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聪少自媒体网 > 豆瓣 > 正文

豆瓣论坛怎么运营,转:从豆瓣的产品及运营看如何留住高质量用户

2020-11-02 豆瓣 聪少自媒体

网站思路

豆瓣表面上看去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但实际上它却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它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

  在杨勃的眼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说门户类网站还是以“物”为第一要素,一些社会类网站则把“人”提到了第一要素,那么,豆瓣,则是第一个把“人”和“物”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网站。

  随着豆瓣英文版的推出,豆瓣有望成为中国第一家向外输出模式的网站,而实际上,豆瓣自身就是集众家所长的结果。至于豆瓣究竟借鉴了哪些网站哪些元素呢?据杨勃介绍一共有三个方面。一是简约素雅的界面风格,来自于flickr,包括它的分享概念;二是电子商务方面,借鉴了亚马逊(Amazon),比如用户评论和推荐;三是社会网络(SNS)的一些元素,把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真实地搬到网上,不过一般的社会网络是没有媒介的,而豆瓣用相同兴趣作为媒介。

  杨勃将豆瓣的核心思想总结为,“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并且适合自己”,他解释说,朋友的推荐往往对购买某种产品非常关键,现在豆瓣扩大了推荐的群体,你会相信特定陌生人的推荐,这“可以理解为一种以书等具体物体为媒介的人脉关系网”。 产品体验  豆瓣是100%的动态网站。呈现给每个注册用户的主页都是各不相同的,而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时间上豆瓣,也会看到不同的首页。动态、个性,这都是豆瓣带给用户的web2.0体验。

  以目前的豆瓣首页举例,在用户登陆之前,左上方是搜索功能,可以搜索一切豆瓣已有记录的书、电影和唱片,右上方是豆瓣网的使用引导,这两项是固定不变的。左下方是“近期好评”,是站内评论的提取,显示5条,提取内容包括评论人图像、ID、被评论产品名、评论题目、部分评论内容、评论等级及回应数,根据用户投票是否“有用”而动态调整。右下方是“过去几分钟里,豆瓣知道”,显示12项最新站内用户对产品的标识,是即时变动的。

  在用户登陆之后,首页左边的架构不变,右上方被替换成“号外”,通知关于豆瓣的一切新闻。而在“号外”和“过去几分钟里,豆瓣知道”之间新插入了 “豆瓣猜你会喜欢”,也就是豆瓣根据你过去在网站内的收藏和评价等等行为,对你的爱好作估计,向你推荐好书好碟,调整完全因人而异。 网站架构  记录分享、发现推荐、会友交流,这是豆瓣在用户网站使用指南中的对用户站内路径的指引,分别也可对应豆瓣导航的三大组成块: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和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

品味系统——读书、电影、音乐

  三个首页页面架构相似:用户登陆前后一致,左上方是搜索功能,可以搜索一切豆瓣已有记录的相应类别的产品,这项是固定不变的。左下方是“豆瓣成员的近期好评”,是站内该类别最新产品评论的提取,显示5条,提取内容包括评论人图像、ID、被评论产品名、评论题目、部分评论内容、评论等级及回应数,根据用户投票是否“有用”而动态调整。

  右上方是豆瓣用户对该类别产品的标签汇总,提取了最多人数的36个。右下方三个类别各有不同,读书是“豆瓣在读最多的书 (top9)”,电影是“豆瓣电影排行 (top9)”,音乐是“最新增加的音乐/提供者”和“豆瓣最热音乐 (top9)”。上述所有项都是动态调整的。

  在单个产品页面,对于游客,网站提供产品资料(销售及内容信息)和其他用户对产品评论这些资讯类信息,同时提供搜索、比价、二手交换、链接购买这几项服务。网站通过“常用的标签”、“喜欢XX的人也喜欢”、“豆列推荐”形式对用户进行推荐,引导用户站内流动。通过站内其他用户使用该产品状态显示和收藏该产品小组列表引导用户进行单对单、单对群的交友行为。

