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我在豆瓣上总共发了522篇书评。在豆瓣上写了500篇书评之后,“我的豆瓣”成了个人的信息资料库、思想储存器、观念搜索引擎。
我的记性不可靠,但自己写过,总会留下印象,当谈到什么话题,我大致能在大脑中唤起在豆瓣上曾经对某本书有过相关的议论,但具体怎么表述的,我一下子又很难复述,这个时候,豆瓣就成了关键性的链接。
比如前天阅读邻居,杨早评议魏晋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与转折,谈到“小冰期”对于朝代更替、民生与文化的影响,我立即就联想到曾经读《气候创造历史》一书,顺手一查当时的评论,就有这么一段:
故事特别有趣,从台湾大鬼湖岩层采集的沉积物芯上有两条白带,被验证是从遥远的大陆西北黄土吹过来的,分别于公元400年左右和公元1600年左右产生,要吹这么远可不容易,估计风沙特大,这是两个小冰川时期,温度降低,气候恶劣,农作物歉收,同时大量的战争、改朝换代以及人口迁移。同期欧洲也一样,纷纷海外谋生,北美地区的殖民地大多就建立在17世纪。
在豆瓣上写了500篇书评之后,我发现,这种链接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谈到任何话题,似乎我都能在豆瓣上找到曾经插上的一嘴。而通过这种追溯,我又能够迅速的复习一遍当初读这本书最重要的收获。以前耗时的萃取,虽然也许滋养了无形的观念,影响了个人的行为,但在需要把它还原为具象的可见的文字时,它依然还在。
上周研究院分享会,同事梳理到城市学家100排第98的威廉·麦克唐纳,谈到他的著作《从摇篮到摇篮:重塑我们做事的方式》,我突然说,这个我还写过相关的文字呢?于是又从“我的豆瓣”上搜出了曾经一段评论,分享给大家,理解什么是“从摇篮到摇篮”的观念:
这是一个极富创建的观念——从摇篮到摇篮,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一个科技设备,会造氧、固碳、固氮、滤水、储存太阳能为燃料、制造复合醣和食物、建立微型气候、随季节变色并能自我复制。这看起来多么的高科技,需要整合多少技术成果才能得以实现,或许还得依赖科学更长时间的进步。作者的答案令人莞尔——种一棵树。
而相似的观念,在更早的阿西莫夫的《宇宙秘密》中,我的评论中就有过涉及,它们都记录在豆瓣上,映射在我的大脑里,连接了起来:
完美的高科技梦想:自我解码,便于携带,无能耗,完全个人化,大体上由意念控制,比如,眼睛移开自动停止,目光回来开始运转,完全根据意愿或快或慢播放,跳过或重复。这是科学家努力的方向。但其实早已实现,这个东西就是——书。
这个现象对我的意义巨大。它使自己在工作的创作中,尤其写报告或研究一个东西的时候,大脑中的信息能够源源不断的供给,产生跳跃性的纠缠,不至于无话可说,甚至能自动衍生命题,创造话题,自圆其说。
前几日706空间的朋友让推荐一个10本书的书单,并为每本书写一段简要的推荐词。从豆瓣上打开这些书评,抽取了20多本候选书,删选平衡,摘取编辑,用时2个多小时,相当于这两个小时又复习了一遍曾经阅读过的20多本书,复活并强化了曾经的记忆,提高了以后发生链接更高的频率,这种阅读效率,是令人发指的。
这个时候就很庆幸,你的阅读,很早就有意识去完成阅读、思考、表达和写作的闭环,不用刻意记忆,只需封装储存,等着你饥饿的时候,新鲜如初,拿出来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