国还是很有希望举办世界杯的。如果上海能举办世界杯,我相信那将会是全世界对足球热度的巅峰。
2008年奥运会我们大伙都记忆犹新。中国第一次举办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世,国家首都北京世人关注。
上海,中国大陆金融中心,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排名第二。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一线城市,国际大都市,上海地位会越来越强大,特别是要建四个中心。
纵观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很多知名城市都举办了夏季奥运会或冬奥会。亚特兰大、盐湖城等等。经济好的时候他们都很积极,因为投资拉动经济不容小觑。
关键那个时候,办奥运会赚很多钱。
因为美国这些城市不但经济发达,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很好的体育场馆,基础设施一次性投资不是很大,那么就容易赚了,而且赚了更大的是国际名声。
我相信上海会申办奥运会,只要做好规划我们可以稳赚。比如,办一次要投资2000亿。那我们就提前20年规划基础建设,体育类一年投资10亿不多吧,到时候改造翻新就可以了呀。
很大上海人都反对举办,因为一次性投入太多了。怕以后财政巨大赤字后影响自己生活,希腊作为奥运发源地,04年举办后直接金融危机。
长远规划,不要再匆匆忙忙,我们能办好。
2036年!
长远来看是会的。
纵观世界,对于大型赛事、展会等,各欧美国家似乎已经失去了承办这种大型公共活动的意愿和兴趣,而中国恰需要通过这样的国际性大型集会来“亮肌肉”,来链接世界。另一方面,奥运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已经日渐式微,急需优质的承办方,而中国恰恰是有钱又有实力又有意愿的优质目标国家。
按照国际惯例,奥运赛事回到同一国家基本需要20年左右的间隔,也就是说奥运赛事再回中国,需要到2040年左右了。北京已经连续承办了2008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相当长时期内回到北京办奥基本没有可能,那么在中国与国际奥委会良好的合作关系中,上海自然是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选择。
上海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不言而喻,出自上海的中国体育界代表人物也甚多,所以这个城市能否成为奥运候选城市自不必多言,只是不知道届时城市的当权者会否选择举办奥运赛事这条路,亦或是说,不知道奥运会对城市发展而言还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理财产品按月给利息,还有这等好事?不过具目前可知信息,理财产品都是赎回(开放式理财产品)时一并返还收益,或到期(封闭式理财产品)时一并给付收益,并没有按月付型理财产品,因此这种产品应该不是理财产品,而是存款类产品。
据观察,目前按月给付利息的存款类产品有两种,一种是存本取息定期存款,一种是按月付型大额存单。
在普通定期存款中,也有一种存款可以按月支付利息,即存本取息定期存款,这种存款存在的时间很久了,但因为利率不高,实际效果不好,而并未引起客户重视,故而很多人几乎不知道有这种存款方式。与普通定期存款一样,存本取息定期存款5000起存,分为1、3、5年期,对应利率大致为1.48%、1.75%和2%。利息给付在存入时与银行约定,可以每月或几月支取一次,没有支取的利息不计复利,也可以提前支取,但已经支付利息会扣除。存本取息因为被认可度低,现在有的银行并未开办。
还有一种按月付息的存款是大额存单。大家知道,大额存单按照利息支取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一次还本付息型和按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型两种。虽然不是所有银行都提供此类存款服务,但有的银行已经开放,但一般是针对存期较长或金额较大的客户。比如某国有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中,30万起存利率4%,按月付息;50万起存利率4.13%,按月付息;100万起存利率4.18%,按月付息。而2年期及以下大额存单一般没有按月付息型,都是单身一次还本付息型。
为什么银行推出按月付息型大额存单呢?
众所周知,大额存单成为目前各家银行招揽客户的明星产品,但同质化逐渐严重情况下,有银行则以特色个性化来提高知名度。按月付息,每个月存款可以支取利息,用于日常开支或再投资,也就是变相享受了复利待遇,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没有复利待遇,实际上也是银行将客户利益最大化的举措,自然会打动一批客户,也就进一步拓宽了储源。
由此可见,按月付息产品应该是存款类产品,而不是理财产品。它们与定期存款一样,均属于银行表内业务,计提存款准备金,缴纳存款保费,也就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安全性很高,在看清产品说明书后,可以放心存入。
感谢邀请!目前互联网理财平台比如支付宝和微信的理财通里面,是比较少有按月付息的理财产品。即使是在银行办理的一部分大额存单和极少部分的理财产品才会有按月付息这种模式出现,所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当前按月付息,并不是指银行定期存款,绝大部分属于理财产品包括一部分的银行大额存单。
目前我个人比较熟知的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属于工商银行,如上图大家可以很明确的看到起步金额是20万元存款周期是两年的大额存单年利率为2.87%这款产品享受分期付息,而除此之外其他银行的大额存单也有一部分属于按月付息产品。
但是在目前线下比较繁杂众多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也确实有一部分按月付息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利率较低并且封闭时间周期较长,即使起步金额较低一般为2万或者5万元,利率维持在4%附近。当你这个理财产品办完之后一般2~3个工作日内这笔钱会被银行划走,之后会按月将利息打到办理理财产品的那张卡上。
但是在当前银行所有的定期储蓄中我个人目前还并没有看到有按期付息出现,所以在办理之前一定要仔细询问为你推荐这款产品的业务员询问是否为理财产品,再咨询一下相关的风险最终做决定是否办理。
所谓按月付息的存款,确切的说,这应该是按月付息型的个人大额存单,属于一般性存款而非理财产品。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银行都有发行此类产品,有些产品在发行当日就被抢购一空,近乎于“秒杀”。
由此可见,作为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产品,现如今有多么地受欢迎。这主要还是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低迷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款按月付息型的存款类产品。
1、按月付息型个人大额存单的付息日,是从起息日开始按对月的间隔周期进行付息,且不受节假日影响。比如说,在2019年1月15日购买了按月付息型大额存单,则之后每月的15日会收到利息。
2、按月付息型个人大额存单,也同样支持提前支取,利息按照靠档计息。但提前支取时只允许全额提前支取,不可部分提前支取,且提前支取后需要从本金里把已支付利息和实际利息之间的差额扣补回来。
3、按月付息型大额存单也可质押,且质押后并不影响每月支付利息。
自从今年央行全面降准之后,包括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的市场收益率都面临着进一步下行的压力。根据融360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25%,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跌破2.7%。
近段时间,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甚至都开始重点推荐存款类产品,基本上大额存单利率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40%~50%甚至更高,就像部分农商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就上浮达到了55%。尤其是有些银行的按月付息型个人大额存单业务,年化收益率为4.18%,若按月付息的话,20万元起存的每月可领696元,100万元起存的每月领取3483元。
很明显,这种按月付息型的个人大额存单,实际上等于复利形式,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将每月领到的696元或者3483元继续存入银行,也可以选择其他理财产品获取一笔收益,岂不美哉!
总之,按月付息型个人大额存单是大额存单业务中的“大杀器”,根据《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同样纳入存款保险的保障范围。但提醒一下,按月付息型大额存单的起存门槛一般要高于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型的。
存本取息的存款之前就有,但是存款利率很低,远不如宝宝类货币基金更合适。显然就本问题而言,说的应该是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本质是依然是银行定期存款而不是理财产品,只是门槛是20万元,金额较大,并且与普通定期存款有诸多不同。
大额存单年利率最高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比普通存款最多上浮30%高了许多,与不保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更加稳定,并且三年期大额存单收益率能够接近保本理财理财产品收益,因此非常受欢迎。
作为大额存款,同样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即使银行破产,50万元以内本息总额都能得到全额赔付,这一点不是理财产品或者保险所能相比的。
两年期以下存款基准利率低,而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相同,因此当下最具性价比的是三年期大额存单。除了部分农商行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能达到4.2625%,更多的商业银行年利率是4.18%,部分银行可以按月付息。
据财智成功实地咨询,现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都有年利率4.18%,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如果存入20万元,每月能够收到696元利息。如果拿着利息去做基金定投或者放入宝宝类货币基金,则还能有更多收益。
1、利率更高,最高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
2、门槛最低20万元,一般国有大行利率最低,农商行往往最高;
3、流动性更好,提前支取可以靠档计息,还可以质押;
4、投资期限灵活,有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但是5年期大额存单非常少,因为利率较之三年期没有优势。
5、可以转让;
随着央行降准持续释放流动性,以及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今后理财收益率还会不断降低。在这种大背景下,大额存单以较高的利率,安全稳定的收益,成为银行吸储利器。如果手上资金充足,又不愿意投资高风险的股市和基金,那么大额存单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我们国家金融市场是越来越活跃,各种产品越来越多。也出现了一些按月给付利息的产品,目前主要是指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实际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存单,仍然是电子化的一种记账方式。是有银行发行,个人购买。起点非常高,最少20万元。20万元实际上只是针对个人,对于机构更是高达1000万元。
按照《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大额存单付息方式可以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定期付息、到期还本两种方式。
定期付息,要看着银行的约定,是否是按月打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了。20万元的大额存单,三年期定期利率是4%左右,每月也就是能够得到利息667元。如果想把它当成养老方式的话,还是不错的。
大额存单的优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利息特别高,一部分银行在基准利率上上浮40%,有的上浮45%,一些中小型银行甚至能够上浮55%(能够达到4.27%左右)。
大额存单到期之前可以转让,不过要收取一定的转让手续费,一般是90~180天的收益率或者降低0.5~1%的利率。
除了大额存单之外,还有储蓄式国债是按年付息的。2019年5年期凭证式国债的收益率是4.27%,可能比大额存单更合理一些。最起码起点没有大额存单那么高,起购点只有100元。
另外,理财产品不会按月给付利息的。理财产品现在国家要求规范化管理,将是以净值化来显示了,而不再是过去的收益率管理。通过净值化管理,将银行收取的管理费用等方式明确,不会再将超出最高收益率的利润由银行收取了。
还有一种产品是按月付钱,叫做商业养老保险或者分红保险。这种方式说实话,一般会夹杂着寿险、医疗保险、重疾险这样的混合保险在里面。万一出险是比较合算的。如果不出险,收益率还是比较低的。主要看个人如何选择了。
按月付息是银行大额存单的一种付息方式,属于银行存款,也有理财产品按月付息的情况,但是非常少见。
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付息方式,而在于资金管理和运作方式的区别,银行存款适用于《储蓄管理条例》,理财产品则是适用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两者的产品性质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1、银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要计提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费用,受存款保险基金保障,50万元以内优先赔付;
2、银行存款利率在储蓄期内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市场因素变动存款利率;
3、银行存款可以提前支取;
4、银行存款不需要和银行签订书面或电子合同,银行也不向用户揭示风险。
1、理财产品不允许承诺保本保收益,监管部门不对理财产品计提任何费用;
2、理财产品收益是浮动的,理财收益会随着市场投资情况变动;
3、理财产品一般有封闭期,封闭期内不允许提前支取;
4、理财产品都要和用户签订委托理财协议,而且要向用户揭示理财风险。
因此,判断一款是银行存款还是理财产品,主要通过上面的特点进行对比,按月付息只是一种利息结算方式,不是两者的区别依据,无法以此判断是存款还是理财。
的确市场上是有按月付息的存款的。
只要是确认是存款的话,就不是理财产品。
这种按月付息的存款的话,主要是上浮的存款或者是大额存单。
这个起点是20万起点的,相对比较高。
什么是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定义: 针对个人发行的电子化记账式存款凭证。是银行存款类金融产品,属一般性存款,没有风险,无年龄限制;
起点金额: 详见每期存单,超起点金额部分必须是认购基数的整数倍 ;
产品期限: 1、3、6、9、18个月;1、2、3、5年 。
2年的产品收益在3.19%左右。
例如招行的招阳系列的产品,满3年的收益是3.88%。
招阳产品介绍
“招阳系列”本质是定期存款,属一般性存款,纳入存款保险范畴。目前共有两个种类,分别为“招阳一号”、“招阳二号”, 计息方式不同,不同子产品(起点金额、期限或定价不同)通过产品编号区分。
本产品保本,支持扣划、冻结和质押。
似乎大家认为银行存款并不是理财产品,其实并不这样,银行存款也是理财产品的一种,当提及到理财产品,很多人甚至都会认为理财产品不靠谱或者骗局,其实还是因为对理财产品缺乏相关的了解。
按月付息的存款本质上面就是银行存款,常见的银行存款是到期才能给储户支付利息,这就造成了储户在存款期限内无法使用本金,也无法得到利息,但是一个家庭需要一些资金来维持正常的开销啊,所以需要留下一些存款来。
有些聪明的银行就想到了“按月付息”这个方式,每个月给储户一定的利息,然后储户不就把更多的存款放在银行了吗?银行可以得到更多的存款司机,储户也因为按月付息的结算利息方式有了支付平常的开销费用等等。
这两种存款本质上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付息的方式不一样,前者是每个月给利息,或者则是一起给利息,在其他的方面,二者都是一样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看出,按月付息是存款也就是存款类的一种。
最后再来说说理财产品吧,理财产品包含的范围很广,不是只有大家认为的保险等就是理财产品,其实银行存款,国债,基金,信托等都是理财产品,包括大家喜欢买入的余额宝以及零钱通,京东小金库等等都是理财产品。
在小财看来,理财产品可以这样理解,使用资金买入然后准备活期一定收益的投资产品就是理财产品。
这个都有说明,自己看明白很简单,有的是储蓄存款,有的是理财,看明白再下手。
存款需谨慎,切勿粗心存错了啊!
不是,现在各家银行定期也出了很多产品,大额存单按月,按季,按年给付利息都有,另外,还有很多需要签订协议的存款,协议上都写的利息给付周期。
印花税,只有几个少数国家征收,而注册制,则是发达的金融市场普遍施行的制度,对于香港和美国来说,非常靠谱。
印花税,在我国被作为一个政策调控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税收品种,单从税收品种来说,是一个普通的税种,而从资本市场来说,则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正因为是一个强烈的政策信号,才导致了著名的“半夜鸡叫”事件(具体事件不在赘述,请大家自行百度)。从那以后,印花税,无论是否降低还是是否应该取消,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政策导向的事而不仅仅是简单一个税种或者税赋的问题。因此,这点目前无解,不知道管理层是否只有当极端市场条件出现才能动用,也正是因为不能轻易动用从而向市场传递不利的政策信号,甚至15年股灾16年熔断都没能取消或者降低。因此,几乎可以不必期望这个事,再说千分之一的成本如果真的影响一个人的投资成败,这个人也不用参与投资了。
至于注册制,国内可以说是闻之色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新股过度发行,市场恐惧如果注册制真的施行,新股就会超过市场已经无法承受的目前的状态之下还更加快速发行,也害怕注册制出来因为壳价值的丧失导致市场估值体系崩塌。这是市场对注册制恐慌的根源。
而从高层来看,把注册制当做一个改革目标,其目的是更快更好地服务企业融资。尤其是以科创板作为增量改革时点施行注册制,而目前科创板已知的并未能实现完全或者港股美股化的注册制。
从美国来看,注册制长期执行,正和熔断一样,长期执行,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失控事件,而从我国16年试行熔断来看,却酿成了惨案,其根源还在于市场的配套和理智完善问题。
注册制也是一样,注册制只是一种基础的新股发行方式,而决定注册制成败的核心是对信息披露管制的严厉和快速准确程度,以及对投资者损害保护机制,从这点来看,单一推进或者变相推进注册制,并不能改变市场上造假和欺诈的现象,而需要配套的机制,比如司法解释对造假和欺诈的惩处力度和效率以及配套对个案的投资者损害赔偿的同步处置。
反观我国,康美300亿存款丢失可以是“财务差错”,退市可以是一退了之,没有同步配套对投资者损害的赔偿方案。
因此说,注册制和印花税等问题,都不是我国股市的核心问题,核心是机制和配套措施以及投资者保护机制。
印花税从全球范围来看,只有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实现征收。于是有人提出,股票交易模式早就从纸质交易转为网络化交易的模式。所以,印花税其实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取消应该是大势所趋。但是,眼下要想取消印花税可能性极小:
一方面,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困难,国家税收来源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而且目前印花税已经退到千分之一,2017年股票交易印花税仅为1124.62亿元,还不如沪市一天的成交量大。所以,现在即使取消印花税,不仅国家税收会减少,而且对股市实质性影响并不大。
另一方面,过去往往在股灾时,监管层推出减免印花税以提振投资者信心。而印花税这种短期调节市场的工具,人为的干预了市场波动,却无法改变股市的大趋势。而目前,A股节后出现逼空式上涨,很多人认为这是大牛市行情来了,在A股短期形势还不错情况下,我想管理层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取消印花税。
关于注册制是否靠谱?注册制是全球各国都在实行的制度,它是放开了事前的审核,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IPO,注册制更侧重于事中、事后的监管。估计今年上半年科创板将试行注册制,而一旦注册制试行完成,将逐步会在A股市场推行,A股市场实行注册制是时间的问题。至于,注册制是否靠谱,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首先,注册制在A股市场执行后,必须要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也就是说,允许大量新股上市,同样也会有大量绩差的股票退市,这样可以优胜劣汰。如果取消现在的审核制,推出注册制,大量新股完成融资,却没有退市机制,那对于A股市场是一种灾难。而退出机制从目前来看,真正在股市建立28年来退市的企业屈指可数。所以,注册制要推出前,必须要有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再者,注册制可以借鉴一下欧美成熟市场。对于那些通过造假上市、业绩变脸、信息透露不明的上市公司要进行严惩,一定要让造假者或者欺骗股民者赔得倾家荡产,并且引入集体诉讼制度,这样导致所有上市公司宁愿倒闭,都不愿意造假,因为成本太高昂了。如果实行注册制后,在事中、事后对造假和欺诈企业惩戒力度还是照搬现在规章制度,那注册制的事中、事后监管也肯定也起不到威慑作用。
最后,注册制在未来科创板试行,主要是因为科创板没有历史包袱。而如果要在A股市场上实行注册制恐怕会对个股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因为在审核制时期,企业上市大家一起挤独木桥,IPO估值肯定偏高,物稀为贵。
而在注册制,企业可以大量上市,估值可能会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A股原来老股票的高估值将会被新上市的低股估股票拉低。现在看来,只有让A股偏高估值与实行注册制后的新上市的估值接轨,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判断未来A股的下跌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A股的印花税会取消吗?取消印花税是大趋势,但是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取消,因为这张牌打出来毫无意义,反而使国家税收减少。至于注册制是否靠谱?只要注册制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以及对A股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并妥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注册制才是负责任的,比较靠谱的制度,而绝不是不顾一切的盲目推进。
关于印花税是否会取消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A股的印花税为2553亿,2016年的印花税为1251亿,2017年的印花税为1069亿,2018年的印花税为977亿,可以看出,A股的印花税即便是在行情低迷的时候,也保持在1000亿左右的水平,如果是在行情火爆的时候,例如2015年,则可以达到2000多亿,平均每个月200亿,这么巨大的税收收入,尤其是现在各个中小企业都在减免税收,证券的印花税短期内是不太可能取消。
虽然A股的印花税短期内是不可能取消,不过,可以考虑降低费率,现在A股的印花税费率为千分之一,即:交易一万元收10块钱的印花税,而现在各个券商的佣金费率大都为万2-万5的水平,也就是说,目前的印花税费率比券商佣金要高四五倍,因此,可调整的空间其实是挺大的,如果不能取消印花税,能降低费率也是一大利好啊!
关于注册制的问题,目前只是在科创板市场试运行,效果如何不好判断,一切以市场的实际反映为准,不过,我觉得如果要想把注册制做好,应该做好以下几个配套的工作:
如果说注册制解决的是新股上市“进”的问题,那么,退市制度则是解决垃圾股如何退出的问题,“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对于欺诈上市的公司如何处置,对于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如何追责,对于保荐券商如何问责等等。
由于注册制是比较市场化的新股上市机制,届时,可能会有一些劣质的上市公司混入市场,那么,一方面要做好退市工作,另一方面,也得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赔偿等工作。
另外,科创板上市之后,大概率会被机构爆炒,如何防止恶意炒作以及潜在的风险,也是监管的难点!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A股不会取消印花税的。因为印花税并不是调节股市的需要,而是国家财政的需要。现有体制下不可能取消。——注册制原本是好的,但是中国股市监管机制不行,自然注册制也变了样。比如造假上市的公司在欧美股市是行不通的,不但赔偿股民陪的倾家荡产还会被判刑,而我们顶格处罚是60万。我建议上市后五年内只要业绩下滑就不允许大股东减持,因为业绩变脸的话造假的可能性极大。但是我的意见会被采纳么?明显不会。因为小股东的利益对权利阶层来说是不会太重视的,因为他们要兼顾自己的利益。
取消印花税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只不过如何取消,何时取消,甚至是直接取消,还是慢慢变相取消,我们不得而知!要知道目前的股票交易模式早就从纸质交易转变为网络化交易的模式,所以印花税其实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再加上现在的全球也仅有印度和中国还在实行印花税的征收,那就应该和国际接轨了!!
目前中国股市里的印花税收费标准还是执行1‰的税率,其实继续降低印花税的空间已经不大,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所以如果进一步的减免,那就是应该取消了!而根据2017年的数据来看,印花税的收入其实也并不是很高,2017年股票交易印花税仅为1124.62亿元,还不如沪市一天的成交量大。所以现在还不取消印花税其实就是一个战略性的目的,可以用印花税来调解市场!
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印花税的调整都会对于股票市场造成非常大的波动,每一次的降低印花税都是带来重大利好,刺激市场上涨。而每一次的提高印花税,则是打压市场,给市场降温下跌的举措!所以对于现在的印花税来说,更像是一个调控的工具,这个实际意义比收益更大!
不过取消印花税是民心所在,是趋势所在,并且在2018年也有许多专家和学着建议这样做了,甚至也可以优先取消一下亏损卖出的印花税征收!毕竟亏钱了还收税费,是不是有些不应该呢??所以印花税的取消可能是未来必定会走的一条路,至于何时出现,我们只有耐心等待了!而对于注册制来说,如果有了完善的退市制监管,辅助,那么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增加A股的优胜劣汰循环,但是如果退市制没有完善或者跟上,那只推出注册制,可能就是一个“灾难”!
对于印花税是否取消的问题,这是税务应该考虑的事情,今年貌似还没有代表提出过取消印花税的问题,那么,我们在这儿想再多都没什么卵用,何必去想呢?不过,如果取消印花税,必然会为A股市场带来一波行情……
我个人认为挺靠谱的。
目前国内主要还是审核制,这使得很多科技、互联网等伟大的企业无法在国内诞生,为什么?因为这类标的在前期都是出于亏损状态的,而审核制在标的亏损的情况下是甭想上市的,所以,审核制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注册制呢,只要你符合相关标准,就算你出于亏损状态也依旧可以上市,这就为亏损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而科技公司抑或是互联网公司,有很多质量都是挺高的,假以时日,这些公司逐渐走向成功就成了必然。
……
但如果推行注册制,我个人认为必须要完善证券法制,如果法制不能确认,那么推行注册制或许会出现一定的灾难,因为你无法排除一些黑心企业只是为了圈钱而欺诈发行的情况,这是推行注册制对自己以及对投资者不负责任,所以,必须完善证券法制,罚到那些黑心企业倾家荡产,这样或许才能肃清市场。
若在一个造假,不诚信和法制不健全的市场推行注册制,成功与否一目了然!
A股暂时不会取消印花税,但是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以后是有可能会取消印花税的。
在我20多年的记忆中A股好像有过一次印花税减半的政策,从此就再也没有过印花税方面的动作。
我认为印花税千分之一税率的收取与不收取对于股市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如果人们大多做长线投资这千分之一的印花税对投资的影响就是微小的。人们只有频繁的做短线,才会较为关注交易税的问题。我国A股市场目前的投机性是很强的,有很多资金都在频繁的做短线。造成我国A股市场的换手率过高,这明显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所应用的换手率。因此目前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短线交易的活跃度并不重要。现在我国的A股市场流动性足够,已经非常活跃!
出台对长线投资扶持的政策才是重要的。
注册制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注册制推出的环境。
首先,注册制必须要有一个严刑峻法的环境。对于那些造假上市的公司和保荐公司,要进行严厉打击。罚没所有资产,甚至判刑入牢,只有这样注册制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我国现在的市场环境能否做到这样的严厉执法真是个疑问。
其次,注册制需要股民自己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做出评判。自己对自己的投资真正负责。这需要股民有很强的基本面分析能力。这明显是一个不利于散户的因素。因为大多数散户连最基本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懂。
A股印花税肯定不会取消,注册制肯定不靠谱!
取消印花税是全民的期盼
青岛是一座尚未完成旧城改造的城市,又是一座历史建筑老街区保留较多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城市,更是一座山海城相依相容的旅游城市。
上述城市背景下,各区发展有先后,建成区也有旧城改造任务。新建区也有较成功的区域。总的来说,市南区是过去青岛市重点,城建较好,尤其是大部分老建筑集中于市南区西部,新兴区坐落东部,前海一线是青岛的旅游客厅,因此市南区旅游和楼宇经济突出。
市北区旧城改造任务繁重,计划经济时期大量的楼房质量不高,是应该淘汰的。同时居民密度较大,工厂外迁后,除了引进一些科技企业,多半以服务业为主,市北区政府善于搞市场,搞一个火一个,消费市场发达,市北CBD与市南区东部相呼应,成为新崛起的商务区。未来以商住为主。
李沧区近些年得益于市级财政为改变北部城区面貌的倾斜助力,变化越来越大,李村以东到世博园全面升级为优质生活区,李村改造升级效果显现,十分现代和大气。沧口则在北站区域崛起为城市核心。
城阳区的蜕变也尚在进行中。除了红岛区域(包含河套上马街道)属于市级重点新区外,棘洪滩的动车小镇等产业布局初步完成,可以说是很不均衡尚待成熟的区域。
黄岛区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国家级新区。八十年代初设开发区算是播种的话,现在正在开花结果。再造一个青岛的目标已露端倪,其中滨海大道沿线是类似市南区东部的现代商住新城,自然环境可比美市南,城建速度很快。由于地域广阔,域内发展极不平衡,北部西部空间巨大。
青岛市各区在市级环湾发展两翼展开战略牵引下,全面行动,往环湾均衡演变。几个区恰好环绕胶州湾,格分一段海岸,全面亲海,这为各区的均衡化有好处。未来胶州湾一定会成为城市各区共同的心脏。
最后总评一下,市南已饱和,未来重点在老城区的征收改造和统一管理租赁经营,发展出文艺与休闲老城。市北将成为核心商住城区,青岛消费主区域。李沧将崛起为现代山水新城区。城阳以动车小镇和红岛市级行政中心为骨干,发展为现代工业与新型正经中心。黄岛区则是一个老青岛的翻版,与城阳胶州即墨一道成为青岛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基地和高端商住区。黄岛的年轻活力和基础积累兼备,是目前最有前景的。
我觉得即墨,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建城史1400余年。拥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环保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2015年,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15位、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强”第7位。2016年,即墨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成为江北第一县。即墨的服装业发展迅速,港中旅旅游业发展趋势越来越好,蓝色硅谷已建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哈工大再建中,央美研究院也要落户硅谷,这里有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和海洋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引擎和我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创建国家海洋科技中心,地铁11号线穿过即墨,预示即墨已经与青岛相连接,串联青岛六大片区,囯涵105号已正式批准即墨划区,即墨的未来不容小觑。因为我是即墨人。
近期看黄岛,黄岛区在国家的排行第三,前两名是浦东和滨海新区。看青岛市领导的魄力了,现在是集中优势发展黄岛,给黄岛经济插上翅膀。
远期看高新区,发展大青岛,长远来看聚焦点在高新区,那里的规划也是大手笔,着眼未来,为大青岛大胶州湾提供战略支撑。济青高铁红岛站,胶东机场就在右翼,青岛中学,相信未来的青岛中心就在这里。
过去几年发展最快的是黄岛区,但发展最好的还是市南区。市南区是青岛的门户,也是颜值担当,西海岸则是青岛的GDP担当。
西岸在过去几年里以填充人口为主要任务,前海及老区部分以外开始增加学校、企业、工厂以及旅游项目,配套日渐完备,从早期的宜居属性开始转向多元经济区,前景广阔。不过黄岛区面积过大,是市南区的70倍,商业和旅游资源更为分散,建设难度更大、周期更长,所以优势是在于潜力,而非之最。
市南区是青岛的市区发源地,最好的景色、最丰富的旅游资源、最繁华的商圈、最重要的行政部门都在这里。于是这里也成为富人最集中,游客最集中的区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30大最美海湾之一的青岛湾位于市南区,如今的网红浮山湾灯光秀也在市南。市南区云集了17家外资银行,而香港路更是国内一线金融街区。拥有香格里拉、威斯汀、富力艾美、海景花园、海尔洲际、蓝海颐海等20多个高端酒店,以及万象城、百丽、海信、永旺、太古、麦凯乐、万邦、中铁、金茂、银座等十余个大型商超。其商业、金融、旅游、城建、交通等指数遥遥领先其他各区。所以要说发展的好,自然还是市南。
现在发展最好是市南区,崂山区南部也不错,其次是市北和李沧,中西部老市区不行了,看房价就能看出来,李沧东部,世博园一带,房价超过三万,那一片是德国占领青岛时,最看好的居民居住区,至于黄岛和高新区,目前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形成居住规模,具备应有的居住条件,城阳区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很高的人气,且房价不高,算是好位置。
黄岛区,工业、港口、影视基地、高校、旅游、军港,种类齐全,只要人才聚集,当推第一。即墨市(在申请建区),汽车、服装、高校,有一定潜力。市南、市北、李沧,作为商住区,有空心化的危机,污染不大的企业尽量不要外迁。红岛、城阳关键在于政府定位,要给科技企业留出空间,不要把地价抬高,一味发展房地产,那只是短期效益。
我觉得红岛和胶州是最有潜力的地方。红岛区是刚成立的经济新区很多大型项目都在这开建。胶州更不应说了胶州机场地铁胶州旅游行业是重点开发区域。世界胶州。胶州湾区域是重点开发地段。即墨只是部分开发鳌山卫。看长远来说。红岛和胶州是一个整体。
城市发展中心肯定随着时间会不断迁移。商业中心,居住区都会随着工作机会的变更而不断变化,现在青岛每个区市都在争第一,都说自己有潜力,老城区焕发新生机,市南市北未来发展不会有大变化,崂山的高房价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未来主要看房地产市场,城阳胶州即墨未来如果组团发展,前途无量。这三区市地理位置对于工业,轻工业发展优势大,房屋价格相对低,能吸引外来就业人口。黄岛未来也不错
在市南住,感觉老人多 旧房屋存在拆迁幅度小,堵车严重~市北吧,拆迁力度大,密集度高,但土地基本已规划完毕 未来不会有大动作,机场会带动周边全套的发展 现在红岛还有空地的,规划已定,估计很快
市南区作为青岛行政中心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是得到了极致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来说,势必会造成发展不均的情况,所以接下来市南区不会在有大动作了。在目前来说市南已经是青岛发展最好的区了。
崂山区作为青岛的风景区,旅游景点和它的优美环境,吸引了大批的富豪在此安家,从房价走势也看出来,崂山区紧跟市南区排在第二名,从目前来看,接下来的五至十年中,崂山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
黄岛区作为青岛政府前几年刚审批的新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动和重视,最为重点发展的西海岸,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啤酒节,各种大学,在未来的10年之后,黄岛会最有发展潜力
资本家应重新定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产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旧中国国内的工厂非常少,资本家轻而易举的就可以获取巨额的剩余价值。现在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巨额财富的行业很多了,反而,办工厂的创业者想获得剩余价值是非常不容易。
远看成岭侧成峰,辩证的看问题,才能是看问题的本质。
创业者、企业家、小业主和资本家性质根本不同。大学生创业95%都不能成功。小业主、小型民营企业能坚持5年不倒闭就是比较成功了。很多企业家在国家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挥金如土地支援灾区,有的企业家去世前认可将存款捐给贫困地区捐给教育事业也不留给子孙。这样的企业家和资本家的性质不一样。
利用网络平台伙同国外金融寡头疯狂地汲取老百姓的血汗钱,搞贸易垄断,大量地骗贷国有银行资金是不是资本家?
