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团队会出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花了大量成本进去,但是视频的效果并不好。其实这里核心要解决3个问题:
1. 我该如何去找创意?
2. 拍摄成本我该怎么解决?
3. 成本该如何搭配?一个短视频团队里面有几种角色?分别负责哪一块内容?
1。 在抖音、快手平台上,纯粹的用户创造内容,也就是纯UGC内容,创作者基本上是学不来的,因为这类用户突然看到什么,随手拍出的作品不可。但从内容的角度来讲,我们完全可以“新瓶装旧酒”,这里我来讲一下“新瓶装旧酒”的创意是怎么回事。 早在2017年我做分享的时候便提到过,短视频是一个趋势,它是图文内容的升级,而图文时代受到大家喜爱的事物,在短视频时代完全可以重新弄一遍。那么图文时代曾经流行过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笑话类、段子类的内容。那时候会有笑话书、公众号上也会有专门讲笑话段子的内容,而到了短视频时代,大家在抖音上可以看到许多搞笑类的内容,就比如陈翔六点半等等。
第2个是心灵鸡汤类的内容,在图文时代,创作者制作这部分内容成本很低,而且受众很广,所以开始大量泛滥。而到了短视频时代,这类内容了进一步的升级,我们可以看到,鸡汤段子开始与3D形象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是“一禅小和尚”。 一些团队利用短视频成功打造了虚拟IP,并出了一套商业;而一些团队机构还在吃老本,只是单纯的放上两个人进行对话,讲鸡汤类的段子,这样的内容当然要被淘汰。 而类似于“一禅小和尚”的虚拟形象还有很多,比如“僵小鱼”,“猪小P”等,而这类虚拟形象均具有良好的商业,因为在不同的内容上,演员可以做到。而同样一个具有1000W+粉丝的,一个是虚拟形象作为主角,一个是真实人物作为主角,一定是前者的商业价值更大。
第3个是“为民服务”的内容。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知识类内容,这类内容在YouTube上也有很多,我们美秒在头条的时代曾做过“一色小妙招”,具有较的流量,所以只要坚持做是一定有粉丝的。但是这里不建议大家做泛知识类的内容,因为这类内容吸引的只是泛粉,而且这类内容被洗来洗去,没有创意,所以这里还是建议做垂直类知识内容。
第4个是“提醒”,在今年年后,大量的“名”开始涌现,告诉大家如何规避生活中的风险,这一类也是大家十分感的内容。 第5个是“我替你跟他说”,就是指我们在短视频里进行角色扮演,比如Papi酱的内容里,就有“代表上海人进行吐槽“,或者是“代表老公对们说”等等,基本上都具有很高的转发率。
第6个是猎奇类,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MCN机构会邀请一些外国朋友进行表演。抖音的用户一般来自一二线城市,而快手的用户偏农村或3、4线城市居多,所以如果把外国朋友的内容快手平台上会很有新鲜感,也较容易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