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开店卖面,月营业额高达百万元,陈小春的副业不简单!
最近,一部《黄金兄弟》在各大电影院上映,吸引了无数影迷!
这部电影的主演是由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古惑仔》原班人马,这部电影的上映,再一次掀起了影迷的激情。
其中的主演陈小春我们已经不陌生了,最近还因为《妻子的浪漫旅行》成为了大家心中“好老公”,去年,又因为《爸爸去哪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厉的“好爸爸”!
不管是“老公”、“爸爸”,还是港星,陈小春还有一个我们不曾熟悉的身份:老板!
2015年,陈小春和古惑仔的六位主演创办了一个餐饮品牌!
如今,开店做餐饮的明星屡见不鲜,但是能正真开下去的却没有几个。
截止现在,开了11家店,月营业额高达百万元。
那么,陈小春的店,是如何在众多明星店里脱颖而出、屹立不倒呢?
“还原港风”
主要是根据创业团队成员对不同美食喜好,再以“港风”的定位作为创业理念。
其中的创业初心,是想让身边的朋友,家人如愿以偿吃到自己念念已久的美食!
但是,还是那句老话,万事开头难!
2015年,市场并不被大家看好,其中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的许多牛腩品牌喜欢走高端仪式感路线,如果墨守成规,与其他品牌定位一样,这样反而不能吸引更多人的胃。
为了打破品牌与顾客的距离感,七爷清汤腩决定走“接地气”路线。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呢?
七爷清汤腩决定以亲民的香港市井作为自己的路线,在装修上,舍弃高端的雕栏玉砌,只留下香港街头简单的元素:
马赛克墙面,云石地砖,雀笼,拉闸门,古惑仔海报等等装饰品,高度还原香港经典的街头路边摊小吃,区域带入感非常强。
果不其然,接地气的定位并没有选错,人均消费30元左右的店,火到不行,来这里关顾的客人,每天都是“人、从、众”(人多的意思)。
很显然,陈小春的店的定位和模式打破人们对高端品牌的影响,优先占领市场空白。
“坚持原味”
众所周知,很多餐饮店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喜欢根据不同地区的顾客喜好,再进行产品的调试,例如,同一个餐饮品牌,四川的餐饮店偏向麻辣,广州餐饮店倾向清淡!
然而,陈小春喜欢反其道而行之,偏不喜欢搞“入乡随俗”,反而是“做自己”。
只有一种口味,没有过多的选择,只有永远的经典。
如果哪位顾客喜欢在在清汤腩里加辣椒,店员会及时劝说,告诉他们,正真的精华都在汤汁里,加上了辣椒反而容易影响味道。
再比如,如果哪位客人不喜欢清汤腩里面的面料,要求换成其他面食,七爷的店员也是始终坚持着原配的面食,为的就是保持港风的原有味道。
都说因地制宜,入乡随俗是餐饮店的开门砖,七爷清汤腩反而坚持做自己,始终确认自己不变的“原味”,即便这样会影响一些顾客的帮衬,但是,这样会吸引更多精准的顾客。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市场上,七爷清汤腩因为自己的精准顾客越来越多,复购率也越来越大,其品牌便辨识度也越来越清晰。
“精益求精”
很多人会说,明星店本身自带流量,但是如果只用明星效应做生意,能坚持多久?
想要生意长久昌盛,只靠明星光环还不足够!
品牌想要持续发展,还要不断优化创新,而不是一味地靠着那点“明星效应”的流量。
为何很多明星品牌半路关门,七爷清汤腩却能以自己优质的产品屹立不倒,说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虽说是一碗面,但是,里面的食材则需要择优选优,牛肉的肉质十分讲究,想要煮出口感刚刚好的肉质,则需要选择优质的牛肉。
而其中的精髓在于汤,对于用来熬汤的牛筒骨、牛肉,七爷清汤腩也十分挑剔!
最后再用自己秘制汤料,经过6个小时,一碗经典的牛肉面才能出现在顾客眼前。
看!即便是一碗普通的面,都精益求精,只为乐展现优质的产品给顾客!
写于最后
在短短的3年里,陈小春的店,靠着一碗面,每月稳定高盈利收入,店面多达11家,月收入高达百万元,而且,还在不断上升!
前段时间,一些“某某明星店关门大吉”、“某某明星店的客人中毒”等等的新闻层出不穷!
当然,在这个公平的年代里,很多明星创办了自己的餐饮店,自己当代言,真正能走下去的却不多。
然而, 陈小春的七爷清汤腩却以优质的产品打破了“明星店不长久”的魔咒,现在,说起七爷清汤腩,我们先是想到的是它的美味汤汁和牛腩,而不是“陈小春”!
也许,这就是餐饮店的成功标准之一吧!
▼
- END -
声明:本文系翰德林学堂(handelinXT)编辑整理。
来源:电商观察网(ID:guancha5)
图片源自花瓣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本公众号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