至于有些劳动者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这些话还要客观分析,南方经济发达,在车间生产的劳动工人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几乎看不到年轻人,是中年人愿意接受剥削吗?显然不是,是工厂劳动强度大吗?也不是。根本原因是:1、年轻人不愿意做体力劳动。2、年轻人崇尚自由,不愿8小时呆板地干活。3、年轻人个性强,不愿接受工厂管理制度。
再看看市场售卖的百货用品,我们会发现,在大市场很多商品都很廉价,拿100元人民币可以买一身衣服,有料钱没工钱的商品比比皆是,资本家的剩余价值在哪里?
当今,资本家的名词也应该重新定义了,剩余价值只是极少数工厂的老板能获取。轻而易举的获得大量财富才是资本家。
改革开放以来只有做房地产的,做网络游戏的,做阿里和蚂蚁金服的,当影视、歌等巨头的,当被捧红歌星们的,制造售卖保健品的,一把手术刀一台手术捞到上万红包的都比产品生产的企业家赚的剩余价值高很多倍,这些人算什么?
在物资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制造业的企业家还真是举步维艰。其他行业还真想不出谁还是资本家。
出借人变投资人就是甩锅行为?郭树清都称为出借人。投资是有分红的,偷换概念的行为出借人不答应。立案平台回款只能是个零头,追赃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很多钱是追不回来的。前期下车人利息是有法律规定必须追缴的,可是都追不回来。出借人提起行政诉讼怎么办?金融创新失败,先行垫资兑付,再依法追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看有没有挣到钱,挣到了肯定没问题。不过万一违法犯罪,那就只能罚没了,血本无归。
按国家规定的来
你说了算
对于已经退了休的人来讲,社保卡太重要了。其别的一堆卡,也扛不上一张社保卡重要哇,因为其别的卡你不往里面打钱,它就永远是一张空卡,而社保卡可是月月都有地方给他往卡里打钱哟,这是其它的卡无法比拟的地方,所以我一直不想用手机绑定社保卡来用于支付。
今年疫情期间隔离在家里,手机绑定的银行卡网购时把钱用得精光,万般无奈之下才把社保卡绑上,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一是设置的有密码,支付转账都是要输入密码的。二是平时卡上我并不放什么钱,社保上一打钱我就转到零钱通上,网上购物或者生活交费,我再从零钱通支付,既有了较高的利息又相对更安全一些。所以,社保卡绑定手机用于支付没有问题,但最好再下载个零钱通,钱不用时,就把它存在零钱通里,购物时,直接从零钱通里支付,也可以随时把钱转回社保卡里,到自动柜员机支取现金或者用于其它事项的支付。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社保卡它实际上就是一张普通的一类银行卡,说明我们的社保卡可以当成是普通的银行卡来使用,完全是可以绑定手机支付的,比如说你绑定支付宝支付或者是微信支付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社保卡它就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而且它还具备它的特殊性,因为银行卡我们都知道它是会收取年费和小额管理费的,但是我们的社保卡在使用的过程中是终身赦免年费和小额管理费的,所以说它具备一定的优势所在。
当我们在使用社保卡的过程中也是可以的,因为社保卡本身是一张普通的银行卡,比如说你在这个银行没有办理银行卡,那么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社保卡作为自这个银行的银行卡来使用。并且作为退休人员来说,绝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实现了退休金的待遇,直接发放在自己了社保卡当中来。
所以说我们的社保卡是完全可以当成普通的银行卡来使用,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论是你通过手机支付也好,通过网上银行也好,通过手机银行也好,都是和普通的银行卡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的区别。但是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牢记密码,并且要保证尽量不要出现丢失的情形。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社保卡能不能绑定手机支付?
★第二代金融IC社保卡就是一张普通退休老年人的银行卡,当然可以绑定手机中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方式来使用。
社保卡每月都由社保局有时间及金额向社保卡中打款;这样的社保卡对于退休人员来说非常简单快捷在需要无现金支付场所,进行就医、超市等地方购物支付等活动。第二代社保金融IC卡,它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多;它包括了个人头像及个人身份证号码的很多信息。对于部分老年人由于眼睛不好或者不会使用支付宝、微信的退休人员,不建议将自己的社保卡绑定支付宝、微信来进行操作,避免因为不会使用而操作被他人骗钱。
这里本人介绍微信也可以使用电子社保卡了,将来挂号、就医、买药都可以用微信来支付,这个电子社保卡怎么样用呢?大家就用自己的社保卡,应该是二代金融IC最新一代卡的就可以绑定,然后就可以用微信支付来支付了好怎么办呢?
在微信我的个人界面里边选择“钱包”,在钱包下面的界面选择“城市服务”,在城市服务的界面里边选择五险一金里边选择“社保”,然后就可以看到“电子社保卡”,大家点击进去就可以了;点击进去之后呢它会提示你,让你输入你的一个社保卡号,再点击“下一步”大家就去可以设置了;绑定成功之后可以用微信在药店买药,什么的都可以用微信来支付,这样子就非常方便了。
实际上,目前的社保卡都已经是二代金融IC社保卡了,安全性更高,功能更多。现在的社保卡包含了个人头像、身份证号等更多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社保卡办理就业登记、养老金发放等102项功能。
社保卡是“一卡两用”的,既包含了社保就医买药使用的医保个人账户功能,又包含了金融账户功能。
过去很多人可能忽视金融账户功能,实际上现在失业金发放、养老金发放、生育津贴和工伤待遇发放,都是需要经过社保卡绑定的金融账户发放的。因此,社保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强。
社保卡可以认为是一张功能全面的银行卡。因此,我们可以将其金融账户功能绑定为手机支付。我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完全没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卡有三个密码,需要绑定两次手机号。
三个密码是医保买药密码、社保网上查询密码和银行卡的金融取现密码。由于社保卡使用比较频繁,还是建议买药密码和金融取现密码不要一致。当然如果不一致,老人也会健忘,也是一个头疼的事情。
社保网上查询密码,对于年轻人使用比较多,一些时髦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自己的养老金发放,医保卡消费记录等信息,功能非常全面。
社保系统可以绑定一个自己的手机号,通过这个手机号进行网络查询,密码的重置管理是比较方便的。
金融功能,当然也需要自己的手机号码,为了安全期间金融功能手机号暂时没有跟社保系统共享,这样一个社保卡就可以绑定两个手机号码。注意不要搞混了。
社保卡是可以绑定手机支付的。
社保卡有两种功能,一种是社保的功能,另外一种可以充当银行卡的功能。
我在这里简单的把社保卡的功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对于城乡居民来说社保卡最主要的功能是缴纳医保、医保报销和缴纳养老保险、领取养老保险,要实现这四种功能,社保卡就必须开通银行功能。
社保卡一开通银行功能的话,就和普通的银行卡功能一样。
对于退休员工来说,社保卡的基本功能就是报销医保,领取养老金,这也需要开通银行功能。
总之一句话,要是想要用社保卡的话就必须开通银行功能。
查询官方信息,目前的社保卡技术是二代金融IC社保卡了,在安全性方面可靠的,而且具备更多功能。社保卡信息包含了个人头像、身份证等,拒官方说明还可以通过社保卡办理就业登记,以及养老金发放等功能100多项。
社保卡本身就是“一卡两用”,一方面包含了社保就医和买药的医保个人账户功能,另一方面具有金融账户功能。
下面来说下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功能,目前掌握的信息,实际上现在失业金、养老金、生育津贴和工伤待遇发放,都需要绑定社保卡的金融账户。
经咨询工作人员,社保卡可以认为是一张功能全面的银行卡。因此,可以将其金融账户功能绑定为手机支付。我自己已经这么做了,完全没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有三个密码,需要绑定两次手机。
三个密码:①医保买药密码、②社保网上查询密码和③银行卡的金融取现密码。建议买药密码和金融取现密码不要一致。当然如果不一致,老人也会健忘。
社保网上查询密码,年轻人使用比较多,其实老年人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自己的养老金发放,医保卡消费记录等信息,功能很全面。
社保系统可以绑定自己的手机,通过手机进行网络查询,密码的重置也比较方便。
金融功能,每次使用需要自己的手机验证码,为了安全期间金融功能手机暂时没有跟社保系统共享,这样一个社保卡就可以绑定两个手机码。注意不要搞混了。
社保卡可以绑定手机支付,前提是激活了金融功能,开通了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社保卡能不能绑定手机支付呢?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前提是你这张社保卡具备金融功能,并且你已经去进行开通和激活了。
社保卡有医保功能和金融功能,如果说你没有激活金融功能,只有医保功能的话,那么是不能绑定手机支付的。
社保卡在激活开通金融功能之后,里面的银行账户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而你手中的这张社保卡,其实就变成了一张银行卡。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它当做一张银行卡来使用银行卡可以绑定手机支付,所以这张社保卡自然也可以正常绑定手机支付。
在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之后,还要开通这张社保卡的这个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那么你就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进行绑定这社保卡了,平时刷卡消费的时候都可以用这张社保卡里面的钱来支付。
注意,你用手机支付的钱呢?并不是医保账户的钱,而是你银行账户里的钱,这个银行账户里的钱的话,如果说你没有存钱的话一般是没有钱的。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现在养老金都是发放到这个社保卡的银行账户里面,所以绑定手机支付呢,是非常方便的,就不用排队去银行取出来,直接完成手机支付来进行生活消费了。
当然,如果说你想用医保账户里面的钱,那么你可以去申请一张电子社保卡,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电子社保卡,就是把实体社保卡装进手机里,有了电子社保卡之后就可以去医院就医结算,还有药店买药都可以直接出示电子社保卡,完成手机支付。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我们的社保卡它实际上是有两个账户的,其中一个是医保卡账户,另外一个是银行卡账户,当然这个医保卡账户是不能够绑定手机来进行支付的,虽然说各个地区逐步已经推出了这个电子社保卡,但是电子社保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普及,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买药还是需要提供实体卡片去药店来进行买药!
但是除了医保卡之外,它还有一个账户是银行卡账户,当然我们都知道,银行卡账户是可以绑定手机来进行支付的,比如说我们可以绑定快捷的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那么直接可以绑定自己的银行卡,是无需来开通网银的,所以说我们社保卡当中的这个银行卡账户是完全可以绑定手机来进行支付的,只要是我们社保卡当中的这个银行卡账户当中有余额,那么就可以正常的使用。
社保卡当中的银行卡的账户,它主要的功能是今后发放养老金待遇的一个主体账户,其实有很多地区,已经实现了拿自己的这个社保卡当中的银行账户来发放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今后养老金的待遇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账户来进行发放的,当然只要卡里面有钱,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手机来进行支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社保卡有两大功能,一是社保功能,一是金融功能。
先说一下金融功能,其实说白了就是可以当做一张普通的银行卡使用。只要去银行开通网银支付功能,这个银行卡完全是可以绑定手机进行支付的。因为本身普通的银行卡也是可以绑定第三方支付的,比如我们现在常见的第三方付方式微信和支付宝,都是可以正常绑定的,所以说我们的这个社保卡金融功能是可以绑定手机来消费的。
下面说一下社保功能。只要缴纳了五险,社保卡当中就会有个人医保账户,每月里面都会按时入账,账户里面的钱我们可以拿着社保去医院挂号看病或者去药店买药。其实支付宝已经开通了电子社保卡功能,大家可以通过支付宝绑定自己的社保卡形成电子社保卡。现在部分地区去医院挂号看病或者去药店买药直接出示支付宝中的电子社保卡就可以完成支付,大大节省了支付时间,也更好的保证了支付安全。未来,电子社保卡肯定会普及全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社保卡丢失了。
针对社保功能我要补充一点,不是所有的社保卡都可以去药店正常买药的,只有正常缴纳了五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才是可以拿着社保卡去药店买药的。因为只有你缴纳了城镇职工医保,你的社保卡里才会有余额,之后才可以通过这个余额来看病买药。一般情况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不会建立个人账户的,只有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群体才会建立个人账户,那么这个时候才可以去药店买药,可以完成直接扣费,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则不行。
我是大江,生活在农村喜欢说大实话的大江,希望我的建议可以帮到您,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私聊我哦!
能,肯定能!我的手机就绑定了社保卡的金融账户,并且绑定了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可以用它再也不用去银行领养老金、不用现金进行日常消费、转账等等,非常方便。虽然手机绑定了社保卡的金融功能,但持社保卡也可在自动取款机上取自己所需要的现金或其他消费用途,而且银行还通过手机免费通知你每月养老金的进账时间以及100元以上的出账信息,还可以通过手机银行随时查询自己金融账户的收支情况,太方便了。
这个不能从一二论,因为不同的银行要求不一样。
但是证明还款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你的收入情况证明。
一般需要提供银行卡流水,还有工资收入证明。如果你的收入足够覆盖你每个月的还款额的话,是应该不需要提供资产证明的。
第二种就是刚提到的资产证明。
可以是固定资产或者是金融资产。所谓的金融资产就是比如说存款,股票,基金理财产品之类的。
如果有的银行要求你提前存10万块钱,应该是下面这种情况。
假设你的每个月的收入是不能够覆盖你每个月的还款额的话,这样如果你往银行存10万块钱,证明你这个钱以后可以再在还款期每个月分摊用于还贷款,那么应该是可以作为补充收入的。
欢迎关注,留言讨论。
感谢邀请。
根据楼主所说的情况,个人分析情况如下:
第一,银行贷款审批政策影响,房地产行业作为近年来国家密集调控的行业,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监管也是相对严格,在贷款过程中银行处于绝对优势,部分客户经理为了提升贷款审批通过率,提升自己业绩的考虑,因此要求客户存入一定的存款,显示客户具有还款能力。
第二,征信报告存在瑕疵,2018年笔者的一位朋友因为老婆的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信用卡6万的额度每月使用率均在95%以上,银行认定为存在套现嫌疑,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被多家银行拒绝了房贷,然后找熟人选了一家中字头国有银行,当时银行要求存入12万定期存款,也是为了证明其财力,最终顺利通过了银行审批。
因此,请楼主不必担心,属于正常情况。
有的可能是银行为了完成指标吧,这个不影响啥。
2016年10月,自主创业第三年,公司遭遇了一场成立以来最凶险的劫难。由于过度扩张市场,客户多了,随之而来的垫资压力也沉重起来。公司经营的业务是验证码短信,给大客户的单价利润很微薄,每条短信只赚0.5厘,可是月度发送数量大,所以盈利还是可观的。大客户的结算方式是月结。即:后付费结算,客户本月消费的短信,我在次月5日前和客户确认实际结算数量,然后公司出具发票,客户方收到发票后走付款流程,公司真正收款到账时间一定是第三个月中旬,而这期间客户的短信不会终止发送,也就是我起码需要垫资二个月的短信款(每月月初公司必须预付短信款给运营商,否则没有了短信余额,业务无法开展)。我开心新的大客户不断合作,却忽视了确保资金链的重要性。当年(2016年)3月,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因为业务重组,直接裁掉了三个部门,其中一个部门就是和我对接业务结算的无线事业部。部门负责人离职前提醒我,今后短信款结算可能会延时。我问他可能延时多久,他表示不知道,因为他们部门裁撤了,他也被辞退,所以不知道公司的后续安排。不过,他保证公司一定会付款,毕竟是大公司。我错误的以为,这家大公司再怎么延时付款,最多也就推后二个月吧。谁知道,这家大公司足足延时了七个月!而这期间,我没有停止他们的短信发送!在这期间,公司又新增加了四个大客户。可是我找人开发的一款APP,投入200多万元,最终开发失败。我原指望这款APP转型,并且这款APP的经济效益是可期的,只要开发出来,不愁没有收入!于是,垫资压力让我寝食难安。我开始准备贷款渡过难关,找了某普惠公司。查了公司流水,以及公司税务情况后,某普惠公司同意信用贷款给我80万。我庆幸自己运气好。不过,因为公司注册的时候,我拉了自己侄子做股东,给了他1%股份(2013年前后注册公司必须二人以上,现在可以独资了),所以需要他也签字。我给侄子打电话,侄子说没问题,第二天从家乡赶到珠海。可是,当晚侄子给我电话,说他不过来了。我说你不过来签字,贷款办理不下来!侄子说爷爷要我不过来签字,你自己去跟爷爷说吧。我马上给父亲电话,可是,电话通了没人接。打大哥和妹妹们的电话,也是没人接。我心急如焚,当即给公司行政经理交代了一些事,自己马上坐高铁回了家乡。父母看到我突然回家,有些错愕。我说明了来意,父亲脸色很淡定,说确实是他让侄子不要过去珠海签字的。我说我等这笔钱救命,而且是信用贷,没有抵押东西,侄子不过是例行签个字,因为他也是股东。父亲忽然生气,要我不必再说,他绝对不会同意侄子跟我去珠海签字!我当时血涌上头,扑通跪下,哭喊着说这么多年来我没有求过家里什么事,请父亲务必救我这次!父亲愤怒说到,我可以借2万给你,但是我绝对不会同意铭铭仔(我侄子小名)跟你去珠海,你不要害他!说完父亲进自己房间后关门不再理会我。怎么回的珠海,已不记得了。后来我找某普惠通融,希望可以我一个人签字,不同意。说不是简单的签字,他们公司还要求必须当事人拿着身份证在公司前台拍照。贷款终于没有申请下来。资金链也到了断裂的时候,我没有钱去从运营商那边购买短信余额。然后,不到一个星期时间,库存的短信用完。然后,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客户纷纷表示抱歉,他们必须将业务转到其他公司合作,否则影响他们公司运作。然后,然后我只能辞退所有员工,并发了补偿金。部分员工表示愿意继续留在公司,工资晚点发没关系。我很感动,但我知道于事无补,公司起码一年内难以恢复元气。再然后,某天夜晚八点,我吃过了晚饭,一个人上了三十层高楼的天台。眼望前方,想着自己五十岁了,忽然一夜之间所有的奋斗都没了,忍不住开始哭,嚎啕大哭,哭的撕心裂肺,哭的痛不欲生!我一步步走去天台边缘,站定,望了一眼楼下,闭眼,心中对自己说,小公主,老爸不能看着你长大了,对不起!抬起脚,忽然念头起来,我跳下去很容易,可是小公主知道她老爸是跳楼死的,会有怎样的阴影!一定困扰她一生!我这么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我要准备东山再起!虽然我现在房子没了,钱没了,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只要活着就有希望重新辉煌!我终于收回了脚,往后退了几步,一身的冷汗。那以后,我开始学习禅宗,每晚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开始解剖自己的灵魂,哪怕面对自己最丑陋的一面。现在的我,早放下了当年的怨恨,也走出了绝望的阴影。我安心工作着,不断完善自己的再次创业规划。我坚信,我一定能重新站起来!感恩每一个在我生命最是脆弱时候支持过我的人!
我和前妻同岁是初恋,她追的我,十八岁就在一起,一起走过了二十年,三十八岁时和她闺蜜的老公走到了一起,她可能想要更好的生活,我属于那种很容易满足的人,安于现状。她提出离婚我就同意了,因为我知道她能说出离婚就已经是深思熟虑了,我没为难她,一个把自己最好的二十年都给你的女人,你怎么去为难她?但随后的一年太难受了,难受的不仅是你一直习惯在的那个人没了,一个男人还要独自带个小孩,最主要的是沒自信了。沉沦了一年后慢慢走出来了,最多时交了五、六个女友,成了个渣男,但起码自信心回来了。现在有一个小我7岁的老婆,各方面都很好,经济条件比我好数倍,还没小孩,很庆幸生活又重新回到了正轨。
最无助的时候应该是在生活的低谷,那时由于个人问题,把自己生活搞得一团糟,面临吃不上饭的生存问题了。后来用了5年的时间我慢慢的渡过去了,渡过去的过程就是顺其自然,改变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再以后就一步一步的转好了。回过头来看那段困苦,可以信心百倍的说,以后什么困难都不怕了,我可以熬过那么困苦的阶段,以后就没有能够难倒我的了。
熬过去了,也就觉得没什么,自己很强大,感谢曾经的自己,以后会好好爱自己的!
输呆 输入能量
朋友们好!标题中提出了二个问题,1,大额存单的上下限是多少?2,哪家银行的合算?明确的讲:现在大额存单是市场的宠儿,有许多非常接地气儿的好产品!先来看上下限是多少!大额存单,通常没有明确规定上限…大额存单的下限也就是门槛,以不同银行而定!大体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工农中建邮,这些银行的门槛,大体在20万元左右!第二梯队为股份制,全国性商业银行,通常在5万起!第三梯队,是广大的地方商行和信用,社村镇银行,起点不同大体在1万元至3万元!
再来看哪个最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还是前面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利率上浮比例在40%到45,第二梯队的上浮比例在45%到50,最高的第三梯队上浮比例能够达到50%最高达55!大额存款中上浮最高的是五年期存款!有的年息高达5.5%,通常也在5%左右!目前大额存单有了新动向,一些银行推出了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还有的结合了靠档计息,加上可转让抵押,使大额存款大大增加了流动性,非常个性化人性化!
综合分析,朋友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情况,通过选择不同的银行,不同的产品,结合自身的情况,寻找到最适合的好存单!获取安全,合心的利息!
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和普通定期存款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同属于保本保息存款产品。即便银行倒闭,在50万元以内都会无条件得到赔付,安全性极高。
大额存单与普通定期存款具有三点区别:
第一,大额存单起存金额较高。普通定期存款起存金额为50元,而大额存单起存金额至少是20万元。
第二,大额存单利率较高。一般来说,同一家银行发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大额存单利率更高。
第三,大额存单的发行期限种类更多更灵活。除了普通定期存款的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以及5年以外,还有1个月、9个月、18个月三种期限。
大额存单起存金额与利率
如上图所示,各大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金额多有不同,一般来说20万元起存的最为普遍,剩下的还有25万、30万、50万、80万以及100万元起存的。1个月大额存单利率最高的是东莞银行1.7%、3个月最高的是莱商银行1.705%、6个月最高的是浏阳农商银行等银行的2.015%、1年最高的是齐鲁银行等银行的2.325%、2年最高的是西安银行的3.255%、3年以及5年最高的是西安银行等银行的4.2625%。
大额存单就是高起点版的定期存款,收益会比普通的定期要高,最高的上浮比例能达到52%的收益。
一般情况下,大额存单的起存金额是20万,继续有更高上浮的有30万,50万以及100万。当然,100万不是最高的金额,更有定制的大额存单,数千万起的都会有,所以也没有一个特别的最高限额。
每个银行的收益率相差不大,最高的上浮也就是52%,这个也是银保监会的要求。
所以的话,就看哪个银行资本量更大,服务更好。
然后再选择自己的起存金额就可以了。
1、大额存单的限额
大额存单产品刚出来时,央行规定的限额是30万起存,后续起存限额降低,现在最低限额是20万元,大额存单是按期发行的,最高限额不是固定的,由大额存单每期的发行总额限定。
2、哪家银行大额存单划算
国有大行以工商银行为例
工商银行3月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1.628%、6个月最高利息1.924%、1年最高2.22%、2年期的最高3.108%,3年期的最高3.988%
商业银行以平安银行为例
平安银行1个月利率最高1.65%、3个月利率最高1.672%、6个月利率最高1.976%、1年利率最高2.28%、2年利率最高3.192%、3年利率最高4.18%、5年利率最高4.18%
城市商业银行以山东齐鲁银行为例
1个月利率最高1.65%、3个月利率最高1.705%、6个月利率最高2.015%、1年利率最高2.325%、2年利率最高3.255%、3年利率最高4.2625%。
一般农商行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城市商业银行次之、国有大行利率最低、商业银行利率次低。
感谢诚邀!我在银行工作多年,下面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额存单最低还款是20万起,最高限额要根据银行的发行规模来,但是也有部分产品都有不同的限额。
比方说有的银行月月付产品,就是每个月都付息的那种,起存金额就是50万。
有的产品,利率上浮高一些,但是起存金额高,具体都是阶梯定价,各家银行有所不同,我可以举某银行的大额存单为例,具体多少你可以参考一下。
以上!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点赞关注我!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邓行长,(ID:Dhangzhang)
大额存单最低限额是由人民银行统一规定的,即起步价20万元人民币。当然,这是指的个人大额存单。如果是单位大额存单,就是购买人是机构类客户的,是1000万元起步。也是人民币。
大额存单只有人民币一种币别,没有外币。
大额存单属于一般性存款,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存单的时候,是必须把它设立单独的会计科目核算的,不能把它和别的存款混在一起。
这样也方便银行统计,上报大额存单数据。
20万元既然是起步价,发行行在出产品时,某一期的产品可能会高于这个金额。
比如,同样发行三年期限的大额存单,20万元以上的利率上浮1.50倍,而100万元起步的上浮1.55倍。这样做是鼓励客户多购买大额存单,买得越多,享受的利息待遇就越好,得到的利息越多。
那么,大额存单有最高金额限制吗?它是没有最高金额限制的。单笔没有金额限制,但是,每一期产品有限制。在额度范围内可以买,超过了发行额度,有钱也买不了。
举例说明,银行本期发行1亿元的大额存单,等到您去买时,已经买完了9950万,还剩下50万元的额度,这时候,您想买100万,就买不了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哪些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合适。一般来说,大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低,股份制银行在中游,城商行利率最高。
一般情况,各大银行推出的大额存单认购起点为20万元,3年期的利率在4%左右,大额存单每期都有一定的发售额度,有额度的话就可以正常认购。#女神理财大赛#
这个各大银行不同具体可以去网点咨询,一般都是二十万起步!
大额存单一般情况下都是20万起,三年利率最高的是4.2625%,大额存单发售会有一定的额度,额度之内单笔没有限购。
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免收印花税了,只有A股和少数的市场还在收印花税。
印花税在之前有起到调节股市的作用。在之前A股涨得太厉害时,通过调高印花税的方式,A股就立马出现调整。而在2008年A股不断下跌的过程中,降低印花税的方法,也是马上出现脉冲式的大反弹。
记得在2008年调整印花税时,A股出现了千股涨停的情况,下午所有的权证也都涨停了。大盘涨停,第二天再度高开。短期反弹的幅度超过15%。可见印花税有多么猛。当时还只是将双边的印花税调整为单边的。
随着电子科技不断普及,现在也基本不需要用到纸质填单了,也就是说实质上的印花税是没有的。不过,A股为了稳定,这几年来一直没有调整过印花税。
目前市场很低迷。如果免收印花税时,估计A股短期内会有大涨的行情。这仅仅是脉冲式的行情而已。很难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中长期的行情不会因为印花税的免收就会出现反转。免收印花税只是短线对大盘会有大的影响。估计免收印花税时,A股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千股涨停的现象。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取消印花税对股市而言是积极向好的信号,能在股市低迷时期增加流动性,也有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说明监管对市场的态度是积极的,希望股市走好,相应的也能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也能刺激股市上涨。
历史上有多次取消印花税的事例,可以看下取消后的表现。
1991年10月下调为3%,深成指1个月内反弹了700点,2个月内达到1200点。
1997年5月由3%上调到5%,大盘和深成指持续持续下跌。
1998年6月下调为4%,大盘影响较小,到了1999年6月下调为3%,大盘上涨超过40%
2001年11月下调为2%,大盘和深成指继续下跌。
2005年1月下调为1%,大盘和深成指走出底部。
2007年5月上调为3%,大盘出现狂泄,形成2008年的暴跌走势。
2008年4月下调为1%,大盘和创业板短暂反弹。
2008年9月由双边改为单边征收,大盘和创业板见底,之后开启2009年小牛行情。
可以从上面数据观察到,印花税不仅仅是用来调节市场行情涨跌的工具,也是在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时期被用来救市场的策略,在如今大盘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时要全面取消可能性并不大。
那如果以目前市场来分析,取消对股市产生什么影响?