  在用户登陆后,除了上述内容,用户可参与修改产品信息,类似WIKI的应用。用户不但可以看别人的意见,还可以对意见评价“有用”与否和跟帖,也可以进入该产品的论坛发帖或参与讨论,类似百度贴吧的应用。用户可以对产品标识自己“过、在、想”的状态把产品列入自己的收藏夹,可以对此标识不多于5个标签整理自己的收藏夹,也可以在五个评价级别中选择一个直接表述自己的态度。以上用户行为被网站记录,不但在“我的豆瓣”中体现,还进入到网站的数据库,透过豆瓣设定的计算模型,对网站的页面数据提取直接影响。

  该部分架构是资讯(相关产品)+功能服务+推荐(人和物),核心是资讯内容,关注点在“物”。在这里,豆瓣是一个文化产品资料库,不同于图书馆电子版一对多的开放分享,豆瓣由于开放给所有用户参与建设,因此是一个动态变化趋向完整的文化产品资料库,形成的是多对多的分享交流。正因为有交流元素的介入,所以豆瓣强调了参与建设信息的有用与否(评价和讨论),令贡献信息的私人性(BLOG元素)变得公众化(BBS和贴吧)。

  而与论坛交流的公众性相比,由于豆瓣加入了计算模型这个技术核心应用,用户完善这个资料库的同时,它也把最符合用户爱好的产品推荐到用户面前,保证了用户使用上的个性化。

  由于品味系统页面在用户登陆前后是一致的,页面推荐更多体现的是站内用户的集中意见,在某些功能产品上,例如站内广泛分布的排行榜,就很容易出现“公众暴力”的现象,导致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更新,这对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表达系统——我读、我看、我听  属于用户管理系统,登陆前跳转到注册页面,登陆后进入用户管理站内信息页面。

  我的豆瓣:页面左边是用户站内发布信息汇总,发表评论、回应评论、讨论话题从上而下分列。右边是功能服务管理区,包括产品搜索、个人主页链接、收藏夹链接(读、看、听)、交友链接(友邻和小组)、创建豆列(系列性推荐)、二手交换发布。

  我读、我看、我听:实质就是用户分别就读书、电影、音乐的收藏夹。三个页面架构一致,左边是产品状态区,从上到下分别是“在、想、过”,其中电影只有“想和过”两种状态设置,信息来自于用户之前在单一产品页面的标识动作。除了状态,用户可以标签的形式对收藏夹的产品做分类整理。页面右边是网站服务区,上边是产品搜索功能,下边是豆瓣根据用户过往站内行为(评价及收藏)对用户作出的相应产品推荐,一次6个,动态调整。

  个人主页:左边是用户对站内“物”的行为记录,包括收藏、评论。右边是交友信息,有用户个人信息(所在城市、外部BLOG地址、自我介绍等),沟通功能键(加为友邻、发豆邮)、用户状态栏(是否为友邻),此外还有用户对站内“人”的行为记录,包括小组和友邻。

  表达系统是品味系统与交流系统的联接。如果说品味系统关注“物”,交流系统关注“人”,那表达系统就是通过用户个体融合这两个重点。

  以 “我的豆瓣”中的内容为例,用户站内发布信息汇总(评论、回帖、讨论),收藏行为、向外推荐和交换信息都是用户对品味系统的贡献。而这些内容共同组成用户的个人展现,达成其参与交流系统。而豆瓣在这里向用户作出的产品推荐更像是书友会的目录,是以用户个体行为和用户交流系统中触及到的其他用户行为向用户作出推荐,更有针对性,也可以看作是交流系统对表达系统的反馈。

  在个人展现部分,收藏(列表)是豆瓣的核心体现,好比个人的网上书架。在豆瓣,个人展现应用方面的“收藏”还不单指“物”,还包括“人”,因网站交友功能上的薄弱,“友邻”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友邻”对“物”的收藏上,所以用户对外展现的是自己和友邻的收藏,通过物和物、人和物的关系表达。 交流系统——同城、小组、友邻  同城:页面左边从上到下分别列了全站读书、电影、音乐各十大排行,排行根据站内用户对产品评分动态调整。右上方是“直达链接”,提取成员主要分布的十个国内城市名和已有居民数,点击去到相应城市页面。右下方是“国家和地区”,是站内所有用户所在国家和地区提取,点击去到相应地区页面。

