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豆瓣 > 正文

豆瓣怎么可以赚钱.豆瓣网想赚钱能指望谁?

2020-11-24 豆瓣 聪少自媒体

现在,豆瓣创始人杨勃的创业故事依然风行,估计在豆瓣迷那里,这个故事将成为永远的传奇。但对残酷的商业逻辑来看,这已是一个过时的问题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选择在画家方力申开的岳麓山屋接受访谈。环绕四周的抽象画和食客们形成的鼎沸人气,以及洪波的棒球帽加马尾,和谐地聚合在一起。

另一访谈对象黄修源,从豆瓣离职已半年,这个生于1987年的年轻人,黑框眼镜,脚踏一双从自己新创网站番茄树买来的三叶草,给人以干净时尚之感,受访地是星巴克。

之前,他写作了《豆瓣:流行的秘密》。

上述两人都喜欢苹果公司的产品——洪波用iPhone手机,黄修源偏爱白色苹果电脑。这些喜好也是豆瓣网创始人杨勃的爱好——

不管愿意不愿意,豆瓣网用户经常被贴上一些标签。

作为国内知名网站,拥有1300万的用户,人气远远超过岳麓山屋和星巴克,但却没有后者的好运气,因为不赚钱。

豆瓣网2005年时就有第一笔盈利,2006年又有了第一笔风投,四年后杨勃的承诺依然是:今年有望达到收支平衡,这个承诺与豆瓣网海量的用户群显得极不和谐。

支持杨勃走下去的除了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还有一个在互联网风行的道理:有人气就有希望。

从小众到流行的神话

2004年9月由杨勃在星巴克创建起的豆瓣,甫一出场,就被圈内惊为天人。

在这里,每个注册用户都拥有自己的空间,都可以将观点公诸于众;你可以添加你喜欢的书;你可以嬉笑怒骂发表书评或影评;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建立小组。

靠口耳相传,没花一分钱广告费,豆瓣迅速积累了人气。五年过去了,它依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这个简洁、草绿色的王国里,独有一番逻辑。只有在这里,独立音乐人陈绮贞的粉丝是王菲粉丝的两倍,而现实中她们商业价值完全颠倒,王菲退隐多年复出后赚的钱估计都比陈绮贞多。

在这里,陈鲁豫小组的人数只有64人,而“喜剧之王陈鲁豫”小组的人数则是这个数字的100倍,用户的喜好被淋漓尽致地细分。

在真实世界里,距离太近也许会带来轻蔑;网络世界里,谁都不识谁,挤在一处,反倒让“寂寞”变成这个浅绿色世界的超级流行语。

豆瓣与“寂寞”有关的小组,高达286个,最多的一个用户高达五万多,人气爆棚。

大家在这个浅绿色王国里,一起夸,一起骂,一起感动,一起秀个性,一起当国王。

五年时间里,豆瓣由小众变为大众,个性变为流行。五年内,豆瓣网印证了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的中国版。

美国人安德森通过研究音乐商Rhapsody的月度下载数据发现,小众歌曲也有市场,如果能解决成本问题,冷门的、需求量小的东西总利润加起来甚至会超过大热门(那些通常的畅销歌曲),这是长尾理论的核心细节。

而杨勃本人却总是反复提及另一本美国畅销书《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而掌握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

按照这本书叙述的流行三法则,推销员、附着力和环境威力法则,以及那条诱人的引爆曲线,一切都符合豆瓣的成长轨迹。

作为杨勃的好友,洪波很清楚当年杨勃选择在星巴克边喝咖啡边研究豆瓣的初衷——并非追求情调。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让离开IBM、回国创业的杨勃所有积蓄灰飞烟灭——“连装宽带的钱也没有,而星巴克可以免费上网。”

没有积蓄,但有一柜子碟,一墙壁书,热爱自助游的杨勃在创建网站“驴踪”还是以文化产品为主的“豆瓣”之间,选择了后者,力图实现商业和梦想的平衡:

“自助游不是日常消费活动,但买书、买碟却是日常生活中频率比较高的一部分。”

随着用户增加 ,豆瓣随之衍生出同城活动,也随之吸引卖票商。时刻关注互联网动态的洪波在2005年就推荐豆瓣,他还是豆瓣商业利润的贡献者——

至今每次买书,他都从豆瓣链接过去。他知道,每一次细小的商业行为,都能为豆瓣贡献10%的分成。

除了洪波这种好用户,豆瓣也吸引了一位“上帝”,即风投联创策源的总裁冯波,他本来没打算投豆瓣,但注册之后发现自己已离不开它,以至于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豆瓣网上转——