从历史取消印花税分析,每次取消印花税不是大盘见底部就是接近底部区域,此次如果大盘再度出现大跌,或者创出新低,若出现取消那就是真正的利好,有望让大盘见底。但是在当下大盘处在2800上方徘徊,取消可能引起的反响并不积极。因为目前场内已经套牢了17万亿资金,加上上市公司地雷越来越多,导致投资者情绪非常悲观,就算取消仅仅维持一波短期上涨,没有资金的推动,很难持续走高。
而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此时取消印花税已经不再是会出现曾经那种存在大利好的影响,在新股常态化发行阶段,股指期货松绑之际,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免收印花税那就厉害了。
今年A股交易贡献的印花税900多亿,比往年少了不少,但如果你知道今年全年外资流入也不过3000亿,你就不会觉得少了。免收印花税,首先就留住一大笔资金在股市里,对股市的支撑是显而易见,对未来的预期也是十分积极的。一年九百亿,几年下来留存万亿也不是很远的事情。
其次,免除印花税对交易频次会有较大提升,A股成交量会更加活跃,每日交易量较如今增大毋庸置疑。印花税在当下佣金大幅降低的情况成了交易成本的大头,每次在交易之前都要掂量掂量成本,卖出十万市值的股票就要交100块印花税,想想都心疼,这无疑限制了交易活跃。当然,印花税的收取也会降低指数的剧烈波动,但免掉对每个股民来说都是巨大的利好,这很可能吸引更多的场外资金进场交易。钱多了,在缺乏做空机制的A股无疑是水涨船高。
最后,免除印花税还意味着高层对股市的态度,没有税费,就好比自由贸易区一般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其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各位想必心里也有个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免除印花税对个人、股市都是大利好!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关注评论人生最顺!
如果说能免收印花税,那么对于股市一定是重大利好刺激,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和印花税有关的话题都能带动股市的波涛汹涌!每一次的印花税降低都会有大面积的涨停出现,甚至有较大的涨幅,而每一次的抬高印花税则是相对利空更大一些!历史上一共有4次降低印花税的政策,而这4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涨!所以取消印花税一定会对于近期的股市有一个非常大的利好作用影响!
但是长期看,调整印花税对市场的趋势走势影响不大,后市该跌还是跌,该涨还是涨,牛市和熊市不是印花税增减能决定的。A股市资金市,股票走势长期趋势还是资金供给和需求力量对比决定!如2007年5月30调增印花税当天指数大跌6%,但是,随后一年股市从3600点涨到6124点,调增印花税没有改变股市牛市的大趋势。同样,2008年两次调减印花税,虽然当日都大幅反弹,但是最后下跌依然跌跌不休没有止境。
所以说股市里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趋势和周期,在牛市趋势里在大的利空也会被高昂的信心和情绪所化解,但是在熊市里在大的利好也抵挡不是熊途末路地大跌!印花税取消固然好,也是一个必然趋势,在目前的熊市底部区域里,我们呼吁有这么一个大利好刺激一下市场,而最重要的是除了中国和印度,其他国家早就没有了印花税这个东西,那在这数据网络化的交易模式下,它的存在意义有必要吗?所以民心所向,取消得了!!
我国A股市场就印花税调整过多次,并且每一次的原因也是有所不同。
1991年10月份,当时股市交易持续低迷,为了更好促进股市交易、提高成交量,将印花税税率小调至千分之三。而到了1997年,为了抑制股市投机、调控股市过热的情况,将印花税税率由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五。1998年再次为了刺激股市交易活性,将印花税税率调整至千分之四。1999年B股市场持续低迷,将B股市场的印花税税率调整至千分之三。2001年将印花税调整至买卖双方缴纳千分之二。2005年为了促进股市交易活跃性,将印花税税率调整至千分之一。2007年为了抑制股市过热,再次将印花税税率调整为千分之三。2008年又将印花税税率调整至千分之一。
我们从这些年调整的时间以及目的,可以明显的感觉出印花税对调控股市行情的作用性,当股市行情萎靡,交易活性不高的时候,降低印花税能有效刺激股市活性以及行情。而当股市行情过热,提高印花税税率能有效抑制过热行情。
现在股市印花税由原来的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出让方按千分之一税率缴纳,受让方不再缴纳。客观讲,现在的税率对股市的影响已经很小,不像原来千分之三、千分之四的税率,并且为双向收取。现在税率对股市的调控作用性有限,再加上现在股市3700家上市公司,要说免收印花税能引来像以前那般的行情,也不现实。
如果免收印花税,对股市的影响肯定存在,但金老师认为不会是大幅影响,毕竟现在印花税的税率较低,对股市形不成大影响。当然,虽然不会产生大幅影响,但氛围、热议的情况肯定能引来更多的增量资金,甚至推一波中线行情。
不管影响是大是小,免收股市印花税肯定对股市是利好。
这个问题应该不少人关注,目前股民都超过一个亿了。
客观的说,如果印花税真的一步到位,那么大概率会有较好一轮大行情爆发。如果只是微调,那么市场会有一点积极影响,但不会大爆发。如果没有调整,那就没有什么可说。
这个“如果”目前还只是“网传”的。网络传言这玩意,很多时候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用一些相关事件,模拟出可能或者大概的概念,来吸引关注。所以,事件的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观察,这是一个方面。
再一个方面,目前股市弱势,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股市持续扩容,但居民投资意愿不高。
因为股市带给普通投资者,大多数都是“伤害”,这样人们就远离股市。而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再到科创板,股市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扩容是无止境的,但真正优质的企业,不是太多。而且制度建设依旧还存在不少瑕疵,然后又有中美贸易摩擦夹在中间,这样投资者敬而远之,用脚投票。
还有一点是,我国的股票交易成本其实很低了,包股市括交易佣金、过户费、印花税和交易所规费。交易佣金是给券商的,通常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三,买卖都需要交;过户费只有上交所征收,按成交股数收取万分之二。目前,印花税是交给国家的,卖股票时收取千分之一;交易所规费是券商替交易所代收的费用,按实际成交金额双边征收,费率为万分之0.487。
也就是,目前印花税其实本身就不是太高,只有单边征税千分之一。当然,与国外相比,这个还是非常高,因为发达国家很多都取消了证券交易中的印花税,而且是几十年不变。
如果印花税直接取消,那么带来的效果会比较直接,有积极意义。如果在千分之一基础上,减来减去,又有什么意思呢。
如果取消印花税,那么有可能会爆发一轮大行情。
毕竟,目前股市点位不是很高,经过两年多的折腾,股市已经充分释放利空。那么有大的利好刺激,会带来积极影响。
现在A股市场的印花税是单边收取的,在卖出股票的时候会收取0.1%的印花税,也就是说不管赚亏每卖出10000元的股票就有10块钱的印花税。听起来这个税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们投资者还要出交易手续费,手续费是双向收取的,现在A股的手续费一般在0.03%左右。印花税的税率比双向收取的手续费高近一倍,从这方面看0.1%的印花税可以说非常高了。
虽然0.1%的印花税听起来不多,但是大额交易,多次交易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每年A股市场上的印花税就有千亿左右,牛市的时候轻轻松松就超过千亿了甚至是几千亿。不管是大资金投资者还是小资金投资者在卖出股票的时候都会考虑自己能不能赚钱或者回本,印花税,手续费等都是他们要考虑的交易成本。如果没有印花税那么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就会降低,那么他们的交易速度就会得到提升,成本较低了交易速度必然会得到质的提升。交易速度快了,成交量就会加大,那么A股市场也就会相对活跃了。所以如果没有印花税,A股市场的活跃性必然会比现在的好。
15~16年由于股市大跌,央行进行过多次的降准降息,这样的政策其实就是为了救市,为了鼓励资金进入股市,为了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而印花税一直都被认为是政策救市的王炸,现在的单边0.1%的印花税就是08年救市时留下的。完全没有印花税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再次减少一半到是有可能的。如果现在的A股继续下跌,甚至出现大幅的下跌,那么降低印花税的政策就有可能实现了。一但降低或者减免印花税,那么A股下跌的政策底就到了,牛市不敢说但是一波500~1000个点的上涨大概率会发生。
我是投资观,感谢阅读,更感谢点赞关注。
如果股市取消印花税肯定是属于对于股市对于股民投资者都是重大利好,直接降低了股民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对于股市必然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将会刺激股市迎来一波拉升行情。
如果股市免收印花税,会对股市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可以根据A股历史每次下调印花税对股市产生怎么的影响分析。
1998年6月12日,A股印花税从5%调整为4%,次日上证指数大幅高开1.93%,最终收盘涨2.65%,随后的一年行情震荡为主。
2001年11月16日,A股印花税由4%调整为2%,当日A股大幅高开,在2%震荡为主,随后月内先抑后扬,最终实现上涨58%;
2005年1月23日,A股印花税由2%调整为1%,次日上证指数大幅高开1.19%,最终收盘涨1.73%,随后月内持续上证,迎来了一波超30%的涨幅;
2008年4月24日,A股印花税由3%调整为1%,次日上证指数大幅高开7.98%,最终收盘涨9.29%,随后维持高位震荡,最终迎来再度杀跌,熊市行情影响。
2008年9月19日,A股印花税双边1%调整为单边征税1%,次日大盘开盘涨停,几乎全部个股涨停;但最终还是没有让股市止跌,最终再度迎来杀跌一波后跌出历史大底。从A股历史每次下调印花税时候,股市都会迎来上涨,最为疯狂的是2008年大盘直接开盘涨停,这只是下调利好刺激;假如把印花税取消了,这是比小调更大利好,对于股市肯定属于重大利好,产生重大影响。
只要敢取消印花税,A股大涨是100%的事,但是至于会不会持续大涨或者冲高回落谁都不敢保证的事,这些完全是有市场来决定的。只要超大资金接机大幅拉升,必将会让A股结束当前熊市,将提早迎来牛市行情。
如果A股免印花税,会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大涨是肯定的事,必然会对股市和股民投资者都是属于长期利好,大概率会让A股迎来一波牛市行情。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如果减免印花税,那毫无疑问对于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会是一个相当大的利好,因为减少印花税,等同于利好于广大股民散户,提高了广大股民散户的资金使用效率,减轻了散户股民交易的负担,这对于鼓励股民的交易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振作用,股民散户的交易积极性上来了,那么市场的资金活跃度就提升了,有了增量资金和交易者,那么股市的短期趋势就会向好。但取消印花税毕竟是一个强政策刺激,虽然短期对于股市的走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依然无法扭转市场趋势的运行。A股的市场趋势依然是一句结构趋势运行的。就拿目前的状态来说,A股市场虽然经历了4年多的调整,但依然没有见底的迹象,2019年大盘股指还是反复折返跑的过程,而且会继续探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市场整体的趋势是向下的,那么即便是现在取消印花税,也只是短期刺激,长期来看A股市场还是以调整为主,并不会因为取消印花税就形成牛熊趋势的转换。
综上,取消印花税对于A股市场短期利好,长期是否会有积极运用,要看市场的整体趋势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免收印花税就是对股市发出的重大利好信号,中国A股有可能走出低迷的困境。
别看印花税收的微乎其微,但是收与不收它能反映出管理层对待股市的态度和责任。
鉴于中国A股的目前状况,为了搞活中国股市,适当的运用印花税的增减或是免收,还是有必要的。
股市低迷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得需要,适当的搞活股市,提高股市的融资能力,保护广大散户的切身利益,非常的重要。
为了搞活股市,我们可以采取印花税浮动征收的模式。
比如,股市低于四千点免收印花税,持股一年的以上的股票免收印花税,或是,频繁买卖股票的增加印花税的增收,股市飙升每次超过四千点以上的两千点增加印花税的增收。
也就是说,股市低迷于四千点免收印花税,股市每次高于,四千点以上,每两千点的就要增加一次印花税。用税收杠杆调解股市的起落。
税收就是要为了实体经济服务的,利用印花税调整股市,有利于搞好我国的股市繁荣。
有些时候我就纳闷了,有那么多人说不合理,还有那么多人说没办过,既然都没办过,还回答个什么劲,不是误导提问的人吗?
车管所为什么要营业执照,因为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没有在车管所备案,你的车之所以当时能够抵押是因为有人通过关系或者钱解决了抵押问题,车管所的人给你进行了抵押。现在解押要营业执照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不合理?
至于备案,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备案的,备案需要一系列手续,有些公司为了简单粗暴,专门找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为什么不办理备案,却要一定办理解押呢?因为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把责任落实到客户,把车辆通过车管所抵押的方式,通过法律给自己找到保护伞,一旦出现逾期或者恶意拖欠等就可以收车等措施,所以银行金融机构是不惜一切手段要办理抵押的。
至于解押,给了你结清证明等东西,你能不能办成,是你的事,所有的人为了能够尽快办理解押,都会找贩子解决了这件事。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家给你提供了营业执照,就是很齐全的手续了。如果没有营业执照,车管所完全有理由不给你解押,别说什么车主本人,有身份证之类的。不懂的不要误导别人好吗?
办理解押车管所肯定要手续齐全才能办的!这样对大家才有保障
办理解押所需(大本,结清证明,本人身份证,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抵押单位的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加盖公章,一份办理解压的授权书,代办人的身份证,身份证复印件)是不是没有事先跟银行联系,就把银行寄给你的大本,结清证明带过去了?银行会有一个专门负责汽车解押业务的人,你跟他联系,预约时间 就好了
银行一般办理解押不收费,金融公司会收个几百元的幸苦费(办理的人收取)你懂得!
谢谢邀请:我虽然没有办理过解除质押业务,但是车管所让你出示银行营业执照原件我认为不合理。因为任何一个银行也不会随便让人拿走自己的营业执照原件,况且你只是解除质押,有银行的证明足矣。汽车贷款能有多少钱?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绅爱车,愿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所爱的。感谢诚邀。
虽说存在即合理,但是我个人感觉不合理。不合理的理由在于需要提供原件。
现在很多人都了解过按揭购车的方法,也更多人开始选择这个方法进行购车。按揭购车和贷款买房性质是差不多的,都是先付首付,然后分期付款,所有付款完毕之后解除抵押即可。
首先在按揭购车的情况下,车款还清之后,去往4S店,并且提供个人汽车还款证明,汽车公司营业执照(复件),4S店相关人员会核实是否还清,之后会让你填写机动车抵押登记和申请备案。填写完毕之后,去往车管所,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登记原件即可,这样就可以解除抵押了。
正常情况下是这种流程,但是每个地方的车管所都不一样,有的希望你提供银行营业执照原件,要知道,原件一般银行是不提供的,你可以申请是否可以提供复件,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只能通过金钱来解除抵押手续了,一般是300-500元不等。虽说这个方法让人很不爽,但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感谢大家浏览,更多精彩在绅爱车。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感谢邀请回答,我是车海v无涯,每天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
去车管所办理解押手续,让你出示银行营业执照原件,合理吗?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去车管所办理车辆解押手续,车管所让你提供银行营业执照原件的要求,是合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明下吧。
既然是办理车辆解押手续,那就说明了车辆办的是抵押贷款,也就是说,车辆抵押给银行,然后银行才放款。那这里就需要办理抵押手续,通俗点说,在你贷款期限之内,车辆的所有权是属于银行的,而且你是不能够进行交易转让等手续的,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车辆的抵押权人是银行。如果你是办理完抵押手续的话,在车辆的注册登记本上,会有详细的抵押记录的,包括抵押权人的全称,也就是银行的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书,而且这车辆登记证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本,是要交给银行保管的。
当你还清了银行贷款之后,首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去银行确认还清贷款之后,向银行拿回绿本和发票,保险原件等相关资料,同时要求银行提供贷款还清证明。但是很多人以为,把以上的这些相关资料拿到手以后就可以了,觉得拿了这些资料就可以去车管所办理解压手续了,却很容易忽略了另外一份重要的资料,就是要一份银行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盖银行公章。如果你没有这份资料的话,当你去办车辆解压手续的时候,车管所肯定要你提供银行营业执照的原件的。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即使是我们个人平常去办理一些相关业务的时候,都离不开我们的身份证原件,这个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而办理车辆解押手续,这里面涉及到的关系,除了我们个人以外,还有银行,因为银行是抵押权人,你办理解押手续,说白了,就是要跟银行解除抵押关系,所以这肯定就需要我们个人和银行的相关原件资料了。
那作为我们个人来说,我们本身就有了身份证原件,那银行作为公司性质,那所要提供的资料就是营业执照原件了,就相当于我们的个人身份证一样。按理说是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原件的,但作为银行来说,一般是不会轻易拿出来给客户的,毕竟银行的客户这么多,也不现实;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才会需要向银行要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盖银行公章这一份资料了。如果你连这一份资料都没有,那车管所肯定是要让你提供银行营业执照原件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车管所向你要银行营业执照原件肯定是合理的,当然,如果你有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盖了公章的话,也是可以的。
以上看法,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谢谢大家。
谢谢邀请,估计给你办业务的工作人员不是新员工就是估计卡你!如果是金融机构没有备过案,那恭喜你,你捡到彩了,不过你既然说是银行的业务,当地银行肯定是备过案!
原则上,解压是需要原件,但是现实中并不现实,所以在机构备案流程中一般是盖有公章的三合一证复印件或者彩证件,所谓金融机构备案就是在车管所上缴纳办理流程需要的证件。
如果车管所必须需要原件,那就需要联系贷款银行,不过拿到原件的可能性非常少,毕竟金融机构对这些证件把控是很严格的!
值得说一点,车贷到期后,我们要联系金融机构拿到解压手续,而不是我们直接去车管所,车管所查不到你的还款记录,需要见到手续才会办理业务,这点没毛病,不过现在的金融机构都会在结清贷款后的一个礼拜内联系车主,告知后续的流程!
最后现在银行跟车企合作业务数量越来越多,有些银行已经申请了车管业务办理权限,也就是说在银行的车贷营业厅就能办理解压手续,是不用我们自己跑车管所的。时代在进步,银行服务也在进步。
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还完款解压肯定是需要分期银行或者金融公司的营业执照的,
不过复印件也可以但是要加盖公章才有法律效应
分期还完款解压所需资料:
一,登记证书
二,贷款结清证明
三,营业执照复印件带公章
四,解除抵押申请书
五,机动车业务委托授权书
以上资料缺一不可
带上去当地车管所就可以办理解压
车完全免费哦,如果是4s代办找拖代办, 以当地为准
关注 @小车车席,给你一些有用的汽车资讯
这个问题我作为曾经的汽车金融从业者应该有一定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汽车贷款到期这里包含着汽车按揭的提供服务方不同,去车管所办理解压不同的问题。现在的汽车按揭大概分为三个提供按揭服务方。第一就是本地银行的汽车按揭也就是本地的工,农,建,中,邮政,其他本地商业银行等,这一类因为放贷主体在本地,所以车管所备案就很简单,做了这一类汽车按揭服务的客户按揭结束以后拿着银行邮寄给你的登记证书,结清证明等资料携带本人身份证就可以去车管所办理解压即可,这个费用应该是免费的(根据本地车管所收费情况而定,我在珠海这里办理解压是免费的)
其次,各大汽车厂商即各品牌4s店购车符合其厂家金融按揭条件的购车客户。这类客户办理的是各品牌指定汽车金融机构提供的按揭,有的就是本品牌旗下的金融产品,他们厂家会直接和各地的车管所有对接合作关系,所以解压也是和做本地银行的按揭流程一样,客户按揭结清后收到邮寄过来的登记证书和解压资料并携带身份证直接去车管所办理解除抵押登记,也是免费的。车主本人就可以去办理。
最后,就是一些其他的融资担保公司的汽车按揭,例如某些国有或者商业银行出本金,提供给第三方金融公司做汽车按揭贷款业务,例如市面上的x鑫金融,x通金融,x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等这类公司的产品,他们由于各种原因在当地车管所办理不了备案手续,所以在这类客户解压的时候车管所需要客户提供该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其实也就是各金融机构为了办理抵押解压业务而专门办理的公证书:其金融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在上海公证处公证后以在办理此类抵押解压时以替代公司营业执照的证书)因为营业执照肯定不可能提供给个人使用的嘛。所以这类客户去车管所办理解压时,会遇到楼主所问的这样的情况。这时就需要第三方人员拿着公证书和客户一起去车管所办理这个解压手续。这个第三方基本上大部分不是金融公司员工,而是各地开展其汽车金融业务的代理商,所以会有解压费产生,也就是中介服务费。
因为涉及到个人财产安全了,我觉得应当务必准备齐全资料,然后本人到场,这个是必须的,之前网上有报道过,本人不去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解压了车辆,偷盗然后过户倒卖了的事情,这种事情并不少见,还有那种小额贷款金融公司把车偷盗抢回来,强制解压,继续倒卖个人财产,这些都是违法犯罪的行为。
虽然每个地方法规规定不同,但是大致都会相同的,需要的资料也是这些,加抵押的时候需要的资料,解压的时候一样需要,且都需要本人到场进行核对身份才可以办理。
以上内容是小编对于这个问题个人的见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不同意见的朋友们在下方留言点赞关注,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不合理
作为国内某股份制银行信贷部的资深级信贷经理,经我手办理的信用卡,不夸张的说,没有5000张,也不少于4000张!提额的总额度一天时间3000W,做过统计的!
看过我的回答,会让你对信用卡有全新的认识!
就是这么有自信!~
举个例子:就像开车,但凡有执照的都会开车,没执照的也能开车,但是执照也分C1、B1、A1,那么A1就是可以驾驶大部分车辆的执照,但是除了正常汽车驾驶执照外,还有一个执照,叫赛车执照,而我拥有的就是赛车执照,大家细品!
举个例子:你上小学,是不是要从一年级开始读书,到六年级开始考试上初中,但是也有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小学生,直接可以跳级,那么工行和招商就属于这两种特殊学生,一张3000元的工行卡直接提额到40万,还有到98万的!所以一切皆有可能!
举个例子:今天是周一,8月1号,也是我们的第一个账单日,到8月30号,就是我们的账单周期,在这个账单周期里,1号,我下班后逛街买了一双鞋,刷卡,2号,我去买了一件衣服,3号,充了话费,4号,给家里交了宽带费水费,5号,明天出去玩,开车加油刷卡,6号,去公园刷卡买了门票,7号,陪女朋友去打电动刷卡等等,大家发现没有,每次消费都是在不同商家,每一次的金额当然也要不一样!
举个例子1:小明喜欢吃煎饼果子,每天上午买俩,金额一样,时间一样,虽然金额小,每天只刷了十几块,天天这样,银行就会认为小明的卡额度够用,每天刷一次,没有提额的必要!
举个例子2:小王每次刷卡,金额都是吉利数,每次刷卡1999、2000、5000、10000,789,5678等等这样的数字,也会被列为风控用户;
举个例子3:刷卡时间和商户不同,百分百影响!晚上刷到了早餐店,中午刷到了夜总会,请问正常时间点谁会去这两个地方呢?所以跳码害死人!我们有个客户,额度80万的中行卡,就是刷卡跳码降额到了10万元,后来和我沟通完,过了一年又提到了30万;
简单点说吧:前200人,我们给他们说到,每个月月底出账单之前,卡里要一直保持最少20%的本金,是千万不能花的,如果花掉了银行会你们封卡降额,同时每周一次,在你们手里有的银行的合作商户刷卡消费一次,额度不用太大,十几块都可以,能真实消费最好!其中一个大姐,55岁,某张卡额度1万,半年后,提额到5万,并且还拿到了信用卡背后的贷款3万元。
举个例子:男女刚认识,如果刚开始就说去汉庭,我相信那一定不是真爱,我们和银行要学会谈恋爱,第一次男女见面,肯定是要电话,煲电话粥,第二次就可以约出来吃饭了,第三次就能看电影了,第四次就能,嘿嘿,你明白的,只有在长期的利益互换中,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到了情人节,要不要送点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分期,分期多久金额多少呢?按我说,分50%的账单就可以了,一年一次,不要多,不要少,太少没效果,太多手续费太高,也有的人每个月都分期,也是不对的,给银行一种一直缺钱的感觉!
举个例子:小王家境殷实,谈了个女朋友,没两个月就订婚结婚了,小明家境条件很差,但是小明知道这样找不到女朋友,就办了几张信用卡,然后把房子装修了一番,找了个女朋友来到自己家,女孩子看到小明条件也不差,没几个月也结婚了,但是婚后两个人一起还信用卡,没2年,信用卡的欠款就都还完了,请问小明做的对么?
任何时候,只要你想做,就没有做不到的,流水也是一样!
举个例子:小时候,父母都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好好学习,好好写作业,办理的学霸经常拿到奖状,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但是还有一些学生是学渣,不写作业不上进,经常被加家长,回到家里就是双剑合璧,男女搭配被父母一顿胖揍,对于银行来讲,银行鼓励大家刷卡消费,喜欢真实的商户,但是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也想好好刷卡,但是往往一些不良商家,拐外抹角的使坏,我们有个客户,用蓝牙MPOS刷卡,短信显示的是本地商户,但是在银行软件里面查到的却是另一个城市的早餐店,金额刷了1万多,请问什么早餐店能吃一万多,没两天银行短信就来了,降额了30%,你说亏不亏,所以现在选择刷卡设备的时候,也很重要,不能乱用,不懂的可以评论区留言!
说个案例:2018年6月左右,我们有个客户,当时信用卡额度2万元,问我咋样提额快,我说你去国外旅游,提额效果最好,过了大概2个月,来找我,说额度提起来了,从两万提到了5万,同时还拿到卡背后的贷款30万,我就问他,去了哪旅游!
他说:和老婆结婚还没带老婆出去玩,正好和你聊完,我们就跟团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旅游,去了大概12天的样子,只要到的地方,除了给小费,其他的一律刷卡,前后两个人大概花了1万多一些,回来大概不到15天,短信就来了,刚好按你说的时间去提额,嗖,就提起来了,还有30万的贷款也拿到了,正好公司周转可以用。玩也玩了,感情也更好了,公司也不缺钱了!
再说个经典的案例:我们有位大姐,有一次银行打电话推销他们的纪念币,我记得是猴年2016年,那会她给我打电话,问这个纪念币怎么样,我说有收藏意义,你可以买一套放下,她又问,信用卡能不能刷,能不能提额啊?我说银行不同,政策不同,你问问给你打电话的银行,能不能刷信用卡购买,按我的知识范畴,我是知道你这家银行应该是可以提额的,他就说好的,他给银行打电话问问,过了大概有半个月,大姐给我打电话说,自己的信用卡从3W提到了6万,他买了这个纪念币,也就10天多的时间,信用卡的额度就提起来了!
所以小伙伴,你们懂了么?银行无非就是看谁更有消费能力,谁的履约能力更强!
这点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其实银行的等级也是对信用卡持卡人的提额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点需要你去银行软磨硬泡的,当然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啦,银行的人开心了,你也就开心啦!
讲个案例:有个客户,三无,房车存款啥都没有,但是仅仅凭一张执照,就成功的拿到国有银行10万额度的信用卡,同时,进过一年的时间,这张卡的额度就提到了20万,她可是什么都没有的哦!
我是智汇星,离职的银行信贷部经理,专注银行小微企业业务,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收藏,最重要的是提出你意见和想法,我们共同进步!