  十个“直达链接”的城市页面架构一样,左上方是“我住在XXX”,用户点击后豆瓣就记录其为该城市居民,以后用户进入“同城”就直接进入该城市页面,想撤消状态就在该页面再按一次“搬家”。“我住在XXX”以下依次是“二手交换”和该城市读书、电影、音乐各十大排行。“二手交换”是豆瓣该城市居民发布的交换信息最新列表,排行则是根据该城市居民对产品评分动态调整,因此这个排行在各个城市/地区都有差异。右上方是“XXX新成员”,列出4个新加入该城市的居民,显示图像和名字,即时更新。下面依次是“XXX的成员喜欢去的小组”,列12个,显示图像、名称、人数,按人数降序排序,提取是从所有小组里随机,每15分钟更新一次。最下方是“最近发生”,,显示12项最新该城市用户对产品的标识,是即时变动的。

  用户加入某城市后,登陆后点击“同城”会直接进入相应城市页面。

  小组:用户登陆前,首页左上方是“最受欢迎的小组”,显示15个人数最多的小组,按人数降序排列,提取内容是图像、名称、人数,按实际动态调整。左下方是“所有小组的最新话题”,是对站内所有小组新发话题的提取,显示的是话题标题、小组名、发帖人名、回应数和最后回应时间,即时更新。

  页面右上方是搜索功能,可以搜索站内所有小组,该项是固定的。往下依次是“新成立”,显示10个最新成立的小组,提取名字和人数,即时更新。最下面是“合作媒体”,提供合作方《书屋》、《书城》、《天涯》这三本读书类杂志在豆瓣的官方读者小组快速入口,该项固定。

  用户登陆后,左上方是 “我参加的小组”,是用户所有参加小组的列表,显示图像、名称、人数。下面接着的是“我所在小组的最近话题”,是对用户所有参加小组新发话题的提取,最下面是“所有小组的最新话题”,与登陆前一致。

  右边页面在用户登陆后在原来页面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板块,搜索下增加了“创建一个新的小组”功能,用户只有加入一个小组后才有创建小组的权利,创建过程很简单,只需填写小组名称、介绍、标签(不超过5个)。再下面也是新增的“15分钟名组” ,是小组按豆瓣算法的随机提取,显示图像、名称、人数,按人数降序排序,每15分钟更新一次。

  单个小组页面功能有论坛、成员列表、小组收藏、成员常去的其他小组列表,成员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论坛讨论。

  我的友邻:登陆前进入注册页面,登陆后进入用户交友管理页面。

  该页面提供用户站内搜索和邀请(站外邮件邀请)功能,用户站内交友状态栏(已加和被加友邻)。网站推荐“人”的信息,包括即时性的网站新成员显示和豆瓣通过用户已有行为计算出的兴趣相仿用户——“豆瓣认为和你口味最像的”。这些用户列在豆瓣“我的友邻”页面右下角,用户可以详细浏览他们看过的书和电影,决定是否将其列为自己的友邻。一旦这些成员成为友邻,用户可以很方便了解到他们的动态信息:比如他们正在看的书、想看的书,添加的书评等。用户间的联系方式主要是通过“豆邮”,类似碰碰“小纸条”的站内信息交互方式。

  “同城”、“小组”、“友邻”,从交友来说,这是一个范围逐渐缩小的过程。豆瓣在这之上加入了共同爱好“物”这个媒介,交友纬度增加了,使得豆瓣相对于一般交友网站或者QQ更有针对性。

  基于SNS建立的网站大多是交友类型的,但豆瓣中的交友功能只能算附属品。首先网站在交友服务上比较薄弱,小组(群交友)只有论坛,友邻(单对单)只有豆邮,用户交互方式需要拓展;其次网站“物”的体现压倒了“人”,用户个体的关注点在“物”,“友邻”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帮助用户找到“物”上。

