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河 李必春 黄琳
【摘 要】现场报道作为一种迅速快捷的广播电视报道方式,它最大的优势是以独家视角迅速直观地传播新闻。本文从电视现场新闻的题材选择、策划准备、现场驾驭三方面做了浅析。
【关键词】现场、角度、细节、提炼、策划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426-02
引言
电视现场报道就是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与观众,手持话筒对新闻当事人、有关人士进行采访,就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及时报道,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寻找现场、深入现场——观察现场、感受现场——挖掘现场、还原现场。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达到了再现现场、再现生活的目的。
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题材选择
现场报道虽然有它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新闻题材都适合于搞现场报道,在实际采访中,应选择那些易于发挥优势特点的新闻题材,如一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等,因为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新闻现场气氛,有观众关注的新闻事态的变动,事件的地点、时间又集中在一个新闻现场,所以能充分发挥现场报道的优势。
1.1 受众普遍关心的事件性新闻。
在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完结大都是一次性的。大众对这样的事件,都有强烈的先睹为快、了解真相的欲望。此时,电视现场报道,便是满足这种欲望的最佳渠道,另外,记者出镜向观众当场讲述抗震救灾所发生的一切,将事件现场和新闻人物一起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其中,既真实又亲切,符合观众的收视心理。
1.2 时空相对集中的新闻
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在现场,边观察事态的发展,边即兴报道、即兴评述,因此,应选择时间、空间相对集中的新闻。那些地区分散的事件,除非有条件搞大型的现场转播,一般短新闻的现场报道,记者是不可能顾及众多空间的,即使采取了现场报道形式,也难以发挥其优势,事件最重要的细节也可能被忽略,使现场报道黯然失色,甚至失实。
1.3 引导舆论的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性新闻适宜搞现场报道,但也不排斥非事件性新闻的现场报道,某些非事件新闻和典型经验报道、社会问题报道等,也可以采用现场报道形式,但同样要注意现场事态的新闻价值和视觉形象对观众的吸引力。如报道新加坡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时,记者在异国有特色的背景下做报道,可以增加报道的可信性。
象此类新闻题材的把握,一方面,既要做好新闻深度和广度的采访,也要做好新闻真实性、现场感的追求,只有结合起来,才识生动的、鲜活的报道。
2 现场报道的策划
现场报道是广播电视最快捷、最直接播发新闻的形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新闻,没有一般新闻的中间制作环节,这种报道形式考验的是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反应。
2.1 做好采访前先期的准备工作
先期的准备工作,主要属于一个新闻策划的范畴,也就是说,在你采访新闻之前,必须对事件本身有个大体的了解和概括。
2.1.1 日常的战略准备。
日常的战略准备主要包括:过硬的理论知识、各种新政策新信息和多体系全方位的知识储备。从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记者将采、编、播、评集于一身,它要求记者要有快速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
2.1.2 记者要有快速的反应和应变能力。
作现场报道的记者必须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一旦新闻事件发生变化,要迅速调整采访和报道方案,掌握报道的主动权,使报道沿着新闻事件的变化顺利进行。
2.1.3 记者要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电视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在现场通过采访、解说一次性地把新闻提供给受众。这就对记者提出了口头表达上的更高要求。在采访上,提问要亲切、平和,避免重复,且语言要有条理、逻辑要清楚;在解说上,更要讲究语言表达,尤其要有广播电视语言的特点,即口头化和通俗化。
2.1.4 记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现场报道和一般的常规报道不一样,它要求记者在现场将新闻通过采访、解说一次性完成。因此,记者在平时就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以便在各种采访、解说中能时刻处于主动的位置。
2.2 针对某一具体题材的准备工作
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途中的一种快速的、及时的应急准备。在到达现场之前,记者要做到对事件和现场基本了解,对要采访的对象构思在胸,要做到举手投足都很有根据,不失分寸。
3 新闻现场全方位的驾驭能力
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就马上进入了实战状态。所谓“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客观、真实、完整地向观众再现新闻事实,记者本人应对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提炼出主体、构思报道框架。
3.1 提炼主题:尽快访问有关知情人,观察分析现场,看现场由哪些因素构成,场面和环境怎样,有特点的反映本质的因素是什么,活动的大体要排,估计会出现什么新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加以判断,提炼出报道主题。
3.2 构思框架:了解了事件大致的来龙去脉以后,记者应迅速总结出主体,并开始构思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
4 拍摄现场出镜的基本要求
4.1 使用中国气象频道台标
若无特殊要求,新闻拍摄中记者出境或采访均应使用中国气象频道台标。
4.2 记者出镜的地点,即新闻现场,一定要与新闻主题一致。不要在与新闻主题无关的地点出镜。
4.3 现场出镜的景别和拍摄角度
出镜记者要位于电视偏右侧,取中景,一般镜头固定在出镜记者腰部,千万不要顶天,要平视觉拍摄,切忌仰拍、俯拍。
4.4 拍摄交代性镜头
在拍摄镜头前采访时,首先需要一个交待性镜头,这个镜头要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如果是新闻专访,交待性镜头多半是从记者和采访对象两人的侧面拍摄,采用全景或远景。
4.5 拍摄记者的反打镜头
拍摄一些记者的镜头,一种是“倾听镜头”,这种镜头在编辑时用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时,表明记者的态度。在拍摄时,把摄像机放在采访对象后面让记者面对摄像机镜头。另一种镜头叫“反向提问镜头”,是记者提问的镜头,也是采用从采访对象后面拍摄的方法。
4.6 间隔过渡镜头
为了后期编辑的需要,需要拍摄一些间隔镜头,用来在后期编辑中作为过渡镜头使用。一般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远景,以看不清口型为原则。
4.7 注意捕捉人物的第一反应
人物的第一反应最真实,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摄像记者应全力捕捉的重点。拍摄有预见性的提前开机和适当地延时关机,从而记录人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全过程。
4.8 同期声的录取
在电视新闻现场出境片段拍摄过程中,声音的拾取与画面的拍摄同等重要。录取声音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摄像机随机话筒一直打开,避免随机性对话时无法录音,用耳机监听录音效果。
5 结束语
电视事业的发展,传媒竞争的激烈,自然对电视节目,对电视从业人员,对电视记者带来新的、更高的、更严格的要求。要当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除了记者共同应该具备的政治水平,新闻敏感,采访与写作能力外,还应该掌握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的本领。
参考文献
[1] 赵婧.如何搞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J].新闻传播,2010年09期
[2] 韩玲萍介休市广播电视中心.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N].科学导报,2011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146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