我是银行客户经理毛哥,信用卡提额是有规律的。下面我来详细解答一下。
持卡人要把其他行的资金都归集到发卡行的卡里,这样来改善自己在发卡行的资产负债情况,这样会很好的提升了自己的负债能力,非常有助于评分。
要有不规律刷卡体现,以免让系统判定持卡人有套现嫌疑。不同日期的刷卡体现了持卡人强劲的消费能力,有助于快速提额。
可以80%额度以内消费,或者超额消费,超额消费就是多用临时额度,让系统判定信用卡额度不够持卡人使用,有助于提额。
做分期有利于提高持卡人对银行的贡献值,让银行系统判定是优质客户,这样非常有助于提额。
最好绑定借记卡,到还款日保持借记卡里有充足的资金自动还款。这样也可以显示持卡人有较强的还款能力,有助于提额。
综上所述,想要快速提高信用卡额度,只要是自己的刷卡还款行为让系统判定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还款能力,并且不是违规使用信用卡,提高自身对银行的贡献度和综合评分,然后及时通过客服或者手机银行进行提额申请,很快就会提升信用卡额度了。我是毛哥,就回答到这里吧,感谢大家看到最后,有什么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大家的老朋友POS支付社区,专业从事POS机行业四年,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是我的准则,关注我了解更多POS喊个信息以及用卡知识。
信用卡想要更快的提额是有多方面因素的,无论是养卡细节还是养卡工具(POS机)都是需要严格把控的,养卡就不用说了,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养卡方案想要快速提额基本上是很难的,无论是模拟真实交易,多元化交易,合理还款,体现个人价值都是不容马虎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个良好的刷卡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主要说一下模拟真实交易和体现个人价值这两方面:
模拟真实交易:我们每刷的每一笔交易都需要模拟真实的消费习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商户、特定的金额都要相互配合,符合正常的逻辑;而不符合真实交易的刷卡习惯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是虚假交易(比如:早上8:00刷早餐刷了5000就是不正常的,早上刷娱乐类商户也是不正常的),而每天单张卡使用的次数,使用的金额,使用的商户类型都要有一定限制,不要随意刷卡,总之一切的刷卡行为都要以正常的消费逻辑去思考去刷卡,时刻记着,我们就会在真实交易并不会模拟。
体现个人价值:可分为两方面,一是体现个人消费能力;一是体现个人经济能力。消费能是指商户的选择上面,但并不是指大额交易,商户以高端商户为主,刷餐饮行业大排档和高档餐厅是两个概念,刷饮片店一般的奶茶店和星巴克也是两个概念,还有就是你在批发市场或者菜市场刷2000和你在商场,知名商家处消费1000都会两个概念,因为不同的的商户类型体现的个人消费能力不同,体现的个人社会层次也不同,一个菜场卖菜的基本上不可能在星巴克消费,一个高级白领的消费观念自然是比较高端有层次的,银行自然喜欢高级白领这类的用户了。体现经济实力不是说总是大额交易(不然不符合正常消费逻辑),也不是总是全额还款(银行需要赚更多的钱),可以适当的选择分期,但是期数金额都是把控,太多了就无法体现经济实力反而会被认位财力不足,总之一句话,你可以没钱但是不能让银行也认为你没钱。
养卡方案细节清晰了,就是到关键的养卡工具POS机了,一台好的养卡POS机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如果POS机不稳定,不合规,不靠谱,别说提额了,不被降额就已经不错了,因为在银行看来你的所有交易行为都是虚假的,哪怕你自己的刷卡习惯多么完美。
选择养卡的POS机一定要仔细选择,主要以大POS机为主,手刷是不能长期养卡或者说不能养卡,一个合格的养卡大POS机最重要的就是商户、稳定、积分、可变更终端这几个方面,当然正规一清机是必须的,这是办理任何一款POS机的前提【PS:商户真实,本地自选,商户质量好,三单一致不跳码,笔笔有积分,商户编号正规,保证售后,变更终端】
我是大家的老朋友POS支付社区,有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欢迎跟帖分享,有疑问或者有需要帮助的朋友可以评论留言或者关注私信。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哆啦:
现在的人基本上人手一张卡,信用卡也不例外,甚至会更多不止一张,而且很多人用途不一样,有的人为了能养卡获取积分年底更换礼品等。但是有的人为了生活所迫但又想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怎么办,那就先刷信用卡,等有钱在慢慢还。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为了家庭,创造家庭需要车房等一些大额的开销,反正每月也会背负着大额的贷款。那么像我们平时开卡就给的低额度的人群来说,怎么使用才能提额快呢。应该怎么操作才可以快一些。
以下的只是个人积累的经验和建议。建议频繁使用信用卡,经常使用卡消费使用,但也不要太频繁,就是日常正常使用,而且还要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像超市、ktv、健身场所、餐馆等。
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经常在一家店里消费使用,即使经常去这家消费的话,还是合理的分配刷,要不银行那边认为你在套现,如果套现情节严重的话,会导致封卡,那会儿提额都提不了了。
还卡要及时。我觉得正常3月就能提额,经常购买一些大额的东西,到日子还款的时候积极点,还款的时候最好全额还款,银行那边也能了解到你的消费水平和偿还能力。就会帮你提额会快一些,而且额度也会高一些啦。
对于信用卡快速提额,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逻辑。也会根据你信用卡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调整完之后,你会银行会更认可你。
对于信用卡提额,我个人的理解,就像男女之间谈恋爱。看你怎么去讨好银行,对,谈恋爱你必须了解对方吧,对不对?所以你想在银行提额,那你必须得去了解他。然后投其所好。而且愿意把信息告诉你才给你,才愿意给你提了。
对于提额,其实也有几个要素。就是你的一个综合资质。包括你的收入情况和你的负债情况,银行无非是考虑你的这个还款能力,也会根据你的一个消费能力的情况,给你制定一定的额度。
那么提额的话也可以说给银行造成一个假象,证明你自己有一个很大的一个消费能力。
一般对于我们这边在给你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根据你原来的一个情况。然后给你专门制定一个相应的一个解决方案。其实也就是简单点怎么说,就是让你也更加高大上,让银行相信你有更大的消费能力和偿还能力。
下面附上一张我自己养的卡。从今年的4月份,7月份10月份一直都在提额,每期都提了。
只要你方法用的得当,提额其实很简单。更多的详情可关注我。或者在下方留言我将会一一给你解答。
谢邀!这个问题提的很好,也是所有信用卡持有者都想要知道的问题!随着信用卡的越来越普及,基本上每人都手持一张信用卡,或者多张信用卡!别人的信用卡额度有10万,而你的信用卡额度只有几千!那么,信用卡怎样才能快速提额呢?我们来点信用卡提额的干货!
1.硬件:申请信用卡前的准备资料越多越好,且资料越有实力越好!比如:高学历,好工作,高工资,工作区位好,有车有房等,资料提供的越多越有实力,申请下来信用额度就越高!
2.多刷:吃穿住行,旅游,出国,购物,购房,购车等,只要能刷卡的地方,都用信用卡消费。即使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也绑定了信用卡,时时刻刻为信用卡消费做准备!刷卡次数越多,银行认为你的消费需求就越大!
3.信用:不能有逾期,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即使不能全额还款,也一定要把最低还款额还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逾期,除非以后不想和银行打交道了!
4.分期:分期时对持卡人不划算,但是银行喜欢,因为银行赚到了,这样才能提起银行对你提额的兴趣。如果银行赚不到你的钱,他怎么还有对你提额的兴趣呢?
5.境外消费:信用卡国外消费的,银行认为你能出国,经济能力强,是他们信用卡提额的潜在客户。
6.买银行理财:增加与银行的互动,有事没事就买些持卡银行的一些产品,多个银行互动。成为他们的vip了,他们还有不为你提额的理由吗。
7.信用卡提额每半年可以申请一次,可以通过客服电话,或者app提出申请,即使被拒了,半年后还可以继续申请。
8.信用卡大额消费后主动联系信用卡客服要求提额,告诉银行提额的急需性。
信用卡提额并不难,要让银行看出你的实力和诚心!信用卡的钱用了总是要还的,需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不要让信用卡成为自己的负担?
信用卡现大家都不在陌生越来越普及,信用卡怎么刷才能更快提额,在卡友圈里一直都是个热门话题、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如何才能让我们实现提额以及都有哪些规律。
想让银行给我们提升信用额度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还款记录以及多元化消费、证明我们有足够的履约能力,银行才会给我们持卡人提升信用额度的。
刷卡次数尽量的多无必须要求20笔以上、
不能每账单只有1-2次刷卡消费,
不能大额进大额出、不能在非营业时间消费、
不能长时间空卡最低保留20%信用额度、不能经常在同一商户消费、
不能长时间在同一家支付公司消费、不能使用还卡软件、
不能办理长期分期分期中不会提额的一般、不能经常套现、不能用抵费率机跳码厉害、
不能经常最低还款、不能经常逾期、不能经常非本人还款
避免以上几点用卡3-6个月后基本都会有所提升的额度,银行最终提不提升额度还是取决于持卡人个人征信和综合负债的,如有足够的资产证明或良好的信用卡履约能力提额其实很简单的。
信用卡首次激活满6期账单后、3期账单一次临时6期账单一次固定;
个别银行首次激活满6期账单后、1期账单一次临时3期账单一次固定。
信用卡虽方便了我们但是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一定要跟自己的收入相符合,切莫果过度消费,到期为能按时还款,从而导致逾期。
境外大机,修复综合评分,美化账单,快速提额
1、刷卡频率要高,平常要养成刷卡的习惯,买东西可以尽量用刷卡消费,而且刷卡不要太集中,一天中刷卡间距隔个几个小时为好。
2、尽量不要在同一个商户刷卡过多,刷卡种类可以丰富些,刷卡的商户要多种多样,这样有助于丰富你的消费类型。
3、刷卡金额要合理,刷卡的金额要与你平常的消费习惯相符合,不要平常刷几十的然后突然就刷个几万块的,这样很容易被银行风控。
4、多刷普通费率的类目的消费,少刷优惠率的消费,不刷公益类类目的消费。
5、保持个人良好的征信,不要逾期还款。
6、还款时可以适当选择分期,给银行多交点利息,这样也有助于被银行视为优质客户。
7、养成循环刷卡循环还款的好习惯,不要拖到最后期限还款,要提前还款,这样有利于银行给你提额。
除此之外,信用卡真实消费和个人养卡还有以下区别:
真实消费保持信用卡的活跃度就可以了,个人养卡需要注意个人负债,信用卡可用额度不能都用完,至少要保留20%的可用额度。真实消费一定要注意消费的多元化比如总是扫码和快捷支付,还要加点刷卡消费,那么自然个人养卡就不用添加扫码,因为扫码银行挣的少,但是真实消费除外。个人养卡一定要注意工具的使用,也就是常说的刷卡姿势,比如不能经常大额消费,刷卡不能大额整数,刷卡的时间不早太早或太晚,尽量在早9晚10消费,如果不能控制商户,最好尽量别超过晚上6点。最后一点就是个人资质,不管哪种都不要经常查询自己的征信,不要频繁的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因为总是查询自己的征信,会给银行一种信号:很缺钱。这样银行就不会给你提额,因为担心的还款能力不足,有风险。还有可能会被降额和封卡,这点要谨记!
更多信用卡知识,请关注:安徽顺世!
谈一点私人的看法,具体制度没有出来,所以猜测意义不大。注册制是大概率的事,而对标纳斯达克这种事,暂时还是想想。不怕注册制,就怕错误的理解注册制,把注册制理解为随意上市不退市,如今可能不只是散户有这个误区,机构也有。看看新三板如今的状况,实际上新三板实施的基本类似于港版的注册制。不否认新三板有很多好公司,但是好公司如今估值被差公司摁在地板上,所以新三板至今也没有孕育出什么伟大的公司。
退市,做空,取消涨跌幅限制,限制随意停牌,T0交易,甚至于对接一个场外市场,退市市值不归零,直接带市值退去场外。个人不觉得什么制度是可以去除的。最好的改革创新,就是将纳斯达克制度整版搬运过来。有人说这是“拿来主义”,虽然很多年没有主义这顶帽子了,个人觉得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市场是经历过很多年的,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国际对接,目标是对标纳斯达克,为什么我们要去改动那些必要的制度设计?
再加上和主板市场不同,比如A股主板有很多散户,也有很多国有企业,国企退市难,退了就国资流失,一部分老百姓有意见,不退市则是僵尸企业,影响经济效率,另一部分老百姓也有意见。而科创板不同,其一开始就是民营企业,能者上,庸者下的起点得天独厚,阻力很小。
科创板如果往大了,可以做中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我们看到的纳斯达克监管和制度,真的可不可行,可以试试,等到我们手上有实践的经验,那么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推动现有的主板市场制度改革。实际上很多时候,看上去的制度和实践过的制度,不一样。而最担忧的,是一开始就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妥协,那么未来对标的有可能是新三板,而不是纳斯达克,最终也只可能如创业板,被主板改变,而不是去改变主板现有的弊端。
很明显一旦科创板取消涨跌停制度以及实行T+0的交易机制之后,很明显对于主板和创业板的交易制度会形成很大的冲击。要知道之所以今年会单独推出科创板,一方面在于方便一些高科技公司以融资,另一方面就在于在交易制度层面进行大量的尝试,同国际成熟交易市场更好的接轨。
而且从此前科创板的细则来看,已经明确了要进行注册制,所以不排除未来几年内,主板和创业板也会实行注册制,从目前A股退市的节奏来看,以及高层提倡重视上市公司的质量,以及新股过会率高企的趋势来看,似乎都在为注册制扫清障碍。但是t+0交易机制还是没有放开,这可能源于目前A股的投资者结构依旧以散户投资者为主,投机氛围依旧比较浓郁,市场炒作之风盛行,推行t+0的交易机制的时机还不是特别成熟。
不过随着目前msci将A股的比例从5%提升至20%,以及A股也别纳入到了罗素富时指数,未来随着外资大量的流入A股,A股交易机制同国际接轨也是大势所趋。毕竟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外资愿意涌入A股。
当然随着这些交易机制的变化,那么大家的交易风格也需要适当的做出一些调整,那些所谓的涨停板战法肯定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价值投资可能会更加的受到青睐。
大家支持主板和创业板取消涨跌停制度以及实行t+0交易机制吗?
科创板是注册制的试验田,但仍然有涨跌停板和T+1制度,这无疑就是在告诉市场,后期主板和创业板是大概率会推出注册制,要实行无涨停板和T+0制度是很难的,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股市的本质不同,导致了A股市场为什么二十多年以来还是在下跌为主,全球股市已经走出了十年的牛市了A股还在跌跌不休的行情,因为制度造成了投机氛围浓郁,难以让股市稳定,因为制度造成了股东疯狂减持套现,难以让股市健康。
当下主板和创业板制度是涨跌停板和T+1,如果这个制度不改变,A股要走出十年牛市并不可能,因为这种制度当初的推出是为了抑制投资和发生突发事件而设定,就否定了熔断机制,2015年熔断机制推出后,不到二十分钟就千股跌停大家早早休息去了,涨跌停制度和T+1就好比另一种熔断,把牛市和熊市进行了限制,让市场在没有政策面的助推下只能走出急涨急跌的牛熊市,然后被政策利空影响出现漫长的熊市行情。
如果后期科创板制度变化,实施T+0制度,那主板和创业板才有希望迎来交易制度的改变,否则在重融资轻投资的市场,注册制会先出,后面再考虑其它方面的制度,总之以融资为主,再考虑投资功能。
所以,股民还是做好主板和创业板,别去科创板掺和,风险高又是T+1,企业亏损可以上市,并不利投资。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科创板交易机制有创新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是会不会放开涨跌幅存在未知数,至于T+0交易机制可能相对大一点,但是主板不会实施t+0交易机制,也不会放开涨跌幅。
科创板之所以交易制度创新,在于投资者的适格性制度,有可能把50万元市值以下的投资者排除在外,要兼顾市场流动性问题,避免重蹈新三板的流动性困境。
目前主板市场散户比例占比颇高,市场投资理念尚不成熟,股价波动很大,为了保护散户利益,管理层不会贸然实施T+0交易机制和放开涨跌幅,避免股价当天出现大涨大跌,给市场平稳运行带来隐患,熔断事件历历在目,这种风险谁也不敢轻慢。
即使放开涨跌幅可以避免熔断事件发生,管理层也不愿意承担股价大涨大跌的风险。
最大可能调整交易机制,也是适度加大涨跌幅的阈值,比如放宽到20%。
投资者对于T+0交易机制不要太过迷信,认为是对资金最大不公平,实施当天回转交易就可以拯救资金,也要想到会成为庄家割韭菜的利器。
假如科创板不实行涨跌停板制度,或有限放开涨跌停和T+0制度,那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也是一项重大的交易制度改革探索。不过,对于科创板对主板与创业板的影响,还是需要关注到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换言之,如果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很高,那么如同新三板那样,实际上带来的流动性非常有限,一旦科创板持续扩容,只有机构博弈的市场,最终还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融资与投资功能。但是,如果科创板的投资者准入门槛偏低,那么可能会分流主板或创业板的存量流动性,这对市场而言,本身会构成一定的冲击影响,而作为沪深IPO资源的比拼,科创板还是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料对创业板的影响会更加明显一些。
不会,无论是否实行涨跌幅无限制,还是T+0的交易模式,在科创板上都是一个试点的目的,只有经过长年的经验累积,和试点效果的明显出现,才会在主板和创业板里普及!所以说无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成熟的角度来看,还有目前的环境角度来看,都不足以让T+0和涨跌幅无限制被运用!
科创板其实更像是一个是弱化的创业板,一个升级的新三板,是一个独立的板块!也就是说在科创板上的试点失败是不会直接影响到主板和中小创等板块,但是成功了,那么高层会进一步研究如何在未来的是一个适当的时机推广到主板和创业板上!
因此我觉得科创板更像是一个试金石,而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所以没那么快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实行,时候还未到!最后想问的是科创板的50万门槛,又有多少散户有资格参与呢?因此在科创板上的成功其实并不能直接搬到创业板和主板,因为流动性和体量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完善就草率推出的话,想一下当初的熔断后果吧。。。。。。也许会有一个警钟的效果!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什么疑惑和投资建议也欢迎私信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谢邀!
科创板目前没有细则出台,都是猜测。当然,猜测也有意义,至少对各种情况做个应对!
科创板实行注册制的概率大,但是未必是彻底的注册制,很可能是注册制和核准制同步。因为注册制需要有退市制度的配套,如果没有退市制度的注册制,那么这个板很可能失败,且失败的概率太大,因为无法承载,承载不了后就是现在的新三板,没人玩。新三板前车之鉴。
不实行涨跌停和实现T+0的概率更低。其实A股历史上也有过这种尝试,但是失败,为啥?还是那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美国实行这些制度,是因为美国的散户化很低,有做空机制,有赔付制度,A股有吗?都是散户,很多散户和赌徒没有区别,如果放开,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欢迎点评留言!
科创板目前确定的是将试验注册制,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创新举措的试验其实还是未知数。不过,如果科创板进一步试验取消涨跌停板,并实行T+0制度,那么无疑将加大科创板的魅力,试验若干年,如果显示成功后,很可能将会导致主板和创业板的交易制度随之改变。
毕竟科创板如今是各种试验的试验之地,如果试验成功自然要向全市场推广,多年来A股这独特于世界主流股票市场的IPO审核制、涨跌停板制度、T+1制度一直备受投资者诟病,都希望求变,而这也是A股市场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只是在寻求一个机遇,而科创板的诞生并成为集中试验地正是一个契机。不过目前科创板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门槛问题,根据目前的各方消息,科创板是要像新三板那般设立一个门槛的,但是如果门槛过高,导致很多投资者无法进入,那么机构少了接盘的对手盘,也容易导致科创板冷清,最终各种试验难以有效展开,对于整个市场的改变影响恐怕也就只能无果而终。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不从根本上变革的都是耍流氓。
实在看不出审核制和汪册制,科创板和主板的区别,有点像文字游戏,故弄玄虚。
没有必要,但是上头说要搞那是必须搞!
刚刚参加了一场创业板上市方面的会,组织人也承认科创板实际还是核准制,只是审核权变成证交所。
这次首批提交上市资料的公司让市场大失所望,还不如创业板的科技含量高。本来初创型企业主要VC的投资对象,那是因为初创型企业高风险,且成功率极低。VC有专业的判断和运作方式。而现在科创板提出让初创型公司通过上市融资,且采用注册制,那是要让公众承担巨大投资风险,事实上中国股市通过30年的发展,好的公司大部分都上市了(有些表示不上市),还有多少好公司没有上市管理层其实心知肚明,但是作为政治任务必须做啊,接下来鱼龙混杂的情况或将越来越严重。
在国内的资本市场上,北京有新三板,深圳有创业板,而在上海也要搞个科创板。所谓科创板,就是为科技创新类企业服务的板块。如果不是高科技企业就很可能上不了这个板块。北京的新三板、深圳的创业板定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框架内,而科创板则比新三板、创业板对上市企业的定位更加清楚、明确。
决策层建立科创板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我国在各类高科技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年,或许只有华为的5G和芯片设计还有得一拼。为了扭转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局面,成立科创板就是给科技创新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因为科技类公司往往规模太小,很难融到资金。成立科创板就是赋予其一项历史使命和战略布局。
再者,推进注册制和退市机制。现在不管是创业板、中小板,还是主板市场,都是实行的是审核制,而科创板由于刚刚建立,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比较容易推行注册制试点,以及退市制度。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创业板市场也实行了注册制,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上市,那么,新上市的企业会把在之前上市公司的估值往下拉。前面审核制下面买了高价股票的投资者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科创板作为我国注册制的试验田也必须让其得到健康发展。比如企业若想成功发行股票,就要承诺分红政策、中小股东退出约束、企业的发展前景,并且要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如果遇到企业欺诈上市或者业绩变脸,并造成股民损失的。上市公司既可能受到证监会的调查,股民自己也可启动索赔程序。
最后,科创板将会设置更加宽容股权结构,让拥有不同股权结构的高科技企业回归或上市。之前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因为股权架构的不同,不能在主板或者创业板上市,造成了这些企业不得选择美股或港股上市。而科创板的设置也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僵局。让更多股权结构复杂的高科技企业也能顺利上市融资。
现在A股市场有规定,上市公司在发生重大事项需要股东集体投票时,要求“同股同权,一股一票”。但在现实中很多高科技企业都是持有少量股权的管理层团队,对公司重大决策拥有最终的决策权。这就直接导致很多高科技企业都跑到美国上市。而为了留住和吸引国内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上市,科创板建立就能破除原来的“同股同权,一股一票”的制度禁锢,包容一切形式股权结构的科技企业上市。
科创板推出在即,现在很多股民都感到奇怪,有了主板、创业板、中小板,为啥还要再增设科创板?这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实际上,科创板的推出主要是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由于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科创板又可以做注册制和退市制度的试点板块。更关键的是,科创板设立后,不同股权架构的企业都可以来科创板上市,那些海外上市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高科技企业都可以中概股回归。这是决策层下的一招妙棋,普通投资者怎会明白。
其实只要两个板,监管板自由板。监管板按照现行法规通过证监会继续运行不变。自由板的监管机构由全体股民选举产生,每一元投资算一票,得票前十位参选人组成自由板证监会,第十位得票数的委员成为证监会会长,会长无决定权,只有组织召集维持宣布决定及解散证监会重新选举的权力。规则由证监会通过股民民调提起议案,投票通过后成立执行。另股票交易中收取一定比例交易费用,该费用支付证监会工作的开销,并聘请专业会计师核查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效性,对证监会负责。
各上市公司自己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本公司的一切金融往来,随时对证监会会计师报告实现透明账目。并对经手的数据真实性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自己经办的事务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全部责任,所有公司性收入和开支必须经过公司聘请的会计师核实与收支,经会计师核准后责任转移至会计师方承担。
重点在于,任何虚假或者欺骗必须按照涉案金额的五倍罚款,其中两份赔偿事件经过中亏损的股民,一倍归证监会所有,一倍归国库所有,一倍归上市公司所有。赔偿款由虚假或者欺骗者个人承担,个人财产不够执行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折算强制劳动刑期,不剥夺选举权,只剥夺被选举权。蹲满为止。
总之,只要管理层不是普通投资者选举产生的就不会制定出保护普通投资者的规则,没有这些规则的严格执行,即使推出棺材板也屁用没有。
有必要;给你简单分析一下:
上交所只有主板;深交所有中小板,创业板。凭什么上交所只能有一个板,而深交所有两个板?要知道,从成交量来说,上交所几乎就没有超过深交所;成交量是什么,你懂吗,这是钱啊。
对于券商而言,成交量他要分杯羹,IPO要找券商吧?材料申报要找券商吧?券商就是中国的投行,投资银行,再拓展一块业务,开不开心?
对于符合科创板的上市公司而言,相当于是新开了一个排队的窗口,相当于是绿色通道,你说这些潜在的上市公司开心吗?
北雄安,是什么定位,千年大计。千年大计啊,各位。今年是2018年,倒退1000年,你想想这气魄,这个豪迈,足以名垂千古。科创板,也是同样的效果。这里面的意思,就不多说了;
对散户而言:又来了一台抽血机,要有吸血,利空,差评!
所以,大家觉得有必要吗?
这个问题提得好,上海已经主板了,深圳已有中小板、创业板了,为什么还要搞科创板?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利益问题。上海有主板,但深交所有两个板,交易量、IPO数明显比上交所多,上海一直想奋起直追,欲搞战略板,一直时机不好。所以这次科创板放上交所,既是支持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也是上交所、深交所竞争及利益平衡的需要。
二、改革的需要。已经开通的三个板都是中国特色,核准制,通俗讲,股票上市要政府行政部门批准,否则上不了。而科创版是国际惯例的注册制,搞改革试点,如果能成功,那么那三个核准制板可以改成注册上市,全面与国际接轨。
三、经济转型的要求。中国高质量发展靠新的动能,靠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现有的股票上市规则限制了他们的上市需求,要通过资本市场加快推进新动能形成,唯有单设一个板,放宽上市条件和交易限制,用新的监管模式进行管理。
因为是试点,所以许多事情还在探索,相信科创板是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中国产业的未来,资本市场投资者竟技的新世界。
没有必要!但是科创板设立的目的,主要还是为证券市场的下一步改革做试验田。我国的改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搞一个试点,成功了再向全国推进。
大家知道,注册制是从2014年就提出来的改革方向,长远来说,要解决我国股市融资和长期低迷的矛盾,就只能靠注册制,加快企业上市融资速度,同时也加快了垃圾股的淘汰速度,注册制后,由于上市难度降低,壳不值钱,供应增加,上市公司要是经营不善,迅速就会成为僵尸股,垃圾股,退市。退市常态化,优胜劣贷,好公司持续成长,股市才能健康发展。
但是现在主板还有大量公司存在股权质押的问题,如果在主板推行注册制,导致大量垃圾股大幅下跌,股权质押就会暴雷,银行坏账大幅增加,进而可能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设立科创板,小范围试点注册制,是更好的办法。
还有一点,因为创业板的问题,上交所近年成交量和IPO数量都远不如深交所,所以上交所也得想点办法,提高在证券市场地位。
要想知道,在已有了上证、深证和创业板,科创板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必须要思考几个问题。 1创业板上市的不是科技创新公司吗?如果是,有必要重复设置吗? 创业板上市规则严于科创板不好吗? 2一些科技创新公司(科创板上市公司)在银行融不到资,是因为风险很大(成功的希望极小,还不了贷款的可能性很大),这样的公司适合投资吗? 3与其宽入严出,对投资者产生‘既成事实‘的伤害,何不严入严出,拒绝伤害,至少把伤害降到最小。 4最重要的是:规则制定者考虑了上市公司的利益,是否考虑了投资者的利益。 在思考了上述问题后,我认为科创板对即将上市的公司高管很有必要,对投资人是否有必要,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现在已进入了生产大于消费的时代。可一些人脑子还停留在生产力落后的时期,经济的衰退不认为是消费力不足,生产大于消费的原因,仍认为是生产力不足造成的。于是大开资本市场的融资大门。这种越渴越吃盐的作法只能更加加大生产消费的失衡。所以在生产大于消费的条件下,支持科创板,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突破与进步是必要的。而大力发展主板市场,把社会财富过度的集中于一般企业和少数人手里,只会适得其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A股已有沪深主板及创业板的情况下,再去增加科创板也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
从起初的沪深主板,深圳市场这些年发展中小板,再到十年前的创业板,深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是不断蹿升,沪市已经被甩了有一截了。
在传统的理解里,一家公司想要去上市,去创业板、中小板、深圳主板、上海主板的难度是递增的,加上现在这市场资金有限,更习惯的还是对中小创的炒作。
科创板的设立至今,平均到每个月还是能保持十几家公司上市的节奏,虽然说沪深两市平衡这个目的有点玩笑性质。
A股市场是个发展中的市场,很多国际市场成熟的体制还需要不断的磨合、试验才能推广使用,所以,在注册制、T+0、涨跌幅等机制方面,还是采取的小范围的试点形式。
实际上创业板在推出之初,也是有考虑在涨跌幅等方面做一些改变的,后来还是因为市场的原因搁浅了,使得后来搞的跟中小板越走越近。
对原有的主板进行大修大改,一定会动了市场的根基,所以,这种事情上,管理层还是比较谨慎的,毕竟国内和国外还是有很多的不同。那么,科创板的推出,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已经开始顺利的试点注册制,对应的为了做到平衡,创业板的一些改革也即将会如期而至。
因此,每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都有其自有的结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革新,但不会是推翻重建这么极端,科创板的存在至少短时间还是有必要的,对投资者有门槛要求,也不打破原有投资者的投资模式。
A股已经有了创业板,为什么还要科创板?天下会会天下觉得有必要,因为注册制和审批制真的差别很大:
A股过去一直是审批制,造成了很多弊端,但是纠正的成本太高。
A股太多股票不分红
A股中太多股票由于未在发行上市时未承诺分红就发行出来,后期会不会分红全靠自觉,造成大股东缺乏诚信,很多公司恶意不分红,逼着小股民靠低买高卖博取差价获取收益。这些公司其实只有投机价值,而没有投资价值。
一些公司甚至稍作分红就要求配股,就像一个不孝子,打着给老父亲过生日的由头,买了个30元的蛋糕,问老父亲要走6000元般恶劣。
A股的股权配置不合理
A股虽然经过了股权分置改革,但是积重难返,没有从根本上遏制,没有充分市场化,所以每次解除限制后,都对个股伤害很大。
2018年股市低迷的时候,很多民营企业清仓式减持,前几大股东集体逃跑,就是没有充分市场化的危害显现。这些大股东发行上市时也没有对减持有任何承诺。
A股的退市机制迟迟不能通畅
A股很多公司已经无可救药,却有如游魂一般在股市苟延残喘,这样的股票只能害得一批批韭菜倒下。
科创板采取注册制后,公司要想成功发行股票,就要在媒体公开承诺自己的分红政策、股东退出约束,公司前景等。将来如果做不到,就是违背承诺,股民就可以依据他当初的承诺和他对簿公堂。
由于是注册制,管理层也没有压力,因为都是市场化的选择,你情我愿,对这些股票执行退出机制也没有什么心软的地方,只管照章办事。
制度是最重要的安排,坏的制度会引诱好人变坏,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不敢作恶,永远不要去考验人性的恶。A股市场喊了那么多年市场化,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直到所有弊端都暴露无疑。其实科创板也是背水一战,因为股民真的伤不起了。
我是“天下会会天下”,欢迎关注!
A股是一个欧美的舶来品,A股有除权除息制度,国外股票也就有除权除息制度,除息一般是指现金分红而言,除权一般是指送转股而言,但除权也可以包含现金分红,这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之分。
之所以要进行除权除息在于分红以后,股票含金量会有相应的降低,所以股票价格应该同步下降。
像张三科技,原来股价是10元,每股分红一元以后,理论上每股张三科技内在价值会下跌1一元,股价也应该下跌一元,这才能反应目前的价值。
很多投资者反感除权除息,认为一旦除息现金分红就没有意义了,总市值不仅没有增长,甚至有可能下跌,就在于红利税的存在,但是上市公司是不断发展的,分红以后只要经营业绩不变,明年就会重新赚回来,股价就可以填权,重新回到10元,如果业绩增长10%,股价就可能涨到11元。
等于投资者赚到了分红的钱,如果不考虑红利税,也就是保证了10%的盈利。所以国外投资者很看重股息率,喜欢持有稳定股息率的股票,像巴菲特的可口可乐,分红获得的投资回报就超过了原始投资金额。
我国投资者相对而言喜欢炒概念获得价差,在于A股上市公司不偏好现金分红,更喜欢赚快钱,也在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很多,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生怕黑天鹅降临损失惨重。
肯的回答有,先不说A股很多的制度都是借鉴国外的,但分红这个特性就决定了一定会除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股票市场都一样,如果不除息,但结果也会跟除息一样,只会给手速快的有交易通道的更多的投机机会。
打个简单的比方:某一天某股的股价10元,当天晚上分红5元。正常情况下第二天除息,股价是5元开盘,这对于股民来说总价值没有变。但如果不除息,第二天会出现什么情况?