  总括来说,豆瓣目前提供的服务有:特定用途的检索(书、电影、音乐,还有本站内的用户)、购买渠道推荐(“在哪里买”)、特定商品的比价(“一网打尽10多家网店”)、资料的存储和共享(“我的豆瓣”和“别人眼里我的主页”)、站内线上交互(“小组讨论”和“豆邮”)、SN(“友邻”和“同城”)、 “二手交换”,还有“豆瓣推荐”(“猜你会喜欢”和“豆瓣认为和你口味最像”)。 产品原则  在用户引导上,豆瓣强调用户参与原则,用户参与的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如用户只有加入一个小组后才有创建小组的权利,需要用户有9个以上的收藏并且给出了评价之后,豆瓣才会向其推荐成员,让其拥有二手交换发布和推荐豆列的权利。这是豆瓣基于计算模型需要作出的约定,但同时却令用户有不断发现的惊喜。

  在用户路线上,豆瓣采分散集中的原则,产品线上的是分散,功能键都设置到相应的产品页面上,是过程的体现;用户管理是集中,集中用户在站内的行为,是结果的体现。这种类似购物网站的设置给用户的体验就是方便,而且路线清晰。

  在产品设置上,豆瓣采核心需要原则,豆瓣为保证站内用户使用网站的专注,没有贴图,也没有通常社区网站为增加访问量而设的积分和升级系统。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网站垂直运作的专业性,对网站氛围营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巩固了网站的“小众”,局限了用户基数的扩展。用户不仅增长缓慢,而且缺少对老用户的激励,一旦市场上出现同类型资源雄厚网站,而网站本身用户积累未达规模,豆瓣的抗击力就很令人担忧。

设计

中国用户第一次看douban,都有一种登录外国网站的感觉。而事实上,豆瓣简约素雅的界面风格,灵感确实来自于著名的图片网站 flickr,学习的还包括它的分享概念。使用这种设计风格,与豆瓣网的产品思维相关,也与豆瓣建站宗旨服务读书人群,与该人群审美喜好吻合。 douban的网站设计具体做法如下:

  1、页面技术:采用div+css的页面技术,从《网站重构》一书翻译以来,此种布局方式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可说web2.0必备。

  2、整体用色:通过色块底色来突出整块内容,重要颜色有浅粉、浅蓝,和白色底结合起来,非常清爽。

  3、图片大小:douban的核心是书籍、音乐、电影和用户(小组),都采用缩略图,用户(小组)的缩略图小一些。前三者网上的图片一般都比较好看,也必须要大一些,后者因为可以上传,由网站压缩成统一尺寸,所以设计成更小的图,能使得图片显得好看。

  4、图片数量:豆瓣网对图片的使用极其吝啬,几乎没有,连用户发评论、发帖都不可发图片。

  这样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能够使用户专注在文字上,而图片部分都和网站核心相关,不会产生无关的东西。这样的限制与网站用户群锁定喜好阅读人群,较容易接受以文字为主的页面呈现方式相关,对网站独特的用户氛围建立也有帮助。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使网站访问速度非常快。

  5、网站布局:不管什么页面都是采用相同布局。布局采用上中下方式:最上面为导航;中间为2列方式,左边为页面核心内容,右面为辅助、相关功能及信息;下面是站务导航。所有导航同样没有一张图片。

  6、样式用色:样式表使用上豆瓣网也匠心独运,链接选的都是深蓝反白,点上是橙色,删除是深红反白,书籍/音乐/电影使用深红反白,功能说明和站点书签 icon是绿色,推荐的星星是红色,剩下的就是永恒不变的黑色了。整个颜色围绕蓝色和红色色系以及绿色展开,这个和豆瓣网的logo相符,非常协调。

  7、按钮设置:button使用得很少。

  8、页面长度:每个页面非常短,一般两屏,不超过三屏。

  太长的页面会使用户失去耐心,事实上, 3屏以下的页面,用户注意力到达率偏低。因此网站页面长度,2-3屏是最好的选择。长页面只不过是门户网站想多几个广告位置或片面求大求全的做法,并不是每个网站都需要这样。

