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行业的从业人员服务时一般都带着口罩,这么做能给顾客一种规范的感觉,但也是在保护美甲工作者自身。从业人员如果要怀孕,还得提前半年不接触这些产品。如果是正规的使用OPI或LCN产品还好,这些指甲油对人体的危害较小。但是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在淘宝上1块钱买一个OPI的空瓶,然后在这些指甲油瓶里,装上满满的指甲油,这些不合格的指甲油最突出的问题是使用禁用色素,其成分中含有大量可能致癌的荧光剂,顾客如果使用这样的指甲油,对身体的伤害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没有健康的高端产品出现,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相应提升,指甲油这一危害人体健康的本质特性对美甲行业将是致命的。
现在有些人坚决不涂指甲油就是这个原因。
做过指甲的人都知道,每洗一次指甲,指甲表面都会被磨损,表面不平整失去光泽。美甲时用的表皮磨光剂、指甲增强剂等很多都成分不清,亦可能含有毒物质。如果不进行后续的保养,指甲会比没做之前更加难看。正是因为如此,人们一旦开始做指甲之后往往会进行多次换样式、颜色、指甲保养等等后续行为,所以美甲往往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多重消费。部分美甲店因此推出了会员卡,用会员资格套牢消费者。但是以现在的美甲技术而言,做的次数越多对指甲伤害越大。
从业人员素质低,恶性竞争严重
由于中国美甲行业门槛低,美甲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局面。这一因素也制约着美甲行业的长远发展。
调查显示,美甲行业从业者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5%,60%以上是初中文化,多数人都是通过美容学校开设的短期美甲培训班进行简单的学习就开店了。
但是在美国,美甲行业从业者必须经过不低于400个学时的美甲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美甲师执照后才可开美甲店。
在日本则是由美甲协会负责组织培训,一年组织春秋两季考试。
但是中国美甲行业从业者教育水平低,大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系统的美甲专业知识。这决定了从业者往往视美甲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容易产生为追逐利润使用劣质产品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美甲往往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经过简单的学习人人都学的会。老店为了与新店竞争抢客源,采取了最原始的竞争方式——降价,这在美甲店集中的商圈体现最为明显,有的甚至挂出了“5元美甲”的招牌,先把顾客吸引到店里再进行诱导式消费,通过一系列劝说手段让消费者消费更多的附加产品以赚取利润。但这往往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策略。降价过后商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往往会使用劣质原料,顾客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模式。
一些诸如海底捞等餐饮店为了“引客”,给等待吃饭的顾客免费提供美甲服务。美容院在按摩的时候免费给顾客做指甲……种种做法证明美甲容易被其他行业当成副业来招揽顾客,而美甲这一独立的行业将面临严重的客源分流。
支招美甲店
美甲并非现代人的专利,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美甲不仅是美丽的标志,还是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官员还用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增加指甲长度,显示尊贵地位。美甲行业在1994年由“中国玉指文化艺术培训学会会长”李安引入中国,但到目前为止,美甲仍是一件时尚事物,只被一小部分人接受。但是在日韩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较高,美甲手足护理就像日常洗脸刷牙一样自然,而且操作更为规范,所以美甲在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环保替代品的出现。美甲不仅能满足女性爱美的天性,为女性节省时间,提供方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女性对面子的需要。但是美甲并非生活必需品,如果没有对人体无危害的环保替代品出现,美甲行业将很难长久的生存下去。
注重美甲创意。美甲店不能仅仅是关注业绩,关注每天做了几双手,更要注重美甲的创意,依据女性不同的手型和喜好创造不同的美甲造型,形成专业优势,以避免美甲行业沦为其他行业的副业。
多样化经营。美甲店不能只是单单做美甲,还应该开拓其他业务,诸如化妆、美容、发饰造型、小饰品销售、纹眉、靓唇、脱毛等来提高美甲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女性爱美之心永远都不会变,美甲行业如何将女人的美丽事业细水长流的做下去,却是业内需要关注的问题。
美甲行业前景:一拥而上的暴利美甲行业还能走多远
网址: https://www.cyone.com.cn/Article/Article_2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