假设第二天仍然10块开盘,事实上不可能10元开盘,因为谁愿意10元价格去买呢?傻了才会买!!另外就算有人愿意10元去买,会有更多的人原意在5.01以上任何价格卖出,因为头一天10元买入,分了5元现金,股票成本就只有5元了(不考虑手续费),那么在5元以上任何价格卖出都是获利的。所以其结果就是必然会回归到5元左右的价格进行交易。
很多小用不明所以然,总是拿分红说事,说分红要除权要交税,还不如不分红。呵呵,要是分红不除权,其结果也是一样的。至于说税的事,就不好说了,不交税国家那有财政收入,并且现在鼓励长期投资,持有一年以也不用交税。分红是上市公司好与坏的一个重要在考指标,能稳定的分红,说明公司经营稳健,虽然分红后除权看起来没有收益,但实际上时间拉长,分红就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以美股为例:
美国股市现金分红后并不除权除息。
美国投资者对公司是否分红十分敏感,美国股民中长线投资者占绝对大多数,大多数的投资者购买股票后长期持有,着眼于每年的分红或5年后的资本所得。仅有少数的股民会在短期获利后,卖出股票。收到现金分红是投资者收回投资成本的一个重要方式,而不仅仅是卖出股票。
美国的上市公司也乐于用分红来吸引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红利政策的差异是反映公司质量差异的极有价值的信号,公司可以通过红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如果公司连续保持较为稳定的红利支付率,投资者就可能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量抱有较为乐观的预期,愿意更多地投资于高红利的公司。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大多都是私人股东,股价的涨跌影响到他们的财富和自身利益,他们愿意在付出税收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分红来提升公司的股价。而在国内A股市场上大部分市值控制在国有股股东手里,国有股股东对股价的变动并不敏感,大股东对上市高管施加的稳定股价的压力很小。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分红。
与美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方式占绝对地位相比,在国内A股市场送股的分红方式占的比重比较大。送股分红方式使持有股票的中小股东继续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对持有股票时间较短的中小股民而言,送股分红与拆股没有本质不同,除权后都相当于将一张十元钱股票的换成两张五元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仍然留在上市公司。除了分红比例,分红方式之外,国内A股市场与美国股市在分红方面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更体现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对分红的态度上。
美国股市的分红制度,也在于分红不除息不除权,而通过缴纳税收,来平衡这一收入,而并不通过强制的股价重置让投资者投资回报实现负收入。而A股的除权,即股票分割,能被理解为给投资者回报吗?显然这个问题是不成立的。
从美国股市来看,踊跃分红的美国公司以分红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持有相关股票,通过分红来实现企业对于投资者的回报,通过缴纳分红税款来实现企业投资者与国家的共同发展。这与国内的分红状况是有较大差别的。
为了把问题说明,我们假定所有投资者都委托巴菲特(或者林园)进行股票操作中国的股票,他们俩是股神,能给大家带来利润吗?我告诉你,一分钱收益没有,还要倒贴股息税。分析如下(注意我说的是是中国股市):
巴菲特(或者林园)每年分红一万亿,这一万亿要从股票里扣除,还交税两千亿。巴菲特得到啥?倒贴两千亿!
你说股票还要涨啊,但是那是巴菲特(或者林园)掏钱拉升的价格。他如果不拉升,所有股票就必须跌一万亿!这是扣除的股息。
所以,在中国股市,靠股票分红不能获得一分钱利润,还要倒贴。林园也罢,其他大牛也罢,他们挣的钱都是其他股民亏的钱。
如果不信,可以一个人搞一个模拟盘,自己玩玩吧,就是林园也要被手续费、股息税亏吐血。我说的模拟,是自己虚拟一个企业,虚拟它的股票,虚拟分红、买卖,不要用任何实际的企业。在这个虚拟环境里,你要股票涨,你就要自己掏钱拉升。你要分红,就要扣除、交税。你要买卖,就要交手续费印花税。我保证你最后亏得一分钱不剩,还倒贴费税。
有人在股吧中说:分红了,第二天开盘除权价,不但股价跌了,卖了还交什么所得税,真缺德!分红有个屁用?
对这样的人,你能说什么?
没有,美国股市就靠不除息,股指涨了6倍多
亲爱的股友,我很荣幸来回答这个问题:
1、股票分红除息的定义:股票发行企业在发放股息或红利时,需要事先进行核对股东名册、召开股东会议等多种准备工作,于是规定以某日在册股东名单为准,并公告在此日以后一段时期为停止股东过户期。停止过户期内,股息红利仍发入给登记在册的旧股东,新买进股票的持有者因没有过户就不能享有领取股息红利的权利,这就称为除息。同时股票买卖价格就应扣除这段时期内应发放股息红利数,这就是除息交易。
2、除息对股价影响的计算方法:
除息价=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每股所分红利现金额
例如:某股票股息登记日的收盘价是4.17元,每股送红利现金0.17元,则其次日股价为4.17-0.17=4(元)
3、虽然除息后股价降低了,但只有公司盈利能力不变,分出去的股利公司还是能赚回来的,所以一般来说,股价会涨回去。而且,分红后股价下降,而每股收益不降,导致市盈利降低,估价下降,使得更有投资价值,投资者买入增加,也会推动股价回升。
4、中国的股票交易和利润分配制度是从西方引进的,国外当然也有分红除息的做法。
这是我的回答,请多多指教。
股票分红除权是为资本家(上市公司)剝削(劳动)投资者而设计的规则。因为股票分红与股票价值(涨跌)没有关系,而与上市公司的上市价值(盈利水平)相联系(公司有了盈利才有分红的要求,哪有股票一上涨就要求分红的)。因为中国股市主要是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主翁人)开放的市场,所以它的规则不能将西方(为资本家上市公司服务)的制度,不加区别的照抄照搬地加以应用。因此而对于股市的改革,建议一一先要改变某些领导对于西方制度的依赖,要有自己的发现和创新。依赖将永远成为他们(西方国家)的二等公民一一实体经济是这样,虚拟经济也是这样。
A股是一个欧美的舶来品,A股有除权除息制度,国外股票也就有除权除息制度,除息一般是指现金分红而言,除权一般是指送转股而言,但除权也可以包含现金分红,这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之分。
之所以要进行除权除息在于分红以后,股票含金量会有相应的降低,所以股票价格应该同步下降。
像张三科技,原来股价是10元,每股分红一元以后,理论上每股张三科技内在价值会下跌1一元,股价也应该下跌一元,这才能反应目前的价值。
很多投资者反感除权除息,认为一旦除息现金分红就没有意义了,总市值不仅没有增长,甚至有可能下跌,就在于红利税的存在,但是上市公司是不断发展的,分红以后只要经营业绩不变,明年就会重新赚回来,股价就可以填权,重新回到10元,如果业绩增长10%,股价就可能涨到11元。
等于投资者赚到了分红的钱,如果不考虑红利税,也就是保证了10%的盈利。所以国外投资者很看重股息率,喜欢持有稳定股息率的股票,像巴菲特的可口可乐,分红获得的投资回报就超过了原始投资金额。
我国投资者相对而言喜欢炒概念获得价差,在于A股上市公司不偏好现金分红,更喜欢赚快钱,也在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很多,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生怕黑天鹅降临损失惨重。
每日会根据市场的热点精选个股,买卖点咨询、手上个股被套无法处理的或者想要牛股,可以看我主页尾部“南极星”
A股是可以做空的,可以通过两类方式做空:
第一是通过股指期货做空
开通期货账户后,可以在中金所对股指期货进行多空交易,期中可以对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进行双向交易,如果看空大盘及各类指数,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空的,但是股指期货为保证金交易制度,不适合大多数股民。
第二是通过融券进行做空
融券做空,就是先给券商借来股票,以现价卖出去,然后股票到期时买回股票,归还债券,到时如果股票下跌了,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回相同数量的股票还给券商,实现做空获利。但融券需要开通融资融券账户,开通条件是账户资产需要达到50万元。
那前第一种方式,只适合专业的人士,第二种方式只适合资产大于50万的投资者,因而大多数股民都被排除在外(相关数据显示A股股民绝大多数散户资金不超过10万元),实际上来说,只有少数人可以实现做空。
那就造成两大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股民只能单向做多赚钱,因而在上涨的时候就会拼命的买入,只有买得更多,涨得更多才能赚得更多,使得股市每轮行情都是迅速大涨,造成了巨大的泡沫,当泡沫破裂之后,就是惨烈的下跌,而又由于人性的贪婪,使得很多曾经赚过钱的股民被套在山顶。
二、大机构可以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交易,当持有大量股票的时候,市场出现下跌,大机构们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建立空单对冲风险,甚至在下跌中利用期指杠杆交易赚到更多,而散户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下跌,盼着利好,直至受不亏损后割肉出局,大机构又开始反手做多。
这是一种极为不对称的交易,在这种博奕中,散户大多是以亏损收场。未来随着A股的制度不断完善,投资者结构优化,需要进一步放开做空机制,让市场参与主体能站在一个对等的位置进行博奕,本身这样也有利于让市场更好的进行价格发现,有利于促进整个市场的稳定运行。
在其他成熟的市场里面,基本上都是可以做空的,也不设涨跌幅限制。在大A股为了保护投资者,不但设立了涨跌幅,连做空也做不了。小散就只能做多了。
先来看看港股的情况,由于没有设置涨跌幅,经常一天就可以跌几十个点。而A股一天最多跌十个点。但是这样保护投资者一点意义都没有。相反,会使投资者的损失更多。为什么呢?象之前港股中兴通讯,由于没有涨跌幅限制,开盘想卖就可以卖出去了。而A股则因为开盘卖不出去,结果往往就在最低点才卖出去。
由于A股不能做空,同时也有涨跌幅限制,一旦利空来了。散户不能反手做空赚钱。只能靠做多。开盘往往是一字板跌停。流动性就会严重不足。再者说了,现在市场天天跌,如果能做空,还可以在下跌过程中赚钱。不能做空,就只能看着自己的股票天天在阴跌而无能为力。表面上是在保护投资者,其实投资者一点都没有被保护到。相反,由于没有流动性,又不能反向赚钱。反而是越亏越多。不过,A股赌性太重,之前股指期货正是可以做空,也是被有些人利用了。所以开通了,也不见得人人能赚钱的。有可能会双向被打脸。亏得更多。
A股为什么不允许做空,是因为监管为了保护投资者未放开做空机制。
不做空能产生什么问题
1,散户只能做多
股民盲目猜底,追多被股票套牢,不舍得割肉后造成负面影响,对股市表现不乐观,A股长期处在熊市行情中。
2,散户没有对冲产品。
股民不能进行多空产品的对冲,导致单方向买涨风险放大,损失率也随之增加。
3,流动性不足。
因不能做空导致的套牢盘增加,熊市中资本不入市流动性枯竭,个股阴跌不止,造成市场成交额不足长期低迷,牛短熊长行情出现。
4,上市企业可造假。
上市企业业绩造假或者披露违法等问题增加,股民和机构不能做空打压股价,只能被动做多被套牢承担损失。
总之不能做空和正负10%波动都是管理呵护股民,保护投资者的政策,至于有没有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股民心里都明白。
多谢点赞,有问题多留言,可关注后阅读更多财经资讯
我国股票市场不是没有做空机制,是拥有着做空的投资制度的,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只不过存在着对应着50万以上额度的开户条件,而众多的投资者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从直观来讲做空机制也就更多的投资者是享受不到的。而更多的投资者没有办法进行做空,后遗症会是什么呢?
一、散户投资者实现不了风险的对冲。很多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利空,但在利空之下又不愿意交出手中的筹码,只能是承受风险下跌的损失。因为没有额度上、经验上的条件许可开户融资融券以及股指期货,所以这样的风险也就没有办法进行对冲。
二、致使很多投资者转投现货、期货以及外汇市场。很多投资者因为进入现货、期货、外汇市场就是因为这些市场存在着T+0制度以及做空机制,能够很好的应对行情的把握上,就算是市场出现下跌,开空单就能够盈利;而开多单,只要存在上涨也就能够盈利。可以说是双向的交易制度在吸引着这些投资者入场投资。当然了,这样也就使股市中的资金分离出了一部分进入到了现货、期货以及外汇市场之中。
当然了,我国现阶段仍不具备全面开放做空机制的基础。现货、期货以及外汇均是以外盘价格为主要参考,就算是中小投资者众多,也会因为外盘的价格作为指导而做出反应。但是我国股市则不同,没有重要的参考标尺。我国股市拥有1.5亿户投资者,而95%为中小投资者,占比总市值的70%,也就是说中小投资者更能够影响股市的涨跌,如果全面开放做空机制,股市的情绪化涨跌将会更加严重。只有当理性的投资者占比50%以上的时候,才能够逐渐的开放做空机制。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目前A股市场有二大做空利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规则制定的不合理性,这两大做空利器对A股来说可有可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A股还处在单边市的局面,限制涨跌停,不能做空,只能做多,这也是A股熊长牛短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做空机制对A股的监督,一些问题公司利用散户不愿轻易交出筹码的心理,肆无忌惮的造假欺骗,恶意炒作使投资者持股风险不断加大,一旦承受不住,一下子倾泄而出,将带动同板块股票下跌,从而产生蝴蝶效应,引发大盘指数风险,甚至于有崩盘的风险。一个没有由市场监督的做空体系,市场就不可能或很难诞生价值投资,也难以产生慢牛,没有做空机制会使股票价值偏离很远,那么股市就永远都是暴涨暴跌,对股民的伤害更大,所以股票市场急需要规范合理的做空机制,才会使股票市场更具魅力。
a股不能做空的后果就是没有牛市。所谓的的牛市,就是持续的上涨,而不是类似历史上牛市涨了跌回原形甚至创出新低的所谓“假牛市“。
为什么说,不能做空,就会导致没有牛市?道理很简单:不能做空,就会引起估值紊乱,垃圾股,题材股,妖股,次新股频繁炒作——因为不能做空,所以炒作的风险反而下降了,因为炒作缺乏做空的对手盘。只要利用资金筹码优势就能形成炒作。
而这些炒作的后果就是市场在没有增量资金的情况下,有限的资金被大量的垃圾股,题材股,炒作的妖股,次新股所挤占。而不能有效和高效地流向优质个股。也因为不能做空,导致市场缺乏风险意识和敬畏之心进而放大了炒作和跟风意识泛滥。
总结起来,不能做空,导致垃圾股题材股,乃至于退市股市值都有几十亿十几亿。如果按照港股来看,这些股市值通常只有几百万甚至更低;每天成交只有不到万元。而现状则是因为即使是退市股,老千股,造假股,都有十几几十亿市值,不但浪费了宝贵的上市资源,还给大小非创造了减持的股价和市值空间,从而造成大量套现行为,严重抽血。
长期以来,正是因为不能做空,导致资金不能有效高效配置而大量浪费,从而导致上市公司数量在新股持续高速发行下,上市公司数量增长速度非常快而没有因为做空出现大量仙股自然死亡而退市,市场无法聚焦,从而没有办法走出持续的牛市。
同时,历史上,任何一次“短命的”所谓牛市,之所以会跌回原形,就是因为不能做空,所有参与者只能一路单边做多,总体表现就是要么跌死,要么短时间涨死,造成了市场“疯牛病”不断和熊市不断——通常,一个所谓的“假牛市“要用更多年的时间去修复估值。
如果,有做空和全面自由做空机制,一个垃圾股只要炒作就会云集做空力量,一直到低于应有价值,那么,就无法兴风作浪。该涨的涨,该跌得跌。美股和港股对比,港股没出现长期指数牛市,但是不妨碍个股牛市;美股十年牛市,照样垃圾股跌成仙股和退市股。
因此说,不能做空,禁止做空,和不公平做空,看似保护了投资者,实际却伤害了所有人,包括监管者自己!
做多做空是全球股市的成熟机制,唯独A股总体是做多赚钱,但还是存在做空赚钱的力量;正所谓越不给做空赚钱的往往就是有叛逆的资金越是想做空赚钱,A股市场中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就是最大的做空力量,导致A股不允许做空后遗症的说法。
A股不允许做空后遗症就是投机性太强,让股票怎么涨上去的就怎么跌回来;过去十年A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十年前大盘2600多十年后还是2600多点;再有就是2015年股灾时候,绝对是有股强大的做空力量,不然不可能持续全面跌停板情况,仅交易17分钟暴跌7%的情况。
另外A股不允许做多的后遗症就是,只是限制于小散户资金,即使股市出现持续杀跌也只能硬抗到底,眼睁睁的看着金钱流失;而对于主力机构由于资金优势,他们可以投资股指期货,或者开通融资融券参与A股做多赚钱,而很多散户是没有资格去开户,导致同是投资者待遇区别如此大的后遗症。
再有一个后遗症就是股市杀跌的时候会更加快,更加迅速,导致中小投资者亏损幅度会加大。因为当股市处于熊市时候,那些超大资金肯定不会对于A股去做多,也不会傻到用资金去抵抗做多;而是选择遵从大盘趋势去做空赚钱,一旦超大资金利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做空,对于熊市中的A股更是雪上加霜加速下跌,股民亏损加大的后遗症。
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打击投资者信心,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全球股市可以做空赚钱,A股不行,导致投资者者心里极度不平衡,影响对A股信心。其二就是A股中既然不能做空赚钱为何还要给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做空赚钱呢?干嘛不一视同仁呢?这样不就明显的限制散户不能做空,只能给做空力量作炮灰了吗?这样明摆着就是让小散户当韭菜收割的份。
A股不允许做空后遗症其实太多了,要么全面放开做空机制,要么全部不给做空赚钱,所有大中小投资者一视同仁,不然的话一旦有做空力量存在,大部分投资者做多赚钱的就是成了牺牲者,这样的市场谈何健康发展起来呢?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远离股海。
在欧美成熟的股市里,投资者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也不设涨跌幅限制。但是在A股市场,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但设立了涨跌幅限制,散户连做空都做不了。中小投资者要想赚钱,只能靠积极做多。
那么,A股不允许做空的后遗症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散户不能进行多空产品的对冲,导致单方向买涨的风险被放大,损失也随之增加。由于A股不能做空,同时也有涨跌幅限制,一旦遇到利空来了,散户由于没有多空产品进行对冲,导致单方面买涨风险放大,损失率也随之放大。
再者,由于股市不能做空,也就没有牛市。道理很简单,股民不能作空,会导致估值紊乱,垃圾股、题材股、妖股、次新股被肆无忌惮的炒作。因为不能做空,所以投机炒作的风险反而下降了,因为炒作缺乏做空的对手盘,机构只要利用资金筹码优势就能毫无顾忌的拉升个股。
美股由于存在做空机制,就不可能出现狂涨狂跌的过山车行情,因为狂拉股价之后,还有反向做空力量的掣肘,所以可以走出长期的慢牛行情。而A股由于没有做空机制,很容易发生像今年三、四月份股市出现狂拉800点的行情,然后重新步入熊市快速大跌的过山车行情。
此外,由于不能做空,导致垃圾股、题材股,乃至于退市股价格都能被炒上天。如果按照港股来看,这些股票不仅是市值会跌得很低,而且个股的价格也会跌得很低,甚至成为仙股,每天成交可能都不足万元。现在现实中,退市股、造假股都有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值,宝贵的上市资源被浪费,还给大小非高位减持股价,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最后,股民大比例亏损,也是不允许做空惹的祸。中国A股市场85%的时间是下跌的,往往导致市场长期都是阴跌的,如果能做空,股民还可以在下跌过程中赚点钱,而不能做空,就只能天天看着自己的股票天天阴跌却无能为力。从表面上看,不允许做空是保护投资者,但事实上,投资者不能反向赚钱,只能做多赚钱,而A股只能是亏多赢少,那只能是越亏越多。
从今年5月份开始,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做空赚钱,但中小投资者还是只能做多赚钱,并没有开放做空机制。而没有了做空机制,散户只能通过做多来赚钱,而股市又是做多亏损概率很大。同时,散户如果遇到市场利空消息,也不能通过做空来对冲风险,亏损面更会逐步拉大。更关键的是,由于A股不能做空,导致了绩差股、退市股等群魔乱舞。A股时常狂涨狂跌,难以出现长期慢牛行情。
严格来说,A股可以做空的。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投入资金达到50万以上,可以开通融券做空,也可以开通股指期货和期权做空。而且,后两者都可以实现T+0。
对大部分散户而言,A股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因为绝大部分散户投入股市的资金都达水到50万,没有开通融券和期货、期权的基本门槛。在一个散户投资者占比75%以上的市场,而且散户总持有量远大于机构等主力持有量情况下,对绝大部分散户不允许做空,利弊都有。
A股市场,总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种机制很容易引起市场暴涨暴跌。上涨的时候,大家一窝蜂跑步进场,冲进去买买买,很容易让股票涨过头。而下跌的时候,因为不能做空盈利,只能拼命卖卖卖,又造成多杀多,股价又容易超跌,而且容易形成流动性问题。
A股不仅对大部分人不能做空,而且实行的是T+1。一旦今天买入做多错了,当天不能卖出,也不能通过做空对冲减少风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股票“飞流直下三千尺”。而大户和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冲减少损失,抵抗风险,另一方面甚至可以通过操纵指数来在期货和期权市场盈利。
管理都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出于倡导价值投资的目的,对做空和期货、期权都设置了门槛,尤其是T+1和不允许做空。但目前股市已经搞了28年,再这样保护中小投资者,并不是个事。“破茧成蝶”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保护得过份,不让“茧”去经受锻炼,永远也成不了“蝶”。这犹如自家的孩子,如果一味全部包办圈养起来,怎么也长不大的。
T+1,涨跌幅限制,不让做空,有没有好处呢?还是有的,就是只能进行真正的价值投资。而且,还必须选股非常正确,如果选到“两康”这样的雷股,也只有自认倒霉,没办法及时纠正。但量,股票市场只能价值投资吗?如果是,那为什么不限制大资金做空呢?话说回来,散户真的不能去投机,因为没有资金优势,没有信息优势,凭什么和主力去玩投机?正如巴菲特所说,散户最好的办法还是长期投资指数基金为好。
谢谢阅读,谢谢点赞,请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后私聊。
后遗症很明显,自从A不不允许投机做空(股指期货被阉割),一方面一些规范化的公募类大资金却由于无法做出对冲保值而不敢大举买入A股,导致A股增量资金这些年是不断减少。另一方面,监管以保护投资者为名,把做空工具融资融券(中的融券)、股指期货都设置了50万的门槛,对于广大散户而言,可以说一直都不允许做空,只能做多,也就容易造就大家只能往好方面想的做多思维,缺乏往坏方向想的看空思维。
其实,虽然现在有限制做空,一些大户、游资、机构还是可以做到的,麻烦点多准备些账户罢了,但是广大的散户投资者就可悲了,只能继续保持继续看多、做多的思维,因为做多才能赚钱啊。
但是A股哪里来那么多美好的好消息和好发展方向啊?各种大环境的利空、上市公司的黑天鹅事件,散户投资者却因为习惯了看多和做多的思维,而不懂躲避或心存侥幸,继续持股待涨,而错失止损时机导致亏损惨重。其实A股不该不允许做空,而是应该面对广大散户投资者开放做空,取消那所谓的门槛保护,培养大家的看空、做空思维,这样在做多和做空中辨证思维操作,才能让A股市场健康发展。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目前,A股,我认为是一场股灾。首先,是科板的推出。
科创板的推出,实际上是最大的利空,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本来股市里的资金量不足,大盘狼多肉少,资金严重匮乏,必将导致股市低迷,因此,难以支撑一场牛市行情的走势,如果再冒出一个科创板来,股市里的生态活水几乎被抽干了,再加上,股指期货恢复正常,看来,机构没有谁会看多股市,只有看空、砸盘,从中做空赚取不义之财。因此,中国未来股市,我认为10年之内,没有大牛市,不信,周一见,周一又是一场暴跌的来临。以后,跌多涨少,割韭菜将成为A股的家常便饭,因此,炒股难,散户难,中国出现牛市今后更难。
其实,中国的股指期货是保护机构的,并不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工具,那么,在今天牛市的大好局面中,冷不丁,推出了个臭名昭著的股指期货来,非但没有利好于股市,反而使得牛市变成了熊市,散户伤痕累累,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成为一纸空谈。这个“锅”究竟谁来背?我看,管理层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最后,建议:管理层吸取2015年股灾的教训,取消股指期货对投资者们的伤害。
主要的问题出在交易机制上,A股市场只能做多,但是股指期货是多空都可以操作的工具,并且是只对大资金开放,这无疑就是让股市会出现剧烈波动的原因了,也成为了大资金吸筹码和收割散户的利器。
因为股民没有做空工具,没有风险对冲工具,当一轮上涨行情开始时,股民纷纷看涨和买涨,股市就快速上涨,此时大盘出现风险了,但是场内还是乐观情绪为主导,只是少部分股民离开了,大部分股民又不能做空,不能进行风险对冲,就会持股待涨。而此时机构去股指期货上下空单,一旦股指期货空单下砸后指数下跌,大盘不断创出新低,场内的股民就会开始抛售筹码,到后面指数越来越低,恐慌盘出现后抛售的力量越大,最终市场被股指期货给带下来了,机构在股指期货获利,股民就是买股票套牢和亏损了。这里的问题就是A股市场没有做空机制,导致市场急涨急跌的行情经常伴随着A股,不开放做空机制,A股市场是不可能稳定的,只会长期的下跌或者急速的上涨完牛市就结束行情了。
而一旦开放T+0或者迷你股指期货,此时市场做多和做空的大有人在,因为大家观点不统一,就不会造成指数大涨和大跌了,总有对手盘在市场就会走的比较稳,虽然偶尔也会急涨急跌,但是基本上不会出现目前这种涨的时候资金蜂拥做涨导致股市暴涨,然后又要出来降温,跌的时候资金匆忙离开导致股市暴跌,漫长的熊市开启,等到跌的差不多了,然后又是证金和汇金开始拉升行情了,变成十年如一日的市场,导致A股大部分股票并不具备长期投资的价值,股市俨然就成了投机市,这就是机制上的问题,导致了股民成为了弱势群体。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所谓的制度设计者所谓的稳定市场论调与股指期货实际作用完全是南辕北撤,漏洞百出,也有违市场公平。口口声声保护投资者,实际上起到宰割投资者的作用。一是股指期货交易制度表面上最做多做空持仓有限制,但是监管根本做不到实时监管,充其量出事了做个事后调查处理,股指期货是t+0交易,瞬息万变,根本监管不了过程,能做到监管每天结果都很难。一个信披都监管不力,还指望他们监管股指期货,只能呵呵了。其次,股指期货造成机构投资者双面收割,做空远比做多容易,资本是嗜血的,没有什么底线,会诱使机构投资者违背道德良心操纵市场故意制造暴跌获取昧良心的利益,发国难财,2015就是最好证明,无需累述,此时放开股指期货,居心何在?应该追究,一查到底,是囯贼就应该诛灭!
一个健康的市场股指期货的确能起到平衡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理论必须和实际相结合。
A股是个熊冠全球,难涨易跌的市场。一直做空稳操胜券。做多的风险大大高于做空。主力资金只要四两拨千金,用空单一直往下压,再大量抛出股票筹码砸盘,散户无奈被逼跟风,互相踩踏。最终无论跌多跌少,股指都是空单成交,空单赚钱。
松绑期指后市场连续跌了一周,多头毫无还手之力。做空资金异常凶狠,根本不想给多头活路。
事实胜于雄辩。不要说日k线。现在分时都没有有力的反抽。这是做空资金制造恐慌效应,震慑多头。
杀到极限,空翻一次多,又赚。好快刀!