  9、广告设置:豆瓣不同于其他网站,不提供花哨的广告位,目前只有google文字广告和“读书”、“读者”的文字广告在站内一两个页面零星出现。

  估计这种克制投放的文字链接广告会是豆瓣网的长期做法,如果提供了传统的图片、flash广告,并在站内广泛分布,势必破坏整个网站苦心经营的人文氛围,整个站点都会变样。

  10、用户路径:只做页面跳转,不使用弹出窗口。

  这是用户争议比较大的一个应用。豆瓣在这点的应用与西方网站习惯相同,但对习惯中国网站新开窗口方式的大多数中国用户来说,使用豆瓣都有个重新适应的过程。有用户会投诉,想回看之前看到的有兴趣的东西就必须使用浏览器上的“倒退”,相当不方便;又或者只能不断地用鼠标右键新开窗口,对网络新人来说用户体验相当不友好。

  在这点的用户体验上,涉及到一个关键的前提,网站需要什么用户的体验。如果网站的目标用户群是接受这种方式,并不会因为这种方式而放弃网站的话,那网站就不需要做出改变,这也可以说是豆瓣“小众”的一个体现。

  页面使用跳转的形式与网站受众群相关,大部分都是读书、音乐、电影爱好者,所以让用户尽量顺着同一线路走完,因为这些作品一般人的习惯都是顺着看下去的,中间需要慢慢欣赏体会的时间,没多少人是跳着去欣赏的,也可以认为网站也不鼓励这种蜻蜓点水式的用户行为。这也与网站的用户导引相关,希望用户是每一步都发现新的东西,找到新的兴趣点继续在站内纵横“行走”。另一方面,因为网站在页面设计上做了很多限制,保证了页面跳转速度的快速,所以用户不会因这种方式而影响到对网站的正常使用。

  所以那些不习惯不弹出窗口的,可能也不太容易真正在豆瓣网上长久安家,注定也不是它的核心用户。豆瓣也可依此遴选它需要的用户,更便捷在站内建设它需要的文化。

  总体来说,豆瓣网非常精巧地应用了div+css,并且通过色系的运用,最大限度减少图片等方式,既使得网站页面清新可人,又可以最大限度压缩网页的大小,从而使得访问的效率得到了最大化。因为页面内几乎没有垃圾信息,从而使得google检索起来都非常有效率,而每页的相关使得网站整体对检索机器人也是非常友好的。

  ui布局上,整个网站统一布局,非常容易上手,不容易让用户迷失。豆瓣的ui哲学跟开发者使用python也可能有关系,python是一种通过缩进来进行功能逻辑块的编排,加上python本身的精悍,从而使得python程序非常简约明了。从这个角度说豆瓣布局可以看作python程序的编排,豆瓣的理念也可以看作python的理念。

  如果说要问豆瓣网站风格属于什么流派,我想豆瓣应该是属于google的简约派!当然不能说是照搬,毕竟这不同于早期中国网站抄欧美黑乎乎的很商业的风格,近两年抄韩国大色块大图大flash模版的那种做法。我觉得google的简约有四个关键点:简单(够用的功能,包括页面导航)、易用(简单就入手,交互和ui)、体贴(贴近用户心理)、专注(基于业务本身),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网站行业特性。这四点可作为国内web2.0网站重构的参考。

技术

由豆瓣的诞生到这一路的发展,其技术一直被认为是网站成功的关键,有趣的是,豆瓣的技术门槛并不高,所以市场上的模仿者层出不穷,但复制豆瓣不代表就能成功,而在豆瓣之前又为什么没人想到类似的构思呢?

  豆瓣全部使用python开发。网站后台的搜索引擎基于Twisted, GUI基于Quixote,还用到了cElementTree, MySQL和 PIL,除了这些,豆瓣基本是从头开发(由杨勃一个人四、五个月时间)完成,这是豆瓣技术的基础。纯粹的技术原理之外,相关豆瓣技术还有三个核心原则: (1)以用户为中心  这看上去像是废话式的老生常谈,但在实质应用上,却还是有很多网站抓不住要点,做了很多,但都不是用户想要的。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

