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数亿人的神经。在这场众志成城的“抗疫”之战中,汽车企业表现出了很强的行动力。疫情刚刚发生时,便向疫情严重的地区捐款捐物,帮助这些地区缓解资金和物资上的压力。随着疫情的影响面不断扩大,许多车企又推出针对经销商的扶持计划,包括取消2月销售考核、不压库存、提供资金和金融支持等,显示出与经销商一道共克时艰的决心。 汽车企业在面对疫情时所表现出的担当令人欣慰,但疫情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更多交通、社区人员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各地的医疗物资处于加速消耗的状态,作为最重要的防疫物资及复工后最有效的防护物资,口罩更是成为“抗疫”过程中的硬通货,价格翻了好几倍不说,目前更是一“罩”难求,尽管许多口罩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就开始加班加点,但口罩的缺口依然很大,不但国内买不到口罩,就连国外也买不到了。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疫情发生后,玻璃大王曹德旺给福建省捐款3,000万元,但福建省说不缺钱,缺口罩等各种医疗物资,希望他帮忙在海外采购。曹德旺动员福耀集团海外的员工去日本、美国、德国等国购买,最后只买到1,000多万人民币的的医疗物资。 福耀玻璃创始人 曹德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而这次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又是中国生产口罩的大省,无法开足马力生产,中国缺口罩,就意味着全世界都缺口罩,在当前状况下,除了保证原有的产能的外,还需要快速扩充产能,这就需要有原有口罩企业以外的企业加入,这其中响应最快的就是汽车企业。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抗疫”之举后,汽车企业也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抗疫”之战。
01
从捐款捐物到生产防疫物资
在国内汽车企业中,最早提出生产口罩的是上汽通用五菱。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改造后的口罩生产车间将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同样是在2月6日,广汽集团转产口罩的计划也浮出水面。当日,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一行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调研,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技术的可行性。次日,广汽部件技术中心便派出多名党员员工赴快裕达公司参加为期15天的学习。
紧接着提出转产计划的企业是比亚迪。2月8日,比亚迪宣布,将迅速集智聚力,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援产口罩和消毒液。根据官宣,比亚迪的生产的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直至疫情缓解和消除。
最近提出转产计划的是陕汽控股。2月9日,陕汽控股宣布,已经完成了生产护目镜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成功装配护目镜样品,达到了防疫使用要求,日装配产能3,000只以上。这些企业在投产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防疫物资的短缺,可以预见的是,后续还会有汽车企业加入转产大军。
02
搞副业或将一举两得
随着更多的汽车企业搞起了“副业”,对于接下来的“抗疫”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汽车企业生产口罩这事儿,靠谱吗?实际上,口罩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原料也容易获得,最大的难点在于对生产环境的要求,需要无尘车间,这一点对于能生产汽车这种精密大件的汽车企业来说不是问题,在汽车生产中钣喷和电子装配都需要在无尘车间中进行。
如今,汽车企业早已在汽车产品的快速迭代过程中练就了强大的生产组织能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完备的供应商体系完成设备和原材料的采购,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人员培训,而生产流程控制及质量控制,本来就是汽车企业的强项,这些都可以移植到口罩生产当中。
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就是通过其上游供应商广西德福特科技有限公司将公司原有的无尘车间直接改建为口罩生产线,口罩原料的供应也是由原供应隔音棉等汽车内饰的供应商提供。比亚迪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涉猎多个行业,拥有长期合作稳定的上游原料资源,从原材料、生产技术准备方面有很大优势。比亚迪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手机代工厂,制造和品控能力也非常出色,在目前转产防疫物资的汽车企业中,它的产能规模也是最大的。根据目前的消息,汽车企业生产的防疫物资将由政府调配,率先投放到疫情严重的地区。
汽车企业转产防疫物资生产还有一个背景,过去两年国内车市遭遇销量两连降,不少汽车企业都存在空闲产能,这让企业有精力投入口罩生产,即便是企业集中复工也不至于影响主业汽车生产。实际上,这次汽车企业搞副业还有一层积极意义,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由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势必会有部分产能甚至是汽车企业被淘汰,笔者以为一些面临生存压力的企业可以考虑搞一些副业或者是“转业”,这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在全球范围内搞副业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比如大众除了制造企业还生产香肠,比如劳斯莱斯,除了奢华汽车制造商这一身份,它的另一个身份是知名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罗伊斯·罗尔斯。汽车企业搞副业,不仅不算不务正业,或许还能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比如雅马哈,原本从生产乐器起家,现在在体育用品、厨房卫浴用品及发动机等多个领域都做的风生水起。
03
“抗疫”之战促进汽车防护升级
在这场由汽车企业广泛参与的“抗疫”之战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企业,这就是吉利汽车,不同于上述企业搞副业,吉利的做法依然聚焦汽车这一主业。
2月4日,吉利控股集团决定,由吉利汽车先期投入3.7亿元人民币,启动具备病毒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2月9日,作为吉利汽车“全方位健康汽车”研发的第一个落地成果,吉利汽车宣布研发国内首个真正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通过开发行业领先的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Intelligent air purification system),实现对细菌和病毒进入车内的有效阻隔和过滤,打造吉利独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态健康圈。吉利汽车官宣,将力争在20天内完成该智能空气净化系统的研发工作,达到量产标准,并将在30天内实现量产。首批产品将率先装备在吉利汽车捐赠疫区的150辆嘉际上。
吉利研发的“全方位健康汽车“有别于专业的医用防护用车,是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级产品,在现有隔绝外部空气中有害物质、快速高效净化车内空气等功能的基础上,将重点突破车内病毒防范功能和技术,有效抑制并降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比如通过添加抑菌、抗菌物质,使车内材料具备抑制细菌或表面杀菌的能力。
”全方位健康汽车“的提法虽然诞生在当前“抗疫“的背景下,但这一举措对于提升车内健康防护等级具有重要意义,将来正式投入市场,行业对“车内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也将迎来巨大革新。
抗击疫情,车企在行动,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和记录汽车企业在抗击疫情中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