自从中金所对股指期货松绑之后,A股市场出现了连续六个交易日的大跌,这使得牛市行情的声音渐弱,尤其是昨天超过300家股票跌停,跌幅超过7%的家数超过600家。这意味了,仅用了六个交易日的下跌就把A股在2019年的收益给抹去了。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五一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终于翻红,这也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和希望。
现在很多人把上证股指的大幅波动归咎于对股指期货的松绑,因为松绑期指后市场连续跌了一周,多头毫无还手之力。做空资金异常凶狠,根本不给多头以活路。本来股指期货是对A股市场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理论上说,股指期货的推出,A股市场就可减少出现大幅波动频繁。因为机构若大肆在A股做多,别人就在股指期货大举做空,如果机构在股市拼命砸盘,会有另外一些人在期指上积极做多。
而我们认为,股指期货其实是中性的期货工具。管理层此时松梆股指期货主要有二层因素:一是,前期股市逼空式上涨,这是管理层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这样的结果肯定是股市的大起大落。监管者希望推出股指期货,允许机构投资者做空,给狂热的A股市场降降温。希望股指期货起到稳定指数的作用。
二是,科创板马上要推出了,虽然门槛在50万以上,但是科创板基金也已经出炉,中小投资者也可以投资,这必然会分流A股一部分资金,但是A股市场却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执有大量股票,股市下跌,会使机构投资者损失惨重。那么,此时推出股指期货,可以给机构投资者一个对冲的工具,可能我在股市里亏了钱,但是还可以从期市里面赚回来。
从理论上来说,监管部门松绑股指期货,会对A股够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但是这次却给做空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股指期货偏向中性,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但是今年推出的时间点有问题。是在A股市场涨了30%,涨幅超过800点以上。显然,在这股市如此逼空式上涨之后。换成任何机构投资者,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做空。
再者,监管部门松绑了股指期货,却没有给散户提供迷你股指期货这项工具。这意味着,散户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上做多赚钱,而机构投资者却有了做空工具,以及风险对冲工具,这显然非对称性博弈,有欠公平。那么A股市场就会沦为做空散户的利器。在此情况下,部分散户们用脚投票选择撤离市场。
最后,要说近期股市的大跌完全是股指期货造成的,也是不太恰当的。因为4月份以来A股明显是上攻乏力,疲态尽显。所以,也不能全怪股指期货,如果市场足够的强,完全可将那些做空势力打爆头,正是因为近期股市也进入到调整周期了,这也给了股指期货做空的机会。
股指期货从理论上讲是股市的稳定器,减少股市大起大落。特别是股市将要走出长期熊底时,股指期货和A股同步做多,会加快市场上攻步伐和人气聚集。但问题是,现在推出股指期货的时间点存在问题,明显给做空势力机会,更何况散户只能做多,却不能使用股指期货工具,未来炒股赢利难度会越来越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股指已经涨到前期密集成交区,上攻乏力,在外力的影响下,股指期货也只能做空,难以做多。
做空股指期货砸盘赚钱是金融大鳄才能办的事,普通人即使你有50万开了股指期货,可能赔的更惨,因为做空做多都需要对手盘,普通投资者都做空时,金融大鳄可能开始做多了,他在股指期货做多,现货市场拉指数,赚双份钱,当你发现了,改为做多时,他可能开始做空了,然后砸盘,这六连阴就是例子,所以信息和能力不对称,普通投资者和中小机构在期货市场就是牛羊等着被屠宰。因为几个大鳄就能操控大盘指数,他在股指期货不是赌,是稳操胜券!本来他们被限制了空单数量,不敢肆无忌惮的砸盘,但是相关部门松绑十倍,之后再看,砸盘已经无后顾之忧,这六天砸的肆无忌惮
最近一周以来,上证股指的调整幅度非常大,短期趋势已经彻底扭转,由上升转为下降,中期调整一触即发,牛市行情声音在减弱,尤其是昨天超过300家跌停,跌幅超过7%的家数超过600家,除了权重蓝筹股在上涨之外,所有的中小盘股基本都在下跌,而且跌幅都非常大,这是在上一周持续调整基础上的雷霆一击,让很多股民散户彻底回吐了2019年的收益,市场的情绪降到了冰点。很多人把目前上证股指的大幅波动归罪于股指期货的松绑。我个人并不完全同意这个看法,股指期货只不过是股票交易多了一个操作渠道而已,改变了市场只能单纯做多的现状,实现了多空双向机制的运行。而且这次股指期货只不过是松绑,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特例,只不过是通过松绑,拓展了交易的范围,降低了一定的门槛,让市场交易有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很多人认为,目前上证股指的大幅波动就是因为股指期货资金的做空,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上证股指的上攻乏力。上证股指自2440点以来,已经连续反弹了4个月,已经达到了一个中期反弹的时间窗口,如果迟迟无法突破3587点,中期调整是必然的。
既然你没有能力再向上攻击,那么必然转为下跌调整,也怨不得的股指期货看空,如果你足够强,你可以打爆空头,就是因为你自身逻辑和规律的限制,让你进入了调整区间,给了股指期货做空的机会。
股指期货的松绑确实对于A股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不能让股指期货背这个锅,上证股指运行的状态是其自身规律使然,涨不动必然回调,上不去必然下来,仅此而已。
感谢评论点赞,欢迎留言交流,如果感兴趣点个关注,分享更多市场观点。
股指期货就是有些人无意,有些人别有用心的给机构投资者送来一份刀叉与牛排。
法律,规章不完备,股指期货设计思路有严重的漏洞,T+1,制度与张跌停制度本身制约了市场的选择权,股价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玩家或投机者说了算。
我的建议,在游戏规则没有反经过复研究,反复测试,尽可能完善之前。不宜对股指期货开闸防水。尽快关掉股指期货。
另外,高调依法办事,以诈骗罪处理财务造假,或故意瞒报者。不仅仅是罚款了事。还要退脏!
股指期货不是中金想开就开的。股指期货放开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加速了市场的不稳定。对不能操作股指期货做空对冲风险的广大股民是不公平的。违背了市场的三公原则。是股市长期发展的大利空。事实已经多次证明这一点。就和熔断机制不适合中国股市一样。在中国牛市和股指期货就是死对头。
对于股指期货的认识不要听宣传,要看实际效果:2015年时的千古跌停,今天的300只股票的跌停。未来可以接着看它的表演:先把大盘砸回2400点,散户被掏光腰包,最后管理层发话限制股指期货...,...然后股市复苏,然后再松绑股指期货...,周而复始,历史不断重复...
剩余价值分为普通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用三家顾工企业来对比说明:两家公有制企业和一家私营企业!叫A企业公,B企业公,C企业私!
三家企业同等条件下从政府划拨一百亩土地,从银行同等利率贷款十亿元人民币!同时招聘员工开始经营,A企业发高工资,B企业发中工资,C企业发低工资!
五年以后,三家企业在支付员工工资,还清银行本息,支付各种税费后,A企业剩余两个亿,用百分之七十平均分配给全体员工,百分之三十按劳分配!B企业剩余三个亿,用百分之六十平均分配给全体员工,百分之四十按劳分配!C企业剩余五个亿,全部归私营老板享有!
从三家企业可以证明:A企业剩余价值是两个亿!B企业的剩余价值是三个亿!C企业的剩余价值是五个亿!
在C企业的五个亿的剩余价值中,有两个亿属于超额剩余价值!
反之,如果三家企业都亏损了,最终由银行来承担责任!从赚取的贷款利润中支付!
如果A企业在中途招聘了一些临时工,后来把他们放了!这些临时工就沒有享受到剩余的两亿元利润!A企业的全部员工都是资本家!
再看河南省的南街村:本村村民只有四千人,从外面招聘员工八千人,这八千人只享受工资待遇,不享受剩余利润!那么,南街村的四千村民全部都是资本家!
结论:剩余价值是劳动者创造的!而不是金融资本创造的!
_一切财产都归公,国家更强大。
除去投资成本,所赚的利润就是剩余价值!
你所说的情况的确是占有剩余价值。最简单的理解,凡是存在雇用关系的,就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畴,程度多少而已。以前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就是从雇用关系入手,当手工业出现雇用关系时,就开始分析其是否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与亚洲家庭作坊模式有关,这种模式未必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地主存在剥削现象,是古已有之的,本来地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也都是雇佣关系为主,不过以交地租包揽了双方关系,不以工资形式结算。你所说的这种,是工资结算方式,工资用于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成本(随行就市的劳动力价格水平),地主占有剩余价值,他收获的产品已经包含劳动增值在内了,转化为货币或交换物资是他的事。
国联证券最大的利空消息是“重组失败”了,自从国联重组失败后股价持续下跌。
国联证券从高点23.45元,跌到当前在17元多,短期1个月的时间,国联证券总体跌幅高达26%了。
本周国联证券加速下跌,周一跌4.81%,周三跌6.48%,周四跌7.99%,本周国联就已经跌了10几个点了。
为什么国联近期会连续大跌,近期反而加速大跌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联重组失败,这是对国联证券属于重大利空,从而点燃了持续大跌的导火线。
第二,由于国联证券已经涨太高了,涨高了自然要下跌,尤其是近期都是杀跌高位股。
第三,近期股市行情不好,这两天整个证券板块都是下跌,证券板块影响所致,拖累国联证券大跌。
综合以上三大原因就是导致为什么国联证券在没有重大利空的情况之下,国联证券都出现下跌的主要因素。
我也是奇怪了,国联就这么让人失望么?我也是重仓啊!
pi network.我只说一次。
PI派
请认真看完!
在DeFi,这是一个概念,去中心化金融,曾经由DAO社区自治打造YFI币(又称“大姨父”)总量只有30000枚用不增发,历经43天从40美金涨到4w美金!也是第一个超过BTC单价的币!当然这个defi里面有很多坑!要谨慎,所以找对社区很重要!现在还有一次百倍的机会!也是在Defi,盘古社区正在打造总量只有10000枚的Fist拳头币!完全去中心化DAO自治!分布式坐庄,任何人都无法割到韭菜!话不多说,把握机会哦!
我也想知道
π加油
派币派币派币,一派一世界,爱信不信!
派,你可以不信,我也没必要解释。
我现在做的只是每天按时点?。
赶紧fil
网络带货
fil了解一下
原本有传说去年A股涨势较好,券商获丰厚,有可能一季度券商股会有一波行情。这二天券商股连续下跌,我觉得是否其K线形态走坏还有待观察。不排除券商也在调仓换股,也在观察政策面和资金面及外围市场的情况变化。故原来券商行情的预期也存在不确定性。我认为只能边走边看,注意盯盘,关注市场行情变化!
职业红哥来谈谈,最近写过一篇类似的问答,就再来说说一下。
老股民都知道,在市场活跃或牛市里券商是领头羊,所以也叫牛市的先行者。但目前情况有了变化,这里有2点,
一,券商牌照以后会开放,银行也会分一杯羹,所以券商一家独赚的局面有改变,所以未来就是大牛市券商的上涨幅度会打折扣,
二,目前市场格局和特点就是分化,就是那个行业里都有上涨的龙头,也会有下跌会止步不前的,这是因为这几年股灾市场大幅震荡下,证券的业绩也各自不同,还有违规被证监会查处的,所以自身业绩不同,中长走势就不同,所以和以往牛市一样,券商起涨共跌的行情没了,想赚钱需要再板块内精选个股才对,
目前总体看龙头券商也基本上在2000亿左右的总市值。虽然有些大,但一是前段有炒大的行情,再一个跟金融板块,包括保险、银行相比其实市值还是比较低,目前市场越来越活跃.就是成交额度不断增长,所以一些龙头公司市值依然有上升的空间,
总体的看券商目前股市大概在20倍左右,在牛市里不算贵,当然这是个一个相对静态的估值,如果我未来行情好,交易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期业绩提升,动态市盈率去估会更低.所以综合判断证券板块依然有中长线的机会,短线也会活跃,只是要区分个股,逢低去配置,
关注职业红哥,分享看盘经验和操作技巧。
感谢诚邀
现在大盘洗盘这么疯狂,我们散户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感觉到行情不对的时候,赶紧退出。保住利润,然后看到有低点,就抄底。
可是我会说,自己又做不到。月头赚了点,就二天时间回到了解放前。
一次一次的教训只能记在心里,下次记得回撤就好了!
做为小散,大盘不好时唯一的办法就是保住利润,没有其他办法了!
好了!祝各位投资顺利!
我觉得还是要相信大盘。
我是一枚小白,在支付宝买了将近一年的基金,上周火热的行情让大家以为牛市来临了,很多人都加仓,忍不住追涨,然后这周回调了导致有些人觉得股市是否会一蹶不振,我个人认为大可不必。
我存放到基金里的钱都是暂时不用的,不会着急取出来,相反跌了我就加点仓,捡点低价筹码,我相信后面肯定会涨回来。这只是短期内的回调,但是时间有多久并不知道,举个例子,我暑假买了白酒,横盘了将近半年,十一月底才开始上涨,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意识到,直到十二分一波行情拉升,大家才疯狂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加仓又踏空了,现在被套住,开始怀疑,我觉得其实机会都是跌出来的,跌的时候才是市场给机会我们进场,而涨的时候可能就是吸引韭菜进场了。
一是果断撤出,二是就地卧倒。
除了被逼做长线,唯有一个等字!
面临选择,如果持股没有问题,那就只能等待。如果持股有问题,该下决心离开的时候了,现在中国股市走势很极端,而且基本上管理层守住融资底线,这样的市场还是离开的好,因为这里真的不差那几个散户。
拿着优质大盘股就地躺倒不动。千万不要去追小盘股,别看一两天小盘股涨的凶,但大部分没有持续性,几天就完蛋。洗盘过后大盘股还会涨。否则就会两面挨耳光。
作为一个五十岁,有一定社会经历的男人来说,年薪百万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真放在现实中,少之又少。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在这次疫情中,最受打击,影响最大的,就是所谓年薪百万的这些人。年初还是年薪百万的精英,年尾就成了滴滴出行的司机,不在少数。
年薪百万这么好拿吗?没有能力,没有人脉,没有付出,没有取舍,没有达标的业绩,这个年薪就是一句空话。更何况,在当前的经历形势下,有多少公司会有年薪百万的工作?
年薪百万真的能拿到吗?未必。太多都是一种年终业绩的绑定和一些股权期权的加成,真的拿到手里,减半都大有可能。在正常状态下,所谓年薪百万更多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承诺,而绝对不会是你真的来了就可以真的一年收入百万。
这两个情况之下,有多少公司能真的因为业绩可以开出一年收入百万的工作?
再说一点,年薪百万真的放到每个月是多少?八万而已。可是,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已经意味着自己是高级白领,成功人士。有了年薪百万的预期,买房买车都一定会比普通工薪阶层高端很多。那说个不好听的话,如果他是在北上广深买房,轻松上两千万的房价很正常吧?那每个月还贷个人就可以自己计算出数额。
房车之外呢?消费,应酬,孩子等等一切算下来,可以想到,年薪百万照样每月捉襟见肘。
所以,一旦这个工作不存在了,谁最惨?就是这些年薪百万的人。
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把握在自己手里更实在的东西。但对于我们想象的超高薪,也并没有我们理解的光鲜。
各有各的生活,那些太远,羡慕不来。
年挣百万很多,年薪百万很难。比如2020年,靠炒股赚百万的不在少数。特别是美股,特斯拉一只股票就10倍涨幅。
但是年薪百万就不一样了,你作为组织里的一员,下面至少有一个team的人。他们的年薪加在一起至少有一百万。如果企业要年赚100万,也就是人工加利润就要300万打底,再加上100万运营成本,一共400万。按照目前普通行业毛利率10%计算,至少做4000万销售额,这个钱都让你想办法去赚,香吗?
多,就头条做纸媒体的也不少啦
太多了,都在头条里
你是不是看着周围的人都衣着光鲜,抽着好烟,张口闭口分分钟几十万的生意?
其实全踏马穷人,月收入1000块那种。好多人猪肉都吃不起了,上上下下都在装逼而已!
努力工作,自己劳动自己辛苦赚钱养活自己,无论干什么,不丢人!
说实话,年薪百万,和年赚百万是两个概念。自己做生意开公司什么的年赚百万的很多。但是真正靠上班且是合法收入,年薪过百万的确实很少,一般行业的话都得是顶尖的大公司的高层了。高新行业也得是高管级别的老员工了。当然如果你把黑色收入也算进去,可能达标的就比较多了。
挺多的,我的圈子里很多。不知道你接触的圈子
不知道你知道的多不多,我身边挺多的
首先,我任职一家全国知名上市公司,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司员工人数4000余人,互联网企业,除掉董事长创始人兼CEO之外,五位集团副总裁年薪大约72万(税前),分管销售和另外两位重要职能部门集团副总裁加上管理提成可以达到之外,其余都没有达到。
那么你的年薪百万如果只是指薪酬不含提成的话,那么至少在我们公司没有。
多
3-4000吧。尴尬。而且还不稳定,银川这边工作机会少,好多私企都是6天压榨员工。建议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外地发展,银川环境不好,,?^?,,
毕业一年,24岁,某私企小负责人,每月到手8-9k,个别月份能到1w,年终会随着工作时间年份和工作结果从2w上涨。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忙,公积金最低标准缴纳。
搞工程预算的,工资四千扣完保险三千六,然后五险,好焦虑,这工作,这工资对象也不好找
银川这座城市不适合想做事,想创业的年轻人。
如果在体制内混:你要习惯推诿责任勾心斗角!
由于这里资源匮乏,自己创业难度大机会少,有了好项目也没有投资人,想做互联网在这里根本没有环境(人口基数,资金)
看这照片就是在宁煤上班
宁夏过的好的 要不是能源行业要不然就是政府相关单位
有机会还是要自己干
普通人的工资在银川来讲三五千
有工作经验了基本上一年十来万 到头了
工资再涨,但是开销涨的更夸张
工作8年,本科,一个月到手3500,年底两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服装类外贸跟单。13年参加工作,到手2000挣了2年。
近一年的情况,不以言表,勉强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6,国企,月薪1819
辅警3000 一年36000 给大家拖后腿了
八零后,私企工作,工资四千五,普通员工,福利待遇按中层领导走,每个月有二百元标准的福利,同城快递到家,粮油水果生鲜每月不同。二建证挂在外面,社保缴费最低标准,住房公积金工作的公司给我缴纳,这个月中级消控证放到公司的酒店了,说一个月给补三百。一消不知道今年成绩怎么样,如果过了就接着考注安。以前公司年终奖大概是两到三个月工资,自己算不清楚。今年老板说个人给我十万。
不卖就是了。散户不卖,机构到哪儿吃筹码?心态要稳重,跌了不要恐慌,所有散户做到这点,基金也好,机构也好,他们就失业,买了不看,就不会慌,很多老太婆就是这样对付机构的,最后老太婆赚钱,自以为聪明的我们,自以为懂点什么k 线,甚至什么5分钟、15分钟分时图,基本面的我们,往往亏钱,就是因为我们不断买卖。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主要还是价值投资,投进去持股往往都是10年甚至20年,我们呢?都想一夜暴富,你的心理难道机构不清楚?散户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成本低,你不发挥自己的优势,那就只有失败!
不卖??高位的要卖酒喝几年了,还能上天?
我就不明白你是怎知道的?難道你能看見?
从周一开始一路下跌行情。
继续跟银行进行协商,不可能你打一两次电话他们就同意你延期还款。
你需要说出你欠的大致金额,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
你在打电话的时候需要注意技巧和态度,说出你目前全额还款的困难,假如延期或者分期进行还款,你需要有详细的计划,如何分期,怎么还款,每个月还多少钱?
要突出你计划的合理性和可实现性,而不是好高骛远,异想天开。你需要告诉银行你的打算,怎么样才能还掉。
例如你可以跟银行协商,你接下来准备打工还款,准备去找什么类型的工作,每个月多少钱,准备预留出多少钱进行还款,最好能有入职手续作为支撑,相信你做到了以上几点,银行也会同意的。
你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要套现信用卡的资金进行不确定的投资,因为承担不起亏损,万一有个风吹草动承担不起风险。创业或者做生意,最好是使用别人的钱,也就是风险投资,最不济也是自己的钱,千万不要使用信用卡或者网贷的钱进行投资或者做生意,万一有个亏损直接是万丈深渊!
刚逾期银行不会同意你的协商,银行的盈利来源就是利息。
银行不同意协商是因为不知道你到底有钱没钱还,银行是有流程的,先催收确定你没能力才会协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对的,但是要合理还款,否则你就是“卡奴”曾经有个新闻:一个男的逾期信用卡20万两年,每个月都还几千进去代表还款意愿,两年后还是欠款20万,听起来是不是很可怕。银行就喜欢这样的人,信用卡的滞纳金比高利贷还黑,但是它就是合法。
既然还不上就还不上,以后有钱了再跟银行协商还本金或者分期还款,最长五年。先留下资金有合适的项目去赚钱,以后你去银行还款你就是大爷。一切都会过去,很多逾期信用卡三年以上的最后都是协商还款本金。
网商贷也不用理会,也不要在意征信,那个不当饭吃,征信不代表人品,以后还清有钱了一切都会回来。放平心态,努力去赚钱才是硬道理。
楼上答主的回答不错,这里只提醒楼主千万不要以卡养卡以贷养贷,不然窟窿会越来越大。很多负债人都是觉得没有办法就采取了这种方式进行了应急处理,这是很不理智的。
韭菜的命,换哪个股票都一样亏,亏完不炒就好了,继续炒就是赌性不改
没说是哪只股票,就在这随便起个头,玩呢吧
怨不得别人,只因自己太贪心,如果是房价跌了,钱变少了,肯定好多人要去售楼部闹事,这种事你就只能认栽了。
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既然刀口敢舔血,肯定有死亦有活。自古穷通皆有命,今人贫富在于天。
股市就是大赌场,不怕你赚,就怕你不炒!
看看这两天的股市吧,谁也跌不起啊,,3300跌。3400跌。3500跌,3600还是跌,,中国永远都是熊市
出个无头无尾的题目出来就是耍流氓。不是每个头条读者都关心和知道股市
这说的应该是600086,st股,早有警示了,属于面值退市,当前股价0.86,已经“停牌”,无法进行交易了。
5.76万股东怎么办呢?复牌的时候能出来就出来啊,还能怎样?!关注股吧与公司公告,尽快离场吧。
股市真TM有点象赌博,运气背了,裤衩都可能会掉,在股市里浪,只能是“自求多福”哦!
如果有人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那只能成为自作孽了。任何投资都有风险,玩投资得理解有输有赢,只要赢多于输就是赢这个道理。卖惨没有用,只能怨自己了。
让利益集团大股东套现套够了,中小股民赔光了要退市了?规则必须加上:上市公司必须赔偿股民才能退市!!!
大涨60%的股票,庄家获利是相当丰厚的。断头铡刀从天而降,庄家要获利了结了。一般来说,涨30%的股票庄家就能获取丰厚的利润,别说涨60%的股票了,那肯定是赚的盆满钵满。遇到这样的股票一定要远离,靠近了,无异于刀口舔血,最后遍体鳞伤的就是自己。切记!切记!!
正常,抬轿子的到地了。
能拉60%就急着跑,我估计也就是个游资
国联股份!没关系,基本面优秀,业绩可持续,马上又涨回去了。
只能说这样的庄家也不过是个散户级别的,首要的是资金有限,操盘能力有限,随时都有可能被更大的庄家给收割,能拉到60 %这个位置还能逃了的话,也算不错。所以,小散们最好别跟这样的庄家,要跟就跟茅台股票这样的超级联合做装的股票,上、下都游刃有余,任谁与治不了!
标准的游资股,呵呵!跟这种股挣点就跑
别管咋样,先出来再说。无论如何也要做到风险可控。
炒股玩的就是心跳。炒预期炒概念,各路专家大显神通。一旦尘埃落定水落石出,大家都争先恐后逃之夭夭。你还要探究崩盘原因,被套牢是大概率的事情。政府早就谆谆教导我们: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60%,创历史新高,一个半月,牛股……
就凭这些字眼。你总结的很到位。既然创了历史新高,调整也是必然。没有蓄势哪来的新高?所以我认为调整结束之后还会再创新高。
15分钟之内砸盘跌停。我认为也很正常。但你说的1.4万股民崩溃,我认为有点太夸张了。既然创了历史新高,里面基本都是获利盘。即使跌停亏损的人也相对比较少。
个人认为,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正常的获利洗盘。调整之后继续上新高。
这能说明什么?有两种可能,1,美国科技创新确实强,因为他吸收了全球的科技人才,这是它的长处,它的霸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贫富悬殊的拉大,助推了财富的固化。2,日本的企业并不是不强,只是有点保守,同时也说明了日本的财富并不是有极个别财团所垄断,贫富差距能够适应财富分配,说明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社会。3,中国的五百强在世界上并不差,也能数前几,这说明今天的中国,科技人才的发展壮大,企业生存环境的优化,同时也说明了财富的集聚,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杠杆治理的不建全。相信随着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建全,税收等各种调节措施的实施,这一现象会逐步化解!
别提中国有几强,都是负债很多的企业,谈什么几强啊。。。
笔者不了解也没有兴趣去了解目前我国在新世界五百强中排名前后多少。排序靠前靠后究竟说明什么呢?就拿美国来说,号称世界老大,经济实力也确实了得,可那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吗?科技人才垄断,优势资源垄断,高端技术封锁,利用美元霸权收割各国羊毛,在国际商品贸易中推行霸凌主义,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一向挥舞霸权大棒,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弱肉强食,欺软妒硬,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稍有违逆,武力干涉,战争威胁。动辄惩罚制裁,封锁打压,阴谋颠覆,看不得别国发展进步,更不许超越自己,蛮不讲理,专横跋扈,从不光明正大。依靠这种流氓加强盗手段维持的“世界老大”丶“全球领先”有几个真心佩服?排序第二第三者,须将自身经济发展置于美国的卵翼之下,处处看老大脸色,仰他人之鼻息,跪舔美霸之屁股,甘当其附庸奴才,一切听命于他的指挥驱使。然后狗仗人势弄了顶别人戴过的毡帽,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到我国的发展水平如何,大可不必与任何国家攀比或计较。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我们干我们的事,冷暖自知,不求不靠。按照老子的智慧;“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中华民族历来是忍辱负重,坚韧不拔,不卑不亢,砥砺奋进的民族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甘人后,自强自立,有了成就,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艰困面前,不恢心气馁,不一蹶不振或破罐子破摔,而是积极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取长补短,扬善抑恶,振作精神,重整旗鼓。坚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中华民族从久远的历史时空中一步步走来,无数的艰难曲折,无数的风险挑战,无数的血雨腥风,无数次大开大阖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而我们这个民族却并未因此没落与消沉,反而愈挫愈勇,愈发坚劲强大,生机勃勃,蒸蒸日上。诚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就是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我们打造了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特质与精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集中了古今中外人类社会最高智慧的毛泽东思想广泛传播与深入影响,赋予了我党、我军、我国和全国各族人民至高无上长胜不衰并能洞悉各种复杂局面的完美灵魂,更使我们有了百毒不侵、百邪不入、锐意进取、战无不胜的镇国利器和护身法宝。时间是最好的磨刀石。要不了多久,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无论是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还是各个领域的单项指标,赶上或超越美国很快都将变为事实。
中国有天猫,蚂蚁金服,金蝉子,悟空战神,二师兄!等等!
数字只能说是一个数据,还要看这个数字的构成式,单纯看美国的数字不足以说明问题,历史上的美国在短短的二百多年里,靠掠夺发家,靠战争发迹,靠霸凌成为超级大国,靠金钱,利诱,许愿,拉拢等手段网罗人材,积累财富,维护自己美元帝国的地位。可我说的是过去,仅仅是过去而己?今天的美国己经成为昨日黄花,光环正在褪去,正在加强走向衰落。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加速了国家的崛起,具有实力的企业和含金量很高的起大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挤身于世界五百强企业年年递增,特别是在世界尖端领域出彩的企业越来越多不断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另外凡是与中国打过交道的外国知名企业都纷纷看好中国潜在的大市场,看好中国人的诚信和坦荡荡的胸怀,美国无力改变这种状况,也是它想学也学不了的,因而随着时间的推演,中国强劲的发展态势,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
按这个标准肯定少于229啊,但是西方的排名还是算了吧,开心就好
中国有多少不重要,衡量企业经济实力的标准,我认为一下几点更重要:1、品牌价值;2、掌握国际专利数量;3、国际竞争力;4、国际行业话语权;5、科技研发投入金额排名。
中国的世界500强都是垄断国企 银行 铁路 保险 烟酒 电信……
不管世界有多少强,也别想拿500强说事,更不要借此看扁自己国家的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一路走过来不易,所取得的进步都是靠自己创造的,没有得到一点西方国家的恩惠,相反还受到它们的挤兑与打压。我们应该为当今中国千万企业点赞!为他们骄傲!为他们加油!
不敢说评论,原因大家知道。
做生意是好事,但是首先你需要了解你做的生意的成功几率是多大,首先你的投入和你生意本身的体量不成正比,我个人认为这就构成了高杠杆的行为,也就是你没有准备充足的资本,就开始做超过你自己资本量的买卖,这本人就可能成为风险。所以需要你对你的买卖的把握要更多,更了解。
如果你的买卖是盈利能力较强的产品或者具有独特地位、垄断地位的创新产品,那么我觉得你可以一试,采取什么方法呢?最简单的就是找投资人,风险投资人们会看到你对这个项目的投入多少,你说你使用你的房子作为抵押,而且是你的全部家产,那么投资人认为你对这个项目的重视程度不错,另外投资人自己也需要对项目做尽职调查,了解项目本身的能力和日后发展的能力,同时制定投入、退出的方案,以及退出时业绩不达标的对赌协议等。
另外的手段还有渐次进入,你200万的房子可以作为抵押,然后拿出启动资金,但2000万的生意的资金一般不用一下全部进入,可以分批进入,那么你有了启动资金,就利用你的项目构建企业模型、现金流数据、甚至初期的产品或者积攒初期客户,等这些内容都有了,那么就有营收了,就可以利用利润不断补充资本金,直到满足。或者利用这些内容到银行寻求贷款了。这样只要你对项目的把控足够,那么现金流稳定,你一切都可以完成。但是一旦把握不当,就有可能资金链断裂,让你血本无归,因此回到文前,必须对项目比较把握才可以做。而盲目的将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也是不正确的。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给你参考:零本金买房,你的同龄人,胆子大的吓死你
房子是所有北漂心中隐隐的痛,一早买了房子的,庆幸自己出手早。还没有房子的,只能望房兴叹。尽管高晓松、李嘉诚都说年轻人没必要买房子,还有诗和远方,但没有房子的话,哪里都是远方。有了房子,哪里都是诗。 毕竟四处漂泊的你,灵魂也在流放吧。 同样焦虑的我,在论坛看到这样一个帖子,眼前一亮,感觉世界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简单说,夫妻两人,零本金,通过信用贷的方式,买了一套710万的房子,三个月的时间房子溢价70万。 方法简单粗暴。看好一套刚需学区房。通过信用贷的的方式(其中11万是保单抵押融资)借贷422万。然后按揭200万,房子加上房贷利息总价710万。2017年12月开始操作信用贷,12月底定的房子,18年的2月份房贷下来,到3月份,房子已经涨价70万。 是不是脑洞大开?!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啊!竟然还有这种操作方式,我忍不住赞叹天才,同时恨不得立即行动同样操作一套房子。
但认真一想,这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楼主的数学和逻辑极差。首先,信用贷累加一共是422万,而不是楼主说的420万元,当然极可能是楼主四舍五入了。其次首付到底是422万还是320万元,房子总价到底是708万还是710万。不知道是因为懒的计算,还是真的数学逻辑能力差的缘故。 其次得有极好的信用,422万的信用贷,楼主不到一个月就全部下来,执行力超强。 同时,他的信用贷利息不到7%,但实际上,银行心眼特别多,用各种极其复杂的方式让你的利率超过10%,有的甚至更多。(包括信用卡也是这样,银行套路多,分期、取现等方法分分钟让你的利率翻倍,这方面有空专门写篇文章。)
楼主能够以这么低的利息贷款这么多,要么是被银行骗了,要么是自己没算过来。利息高于10%的时候,风险系数提高很多。当然,如果房价还能以过去十年的速度增长,还是能大赚。只是目前政策这么严厉,房住不炒的大政策下,用这样凶悍的方式炒房,还能玩得转吗? 曾有媒体报道过一英国男子拥有1497张信用卡,然后用透支的方式买了21处房产,总价约35亿人民币。和上面这个楼主的玩法类似。
还记得小燕子赵薇用6000万撬动30亿资金高达50倍的杠杆收购万华文化不了了之的事情吗?本质上是一回事。好歹赵薇还有6000万的本金,而上面的两个案例是空手套白狼。插播一句:股民自己亏了钱去骂赵薇,其实冤枉了赵薇,投资市场里,后果自负,赚了你不会给别人分,赔了你也别怨别人。
有一个段子这样说:一个人负债5万,说明他有责任,一个人负债20万,说明他了解金融,一个人负债50万,说明他有还款能力,一个人负债100万,有车有房,未来的生活走向幸福,一个人负债200万,生活就是一种品味,一种奢侈!一个人负债5000万,他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一个人没有负债说明还是个屌丝。 这其实倒了因果关系,一个人是上市公司老总,才有能力负债五千万,而且是公司名义,而不是个人,有风险,个人也承担有限责任。一个负债两百万,有车有房,同时也有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房贷车贷。 超高杠杆是勇敢者的游戏,天堂和地狱在一瞬间。成功的也有,但更多的是悲惨教训,从千万富翁到吃不起泡面的人更多。
除了房贷和正常的信用卡消费外,我不主张任何负债。 这个时代的好处是提供了各种可能,总有铤而走险的人,梭哈一把。
你敢花这么大的力气拿200万做2000万的生意,一是说明你胆子是比较大,二是这个项目一定是你深思熟虑的,否则,这么大的风险和投入的事情你一定不会去做,这就说明这个项目本身是非常能盈利和你认可的!