  Web2.0 改变了一些产品特性的优先级。原来做产品,可用性的优先级会往后放,而把功能放在首要位置。现在则由于要给普通用户使用,必须要以用户为中心,肯定要从易用的角度出发了。可以说,Ajax技术的流行,首先解决的也是一个观念问题。虽然这时Pageview无法获得增长,但是它却可以给用户带来更为便利的网络访问。现在的网站开发不是为了追求Pageview了,而是为用户提供需要的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豆瓣就是一个代表。创始人杨勃在物理学博士毕业后,曾在IBM公司工作,2000年回国后曾担任一家物流管理软件公司的CTO。不过,热爱编程同时也是书虫的他看到也感受到了人们在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分享方面的空缺,从2004年开始设计豆瓣网。

  在杨勃看来,对大部分人来说,书籍、音乐、电影的选择特别多,这就带来一个方向,也就是需要发现和分享。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大家共享之后就会产生口碑传递。“所以,一开始做豆瓣不是为了做一个网站,而是满足人们的一个需求,如果对用户没用,只是新鲜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同一类型的各个网站技术高低影响不是特别明显,但只需要使用一下网站,就会明白很多差距。为什么豆瓣之前没有相似的构思?为什么众多的跟风者总会感觉差异?创新来自找到需求,细节来自了解需求。

  WEB2.0网站技术不需要照抄豆瓣,但从豆瓣建站的出发点,技术人员可以多考虑几种完成项目的方式,思考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大家可以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这样做会不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用户的感受是怎样的?如何做得更好? (2)简单的前台与复杂的后台  符合用户的习惯,简单的前台界面不代表系统的简单。事实上,正相反,在Web2.0的系统中,后台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一些表面看起来很简单的功能背后可能需要大量的程序和计算的支撑。

  豆瓣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与大多数网站不同的是,最早开发的部分是一套推荐引擎,这是基于数学统计的计算模型。在用户点击过看过东西以后,这套模型可以自动分析出“与其口味最像的人”,并主动地推荐用户最有可能喜欢的书籍、音乐或者电影。

  豆瓣是100%动态网站,没有一个静态的页面。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个人管理书籍、音乐、影碟的工具,只是将工具放在网上了。现在,很多人抄袭了豆瓣的模式和资源,但就如杨勃所言,仅仅抄袭一个网站的表面是没有价值的。“Google的界面更简单,但系统核心不在这里。豆瓣比Tag这些表面的东西多做了一步,采用了统计模型和一些程序算法,事实上,这才是豆瓣网的核心。”

  Web越来越像一个计算平台。通过各种Web应用将计算机连接起来,比如需要相册时可以使用Flickr,需要地图时调用Google Map的Api。随着很多服务商逐渐将自己的服务开放出来,每个网站都可以视为一个软件服务提供商,相互之间的联系让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系统的复杂并不会带来功能使用的繁琐。

  强大的功能、简单的使用,这是WEB2.0应用的必然趋势。由豆瓣的应用,可以看出发现联系用户之间的关系,在后台建立导引用户功能的连接,针对数据量做好方便的存储和查询,这些就是网站技术的核心。 (3)快速开发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是,豆瓣拥有十多万的注册用户,Alexa的流量排名在一千左右,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一直就只有一台八千块钱攒起来的服务器、一两个人的开发团队维护着。

  为了适应这种规模,开发模式需要进行改变。这在很多Web2.0的网站中都有所体现,有人称之为简单哲学。为了快速开发,系统设计也需要进行简化。杨勃说,“豆瓣网中间也做过一些变动,最初还是受原来做企业系统的影响,结构设计的太复杂,甚至还分了很多层。后来就简化了,因为太复杂之后就难以做快速开发。”

  豆瓣现在采用的是敏捷开发的模式,这是一个快速开发、快速变化的体系,平均每两天就有新的功能出现。

  “Web2.0网站是快速变化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功能都在开始阶段完全实现。”杨勃说,“这就要求系统构架的可扩展性要做的很好。而且必须考虑将来规模可能带来的问题。豆瓣网一开始的架构设计就可以支撑上百万用户。”同时,基于Web的开发省去了客户端分发、维护的成本,因此可以做到“永远的 BETA”、随时更新和升级服务。据说,豆瓣学习对象Flickr的升级是以小时为单位的。