2006年3月,这位“上帝”付给豆瓣第一笔风投资金,200万美元。

现在,杨勃的创业故事尽管还风行,但在残酷的商业逻辑面前,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2005年有了第一笔收入,2006年吸引到风投,但2009年的目标还是收支平衡。伴随着《引爆点》辉煌的流行曲线,豆瓣的盈利曲线显得尴尬。

即使是第一笔收入的模式,即与卓越和当当分成,虽很稳定,但并没有减轻豆瓣盈利的压力。

洪波随后的一句话,铿锵又悲凉——“你能靠自己都不赚钱的网站赚钱?”当当和卓越自身的盈利都成问题,这两个泥菩萨能帮豆瓣?

豆瓣还能指望谁?

 

豆瓣缺一个能赚钱的CEO?

有圈内人曾说过一句话:“豆瓣就是缺一个能赚钱的CEO。” 洪波对此不认同,“杨勃是那种理想主义和商业观结合得比较好的人”。

一度,杨勃曾犹豫要做一个商业网站还是做公益网站。他曾想模仿美国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

这个网站把美国最大的一块广告市场——分类广告市场,毁掉了,而后者是地方类报纸首要的盈利手段。在地方报纸上几十美元上百美元的信息,在这里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所有员工加起来不过20余人的Craiglist,虽然有“一不融资,二不上市”的非商业承诺,但依然年营收几千万美元,日子好过得很。

但现实很残酷,仅靠杨勃个人投入肯定无法永远支撑豆瓣运营。随着访问量越来越大,服务器、带宽的开销也逐渐增大。因此,三年前他允许风险投资介入,算是对商业化的一个让步。

但不管是选择公益化盈利道路,还是商业化道路,豆瓣都得面临一个Web2.0很难赚钱的事实。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想要在互联网中找寻几千年来、传统商业模式中没有的盈利模式几乎不可能。“像盈利模式较成熟的网络游戏,也是把游乐场的收费模式从现实换到了网络里。”

尽管联创策源的冯波是豆瓣的粉丝,但风投会因为自己的兴趣而为盈利时间加上一个“万年承诺”吗?

 

有人气就有希望?

在现实世界里,没人在吃岳麓山屋湘菜、喝星巴克咖啡时不付钱转身就走,就连在星巴克“蹭网”的杨勃,也曾觉得要一杯咖啡坐那么久有点不好意思。

但在豆瓣,一旦对用户收费,估计很多人“挥一挥衣袖”就此作别。互联网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免费。

把豆瓣当自己家的人们,经常极其敏锐的发现豆瓣为商家做广告的蛛丝马迹,然后显得很伤心。即便豆瓣把谷歌的搜索条做到网页最下段,那一小条商业广告依旧引起过争论。

因此,走商业广告这条路,杨勃极为小心。用户可以习惯新浪首页的广告,可以接受天涯社区的广告,甚至对开心网菜园中多了“悦活饮品”毫不介意,但在豆瓣,商业广告经常被网民当作“家园”的敌人,一个不合适的广告很可能摧毁来之不易的文化氛围。

而洪波认为,在像匡威鞋、无印良品这些文化人比较喜欢的产品小组里,技巧性地打些广告,能满足客户的需要。“反正痔疮广告永远不会出现在豆瓣。”

豆瓣的盈利问题,甚至成为豆瓣小组中讨论的话题,有人开玩笑“说不定豆瓣靠杨勃在五道口卖碟的收入维持”。

但杨勃对地下音乐的喜欢及支持,在洪波看来很可能是豆瓣以后盈利的一个亮点,甚至可能“改变唱片业的规则”。

洪波认为,在中国,大量的独立音乐人只有演出,没有唱片,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被唱片公司包装,如果一个歌手没有被商业公司看中,那意味着没有任何商演机会。

因此,只要帮助这些独立音乐人获得更多粉丝,就会有商业上的突破,而豆瓣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销平台。

“如果一个歌手的粉丝足够多,能保证要销掉一万张唱片,那唱片公司就出,或者,委托唱片公司出唱片都可能。”这同样是豆瓣的一个潜在盈利路径。

曾经公开宣称“Web2.0已经死了”的洪波,却愿意把web2.0盈利突破的一线希望留给豆瓣,“他们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