有了这个前提,就可以有这3种方式用200万的房子撬动2000万的生意!
这个世界,有钱的人很多,靠谱的项目不多,你可以做一份详细的项目书,然后拿这个区找投资人,无论是你身边认识的人,还是说去找风投都是可以的,用你最大的力气去让他们相信你的项目是靠谱的,是可以有大回报的!
当然,为了增加你的说服力,你可以用的房子作为抵押协助融资,以表你的决心和让投资人更放心,如果没有融到2000万,可以多找几个投资人,投资人都是贼精贼精的,项目好不好,他们有团队思考,有时候,运气好,找到一个好的投资者,资金的问题就能完全解决!
你现在有200万了,这个数目其实也是不小的,你可以做为启动资金先把项目接下来,然后对项目进行深度包装,拿着项目去融资,或者找合伙人、投资人,2000万的项目很多都是分几期的
比方说1期花费200万,你融资到了300万,那就有了500万,到了2期,项目相对成熟一些,你在拿当前的项目状态去找对于的人,融到钱以后,在开展3期,到了3期,项目已经初具规模,然后再去找投资人增加投入,或者,可以拿项目做抵押向银行商业贷款,银行是要盈利的,也是有可能融到钱的!到这一步,后续的工作只要项目本身发展得好,钱的问题就越来越容易解决
首先还是对项目进行深度包装,让大家相信你和项目本身,然后,2000万的项目他其实是可以分成几个大块的,比方说,你是做个工程项目,材料就是一大块,假如买钢材需要100万,找大厂很难赊账太久,那你就找品质过硬的小厂,告诉他我可以先支付你定金,5个月后全款,如果逾期,支付多少利息,并且以房子作为抵押,支付定金10万,项目很大,后期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对于小厂来说,100万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生意,在加上项目本身是靠谱的,大家都是生意人,没准就能同意
然后以此类推,很多花钱的地方可以支付定金加违约赔付加担保的形式去完成!
如果项目进行到某个阶段,确实出现了资金风险,你也可以把项目的某一个块外包出去,快速回笼部分资金解燃眉之急!
这就是我可以想到的3种用200万撬动2000万生意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开店好生意,只聊创业及开店相关的人和事,欢迎关注!
楼主的心比较大,只有200万想撬动2000万的生意。不过越是敢想敢做的人才越容易把事做成。
我不知道楼主做的是什么生意,其实有很多生意是可以变通的,只有楼主会用金融工具,比如:并购一家企业,可以不花自己的钱,先从金融机构借出首付款,然后再把企业后面的收益用来还金融机构。再比如也可以利用金融租赁工具,信托,或者股权融资,举例,假设是一块地,需要开发,但自己手上没有钱,这时就可以找些手头有闲钱的,银行里的大客户,保险公司的大客户,手上都有闲钱,找到这些人,然后承诺他们,只要现在交20万,房子建成后可以分到一套100平方的房子,这样就有很多人会响应,还有很多很多办法。
如果楼主一定要拿200万的房产抵押,那我建议楼主,把顺序做对,一套200万的房子,理论上是可以贷出2000万的,最少也能贷出800万,如果贷不出800万,那只能说明对金融不了解。
具体步骤是:先拿这套房子到银行做增信,增加自己的信用,增加信心之后,开始办大额信用卡,每张可以办到20到30万,每家银行都去办一遍,但要切记,一个月只能办理一张,不要同时找几家银行办。
然后可以办理装修贷款,也可以办理好几家,一般额度都在30万以上,再拿自己公司发的工资条,再找几家银行办理工作卡贷,一般额度也在10万以上,还有什么美容贷,婚庆贷,旅游贷,等,都可以办理。
然后再用自己的公司,大股东名下有房产,可以办理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平安银行叫贷贷卡,等等。等这些信用贷款都贷万之后,最后再拿房产去抵押贷款,可以抵押7成,抵押完之后,再做顺位抵押给其他金融公司,民间叫二押。
如果这样去操作,随便贷出1000万不是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申请的贷款,不要超过4次,因为一个月查询次数超过5次,银行会视为风险客户,所有贷款都不会批了,一个月如果查询次数超过10次,银行会直接列为黑名单,那以后贷款也贷不到了。我们在厦门,一套房子多贷出800多万,当然,如果还想贷,还可以贷。银行贷款产品有2800多种,自己去当地银行咨询有什么产品,适合贷什么产品。
200万的房子花点钱搞搞关系估价3.4百万,贷款200万,你可以做高周转率的轻资产生意,比如商贸公司,产品你自己找,一年10次周转的生意不多,但是有;做期货,十几倍的杠杆,立马就是两千多万的生意;做外汇,一百倍的杠杆,两个亿的生意!但是,凡事最怕但是,生意需要自己花大量的心血去做,你能判断好经济趋势吗?你能经营好你选择的生意吗?你的产品选择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你的耐力,挫折承受能力都合格吗?更难的是期货外汇,如果你猛打猛冲,200万很快会只留给你一点吃饭钱!想做事业很好,但是不是公司开张了,账户开了就万事大吉了,最关键的还是你自己!
这种无非就是先抵押贷款拿出钱当作启动资金,200w买一栋2000w的楼,200w当定金,向对方争取1个月到2个月的时间。包装2000万做酒店什么的商业项目,然后自己先把2000w的楼拆分成服务卖出去。比如酒店股权,或者酒店使用权......
我觉得可以有以下的方法的:
做生意是好事,但是首先你需要了解你做的生意的成功几率是多大,首先你的投入和你生意本身的体量不成正比,我个人认为这就构成了高杠杆的行为,也就是你没有准备充足的资本,就开始做超过你自己资本量的买卖,这本人就可能成为风险。所以需要你对你的买卖的把握要更多,更了解。
是我的话,我会选择房子抵押给官方,所得160万。然后再次把房子和个人信用抵押给民间放贷,获得200万。然后拿这360万,去做2000万的生意,先付收款,生意运作起来,把项目抵押给银行,拿回800万。
我是农民工“懂事长”李合伟(抖音号:hws666888),20多年创业经验,非著名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更多有关创业的内容,敬请关注头条号:合伟说,与我一起聊聊创业那些事!
题主你很有商业眼光,这么刁钻的问题都能想到,不过这样的问题很对我胃口,我也有了一些思路。
首先200万房子属于不动产,房子保值基本拿出卖能卖得200万,税费什么的买家支付。
然后拿着200万去做期货,商品期货市场最差都是10倍杠杆,比如你买200万的螺纹钢,下订单看涨多单合约,你实际上操作了2000万的螺纹钢商品,还可以进一步下调保证金,放大杠杆,甚至你能用200万去操作4000万的商品生意。
当然金融市场的魅力不止于此,就拿2015年的股市,多少人200万配资2000万进场,半年就翻倍的比比皆是,钱生钱才是最合理的方式。
更多股票投资方面的问题欢迎咨询关注我。
此题好解:将房抵押贷款,拿100万师从女神小燕子学艺,人家不是6千万轻轻松松撬动几十个亿?待得其精髓,何愁区区2000万生意!
价值交换,时间转换,这个答案在现实社会,你真的可能疯了,现实的2OO万只能是20年前的15万,以前能做15万生意,现在也是如此,想的太多对身体不好,亲愿你所成,认真分析不要简单化,
农业银行作为曾经的四大银行之一,其在金融市场场上的根基是深厚的。它们的信用卡业务一直是持稳健发展的趋势。跟其他商业银行比较起来,它是有一些弊端和缺陷的。
很多人抱怨说农业银行给办理的信用卡额度太低了,只有500元—2000元左右。其实主要是选择渠道的问题。不要选择自己在网上申请,那样额度就会很低。
我们可以选择去网页网点提交申请表,银行会根据你的征信情况和银行账户流水等作出综合考评。也可以选择联系业务员获取推荐码,然后自己在微信自助申请。
无论是选择哪种申请渠道,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期。一般在一个月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时间漫长主要是在审核过程中耗时间。跟其他银行高效快捷的服务相比,这真的是被大家所诟病的问题。
各大银行都会在官网上有针对于信用卡客户的网上商城等。农业银行的网站上面很少有积分活动,有时还存在网页加载速度过慢的问题。这就会直接降低客户的满意度体验。网上的分期商城也不切实际,不太适合存款基数较少的年轻群体使用。
在有的农行体系里面是可以选择邮寄信用卡到家的。这种方式省去了客户跑腿的过程,但是农行所合作的快递邮寄时间过长。有些地方的农行是没有给客户选择余地的,只能由本人前往银行柜台办理激活。领卡过程中也是各种签字拍照等繁琐程序。
综上所述,农业银行的信用卡适合一些经常有存款基础的客户群体,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群体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如果他们能像其他商业性银行多多借鉴,相信会有很快的市场增幅,对于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也是很有必要的。
缺点之一:审批额度同比股份制银行要低一些
不止农业银行,包括其它几个四大国有银行都有一样的毛病,信用卡申请人的身份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事业编人员两种,都会给的额度很高,一般都在3万元——5万元,可是全国人民真正的公务员和事业编才有多少,还不是更多的是企业职员,也许是考虑到企业单位工作不稳定,农业银行给出的额度一般都比较低,在四大银行中不算最低的,记得有次申请的中国银行的银行卡才给800元的额度,真叫人无语!反正个人手中3张信用卡,农行银行最低的额度,只有1.5万,招商银行2.5万、光大银行3万,同比股份制银行,农业银行的信用卡就是明显的审批额度给的很低。
缺点之二:提额速度慢
评价一张信用卡的好坏,提额快慢、提额额度高低也是一条重要的因素。我手中的这张农业银行联名QQ信用卡使用了7年的时间,居然1分钱都没有提额,又没有逾期过,也没有刷爆过,一直认认真真地遵守农业银行信用卡使用规范,基本就是刷卡在淘宝网上买东西,好几张信用卡交替使用,但是招商、光大两家银行多少还涨了三千五千的额度,农业银行抠门的出奇,居然1分钱都没有涨,反正也无所谓了,又不是涨工资,涨了也不是自己的,花了钱还要自己还款,多涨了多花。就当农行银行为自己省钱了,为了控制自己的花钱欲望,不给提额,想到这个理由就不计较了。
缺点之三:信用卡举行的活动比较少
不知道是我的坐标所在地算穷乡僻壤,还是我个人孤陋寡闻,基本上看不到农行信用卡发出和其它商家联合一起搞什么活动,印象中偶尔看着有和洗车保养的商家、还有必胜客搞过一些优惠活动,刷农行的卡优惠一些。不像那些股份制银行,天天和各类商家一起为客户奉献一场场优惠“大餐”,从美食、到交通、旅行、住宿、居家等等各种活动看着都眼晕,诱惑地让人直接吊起来消费的欲望,农业银行活动偏少,信用卡客户没有消费欲望,可能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提额超慢吧,甚至干脆免了提额这个事情。
缺点之四:积分兑换的商品等级很低
每个银行信用卡都有一些积分兑换活动,大部分信用卡持卡者都不太在意这个事情,毕竟常常消费一年下来攒不了一万分,几万分的积分才兑换一个小咖啡杯子或者小勺子,干脆积分就放在信用卡里面,银行愿意每年清零或者永久存放随之任之了。农业银行的积分兑换非常的low,而且积分要求很高,比如一个喜羊羊系列的真空直杯需要60900分的积分,这个杯子价值不超过20块钱,一个哈根达斯百元代金券需要60000积分,一块洁丽雅毛巾需要26000积分,价值也就二三十块钱。
每个银行的信用卡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可能交易额大一些的信用卡客户比较在意这些活动啊,积分兑换礼品的质量啊,提额什么的,反正我个人来说,额度够花就可以了,其它的都是浮云。银行利用信用卡与商家搞活动,优惠再多能省多少?省不来多少钱的,与其为了积分兑换而消费,还不如自己花钱去买那些礼品呢,再就是提额,提的多花的也多,还款的时候最痛苦,不如少一些额度少一些痛苦。
一般人都是问某某银行信用卡有什么优点,题主反向询问有什么缺点,刚好我在农行有一张信用卡,用了好多年,那么我来说说我使用的农行信用卡的缺点:
一、额度问题
从农行申请的信用卡初始额度两万元(这个额度应该在农行下卡额度中是中等偏上),前几年装修房产、购买家具电器等等一些,陆陆续续的会使用一些,信用卡的额度涨到了四五万,这又过来了三四五年,可是目前信用卡一点额度也没有涨,反观中信银行的信用卡,用的比较少,办的比较晚目前也涨到了五万元!整体来说额度不高,升额度比较慢!
二、本地优惠活动太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国有大行,不屑于与本地一些美食商家联合做活动,在十堰本地基本上没有啥十堰农行做的活动,只有必胜客;反观招商银行进入软件或者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很多十堰本地美食优惠,周三半价,这个活动虽然我用的比较少,但是我还是蛮喜欢的!
三、电话骚扰太严重
自从办了农业银行的信用卡,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用的多还是怎么的,只要我一有大金额消费或者账单一出来,农行员工的电话就过来了,让办理分期!这边刚挂,那边又打,反正是不胜其烦!比外边广告公司的电话都多,感觉隐私得不到一点保护!这点希望有关部门关注一下!
四、卡面比较单调
除了个别的卡面设计稍微好点外,大部分卡面都比较老套难看,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客户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
五、年费
农行信用卡有一少部分没有年费,大部分都有免费,一般是首年免年费,首年刷够多少次后次年免年费,一些卡种年费比较高昂,但是每年刷卡次数问题与提示,做的不够好不够细致,容易使人忘记也看不出来自己是否达标免年费!
差不多农行的信用卡主要有上述缺点,大部分缺点我觉得问题都不大,但是这个经常骚扰就有些过分,希望其自身与有关监控部门可以多多关注与改善!说了缺点,我再来说说优点:
一、积分
每个银行的信用卡积分都可以兑换礼品,农行信用卡也可以兑换礼品,这里面的物品我就不做过多的赘述,几乎所有银行也就那些东西!农行信用卡的积分可以在美团外卖上抵扣现金1000积分抵扣1元,虽然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是至少可以当钱花!
二、消费返现
在农行手机银行上报名活动,每天一笔消费满18元会随机活动一个红包,最高666元,目前我最高获得的是五块多
三、折扣
每个月在微信用农行手机银行(加油卡)充话费,第一笔八折,只能是一百减二十,另外还有两次九五折!
我觉得缺点就是刷了要还,大家觉得呢
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享受美誉之余其缺点也很明显。
农行的缺点
①申请门槛高、周期长、额度低。
办卡门槛要求有车、房、戓在农行存款5万以上才能给办。往往要达到这个资质条件的一般都是经济雄厚的人。但反过来说:我有车有房有存款了,我还需要办信用卡吗?
农业银行信用卡办卡到下卡拿到手周期很长,一般都要大半个月才可以完成。相比广发、招商、平安、交通等的3-5个工作日要慢得多。急用钱的人一般都等不及下卡后使用。只能找其他的秒批即用。
农行额度低是公认的。就在去年时我办了一张农业银行信用卡只有2800元额度,因而没有激活。激活的操作也相当复杂,要提供这个那个,当时我就觉得只有那2800的额度没毕要搞得这么复杂。因此只能把他放一边去了。
②无失卡保障服务。
很多人玩卡,但从来都不在乎有无失卡保证。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权益。事实上有很多银行都有失卡保证。只要不是由自己原因发生的信用卡遗失导致的金额损失,银行是要赔偿你的损失的。可以想下没有这个功能它是多么的脆弱,万一发生了这边一时被他人盗用,那你损失可大。
③短信提醒收费,2元/月。
很多银行都是有短信通知,提示金额的变动。而农业银行它是没有这一款服务的,如果你要开通短信消费提示,那么你就要交每个月两块钱的短信提示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简单操下就行,不用开通该功能。
④网上分期商城形同虚设,主要没有维护更新,很多业务都退出服务了。在四大国有银行当中,这样的网站做的是比较差的。平时也不怎么更新网络商城的最新消息。
⑤网页加载速度太慢;农行银行网站内容过多,加载速度卡顿。农业银行的网站太过于卡顿,以至于经常使用信用卡的人是比较少。
⑥帐单日每个卡种不同。每个卡种的帐单日和还款日相同。显得死板难记。他不会像招商银行这样可以更改账单的,它是比较固话的。有的人他刚发工资就要还款了,而有的人是发工资之前的。也有的人是在发工资之后的才到还款日。但是我认为只要你的工资有得发,在全世界疫情当前中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总结:农业银行的信用卡优势和劣势各掺一半。
用农行卡大概有六年,如果用得好的话,提额倒是挺快的。但是不能分期,分期期间农行是不给提额的。所以农行想要提高信用额度,只要正常使用就好,无需分期。
等你真正遇到事了就会知道农行比起其他银行更无情,新冠肺炎逝者的账单逾期了不能减免利息和违约金,在世的时候没有逾期,家属4月份打电话想要还款还让本人致电,请问人都不在了怎么本人打电话?垃圾客服水平。
农行信用卡是我用过最垃圾的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了四天,收费比高利贷都高
缺点是让我等一个月以后拒了,建行从填表申请到制卡寄送到家给我7个工作日。
大盘上涨股票不一定上涨,大盘下跌股票下跌的概率就很高,炒股不先想赚多少,先考虑怎么样少亏,或者不亏,如果能做到,赚钱就不会太难。
炒股,是做股票的俗称,即把股票当作生意来做。这是狭义的做股票。
广义的做股票,包括做股票、做股票的融资融券、做股票T+0、做股票质押、做股票回购、做股票大宗交易、做股指期货、做股票期权、做场内股票式基金、做开放式指数基金等等。
做股票的融资融券,即预期股票当天或短线趋势上涨时融资加仓,放大收益;反之则融券卖出,做空股票赚钱。
做股票T+0,即利用全部或部分股票仓位,在当天开盘集合竞价时以低于几个价位的手法优先成交卖出,或盘中预期相对高位卖出,在中预期相对低位买进回补仓位,或在尾盘集合竞价时以高出几位价位的手法优先成交再买回来。
做股票质押、做股票回购:主要适用于熊市末期、市场行情低迷时,非流通股股东既可盘活手中存量资产、获得流动资金,如同股票的融资融券中的融资一样,又可用于其它投资或资金周转。
做股票大宗交易:主要在股价相对高位时,配合做股票减持。
做股指期货:将股票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用杠杆放大本金,利用股指的日间波动或趋势波动的点位差赚钱。标的如上证50、沪深300。
其它省略,不作介绍。
1、大盘日间波动及其趋势一般会影响绝大多数个股趋势,且呈正相关性特征。
生活谚语说,出门看天色。这个天色,对股市来说,就是大盘,尤其是大盘短期趋势预期。
准确的说,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要每天关注天气预报一样,作为股市中的投资者和其它参与者,每天需要关注大盘趋势预期分析,虽然有时天气预报不准确,还是得天天关注啊。
大盘是所有股票或某一种类型股票价格的加权平均指数,因此大盘日间波动及其趋势一般会显著影响绝大多数个股或某一种类型股票价格趋势,且呈正相关性特征。
具体地说,大盘上涨时,在市场增量资金较少跟不上新股扩容和大小非减持的资金需求或不明显时,加之正常情况下二级市场不断扩容和大小非减持、市场交易损耗场内存量资金,那么绝大多数个股的涨幅往往是较小和落后于大盘的,因为上证50等指标股权重大些、吸收资金明显些。反之,有些个股可能下跌幅度稍微大于大盘一点。这样,持仓、买进、卖出个股,都要优先考虑和分析预期大盘的趋势变化,即必须要看大盘。
因为目前股票交易是单边做多交易,预期大盘趋势上涨,才能买进和持仓,反之就得卖出或减仓。
2、大盘日间波动会给个股带来日间交易机会。
上述的做股票的融资融券、做股票T+0、做股指期货,必须实时盯盘,至少要看5分钟的大盘行情分析图表,来利用大盘日间波动带来的日间交易机会。
3、大盘异常波动时须及时做出应急处理。
盘中因大盘实际走势与预期不相符合的意外情形发生时,须及时、迅速、果断地相应做出应急处理 ,如2015年试行大盘指数融断制度实施时,个股下跌的风险难以把握时则要避险。
常规技术分析中的趋势线分析,如遇到大盘异常波动上涨破位和下跌破位时,都是需要及时做出应急处理的。
1、操作周期不同则关注大盘的时间周期和频率不同。
日内日间做T、做短线波段、做中线波段、做长线波段、做超长线波段,则关注大盘的时间周期和频率是不同的。
日内日间做T,需要天天关注甚至盯盘。
做短线波段,每天盘后或几天看一下趋势即可,关键是确认一下趋势有没有变化。
做中线波段,几天或每周收盘后看一下趋势有没有变化即可。
做长线波段,几周或每月收盘后看一下趋势有没有变化即可。
做超长线波段,几月或每季收盘后看一下趋势有没有变化即可,再看看个股预期目标价位到了没有。
2、操作对象不同则关注大盘的指数类型不同。
比如,做上证50股指期货的,关注上证综指、上证50,再看看富时A50,大致就可以了。
比如,做股票个股的,关注上证综指、个股所在板块指数如创业板指数就可以了。
再比如,假设有上证综指做标的的股指期货,那么每天关注上证综指一个指数就可以了。这是因为2020.5.29上证综指盘中最高2855点,5.28盘中最高2861点,碰巧我的上证综指分析与交易系统可以事先计算出5.28和5.29这两个交易日的时间与2855±5点附近的空间,都会因为时空共振而导致上证综指上行遇阻回落,要磨一下。那么做股指期货就有可能能分析预期有10~20点点位差,这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价值了。这仅仅是为了说明关注大盘的重要性而举例的。(参见附图)
综上所述,做股票和与股票或股指/大盘相关的生意/交易,与关注大盘趋势预期及其演变之间,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关注@身心脑日常生活养生,分享A股大盘走势分析和财富管理理念方法。
你好,我是只说大实话的润希哥!
炒股为什么要关注大盘!
这句话本身并不绝对也不是完全正确的!炒股关注大盘是分阶段的,也是分时机的!没有绝对的关注与不关注,只有相对的关注多与少!
我们知道股市分为牛市和熊市!那么针对两种不同的市场走势,关注大盘的程度也会不同。
如果是牛市的话,由于板块轮动个股普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的重点就不应该在大盘上!而是在个股上,因为即使是牛市个股的启动时间,涨幅也是不太一样的,这个时候选好个股才能利润最大化。否则,牛市也赚不到钱!
相反,如果是熊市的话,我们就要重点关注大盘了。在熊市大多数股票都处于下跌之中,个股选择变得异常困难!所以,这时候关注大盘把握方向更加直观,比较重要的是可以观察市场反弹的节奏。帮助我们更好的炒股!
我是润希哥只说大实话!
不看大盘看什么?等于盲人摸石过河。
大盘是所有个股的综合走势,代表市场上所有资金合力,无论是公募,私募,散户,还是游资最终博弈的结果。指数坐庄很难,所以大盘代表着市场真正的走势,而市场上百分之90以上的投资者操作都会预判大盘涨跌进行买卖,如果你不看大盘进行个股买卖会大大降低成功率,大盘对个股涨跌具有一定引导作用。
炒股为什么要关注大盘?这个问题要看大盘在哪个阶段,咱们来分析一下:
上升阶段:大盘指数在上升过程中,很多股票都会跟随,这就形成了全市场的赚钱效应,也就是说每个投资者在大盘指数在上升通道时或多或少的都可以赚到一笔钱,当然至于赚多赚少就要看投资者个人本领了。
横盘整理阶段:指数横盘整理阶段才是体现投资者选股技术的时候,很多股票会出现与指数不同步的现象,板块热点概念逐渐增多,例如现阶段我们的股市一样,结构性行情,指数一直在3458点附近震荡,而这段时间里结构性的行情依然存在,从医药,白酒,新能源汽车以及顺周期等等每个版块基本上轮动一遍,而在这段时间里只有投资者踏准节奏才能赚到钱,否则非但赚不到钱还会产生亏损现象,所以横盘震荡阶段才是体现投资者选股水平的高低。
下降阶段:指数下降阶段,趋势一旦形成,与股市上升阶段类似,大部分股票是尊重大盘指数,尊重股市下行趋势的,所以这里大部分股票也是跟随指数的,虽然也会出现一些股票逆势,但是这是需要投资者非常细心挖掘才能挖掘到,如果投资者没有这种能力,那下降阶段的股市投资者就应该远离,而是选择在股市下降过程中选择优质标的等待时机才对。
综上所述,股市运行的哪个阶段,投资者就应该遵从哪个阶段的规律,其实以今年的行情来说股市在当前阶段的震荡才是短线投机者不好做的地方,这个时候考验投资者耐心的时刻,也就是说好股票值得布局,劣质的股票投资者需要远离,总之呢,做股票投资需要的是投资者的心态,需要的是投资者过硬的技术,还需要投资者的逻辑思维的变化,毕竟跟上节奏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小布衣,喜欢的投资者请点个关注,我的初衷就是帮助更多的投资者走出迷茫,迈向辉煌,关注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文章!谢谢
希望更多的投资者在留言区踊跃发言,一起探讨,成长未来!
大盘是水,个股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大盘有风险时就不应该操作!方向对了,再用好的方法进行分析,再用好的技术去操作!自然股市里就好赚钱了!
炒股对于操盘手来说:关注大盘是最基本的原则
1:每日盯盘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出整个市场的气氛,也就是人气和赚钱效应,在一个就是资金面;
2:从大盘的成交量配合K量可以分辨出当天或第二天的大盘走势,这跟技术有关,更跟情绪有关;
3:大盘如果涨,那手上的持有的大盘股才有可能涨,如果大盘都不涨,横着,手上的持有的大盘股是不可能涨的,这是盯大盘的其中之一;
4:每天盯盘的四大原则就是:大盘的技术面-情绪面-内外资金面-题材的强弱,这四个原则是操盘手每天必须得关注的;
5:大盘如果无行情,期货投资者可以对冲,比如说:提前预判大盘会跌,个股清光之后,等待大盘破位,期货放空单,这也是操盘手盯盘的重要性;
6:在资本市场,从方方面面来看讲,大盘都是每天需盯的重要之一要素,把以上这些逻辑搞懂,你就知道为啥操盘手天天要盯大盘,而且是天天要复盘的原因。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这里面没有套路,收招标文件费是法律允许的行为!
招标文件要不是自己写的,就别浪费那钱买标书了吧
如果两千块的标书都来这里问,足以说明你基本没有参与过投标,更谈不上对于投标项目的了解。
按你的出发点来说,你就不必去投标了,肯定会是浪费,只会成为分母。因为你对项目招标根本不了解,更不用说有针对性的项目跟进了。
我们投标的多了。2800一份3000一份的都很常见。如果这种招标文件的钱都怕损失的话建议不要去投标了。投标哪有敢保证百分百中标的,尤其自己没有做工作前期没有跟踪的情况下。如果怕损失,为了保险,可以不去投标,自然也就不用买招标文件,一点不会损失了。
好天真,哪有项目是光靠投标就能落你头上的?哪个项目不需要前期沟通交流做工作?别以为招标就是真的招标!
你拿啥投标呢!最基本的都不懂,投什么标!
要看标的多大,按你这说法,因该不大。正常投标那有包中的…不过现在流行电子招标,基本不收费。套路多得是…
投标策略分为投标和不投标,投标分为投高标,中标,低标。不投标就损失买标书的费用。招标书也是建设单位花钱请人做的,一般收取的成本费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一个项目少则几十万,多则几个亿。标书的费用是最基本的。
这个问题还在头条上来问,你不用买了,一个项目谁不是跟几年!现在都要买标书了,对价格还有疑问,你这就是白瞎钱
代写标书
没啥发展,人太少了,做自媒体可以这种线上的可以,其他的实体真的没啥发展。
但是鹤岗很适合生活,这几年城市建设很好,道路也全新的,清雪速度全省一流,空气质量很好,秋天来鹤岗最好,不冷不热,很漂亮
没发展,东北城市的缺点鹤岗一样都不少,作为东北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城市,房价最低,说明连东北人都嫌弃,你品,你细品。
发不发展在于决策!给东北三省最大的优惠和待遇肯定会有发展!比如说高速免费,加油半价……上东北创业的两年免房租和水电费!