  Web2.0与用户的交互也是让网站快速完善的动力。网站运行之后,听取用户的反馈,指导下一步的应用开发。“豆瓣网有一个站务论坛,很多人经常发言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豆瓣刚开张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创建小组或者参加小组,于是用户可能会同时参加几十个小组。但由于很多小组人数比较少,可能很长时间才会有人发言,于是大家就要求有一个功能,把所有小组的最新发言聚合在一起。杨勃很快实现了这个功能,事实也证明非常受欢迎。

  杨勃认为,由于是小团队,工作模式就不能是一个经理带一帮人,而是大家都需要参与编程。而且,对综合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技术变化很快,现在对任何技术再熟悉,经验再多,过几个月可能又出现了新的技术,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跟踪最新的知识。而且由于最新的Web2.0模式和思想都是从国外发起的,所以程序员要具有在英文环境中直接沟通的能力,能够直接参与到国外的开源项目中,而不是看已经翻译为中文的文档。”杨勃表示,自己学习Python 也是随豆瓣网开始的。“Python很适合敏捷开发,最初的时候曾经尝试过使用Ruby,后来由于豆瓣网需要很多后台的程序,Python更适合编写一些后台模型程序,最终前台也统一为一种语言。”杨勃之前对MySQL了解很少,但在做豆瓣网的过程中,很快将知识弥补上来。“现在我们有几个数据库都可以做同步,有些内容我们还向开源社区进行了回馈。”

  豆瓣选用了很多开源产品,杨勃认为:“用好开源产品是非常关键的。豆瓣的平台是基于Linux,数据库用的是MySQL,除了数据挖掘和搜索,其它都是在开源产品之上开发的。因为现在有很多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模块,没有必要从头做,只要有能力了解获得这方面的知识,都能够很快在别人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系统。”

人文

  初来豆瓣的人会发现这里的有效帖子特别多,评论长而且不乏精彩。使用豆瓣的人会发现这里能找到许多冷僻的书、电影、音乐,排在豆瓣排行榜上的大多是与市面畅销流行榜不一样的陌生面孔。豆瓣给人的感觉就是自成一格,评论形容其为“小众”,那些在BLOG中自发传播豆瓣,乐于在豆瓣发布长篇评论的“豆粉 ”们则将其称为“人文”。

  豆瓣是一个全动态页面的网站,通常网站编辑主导的运营方式在这里并不适用,但也不能说豆瓣是一个不做运营,由用户自娱自乐的网站。在豆瓣,运营是一个整体运营的概念,是建站理念、设计、产品、技术架构、文字说明等等所有构成豆瓣的元素共同合力作用出了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社区,书是这个社区最有粘合力的纽带。

  如果当初杨勃选择电影或音乐作为豆瓣的起点,估计豆瓣的成功尚是未知之数。音乐和电影相对都比较大众,除了那些畅销书和热门书,通常书的阅读更加小众。豆瓣是一个典型的“满足小众需求”的业务模式。在电影和音乐上,人们比较容易找到喜好相近的同伴,但对于书,特别是一本比较冷门的书,找到共同爱好者的机率就比较小。而书又有“圈子阅读”的特性,一本共同喜好的书往往连结的就是两个志趣相投的人,而这批有共同书籍爱好的人基本都有交流的需求,这对“圈子”(小组)的形成是天然的催化剂。

  另一方面,喜好阅读的人普遍习惯文字表达和就阅读的书籍留批注,这对豆瓣的评论产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豆瓣最开始是以邮件和在高端的读书类杂志发广告来做推广的,在书这个切入点的前提下,吸引到去豆瓣的第一批用户大多是网上的“”,人群素质比较好,他们又是通过BLOG把豆瓣介绍开来的,看到他们的BLOG的人又成为豆瓣新的用户。这些人普遍使用BLOG,使得这个口碑传播循环能继续下去。

  除了找准切入点和用户群外,网站自身的设置也不断强化和促进氛围的形成:

