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百家房企发三季报九成赚钱 行业净利润率为9.4%】
数据显示,100家上市房企披露了2018年三季度业绩预告,盈利房企占比达91%,仅9家亏损。统计数据显示,百家上市房企营业收入合计为10725亿元,上涨了31.2%;净利润合计为1012亿元;净利润率为9.44%,与2017年同期的9.17%相比,有小幅上涨;平均净利润上涨幅度达到了35.2%。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约20家房企销售规模跨入“千亿元俱乐部”。不过,接下来的市场销售增速将放缓,加之资金成本的提高,房企盈利能力或走低。
市场
【前三季度中部楼市“量价齐升” 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中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与销售仍在高位,但已有调整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部地区完成房地产投资18612亿元,增长8.4%,增速有所回落。销售方面,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3634万平方米,增长10.2%,销售额22643亿元,增长22.7%,两项数据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准,前三季度整体呈现“量价齐升”局面。10月30日,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中部地区在经历了此前多年的去库存周期与土地供应趋势性下降后,2018年的土地供应有所恢复,可建住宅面积开始恢复性增长,明年的市场供求关系或将相对稳定。
【商品房预售制度短期内不宜取消】
今年以来,商品房市场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开发商过分强调“高周转”,导致一些质量及安全事故;比如下半年以来,住建部等9部委对30个城市楼市秩序整顿中发现,无证施工、无证销售、虚假宣传、捂盘惜售等大量存在。而且,近年来楼市炒风越来越盛,加杠杆买房的范围扩大。楼市存在的上述诸多积弊,很大程度上与商品房预售制度有关。预售制度下,在建房屋预先卖给购房人,开发商提前收回资金和利润,这是行业普遍奉行“高周转”的前提。根据海通证券对部分城市的抽样研究,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预售条件(项目出地面层数占比)均值分别为81%、78%和56%,即层级越低的城市,预售条件越宽松,这就给开发商加杠杆提供便利,迅速收回资金并投入下一个项目,有的项目5个月实现再周转。“萝卜快了不洗泥”,高周转也埋下房屋质量和安全的祸根。而且,预售下的“高周转”策略,在某种程度让房地产开发异化为资本运作。
房企
【世茂股份前九月营收143.8亿元 净利微增至14.76亿元】
10月30日,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其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据了解,第三季度,世茂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51.03%。而2018年1-9月,世茂股份录得营业收入143.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亿元,同比增长5.76%。
【中交地产三季度营收增长1.5倍 净利润2.96亿元】
10月30日,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2018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数据。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交地产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同比减少3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45.76万元,同比减少104.81%。据了解,2018年1-9月,中交地产累计录得营业收入35.89亿元,同比增长15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04.93%,基本每股收益为0.660元,同比增长34.69%。中交地产表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由于本期同比交房面积增加导致结转的营业收入增加。