据我了解,汽车贷款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就是你在4S店付了首付,然后把大本抵押给金融公司,他们放款给4S店,然后你每月往指定账户上还钱就行了。等全部还完,你要去金融公司解抵押,再把大本拿回来。另一种是信用贷,就是说4S店找到合作的银行,由银行评估你的资质,符合的话银行放款给4S店,然后给你办张银行的信用卡,你每个月往信用卡上还钱就可以了。这种方式大本是在你自己手里的。这两种方式的贷款我都用过,相对来说信用贷更方便一些,省得你最后再跑一趟解压了。
绿本说明成功了,要是黄本就说明黄了,白本就是白跑了,黑本就是拉黑了,依次类推……我他妈太聪明了。
17年我买车,去4s店准备办理贷款,,然后要求上全险,还要收我贷款相关服务费,我当时给某银行打了个电话,给我提高一下授信额度,手机app操作一下十几分钟搞定了,直接信用贷款到我储蓄卡,全款给的4s店。
是因为你的征信好!只是在车管所数据中有备案。仅此!
这说明你银行征信良好。当银行征信良好时,做汽车贷款时不用抵押任何东西,绿本也不用抵押,会让自己拿着,后期定期还银行贷款就行,还完了就没事了。
专业汽车抵押员路过,有本没有解封,如同废纸,第二页会有抵押字样,某某金融,有绿本还是一样不能过户提档卖车等。汽车担保按揭或者车辆抵押贷款,都会抵押登记本,不然人家凭什么把钱给你买车或者资金周转?广州是到车管所抵押解压,武汉是到公证处加邮局抵押解压,(中间没有及时还款,逾期,车辆做为债权车是可以转让出售的,包括过户)等按揭还完后,拿着结清证明资料和抵押员一起去邮局或者车管所解除抵押登记。
现在银行抵押不压证,办理完抵押本可以直接拿走,也可以放在银行,需要用到时候再去银行拿,一般办理完都拿走了。办抵押就是给你的东西再加一个他权证,不办抵押除了你自己别人谁也不能不拿证去卖你的东西,办了他权证,一旦你贷款违约银行可以不拿你的本而是拿着他权证去司法拍卖你的东西,他权证就是这个作用。
你好,现在车辆贷款基本要求手续比较简单,银行机构一般针对征信较好、贷款金额较低用户可以办理无抵押贷款,当用户签完贷款合同,等银行放款在车辆上牌后不需要办理登记证书抵押。
也有一中可能是你忘记办理抵押手续银行也忘记催促。
虽然你的大本没有在银行,但银行手里有他项权利证,他有这个证在银行,你的贷款没还完你要买卖过户也是完成不了的,还款过程中车辆所有人不是你,大本虽然在你手里但车辆无法在市场流通。
系统已经抵押了
精选层即将拉开帷幕,时代的红利即将释放。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与A股相比,精选层企业发行规模偏小,打新规则不同,相应的投资策略也会不同。
新三板投资者应该怎样抓住这一时代红利?
1相比A股,参与精选层打新的机构投资者较少,加上企业市值规模偏小,精选层二级市场红利可能来得更猛。但考虑到老股东抛售压力,可能衰减也快;
2与A股打新不同,精选层新股获配数量取决于你的资金实力,如果认购火爆,参与门槛不算低:当每股价格10元,中签率2%的情况下,中一签至少需要冻结5万元;
3网上打新不是百分百中签,申购时间很关键;
4赚钱效应影响中签率,数字波动会很大;
5打新资金要冻结三天,新股怎么选,技巧很关键。
对于即将参与精选层打新的投资者来说,这5大要点不得不了解。
01
二级市场红利可能来的猛,
衰减的也快
复盘科创板首批企业市场表现,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科创板首批企业上市首日的涨跌幅,和PE值、相对行业PE折溢价率显著相关,和“市值”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很显著。这说明,科创板首批企业第一天涨幅还是关注“价值”的。
但是后几天,这批企业的涨幅就画风突变:上涨无关PE,只与市值相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参与科创板网下申购的只有机构。而这些机构会关注基本面,所以在第一天抛售。第二至第五天,机构基本已经离场,市场由活跃资金主导,他们只关心市值。因此,小市值公司,很容易被活跃游资“打”出新股溢价。
通过分析上述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科创板首批企业“溢价”的关键,取决于两个核心要素:“机构的抛压盘减少”和“小市值公司”。对于大部分精选层企业来说,符合这两大要素不难。
首先,参与精选层打新的机构数量不多。
创业板网下打新,个人账户和公募基金差不多都是3000个,另外还有2000个左右的其他机构。算下来,个人账户占比不到40%。
反观新三板,由于程序繁琐,存量公募基金大规模参与的可能性不大,保险资金无法参与,社保资金目前也没有风声。
券商自营对于新三板的市场和生态规则最为了解,可能会大量参与。但券商总数有限,即便全部参与,也只有100家左右。
除此之外,机构投资人还包括私募和资管。因为新三板精选层的账户数量只有科创板10%左右,我们假设参与精选层的私募和资管数量,也会是这个比例。
算下来,参与精选层打新的机构数量,只有300家左右。
由于精选层网下打新个人门槛不高,我们预测参与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和创业板差不多,3000人左右。
那么,参与精选层网下打新的投资者,由300家左右的机构和3000个人投资者组成。个人占比高达90%左右。
另外,精选层发行的公司市值普遍偏小。目前,有意愿申报精选层的公司,市值中位数只有7.9亿元。过去一年,科创板融资额中位数就达9.5亿,差距显而易见。
新三板的个别交易规则,也有利于新股“溢价”。精选层仅首日无涨跌幅限制,且是T+1。把股价拉到涨跌幅限制以上,是游资惯用的手法。而精选层没有融券卖空机制,缺乏“空头”打击。
当然,新三板也有一些不利于新股“溢价”的机制。比如公众老股不限售,创投资金在精选层减持没有资本利得税。精选层股票上市后,会有不小的老股东抛售压力。
虽然在精选层推出初期,我们认为前者可能占上风。但由于抛压盘的存在,新三板首批的二级市场红利,可能来得猛,衰减也快。
/ 02 /
打新不靠运气靠实力,
5万元也许只能中1手
新三板精选层打新与A股有两点不同:
第一,精选层打新不需要市值,是纯现金申购;第二,精选层打新不以“抽签”的形式分配新股,而是根据申购股数按比例分配。所以资金雄厚的投资者,能够获配更多的新股。
看到这里,家里有矿的投资者此刻是不是暗自窃喜,精选层打新可以横着走?可以这么说,要是参与网下打新,公司在网下发行多少,你可以认购多少。
但要参与网上打新,就不能这么任性了。网上打新的有效申报是初始发行额的5%。比如网上发行100万股,那网上申购上限就是5万股。显然,这一规定将限制土豪朋友的“发挥”。
不过,在精选层推出前期,投资者参与网上打新的门槛或许不会太低。
如果一家公司发行价格为10元/股,发行规模5亿元。假如中签率2%,那么至少需要冻结5万元资金,才能中一签,也就是100股。如果市场异常火爆,中签率会更低,中签的门槛会更高。
/ 03 /
网上打新不是百分百中签,
申购时间很关键
精选层打新按比例配售,理论上每个人都能获配新股。但对于网上申购的中小投资来说,并非如此。
新三板企业发行规模本身偏小。从目前公告的48个发行方案来看,中位数只有2亿元。2019年以来,创业板IPO融资中位数是4.7亿元,科创板IPO融资中位数则是9.5亿元。
有限的发行规模,还要被网下投资者分走大半份额。根据股转规定,网下初始发行额是总发行额的60%—80%。
虽然当网上申购倍数为15—50倍时候,网下向网上回拨5%;当网上认购超50倍以上,回拨10%。但理论上,精选层公司的新股发行,网上投资者能够“享用”的,至多也只有发行总额的50%。
综上所述,网上发行规模在1亿元左右,或是未来精选层企业的常态。但只要存在赚钱效应,超额认购倍数一定低不了。这一点,可以参考科创板,首批企业超额认购轻轻松松超过100倍。
这种情况下,参与网上打新的中小投资者,获配新股数量不到100股,一点也不奇怪。
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将实行 “零股按照时间优先的分配原则”机制。
假如根据最开始的分配原则,你只能分到50股,或者68股,反正不足100股。这时,股转公司会把这些零股收集起来,比如收集1万股,再拆成N个100股,以时间优先原则,优先分配给那些被抽走零头的人。
显然,根据“零股按照时间优先的分配原则”,申购时间就非常关键了。
其实,利用该原则,投资者也可以试试“四两拨千斤”。正常情况下,10块钱的发行价,2%的中签率,要中100股至少需要5万元。但如果你的报价能在最前面,那么5000块钱的效果和5万块钱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前提是你的报价,能在最前面。现在有很多量化投资、A股套利的投资者,租用了专用通道,一般投资者的报价时间,很难赶在他们前面。
/ 04 /
赚钱效应影响中签率,
数字波动会很大
即便参与精选层打新的账户数量不变,中签率波动幅度也会很大。因为随着赚钱效应的变动,存量账户参与打新的资金量会随之波动。
比如,总共3000个账户参与精选层网下打新。在股票X的发行过程中,3000个账户共出资300亿参与打新。上市后,股票X涨幅不错,3000个账户都获益颇丰。
赚钱效应显现,这3000个账户参与打新的热情被点燃。在股票X之后,股票Z发行。这3000个账户,可能会投入3000亿的资金参与股票Z的网下打新。这样一来,股票Z的中签率将显著低于股票X。
所以,一旦赚钱效应显现,精选层公司的中签率可能会大幅走低。中签率走低,意味着参与打新的账户,能够获配的新股数量变少,收益率也会随之降低。
当赚钱效应减弱,综合考虑资金冻结成本,这3000个账户参与打新的热情减退,投入打新的资金规模又会减少。这种情况下,中签率又会反转,赚钱效应又会显现。周而复始。
总体来看,精选层的打新中签率,波动幅度一定不会小。
理论上,网上中签率的波动会更大。如果赚钱效应显现,只要开通了精选层打新功能的投资者,几乎都会参与。符合参与精选层打新的投资者数量,可不少。
一旦赚钱效应减弱,参与打新的投资者数量也会减少很多。所以,网上中签率的波动率理论上比网下还要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需要关注中签率的波动,做出适当的策略。
/ 05 /
选新股,需要技巧
由于参与精选层打新,资金要被冻结三天。如果这三天之内,有很多个股发行,那么投资者就要做出选择:
到底是参与X股打新合适,还是参与Y股打新合适?给X股分配多少资金,给Y股分配多少资金?
不同的选择策略,会导致收益率分化非常大。毕竟精选层发行门槛不高,很多小市值公司的风险可不小。从防范风险角度来看,显然不是每只新股都要去打新。在标的选择上,投资者不仅要关注公司估值,还要关注公司基本面。
目前,准备上精选层的公司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上市公司子公司,可能不符合分拆上市条件,但是基本面非常稳健,体量够大,流动性好;
第二类是转板预期比较强的公司。这类公司净利润不低,成长性不弱,行业属性也不错;
第三类是难以上A股的独特细分行业公司,比如医院、学校等;
第四类,可能是传统行业的中小型公司。
从投资角度来看,第一类和第二类最值得关注;如果从打新角度来看,第二类想象空间最大,可能最值得关注。
关注股票股市猫九,投资不迷路!如果你觉得这篇回答对你有帮助,请记得点赞
新三板打新不需市值,直接现金打新,并冻结申购现金。根据申购数量按比例中签,如某上市公司100万股新股申购,股民共申购1000万股,那中签配售比为10:1。冻结资金T+2,第三天公布打新中签数量,并将剩余资金退还股民。
比如首批二只精选层新股,7月1号打新后冻结,7月6号7号公布中签。如不中签或中签后剩余金额就会退回去。
既然全额缴款了,基本面内部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网上申购,有多少的资金就申购多少的股票,而后比例配售。
从7月6日的贝特瑞公开发行时间安排来看,7月6日星期一申购,7月9日星期四投资者退款,冻结3天。
没有任何影响,茅台酒厂采取禁止离开仁怀是严格把关疫情防控,对其它地方也是对我们仁怀负责。
茅台酒价格要涨!!
没什么影响,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茅台今日收盘价2134,跌-1.39%,目前总市值:27179亿,微财讯关注下市场目前高低切换,高位股的风险越来越大,可以寻找些今年的低位新品种。
关于补仓,不是有固定公式可以套用,也不建议见跌就补,高效的利用有限的子弹,才能获取超额的回报收益。
补仓原则:
“小跌小补、大跌大补、超跌不补”
小跌小补、大跌大补:
一般情况是下跌1%-2%左右可以灵活补仓一点
或者连续下跌2-3天补仓一次
◆重点解释下超跌不补:
在一个下跌回撤幅度达到10%以上,甚至更大的回撤调整中,如2020年的医药板块,连续下跌调整近2个多月,这时就不可见跌就补,容易补成重仓并套牢,牺牲时间成本,而应通过盘面分析,判断止跌企稳点附近再做低吸加仓,能迅速摊低成本,快速实现盈利。
怎么判断一个基金会不会出现超跌?
一般只能通过行业板块指数来判断对应基金的走势趋势。比如招商中证白酒基金,可以参考中证白酒指数走势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实际分析体验,还是很好的。
当然这种超跌的情况我们并不多见,但是一旦遇上一次绝对让你刻苦铭心。。
确实有不少朋友采取这种投资方法,但是我本人并不建议,下面简单说一下这种方法的缺点,大家可以参考。
1、基金上行过程中会错过投资机会
如果采取这种方法,在碰到牛市的时候,基金净值一般涨多跌少,一路上行,这种情况下,很显然你买入的机会就非常少,错过了基金上涨的行情。
2、基金下行过程中会造成高位持仓
如果基金处于下跌过程中,有时候基金回撤会达到50%以上,1元净值跌到0.5元很常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按1%的幅度加仓,很容易让自己的持仓成本处在高位。
3、这种方法有违基金长期持有的原则
跌了就买,涨了就卖。这种操作方法一般适合于应对短期波动,而基金投资一般要求长期持有,这样才能够在波动行情中寻求收益最大化,而且短期频繁交易基金的手续费也比较高,所以这样操作和基金投资方法不相符。
最后说明一点,这种方法并不是完全不可取,它比较适合基金处于箱体震荡行情,此时基金涨跌互现,这样操作可以博取短期收益差价。
比如2020年下半年上证指数在3400~3500点之间经历了5个月的箱体震荡,采用这种方法操作的人普通定投收益要高很多,但这只是特殊情况,不具有普遍性。
可行,我就不定投,每天两点五十看一下估值和大盘决定买不买
可以的,你这个想法我觉着比较好。首先你得选一个比较好的基金,建一个底仓,可能是1000以内,可能是1000-10000,也可能更多,这个要看你的资金储备情况。我之前就是这样干的,不过我是跌1.5%加仓500,跌2%以上加1000,当然,跌2%以上情况很少,基本一个月也就三四次,下面是诺安的情况,我买的时候就开始下跌,结果越买越跌、越跌越买,直到跌倒了底部。还好,判断不错,在底部买了大概1500,逐渐摊低了成本,此时,我的成本就很低了,虽然没有底部的成本,但也差不多很低,之后再也没有加仓,直到用钱的时候卖了。
最近我又买进来了,到目前为止赚了12%,也还可以,缝跌就加仓,因为我一直坚信,半导体行业会有一个长期好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热点,所以,我相信菜菜@诺安基金@诺安基金蔡嵩松经理的长远打算,也希望,菜菜经理多给我们坚守的基民收益。
建议按照价格制定策略,还要考虑交易费用。本人的操作策略是短线以10000为一个单位操作,可以在振幅两个点做T,长线以4000为一个单位操作,建议四点点左右做T。策略的制定要考虑盈利预期和亏损预期,在策略没根据市场价格被动调仓即可。
我不建议无脑定投,定投只是买,没有确定什么时候卖,真正卖出了才是绝对利润,否则都是浮动盈亏,
基金不是股票。你申购的份额不是当天生效,而是按第二天收盘价后的净值。跌1%加仓,你怎么知道第二天涨还是跌?
可以,我也是定投加不定期补仓,其实定不定投不是重点,基金赚钱最大的前提是靠熬,靠长期持有而不是追涨杀跌。
第一,定投是为了把人从风云变幻的市场中解放出来,每天都要看、都要操心、都要操作,累不累?绝大概率坚持不下来。
第二,跌1%就补仓,那会补到怀疑人生,也不好提前计划安排资金,更没有这么多钱来补。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智慧定投,累计到一定的时间和跌幅,分成2-3批加仓。
当然可行。跌幅1%以上进行补仓其时就是不定期性的加仓。但是要注意基金高位停止加仓,这吋是赎回(卖出落袋为安的时候)。如:近期《白酒基》、《新能源》为例几乎十大持仓估值个股都太高了。接下来就是回撤往山脚。我已把这类基金全部清仓赎回落为安。以后在底位从新进场。市场行情干变万化涨多毕跌。以上只是个人操作分亨,不作投资建议!
不论是定投,还是逢大跌补仓,这两种策略,只要能坚持下去,对于大多数基金,大概率都是能盈利的。其实逢大跌加仓的策略也未必优于定投。比如说市场处于单边上行的状态,每天涨多跌少,跌的幅度都比较小;再比如说市场虽然在连续下跌,但每天跌的幅度都很小。这两种情况如果坚持逢大跌加仓的策略,理论上都没有加仓的机会。另外如果市场环境不好,一段时间内连续下跌,你也得先问下自己能否一直坚持。所以我觉着,没有十全十美的投资策略,重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己信服并且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就足够了
出身都是城市信用社,文化基因大家都懂的,至于强不强谁都评价不出来。个人觉得评价一家银行的经营情况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可以参考:一是盈利能力,二是不良贷款率,三是新产品创新能力,四是资产规模。其实这几方面不是银行的高层外行基本是看不到真实情况的。
说说盈利能力,以贷收息听说过吗?就是贷款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已经失去偿还利息的能力,这时候某些银行就发放贷款给企业,用于收取利息,这些利息就变成了银行收入,你以为这些收入真实吗?你以为银行的盈利能力真实吗?但这些不是银行高层你是看不到的,就是这些老套的手法有些银行至今仍在沿用。
说说资产规模,结构性存款听说过吗?包商银行前些年就大力吸收结构性存款,这些存款呼的一阵风来啦,呼的一阵风又走啦!最后因为多种因素导致包商银行破产清算。表面风光的银行资产的真实情况你是看不到的,因为你是外行。
不良贷款率更是雾里看花,有一个百亿资产水平的农商行,2019利润只有0.6亿元,就是说这家百亿级的农商行经营一年只赚了6000万元(我们姑且认为这6000万元是真实的),从报表上看他的不良贷款率不会超过5%左右,但从企业的盈利推算它的不良贷款率至少两位数以上。
啰嗦了这么多,我要说的是银行真实的经营情况外行是看不到的,说哪家银行强不强真的无法评判,还是换一个话题吧!
当然是阜新
我信赖阜新银行
还能比出谁强吗?只能说谁比谁能挺的时间长!这三家没敢碰过,小老百姓兜里不沉阿。
应该是盛京银行大,都是地方商业银行,当然按城市大小决定了
阜新在辽宁虽说是个小地方 但阜新银行在辽宁所有地方银行里。应该是做的最好的了。
阜新银行虽然在这么小这么穷的城市,但还能跻身百强银行,足以说明是有能力的
三城商行里肯定是盛京银行强大,一个盛京的资产规模是阜新的几倍,不是一个段位。
沈阳农商银行,成立于2011年,截至2021年1月14日,仅向股民发放股息三次,严重克扣股民股息,严重侵害股民合法权益。
我入职保险3年,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看长远趋势,代理人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大,低门槛高流失率注定代理人个人的保险服务是个假命题,只有销售无法兑现长达几十年乃至终身的服务。没有时间考量专业服务则返佣就具备天然的合理性,因为你提供的专业咨询和服务价值根本不值这个钱!
基本法的精算式金字塔体系化考核使的所有人欲罢不能,团队长不断增员,招聘就是招客户,代理制而非劳动合同制,新人13个月留存率不足10%,3年留存率1%!
单一保险公司的团队长,除非进化成体系化公司制运作,中高端客群稳定经营,不能积累集聚自己的市场化品牌,则与所代理保险公司的谈判能力不强,永远是被动考核。考核失败损失惨重!想实现事业稳定发展传承极难极难。
长远看,普通类保险产品线上化是潮流,互联网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付款方式、体验的便利性,客户咨询与互动的频次与便捷,保险知识普及与流量转化都比线下代理人模式更先进更优越,跌代是必然。
复杂保险产品确实需要深入沟通,但线下代理人拓客的高成本高难度所以很难持续量产,每月开单2件都不是那么容易,缘故圈吃完自保件加保到极限后,被迫脱落是时间早晚问题。
除非拥有稳定中高端客源渠道,否则提升代货能力是未来必选项,律师代货保险,医生代货保险,在有主业的情况下兼业长期代货保险是一种可行性选择。麦肯锡的研究报告触动人心,中国保险行业具备统计学意义上明显的兼职特征,全职干保险需要你身怀绝技,着眼长远,着眼客户需求的专业价值,请对比自身情况慎重做出选择。
入行11年了,这个问题也依然困扰着我!不论获得多少成就,社会认可度太低,我们这些人在别人眼里依然是一群跑保险的!无任何保障,再加之现在的恶性竞争、返佣、滞后的保险代理制度、不合理的公司管理制度,让我有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为了续期而坚持!
保险行业太虚荣,为了接触客户贷款也要买高档车,先装门脸,为了一张不知什么时候成交的单子,大量付出,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各种报班,就是通过这种媒介来主顾开拓!心浮气躁,又能学到什么,都是带着功利心!为了节点、方案、考核、晋升,各种自购单,这就是目前很多保险穷人所经历的,以为简单、听话、照做就可以像你仰望的人一样,成功!其实不然,当下时代已变,虚荣只能带来身心俱疲,脚踏实地才是生存之道!
既然做金融,或者从生意角度来说,总得计算一个盈亏比吧?6年200万,一年花销将近40万,平均一个月4万了,我不知道题主是住哪里。假设在宁波4万一个月开支也挺大了。那还包括自己的没有收入前提,既然能做6年肯定有业绩嘛,否则也早给考核了,算收入20万一年,平时每月花销更大,难道这6年全部靠自买件留存?还是平时为了做业务装逼,冲门面,买豪车和奢侈品了?毕竟保险公司工作又不用自己租办公室门面,又不用请员工发工资,那么多每月4-5万不全部给你自己花了??一个人连起码的成本预算都搞不明白,就别说自己做金融或者保险的了,真是丢人!以前知道直销有直销难民。现在你这样发出来,又给别人攻击是保险难民了。我觉得吧一个起码的经济账都不会算,做啥都是亏的!或许其他行业亏的更多!
国内保险在停滞了10几年后,在70年代末开始由国家成立了唯一一家人民保险公司,当时的口号(现在叫宣传语)是,人民保险为人民。
从90年代初开始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平安、太平洋、新华人寿、泰康人寿……都在这个时候开始纷纷成立,保险这个时候也细分市场,要变成首先公司和财险公司。首先是寿险公司仿照美国和台湾保险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推出了以前未有过的新型发展模式,代理人制,也就是不用付出人工成本根据业绩提取佣金。
推动人寿保险从开始到爆发式增长是一个契机,就是1997年、1999年两次降息,在此之前我国最高的银行年息达10.98%,保险因为其长期性预定利率是8.8%,举个例子我孩子刚出生我给买的“婚嫁金”保险一个月仅交费100元,交到22岁,可领取67000元,所以当时大家都疯狂购买,将保险业推向高峰。
紧接着保险业的发展是扩充人力,就是人海战术。考核也越来越严格,每个月都需要有单子才能通过考核,所以不能无保险洗脑式培训、拜访技巧、推销技巧、需求激发技巧……一系列成体系的销售技巧培训,在每个阶段推出,同时给了每个人晋升的机会。走管理条线,并可以拿到各种津贴就要发展团队;保险业从最开始的粗犷管理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高端化。从90年代初招聘大量下岗人员,到了如今都是精英人士在做保险,客户也开始越来越高端,交费千万一年的也越来越多,所以涌现了很多高收入业务人员。
回到你的问题,我觉得都已经做6年了,如果也许做的好的话,续期佣金也能拿到不少,200万外债,靠着做保险无本万利这个事业也可以还清。所以,除非你是业绩不太好,在混日子,只要做的很好就不会问出这样问题,自己看下客户分类和可持续发现情况来自己定位自己的前途吧。
刚巧朋友圈里有晒出2019年保险业务人员她自己收入的图片,发出来激励你一下。
罗大胖在跨年演讲上说:做保险的,要么走投无路,要么身怀绝技。
你是属于哪一种?
负债两百万和保险有关吗?因为做了6年保险,所以负债?负债的钱都投入保险里面了?
如果是这样,那是你自己财商有问题啊自己的财都理不好,还想帮客户理财?
保险收入没有天花板,也不需要自己投入本金,只是代理一下产品,是一项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只不过代理的产品是“保险”,仅此而已。如果说有成本,就是为拓客以及维护客户关系的投入。你居然负债200万
那说明你就适合简简单单的工作,每月拿份固定工资。
如果是因为贷款买房负债,那很正常,低利率环境下,用银行的钱是最明智的。
只要你的收入够还款和生活支出后,还有盈余,那说明收入还可以,负债肯定能还上的。
为什么会负债200万呢?一直做寿险行业,有单就有提成,没单就没有提成,但是你也不用会有负债呢,难不成说自己买了很多保险吗?
其实做保险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给自己买非常多的保险来充业绩,但这个时候说可能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先找份工作踏踏实实的来养活自己,如果保险行业放不下,那么你可以兼职来做,现在并不是所有的行,保险公司都要求员工一定要专职做这件事情,只要你的业绩过考核,那么其实你是可以有多重身份的,现在大家都在说要做斜杠青年,那么保险可以成为你身份中的一个,但别是唯一的那一个。
而对于自己已经买到那么多的保险,建议可以分批处理一下,如果是理财型的,那么看看是不是比如像万能险那么没必要年年缴费,如果有负担的情况之下可以先暂停另外的一些保险,如果是消费型的,看看是不是可以退保,看看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其他一些保险可以选择减额交清。我相信你自己也是有很多的操作方式的。
保险是好东西没错,但是保险不宜过多,同样做保险的人都觉得保险是一个好事情,但是现在保险耳熟能详,深入人民生活之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保险,因为选保险是有门槛的,要财务健康要身体健康,所以很多人想买,但因为身体条件买不了,同样有些人身体健康,但是没有钱也是买不了的,所以有时候不能光听别人说保险行业好。真的能坚持下来的,其实也都是经过一番波折的。
保险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做保险更多的是家庭资产配置,所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先去找份工作,踏踏实实的赚钱,然后未来想再回归保险行业也是可以的。
我想知道做保险负债200万是怎么做到的。。。
专业经代、独立经纪是大势所趋,合规化、专业化、中立化,缺一不可,否则保险行业只是打着爱与责任来招摇撞骗的低口碑行业,即便行业再朝阳,模式不对、人不行,一样没用。我国境内保险业迅速的扩张,也要“感谢”90年代友邦引入的代理人模式,但畸形发展的也是代理人模式,消耗缘故、透支原有交际圈是固态化展业模型了,主体公司招聘代理人即招聘客户,从自买、到朋友圈的消耗,区别只是件均保费的高低。
所以,与其说你纠结要不要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不如说你在怀疑这个行业值不值得自己继续坚持。局限在一个保险公司不愿意让你往外,或者说明知道有更好的也引导你们“我们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的环境下,这个行业是不会让你觉得光明的。
一句话: 秀啊,兄弟!
你是真的实现了做保险成百万富翁,虽然是负的,但是至少你达到了百万,也是自己的能力。你想想,有的人想欠债百万,还不可能呢!古人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那些爬到山顶的人,肯定到过山谷。
但是我有一点疑问,就是你做保险,到底是怎么做到欠债百万的?是每个月完不成任务自己购买的自保件?自己买自保件也不能买上百万的自保件吧!这么说的话那你这身价可比得上特没谱了。要么是自己找的团队,团队任务没完成然后自己花钱给补的任务?这么一算,确实得花那么多钱。但是团队任务完成了,你也是有奖励的,怎么可能欠那么多?就算是你一分钱不赚,光花钱,六年花了几百万也是厉害了。
所以你这几百万 的花销,是不是为了见客户买了车有了车贷,为了邀请客户来家里坐坐,买了房子有了房贷,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一起一共有这几百万的欠款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就继续在保险行业做下去吧,毕竟你已经做了六年了,客户积累肯定是有的了,卖保险的话提成又高,一单就有可能上十万。而且就算你去其它行业,这些钱该还还是得还。
当然如果不是这些东西,你欠了几百万,还是改行吧!至少先有个稳定的收入,等有钱了再转战去做保险也可以。
保险是个烧钱的行业,从成立保险公司的过程就能看出来了。
虽然说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但是前提是你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你在悬崖上坚持往前走,不摔死也差不多一蹶不振了。
这位朋友你好。看了你的故事我能深深感受到你的无奈。保险行业你也做了六年了也有自己的团队应该深刻体会到团队长外表光鲜实则一到每月考核就非常焦虑的感觉了。至于怎么会负责200万的,你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是因为自保件或给下面的组员完成业绩保住自己的团队都其他有关保险的事情而负债200万,现在还想着继续率的那点佣金,个人觉得你还是不要做下去了。因为你现在为了保险负债200万,坚持下去可能就是400万,600万。不要抱有幻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负债是有利息的,是要还的。如果不是因为保险而负债的另当别论。其实是否要继续下去你自己内心深处有答案。负债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希望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