  1、需求策略:杨勃是读书爱好者,在网站的产品设计上是以满足自身对书的交流分享需求出发的。考虑到需要用户产生内容的网站开始最困难,需要想办法找些基础的内容让用户来参与,然后产生滚雪球效应。为此豆瓣想到的办法是提供比价系统。这个系统实际上是一个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利用这个搜索引擎找到同一本书在卓越或当当的价格。可以说,现在最能为豆瓣带来实质收入的“比价”在策划推出时间只是一个单纯留住用户的服务,豆瓣首先是一个社区,一个不是以买卖关系为目的,而是以分享阅读体验和结识书友为目的的社区。

  而杨勃作为网站的创建人,同时又是网站积极的使用者,抱着永远BETA版的态度对网站做着不间断而频繁的修改,其中用户在豆瓣站务论坛提的意见是一个最重要的意见参考,这保证了网站与用户需求的同步。

  2、设计限制:在上文“豆瓣设计”中已经详细说明过,豆瓣的设计风格给人清新的感觉,这是能引起读书人共鸣的设计。相异大多数网站而做的不能贴图的限制,就是源于杨勃觉得豆瓣做书、电影、音乐的评论,主要通过文字表达,图片大概只有5% 的作用。开放贴图,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传了上去,反而降低了网站的素质,那些真正的用户就不再愿意来了。起类似作用的还有跳转页面的用户路径设置,很明显,这里杨勃认为的真正用户就是爱好阅读、习惯文字表达、熟练使用网络的一群人,而这群人的品位和口味自然是有保证的,相对大众流行来说,也就是“小众”。

  3、用户引导:在站内的引导文字中,豆瓣不鼓励灌水,不鼓励转载,只希望用户正常使用它。这使得站内用户比较高端,评论比较有效率。

  而作为一个社区,豆瓣也没有通常社区网站为增加访问量而设的积分和升级系统。对此,杨勃解释说,“积分问题提过很多次,讨论了很多次,至今还是没有放上去。主要觉得这并不是核心的东西,我们不希望用户是为了积分而来豆瓣,更不希望他们为了积分而灌水,我们需要高质量的帖子和高素质的用户。”

  以上做法自然会流失很多游客型的用户,但只要留下了,那一定就是只为豆瓣而来的用户,这批用户的忠诚度不言而喻。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忠诚度用户是一个社区氛围形成的必备基础,而在上文的分析中也提过,在豆瓣,具号召力的意见领袖和具广泛交际力的传播者都不缺,这也满足了形成社区氛围的条件。

  4、语言强化:豆瓣的导引文字亲切而统一,尽量避免技术性语汇和色彩强烈的语言表达,代之以“好了,发言”,“给你的发言起一个标题吧 ”, “过些天来看看,没准就有了”这些人性化的提示。在图片上传的说明中会给用户一些建议,但最后一句是“当然了,最终还是你自己的决定”,对小组论坛的说明中出现了用户话题不受限制的语句(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不一定局限于小组建立主题),站内倡导的是不同的意见和多样的声音。

  “ 豆邮”是用户的站内联系方式。“豆列”是个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的一系列推荐。这两个是官方性质的独创语言符号。而在官方之外,网站更主动收集推广了用户创意的“豆瓣辞典”,如“豆粉”指豆瓣的粉丝,“豆芽”是新注册用户,“黄豆”是资深用户等,这些亲切又另具新意的词汇形成了豆瓣独特的语言体系。

  豆瓣还有个栏目叫“15分钟名组”,是推荐给用户的小组,从所有小组里随机挑选。每15分钟更新一次。名称来自英语俗语——“15 minutes of fame”, 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名,但往往名气片刻即逝。这样的典故型命名,是需要有一定文化背景才能领会的。而由以上提及语言构成的站内语境对氛围的形成起的是潜移默化的作用。

  共同主题、意见领袖、独特的语言体系,这是形成社区氛围的三大条件,从上文对豆瓣的分析,这些要素豆瓣都已经通过网站的整体运营具备了。配以网站“书”的切入点,聚拢的高质用户群,一个人文的豆瓣自然形成了,而这些都是照抄豆瓣网站模式不能搬走的豆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